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今天就來了解下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專家:3個後果,可能需要面臨。
01耳屎被推到深處,導致聽力下降
很多人沒事經常掏耳朵,大多是用手指或者棉籤。但是用這些方法掏耳朵時,很少能將耳朵裡的耳屎全部帶出耳朵外面。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夠清潔靠外側的耳屎,並且還可能將靠裡面的耳屎不斷地往耳朵深處推,慢慢的也就更難掏出來。
長期保持這樣的掏耳朵方式,會讓深處的耳屎不斷地往裡位移,當耳屎靠近耳朵內部的鼓膜,並且吸附到上面,聽力也會隨著下降,嚴重的還可能引發無故耳鳴的情況。這也是經常沒事掏耳朵可能出現最輕的一種症狀。
02硬質耳勺容易損傷耳朵,引發感染
不少人會將鐵質或者銅製的掏耳勺掛在鑰匙上,沒事就拿出來掏一掏。但這些質地堅硬的掏耳勺比較容易因為應用力過猛,導致耳道內的黏膜受到損傷。再加上這些長時間裸露在外的鐵製掏耳勺上可能攜帶有外界的細菌,很容易造成細菌侵入皮膚內部,從而引發感染。
但是不少人開始質疑,那我用棉籤掏耳朵不就行了。同樣棉籤上的纖維並非緊實的,很可能在掏耳朵的過程中出現纖維掉落的情況。耳道內的皮膚是非常敏感的,長時間受到外物的刺激,也同樣可能引發感染。
03過度清潔導致耳膜損傷
耳屎的存在在人們看來有些不乾淨,但對耳朵來說,卻能滋潤耳道,起到方式外物入侵的作用。定期清潔耳屎確實能夠幫助帶出耳朵內的雜質。但是如果沒事經常掏耳朵,或許就可以稱為「過度清潔」。沒事經常掏耳朵會讓耳道內油脂全都被清除出去,但是卻會讓外界的異物直接損傷耳膜,從而造成耳膜損傷。
對於一些有強迫症的人,控制住自己。耳屎也是很有作用的,能夠阻止細菌和維生素進入耳朵,而耳朵在感覺到不適時,耳屎也會隨著吃飯咀嚼、說話等動作慢慢的蠕動,也能自我清潔。避免過度清潔,就是保護耳膜。
如果你就是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這個習慣應該改一改。長期如此有3個後果可能需要面臨。那有了耳屎很癢,不舒服怎麼辦?正確掏耳屎更能保護耳朵。
耳朵裡面那些比較幹的耳屎,會隨著說話的動作蠕動到耳外,一般不需要清潔,必要時可以採用棉籤在外耳道慢慢地旋轉清潔,帶出掉落的耳屎。要注意,避免棉籤深入耳道內,以免將耳屎越推越遠。
此外如果發現在自己的耳屎過多,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聽力下降,堵塞耳道,掏耳屎就很有必要了,但是不建議自己掏,因為人們的耳朵內部是存在曲度的,自己掏很容易造成損傷,建議前往醫院尋求耳科醫生幫助,更安全的清潔耳屎。
掏耳朵原本是愛乾淨,但是沒事經常掏耳朵對耳道沒什麼好處,或許還要面臨3個不好的後果,正確掏耳朵你應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