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中發布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2020-12-15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4日電(記者 陳靜)上海市衛健委14日披露,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入選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雙雙出爐。

  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推選活動自啟動以來,收到來自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遴選後申報的品牌項目46個,經綜合評議,最終產生了30個品牌。

  「創新醫療服務品牌」推選活動是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辦落實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第二輪《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本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行業創建的重要內容。活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民生為根本,通過2018-2020年四輪活動共推選出120個左右品牌項目,深挖醫療服務內涵,持續改善就醫體驗,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推進文明行業創建。

  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重點突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探索制定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能級的創新型服務,在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信息流動,服務智能,提升就診效率。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延伸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優化大數據運用,整合線下線上服務平臺,積極探索智慧醫療服務運用場景,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信息服務體系。上海市肺科醫院上線「電子云膠片平臺」和患者自助系統,自動分流,減少排隊,讓前沿科技「飛入尋常診療中」。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以患者為中心構建門診住院線上全流程的閉環服務體系,實現支付在線、流程在線、服務在線、醫療在線,有效降低患者排隊頻次及等候時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創新口腔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線上就診、諮詢、隨訪、科普與人文關懷等服務,做到疫情期間守「口」有責。

  黃浦區打浦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新社區醫療管理,通過精準測壓、智慧血糖、智能隨訪等智慧服務結合「打浦慧醫療」線上欄目,打造AI醫療服務社區。徐匯區中心醫院打造上海首家智慧醫療健康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徐匯雲醫院」,為患者提供智慧、多元、便捷的醫療服務。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用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技術,讓社區居民實現了線上診療、遠程會診、專家預約和送藥上門等服務,為社區居民打造疫情期間無接觸醫療服務「新」體驗。閔行區中心醫院以信息技術為支撐,聯合區急救中心打造急診急救大平臺,實現患者院前、院內救治的一體化管理,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大於96%。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依託信息技術打造「智慧接種」項目,市民可利用手機實現接種記錄查詢、線上分時預約、疫苗知識查看等,使得預防接種更安全、便捷。華東療養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打造「健康狀況智能測、體檢數據如約至、歷年檔案隨時查、智慧幹預雲呵護、健康管理醫生幫」等健康服務,為療養員提供智能精準的健康管理。上海郵電醫院融合遠程診療服務與物流配送打造企業「雲醫務室」,解除員工就醫交叉感染風險,節約往返醫院時間,助力抗疫復業。

  科學管理,整合資源,優化就醫流程。以現代流程管理為抓手,打破學科、專業之間的條塊分割,創新整合醫療資源,持續優化就醫流程,廣泛提供「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在區域聯動中下沉。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創新「iCARE」患者體驗持續優化體系,打造集預約掛號、諮詢投訴、移動醫療、流程再造、社工和志願服務於一體的患者體驗部,全力提升百姓滿意度。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精神,創新優化脫敏治療APP管理、聯合共治、專職醫護、醫護討論、醫患交流、科普宣教等多維度服務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構築精準防控體系,優化發熱門診布局、細化患者分類管理、完善核酸檢測流程、創新人文細節管理、嚴格門診監測流調,防控工作成效顯著。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通過構築高效防控體系、升溫人文服務、同心協力抗疫等一系列措施,將有溫度的精準防控變成了打好抗疫戰鬥的有效武器,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華山抗疫品牌,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出了優秀示範。

  長寧區婦幼保健院聚焦工作規範、網絡建設、技術服務、質量督導和健康促進五大婦幼衛生能力建設,打造「生育一件事」項目,實現生育風險全程監測,母嬰健康全程管理。普陀區衛生健康事務管理中心探索以家庭為單位的「1+1+1」專家-家醫雙籤約服務模式,根據籤約居民的具體情況選擇上級醫院的專家結對,家醫-專家共同為籤約居民家庭進行「全人、全程、全生命周期」服務。浦東新區公利醫院以信息化為基礎打造急診「一鍵啟動」流程,實現患者信息實時共享,多部門聯動診斷,手術快速準備,救治同步進行,有效加快病人急救反應速度。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打造健康保健、養老照護、志願服務一體化的社區醫養服務綜合體——「康養社」,推進社區醫療和社區養老深度融合。奉賢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打造「星期日名醫」工程,通過優秀專家、優質技術「雙下沉」推動社區實現診療能力、群眾滿意度提升「雙提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建立「三位一體」腦卒中康復體系,急性期三級醫院治療,穩定期醫院—社區聯動,出院後康復服務進家門,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康復質量。

  人文關懷,醫患互動,提升患者感受。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作為人文關懷的指引和原則,發揮醫務人員、醫務社工和志願者作用,關愛患者、加強溝通,探索健康科普新形式,優化患者支持服務項目,提升醫療服務的人文溫度。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結合疫情救治特點,創新負壓隔離病區內人性化關懷服務流程和醫務人員人文關懷形式,形成《新冠患者與醫護人員人性化關懷服務標準SOP》《新冠患者臨終關懷SOP》等成果,打造「全天候天方位」人文關懷服務模式。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創新「一站式家體驗」母嬰健康全程管理新模式,通過建立信息服務平臺、一體化產科觀察病房、家庭式產房等實現產婦一站式分娩,感受如家體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打造分級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通過提供社工援助、危機幹預、支持小組、科普教育、線上諮詢等服務,有效預防、緩解患兒和家屬心理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創新具有中西醫結合鮮明特色的現代針刺麻醉綜合管理新模式,顯著降低麻藥使用量和併發症的發生,加速術後康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與上海市聾人協會合作,開設「中醫助聾門診」,專門診室專人醫生,志願者全程陪同,配合開展手語版健康科普講座,為聽障人士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創新「家庭互助式心臟康復」模式,對患者及家屬開展心血管病防、治、康一體化知識普及和應急處理技術培訓,構建家人支持系統,既改善患者家庭親密度,又顯著降低心血管意外發生率。

  楊浦區江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新「全-專聯合」社區組團式健康教育模式,整合區域內優質資源建立專業團隊,根據居民需求優化教育內容和形式,受到社區百姓歡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設立「醫直播——華山醫院北院網際網路醫學科普頻道」,組織院內專家團隊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常見病、慢性病等健康問題開展醫學科普網絡直播,廣泛歡迎。上海市東方醫院開設全國第一家心身醫學特需病房,利用精神病學聯絡會診、心理護理和社工服務「三駕馬車」為患者提供整合心身醫學服務,營造充滿溫度和人文關懷的醫院氛圍。上海天佑醫院成立「腎鬥士之家」,通過醫護人員、公益組織、志願者為尿毒症患者提供多學科診治和電話隨訪、評估指導、公益救助等延伸服務,顯著增強患者依從度,提高治療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第一時間組建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展開救治工作,109家醫療衛生單位參與其中,將「上海服務」「上海溫度」帶給武漢三鎮的人民。

  為進一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示上海援鄂醫務人員盡心盡力、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勇於創新的抗疫成果,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辦在全國首創「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推選活動。活動受到系統各單位的積極響應,共收到援鄂派出單位報送項目72個。經過專家討論,上海援鄂前線指揮部評議,最終遴選出50個在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關心關愛醫護人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且具備創新元素的服務項目和舉措。包括: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的改造發明、減少壓瘡和改善創面護理的系列妙招、基於信息技術的後方支持、富有中醫元素的特色診療、彰顯人文關懷的心理援助、方便醫護和患者的細節服務等,成為上海醫療服務又一個極具特色的傳播品牌,盡顯上海醫療服務的實力和活力。

  其中,中山醫院、華山醫院作為援鄂派出主力單位,合計報送13個創新項目,即有小巧便捷的「防護服最佳搭檔小腰包」設計發明,也有著眼方艙醫院整體的院感防控制度建設,創新元素無處不在,彰顯疫情防控「上海實力」。瑞金醫院牽頭形成5項重症新冠肺炎救治臨床指南和專家共識,申報「咽拭子取樣防護裝置」「面部防壓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6項,遞交醫工交叉合作課題項目39項,用強大的科研攻關能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市一醫院立足臨床「零接觸」概念,創新發明5G無線聽診器、小艙式多功能操作防護罩、咽拭子採集保護裝置等一系列零接觸診療設備,在提升診療效率和效果的同時,有效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華東醫院以液體敷料與泡沫敷料雙管齊下,在面部防護裝置佩戴中應用優化減壓皮膚保護技術,發明「戰疫牌」面罩減壓貼,體現了醫務人員在臨床實踐中的創新精神和精準防護的專業實力。由市區兩級精神衛生中心組建的上海援鄂心理醫療隊克服隔離點分散、防疫措施限制等種種困難,迅速制定出版了一套完善的心理救援方案,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重幹預工作模式開展心理危機評估和幹預治療工作,跨越千裡,將「上海溫度」帶給武漢人民。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援鄂隊員通過設計防護服面部收口固定方法,使醫務人員防護服穿得更加服帖,避免汗液經防護服內側滴入眼睛,小發明,大作用,有效保障了安全,受到病區援鄂隊員一致好評。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嶽陽醫院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及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嶽陽醫院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及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各一項 2020-12-15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多家附屬醫院獲市衛生健康系統「創新醫療服務品牌」6項、「援...
    我校附屬醫院獲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創新醫療服務品牌」6項、「援鄂創新醫療服務項目」5項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12-18  瀏覽
  • 【點讚】我院項目榮獲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
    【點讚】我院項目榮獲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 2020-12-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附表格】圍繞群眾就醫體驗上海探索了這些服務品牌,還將「上海...
    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探索制定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能級的創新型服務,在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入選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雙雙出爐。
  • 逆行出徵 與春同歸——嘉峪關市第一批、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員回嘉
    圖為援鄂醫療隊員返嘉與同事擁抱。圖為盼望歸嘉的援鄂醫療隊員。圖為酒鋼醫院醫務工作者歡迎援鄂醫療隊員返嘉。圖為我市醫務工作者與援鄂醫療隊員合影。圖為我市醫務工作者與援鄂醫療隊員合影。圖為援鄂醫療隊員向歡迎人群揮手致意。圖為警車護衛援鄂醫療隊員返嘉。「白衣執甲入荊楚,今朝踏春載譽歸。」4月6日,我市第一批和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員踏著春天的腳步返嘉。
  • 【堅守】上海市衛健委領導慰問我院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員
    3月20日,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上海援鄂醫療隊前方工作協調組組長、上海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趙丹丹;市衛健委信訪辦主任、上海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副書記張志鋒;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四級調研員、上海援鄂醫療隊前方工作協調組成員周密一行來到我院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住所,向全體六院醫療隊員表示慰問。六院黨委副書記、醫療隊領隊範小紅、副領隊陳小華及部分隊員參加座談。
  • 【榮譽】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冠疫情下兒科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
    【榮譽】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冠疫情下兒科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 2020-12-15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智醫療榮獲「2020品牌強國·智慧醫療領域十大創新力企業」獎
    雲智醫療榮獲「2020品牌強國·智慧醫療領域十大創新力企業」獎 時間:2020-12-16 16:23:27 來源:北國網 12月12日,由《經濟》雜誌社、《市場觀察》雜誌社、《發現品牌》欄目組
  • 樂城三大醫療項目落地 推動醫療創新成果服務國內病患
    三大醫療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人民網海南頻道 王碩攝人民網博鰲12月22日電(王碩)近日,博鰲樂城醫療先行區聯手強生醫療舉行「強生博鰲創新鏈」一周年慶祝儀式,並宣布開啟三大項目:發布「博鰲·外科」品牌、成立智能骨科研發與培訓中心以及房顫整體解決方案專業教育培訓項目
  • 又一批上海醫療隊員回滬!機長和領隊都實現了自己的約定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15:31,東航MU700包機順利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這次東航一共從武漢接回167名特殊旅客,包括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148名醫護人員、還有其他幾批的部分隊員和上海媒體記者。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迎回三批161位援鄂醫療隊隊員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161位援鄂醫療隊隊員回到醫院。 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4月20日電 (記者 殷立勤)「市一,我們回來啦!」4月20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三批先後馳援武漢的161位援鄂醫療隊員悉數解除隔離觀察,正式完成援鄂任務。當日,他們回到市一醫院,整齊列隊,高喊「我們回家了」。
  • 濟寧曲阜市人民醫院榮膺「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8日訊在國家衛健委2019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曲阜市人民醫院榮膺「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心內科、泌尿外科榮膺「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創新科室」3項國家級榮譽。
  • 東華設計+,為滬上1600餘位援鄂醫療隊員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紀念口罩的封框上都刻印上了專屬醫務工作者的名字和所屬單位。(「援鄂」紀念口罩)這款口罩將陸續送達1649位上海援鄂醫療隊醫務人員以及23位社會醫療機構支援武漢醫療隊醫務人員的手中。「援鄂」紀念口罩設計活動策劃者,東華大學上海環東華時尚創意中心主任韓哲宇告訴記者,「一方面口罩是援鄂醫務工作者『戰鬥』時必備的『武器』,也是這次疫情一個象徵符號,另一方面當時他們在防護服上寫過的字、畫過的畫因為衛生安全的原因未能保留,所以我們聯合武漢紡織大學設計了這款紀念口罩,表達時尚設計領域以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感謝和敬意,同時為他們這段特殊的經歷留下些回憶。」
  • 科技賦能臨床 創新醫療服務
    該門診的運營,是醫院強化科學精細管理,深化學科內涵建設,提升醫療質量與科研創新能力,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重要舉措,未來在科研和其它學科做進一步的合作探索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流程優化、平臺建設、宣傳推廣、患者服務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和成效,分析了成立以來的診療數據,並提出了2021年度工作計劃。
  • 援鄂逆行者收穫免費健身服務 上海健身健美行業踏上抗疫天使「致敬...
    將在2020年8月-9月份陸續向這些援鄂工作者贈送 「天使健身卡」(健身年卡)。上海市健身健美協會會長、一兆韋德董事長金宇晴向華山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華山醫院醫務處副處長賈波,華山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華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兵送上了天使健身卡。
  • 省市共建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項目籤約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8日訊 山東大生命科學工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項目6月18日集中開工。在開工儀式上,山東省市場監督局、省藥監局省與濟南市正式籤署共建「國家(山東)暨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協議。
  • 上海瑞金醫院「VTE項目」榮獲第三屆「奇璞獎」醫療服務創新獎
    7月11日,2020中國健康產業創新峰會暨第三屆「奇璞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奇璞獎」著眼於健康行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和重大技術創新,意在連接實業與學術,引領健康產業創新,是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未來的技術拓荒者和制度引領者,被譽為中國醫療健康界的「奧斯卡」。
  • 微脈創新醫療健康服務 完成C+輪融資
    立足於本地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策略,微脈以城市為單位,通過與本地公立醫院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新一代網際網路醫院服務體系,基於大數據、專科專病管理等工具,開展了全流程便捷就診服務、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家庭醫生服務、醫護上門服務、圍繞細分病種的全周期閉環管理創新服務等,提升醫院服務效率與口碑,滿足患者多層級、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 智勝科技與醫療,共建數位化創新醫療生態圈
    武田中國以「破局智勝,武力全開」為主題的創新合作峰會近日於上海成功舉辦。中國數位化創新平臺領軍人物丁香園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天天、開心生活科技創新醫療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郝一鳴、eDoctor創始人黃穎峰、脈絡洞察創始人盧文慶、諾信創聯CEO阮偉、1藥網副總裁汪亮、健康通創始人宋秀雲、德勤諮詢生命科學行業領導合伙人俞超、橋中創始人兼全球服務設計聯盟(SDN)上海主席黃蔚等共同出席了本次峰會。
  • 東航22日再赴武漢接援鄂醫療隊員平安回家
    在武漢到上海的MU700航班的登機口,兩名錚錚漢子眼眶溼潤地打招呼。他們是來自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和東航A330機長劉明甫。1月28日,上海市第三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148名醫療人員和11.7噸防疫醫療物資從虹橋機場前往往武漢,因醫療人員人數和防疫物資量較多,而原計劃運載機型貨艙空間不夠,臨時更換了由劉明甫機長執飛的載重更大的A330寬體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