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無國界 腰鼓系友情——記美國匹茲堡小波中美腰鼓隊

2021-02-18 上海僑聯

(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僑界報導)農曆新春佳節之際,世界各地慶祝中國年的活動精彩紛呈,濃濃的年味給人們帶來了喜慶和歡樂。

美國匹茲堡小波中美腰鼓隊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近年來新興的一支腰鼓隊特別引人注目。這支腰鼓隊不但活躍在華人春晚舞臺,還頻頻出現在商場、公司、博物館等不同場所的慶祝中國年活動中,明亮的鼓聲,奔放的舞姿,和著喜慶的《歡樂中國年》的歌聲,感染了現場的每一個觀眾。

這支業餘腰鼓隊是旅美三十多年的黃小波女士於2016年開始籌建的。黃女士來自上海,出身於書香門第,興趣廣泛,自幼愛唱愛跳 。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畢業後,黃女士赴美留學,之後在美國從事進出口方面的工作。退休以後,她利用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在社區和一些學校傳授中華文化,並積極推廣太極等西方人喜愛的中國傳統健身活動,深受當地美國人的歡迎。三年前,樂於挑戰的黃女士又興致勃勃地在居住地匹茲堡市籌建起了腰鼓隊。她說,成立腰鼓隊,是緣於小時候的一個夢想。中學時期,有一次在上海街頭偶遇上海芭蕾舞團的腰鼓遊行隊伍,舞蹈演員們優美的舞姿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這些演員們一樣跳起腰鼓舞。由於工作和家庭的關係,這個夢想一直沒有實現。直到幾年前黃女士退休後,生活才安逸了些,於是又產生學腰鼓的念頭。之後,黃女士每次回上海探親,都抽出時間請來老師指導自己學腰鼓。2016年,為了豐富周圍朋友們的健身娛樂活動,黃女士決定組建腰鼓隊。

大部分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以前都沒有接觸過腰鼓。剛開始,參加腰鼓隊的人並不多。為了鼓勵周圍的華人朋友加入腰鼓隊,黃女士利用空閒時間邀請他們到自己家裡來,手把手耐心地指導他們學腰鼓。並且,她還自掏腰包從中國郵購了一批腰鼓和演出服,免費供大家使用。一些人從來沒有跳過舞,更沒有上過舞臺,對學習腰鼓缺乏信心,黃女士總是不厭其煩地鼓勵他們,直到他們學會為止。

黃女士平時在社區教太極,班上大部分學員是當地美國人,他們從來沒聽說過腰鼓。為了動員這些學員參加腰鼓隊,黃女士耐心地給他們介紹腰鼓的由來和發展,讓他們感受到腰鼓這一中華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於是,一些學員陸陸續續加入了腰鼓隊。隨著腰鼓隊人數增加,影響也越來越大,有些和黃女士素不相識的人也慕名前來學腰鼓。如今,腰鼓隊擁有二十幾位華人,十多位當地美國人,其中有二十來歲的姑娘小夥,也有年逾花甲的老人。

小波,Tracy和Dave在家裡練習腰鼓

Tracy和Dave是腰鼓隊裡的一對年輕夫婦,兩人都在匹茲堡從事機器人行業。Tracy以前沒接觸過腰鼓,但自小在中國長大,對腰鼓有所聽聞,知道腰鼓是一項很好的健身活動。聽說匹茲堡有這支腰鼓隊後,便馬上拉著Dave一起參加。兩人儘管平時工作很忙,都堅持練習腰鼓。Bacia 是最早加入腰鼓隊的當地美國人。她是一位註冊會計師,常年累月的辦公室工作給她帶來了一些職業病,為減輕病情,幾年前她參加了黃女士的太極健身班,一段時間下來覺得受益匪淺。於是,當腰鼓隊一成立,Bacia便順理成章地加入了腰鼓隊。兩年下來,打腰鼓使她變得更精神,更有自信了。

Karla, Dennis, 小波和 Melody

Melody在一家國際運輸公司從事技術工作,她跟黃女士學過太極,很喜歡 黃女士友好開朗的個性。她說,小波總是那麼友好,充滿活力,跟著她學腰鼓,沒有一點拘束和壓力,從她身上總能感到滿滿的正能量。 不久,Melody把腰鼓介紹給和自己有幾十年交情的大學好友 Karla和Dennis。如今,Melody,Karla和Dennis都是腰鼓隊的隊員,她們互相學習,互相鼓勵,腰鼓給 她們帶來快樂,也加深了友情。除了大人,現在腰鼓隊裡還有兩位小隊員。5歲的西西就是其中的一個。西西的媽媽菲菲是腰鼓隊的隊員,平時去練習時總是帶上西西,耳濡目染,西西自己學會了唱腰鼓伴舞歌,還讓外婆從中國帶來了小腰鼓,和大人們一起學腰鼓。天真可愛的小隊員們給腰鼓隊帶來很多樂趣。

西西跟腰鼓隊老師學腰鼓

傳統腰鼓是中國國粹之一,融舞蹈、武術、打擊樂、民歌為一體, 除了健身,更是一種藝術,自然具有迷人的魅力。在今年幾次腰鼓表演中,其中領舞的一位金髮碧眼、高大帥氣的小夥子特別吸引眼球,他動作剛勁有力、豪邁奔放,盡顯腰鼓陽剛之美,成為演出的一個亮點。

Connor在表演中

領舞的這位小夥子名叫Connor,今年24歲。Connor學過芭蕾和表演,但他以前從來沒想到過有一天會在舞臺上盡情地跳起異國的傳統舞。說起Connor 在臺上的精彩表演,也得歸功於伯樂黃女士。Connor 先學太極,之後加入腰鼓隊。在練習腰鼓中,黃女士很快發現了Connor的舞蹈天賦,就開始對他進行重點培養。為了讓Connor表現出腰鼓的原汁原味,黃女士在網上找來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讓Connor 模仿著練。本來就有芭蕾和表演功底的Connor,很快就掌握了各種基本動作,並且學得像模像樣。Connor說,他喜歡腰鼓舞粗獷奔放的氣質,腰鼓讓他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他非常感恩成為這支腰鼓隊的一員,在腰鼓隊裡他總是非常開心。     

黃女士帶領這支腰鼓隊走到今天,離不開丈夫Jay的支持。年逾花甲的Jay是匹茲堡一所大學裡的教授,土生土長猶太裔美國人。Jay愛好音樂,擅長吉他。在妻子的鼓勵下,Jay成了腰鼓隊裡的主力擊鈸隊員。身為教授,Jay個性認真嚴謹,在腰鼓隊裡他同樣一絲不苟,每次排練和演出幾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除了擊鈸,Jay在腰鼓隊裡可是身兼多職,既是妻子的得力助手,又是盡力盡責的後勤人員,每次排練演出,幾乎都是他負責搬進搬出大包小包的用品,並且安排得有條有理。Jay說,學校裡的工作整天都在用腦子,空閒時參加腰鼓隊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擊鈸看起來似乎很單調,而在Jay的用心演繹下,顯得非常生動活潑。看著Jay舉著鈸手舞足蹈、興高採烈的樣子,不認識他的人誰會猜得出平時他竟是一位溫文儒雅的教授。

Jay在演出中

一直以來,黃女士很注重腰鼓隊的團隊合作精神,她常常囑咐腰鼓隊裡的華人:雖然這裡是美國,在腰鼓隊裡,我們是主人,我們應該熱情友好地對待每一位來學習腰鼓的當地美國人,讓他們在這個集體中有親切感。在黃女士的影響下,不同種裔不同年齡的隊員們都互相支持,互相關愛,就像一家人一樣。 60多歲的Eva和William是華裔美國人,兩人都獨身多年,在黃女士的太極班上認識後,又在腰鼓隊裡加深了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黃昏戀,終於結為伴侶。 農曆新年前一周,Bacia 95歲的父親不幸離世。失去生活中一直鼓勵她支持她的親人,Bacia 異常悲痛。因為Bacia 的父親生前很喜歡看Bacia表演腰鼓,為了紀念父親,Bacia忍著悲痛回到腰鼓隊,和大家一起參加慶祝中國新年的表演活動。Bacia說,腰鼓隊讓她有家的感覺,隊員們就像家人一樣,和大家一起打腰鼓,使她增加了信心和勇氣。

如今,腰鼓隊的名氣越來越大了。除了在匹茲堡附近參加各種慶祝活動以外,2018年5月腰鼓隊還應邀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首屆亞洲文化節上閃亮登場,受到當地華語和英語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今年春節前後,一些公司和社團紛紛邀請腰鼓隊到各自舉辦的慶祝中國年活動中表演助興。

腰鼓隊在拉斯維加斯首屆亞洲文化節上表演

黃女士說,許多中美觀眾看了腰鼓表演後都感到震撼,尤其是一些旅居海外多年的華裔老人,在異國他鄉的舞臺上看到傳統腰鼓,非常激動。觀眾的好評和讚譽讓黃女士深受鼓勵。她說,腰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既能健身,又能帶來快樂,她會全力以赴帶領這支腰鼓隊,以最美的姿態將腰鼓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

衷心祝願匹茲堡小波中美腰鼓隊在美國龐大的文化大熔鋁裡茁壯成長。

願腰鼓這一中華傳統民間藝術在世界大舞臺上歷久不衰,源遠流長。

(以上圖片由腰鼓隊提供)

動態要聞、學習交流、理論文章、建言獻策等均可投稿~

相關焦點

  • 坪山區第六屆坑梓腰鼓展演展群眾文化碩果
    11月29日,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暨坪山區第六屆坑梓腰鼓展演在坑梓影劇院文化廣場舉行,坑梓腰鼓、醒獅、客家山歌、太極拳等節目輪番精彩上演,展示坑梓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盛況。此次展演得到坪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全程指導,並由坪山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資助。
  • 安塞腰鼓:1984年張藝謀拍攝《黃土地》,被安塞腰鼓深深地震撼了
    2006年5月20日,腰鼓舞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的腰鼓隊還伴有競爭性質,兩支腰鼓隊相互鬥舞,比的是鼓點,比的是技巧,往往是越鬥越熱烈,越鬥越精彩。把黃土高原樸素而又張揚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
  • 颯爽英姿的翼城吉壁腰鼓
    走進晉國發源地翼城縣,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不說威震華夏的翼城花鼓,不說激情飛揚轟動京城的渾身板,單就花樣翻新的腰鼓打法,就讓人看不夠。翼城縣裡砦鎮吉壁村的女子腰鼓隊,就是腰鼓這一古老藝術之樹綻開的新花。目前,吉壁腰鼓已入選翼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統舞蹈類代表項目。裡砦鎮,歷史悠久。
  • 雙建文攝影•安塞腰鼓
    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參加了國慶六十周年天安門廣場的群眾遊行演出。
  • 60歲開始學腰鼓的紅髮「酷媽」在翻飛的紅綢中精彩詮釋——民族的,最酷的!
    沒多久,「咚鏘、咚鏘」的鑼鼓聲起來了,鼓槌上繫著的紅綢上下翻飛,俏大媽們打著腰鼓,時而轉身,時而跳躍,時而穿插走位,在鑼鼓點中輕盈起舞。白蕩海社區的這支腰鼓隊是由張蘭香一手組建的,她也是年紀最大的一位隊員。大約13年前,張蘭香第一次接觸了腰鼓:「我在運河廣場晨練的隊伍裡看到有一群打腰鼓的人,我覺得這個運動好,全身都能活動,就在那裡跟著老師學。」
  • 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2016年招生簡章
    學院簡介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是由四川大學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新成立的聯合學院,是兩所享有國際聲譽的中美名校強強聯合進行國際化辦學的新模式。匹茲堡學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中美大學合作機構層次的五所學院之一。學院引入國際一流的教育資源,融合兩校的學術及教育優勢,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工程教育。
  •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MBA上海留學生,友愛無國界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是一所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大學,作為美國的州立大學,北愛荷華大學不僅僅擁有全美優質的商學院和教育學院。由於北愛荷華大學MBA接受中美兩地的學習,上海在職MBA的同學也可以前往美國學習。在今年,目前留在了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本校學習的孫同學說,在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我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學校非常關心中國的同學,我感覺到十分安心。在UNI MBA的學習也沒有受到影響,商學院的教授們還自發為同學們加油。雖然沒有回過,但是在這裡,大家都努力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我而言,也非常為祖國驕傲。在完成MBA課程後,孫同學依然會選擇回到上海發展。
  • 蘆淞區開展「腰鼓文化與學科融合」督導展示活動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日訊(通訊員 蔡豔 張予諾)12月1日,蘆淞區城郊小學片區在早禾坪學校舉行「腰鼓文化與學科融合」特色主題督導展示活動。本次活動既是展示學校腰鼓主題特色,也是督導促進學校內涵提升的督導工作展示。城郊小學片首席督學袁建霞、責任督學唐志勇、兼職督學唐華以及片區各校督導室主任、督導專幹參加本次活動。
  • 美國匹茲堡大學學費一覽
    已經歷經了230年風雨的匹茲堡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賓州傳統鋼鐵城市匹茲堡,由賓夕法尼亞州一位非常有遠見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一手創立起來的高等教育機構,是一所享譽國際且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公立大學,也是美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匹茲堡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是將匹茲堡發展成為19世紀美國工業革命中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匹茲堡大學也深受裨益,歷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工業革命時代的發明者和創新者。
  • 友情無國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女子高爾夫比賽完美收官
    第七屆軍運會美國代表團團長STEVEN DINOTE表示,驛山高爾夫球場景致十分美麗,坐在觀眾看臺區遠眺,感覺自然風光心曠神怡。      除了高顏值,驛山球場在球洞設計上,細節處體現著設計師與擊球者的「博弈」。
  • 匹茲堡印象記 By 怡群媽媽
    在沒去之前,對匹茲堡的了解也僅限於女兒申請匹茲堡大學時上網瀏覽所得的幾句簡介:曾是美國鋼鐵工業的中心,有「世界鋼鐵之都」之稱。如今的匹茲堡早已成功轉型,搖身一變多次被評為全美最適宜居住城市。而我兩次在匹茲堡的親身體驗,也的確驗證了這一說法。
  • 中國陶瓷文化,故宮藏寶,珍貴的唐代花瓷腰鼓,既是瓷器又是樂器
    唐代花瓷的造型主要有罐、短流雙系執壺、花口瓶、葫蘆瓶、花口穿帶壺、三足盤、缽及腰鼓等。其中以罐、壺最為多見。【花瓷腰鼓】唐/長58.9釐米鼓面直徑22.2釐米腰鼓廣首纖腰,鼓身凸起弦紋7道,內外施黑釉,外部黑色釉地上塗灑幾十塊天藍色斑塊,給人以靜穆典雅之視覺感受。
  • 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申請要求
    美國匹茲堡大學是美國賓州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成立於1787年,在北美洲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擁有四個校區,主校區位於匹茲堡。截止2008年,學校擁有學生27,562人,教員4,669人。匹茲堡大學是美洲大學聯盟的成員學校,擁有強勁研究實力,下設醫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工學院、文理學院、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信息學院等。大學最負盛名的是醫學、生物醫療以及哲學的相關學科領域。
  • 時尚無國界,引爆全球的「中國日」登入倫敦時裝周
    2018年1 月 12 日,天貓宣布將攜手紐約時裝周主辦方美國設計師協會 CFDA在 2018 年紐約時裝周上打造一個「天貓中國日」(Tmall China Day), 這個活動日的目的是向美國買家、編輯和有影響力的人推介中國設計師,從而讓中國設計在全球舞臺上產生更強大的影響力最終促進其全球商業發展。
  • 美國留學:匹茲堡大學校區及入學申請條件介紹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又稱「匹大」 (PITT),成立於1787年,是歷史悠久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美國著名高等學府,也是美國最早的十所大學之一。與加州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等公立大學系統內的綜合性分校不同,匹茲堡大學的分校區並非獨立學院,在行政地位上相當於大學內部學院,各方面均隸屬於匹茲堡大學。分校區主要提供本科階段教育,頒發匹茲堡大學的學位,並得到中國教育部學位認證。分校區的學生亦可申請轉移到奧克蘭本部校區完成學位。
  • 【西部風情】黃土高原的奇葩——安塞腰鼓
    這就是「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歷史悠久,是寶貴的文化遺存,是黃土高原上一種獨特的民間鼓樂表演藝術形式。有「中華民族之鼓魂」、「天下第一鼓」、「地上活化石」之美譽。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飆,洶湧地席捲著整個大西北,展示出黃土高原農民樸實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其動作豪邁粗獷,舞姿剛勁奔放,淋漓盡致的體現了黃土地的博大胸襟與渾厚底蘊。
  • 中美民間合作抗疫過程
    此外,還有很多公司主動聯繫基金會,尤其是那些在武漢和匹茲堡都有營銷的公司。此外,匹茲堡的武漢同鄉會、中國文化中心、匹茲堡華人協會等組織還募集了近6萬美元,購買醫療物資後捐贈給武漢。——美籍華人組織美國百人會(Committeeof100)聲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出現以來,在美華人華僑及留學生群體從上半場「救中國」到下半場「救美國」,成為中美民間抗疫合作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位於中美跨文化交流一線,是美國當地人認識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
  • 陝西安塞腰鼓在南投 氣勢磅礡
    陝西安塞腰鼓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在秦漢時期,戌邊守塞士卒,打仗時用腰鼓助威,勝利後用它來歡慶。中共建政後,安塞腰鼓也被稱作「勝利腰鼓」,紅色根據地的人民在歡迎毛澤東和工農紅軍,歡慶勝利的時候就曾跳起氣勢磅礴的腰鼓。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安塞腰鼓的表演成為開幕式上的一大亮點,至今為人稱道。
  • 中國高端人才留美率極高,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
    像其他國家,例如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都是通過移民、獎金等優勢來吸引人才,從而實現讓高端人才為自己的國家服務,進而壯大國家整體實力。早在40年前,就有一些人選擇出國深造了。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我國從1978年到2018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585.71萬人。今年,在美國高校留學的國際生總人數創下了近109萬人的歷史新高。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塞腰鼓走進牙克石市綜合高級中學
    12月20日下午,「民族團結一家親,非遺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在牙克石市綜合高中隆重舉行。儀式開始之前,牙克石市綜合高級中學舞蹈社團40名學生表演了安塞腰鼓。據了解,推廣安塞腰鼓民族非遺文化,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引導各民族青少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牙克石團委、市民委為綜合高中在表演器械、服裝道具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向他們捐贈活動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