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老人崩潰大哭:兒媳婦啥也不會,我走了,兒子和孫子都得受罪

2020-12-14 小敬媽媽育兒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生活中,有些老人「太愛」自己的孩子了,可有時候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她們所謂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僅僅是自私而已

其實,有這種自私思維的老人,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為他好,如果他覺得不好,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01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

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我都58歲了,還天天給他們做飯,做好飯還要叫他們起床,他們不起還衝著我嚷嚷,甩臉色給我看。孫子都快3歲了,他們連個尿不溼都沒給孫子換過,兒媳婦更是連奶粉都不會衝,這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在管,他們管過什麼呀?

我天天累死累活的,給他們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不求他們回報什麼,但至少也要給我個好臉色吧?現在倒好,兒媳婦還要趕我走,說我跟他們住在一起不方便。我倒是想走,可兒媳婦啥也不會,我走了,兒子和孫子都得跟著受罪

我給他們做了這麼多,卻換不來兒媳婦的心,就連兒子的心都沒換來。我兒子根本就看不到我為他們付出,他還向著他媳婦兒,他的心都在他媳婦兒那裡,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

幾個老人在一旁勸說道:「兒媳婦都這樣,兒子大了就不屬於咱們了,屬於兒媳婦了,只要他們小兩口能好,咱們就別管那麼多了。」

可老人依舊不聽勸,繼續說道:「我就是心裡不平衡,我付出了那麼多,現在想跟著兒子享享福都不行,我的心都涼透了。」

老人崩潰地大哭著,似乎根本聽不進去周圍人的勸說,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委屈中。

02分析:兒子向著兒媳婦,不是拋棄和背叛,而是他成長的必然經歷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都習慣了對孩子付出,如果孩子不需要她們的付出,她們就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可老人不知道的是,父母和孩子本就是一種漸行漸遠的關係。

當孩子長大成年,娶妻生子後,他們的心就應該屬於他們的小家庭了,把心給自己的媳婦兒,而不是依舊把心留給自己的母親。作為老人,如果不能接受這種分離,不能完成這種脫離,那麼你的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所以,老人不要因為自己的自私,自己需要孩子陪伴而毀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守護著孩子,給孩子洗衣、做飯、帶娃。

我們也相信每位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從來不是無休止的保護,而是你將他養大,教會他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後讓他一個人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用心去愛人和被愛,讓他們自己去爭取他們想要的人生。

至於父母,當孩子成家之後,就要學會從孩子的婚姻生活中脫離出來,去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需要,你幫忙,因為你們的母子;如果孩子不需要,那就彼此過好各自的生活。當你需要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再出現,因為你們依舊是母子,你們之間有親情、有牽絆,但不能有強加和控制。

03過分的母愛,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其實,很多老人對孩子的「好」,並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一種人性的自私。

朱雨辰的媽媽給他熬了十幾年的湯,但朱雨辰並不快樂,因為他並不需要這種「過分」的母愛,他已經長大了,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這個時候母親站出來,打著「愛」他的名義,強迫他做很多自己不想做,而母親又覺得是為他好的事情,反而成為了朱雨辰最大的痛苦。

就像上述中的老人一樣,他兒子本就不需要她的這種付出,想要有自己新的生活方式,但卻被自己的母親阻止,甚至是扼殺。而母親給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愛。

但如果愛是以破壞兒子的家庭為前提,如果愛是讓自己的兒子無比痛苦,那麼這樣的愛是不是有些太恐怖了?我想,沒有哪個孩子想要得到這樣的母愛吧?

而這樣的母親也並不是真正地愛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麼,她們也給不了孩子幸福,她們想要的只不過是對兒子的控制和得到而已。

她們認為,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就應該聽我的,如果你不聽我的,那就是你不孝;我生養了你,你就應該回報我,如果你脫離了我的掌控,那你就是背叛。

這樣的父母,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這或許就是人性的自私吧!

04夫妻是家庭的主體,而不是家庭的附屬

很多婆婆都有這樣的思想:「兒媳婦必須跟我一樣對我兒子付出,如果兒媳婦做不到,我兒子肯定會受委屈。即使兒子對兒媳婦滿意,我也不會滿意。」

其實,婆婆並沒有權利去要求兒媳婦對自己的兒子完全付出,也沒有權利去規定兒媳婦的生活方式,只要兒子對兒媳婦滿意,那就是他們最好的相處方式。

所以,作為婆婆要拎得清,不要隨便去插手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方式。一旦婆婆開始插手兒子的家庭生活,那麼兒子的婚姻很可能就會出現危機,而且婆婆插手的越多,兒子的婚姻越接近解體。

因為婆婆的插手,已經打破了原本平衡的婚姻生活,夫妻也不再是家庭的主體,而是淪為了家庭的附屬。

05【寫在最後】

在這裡奉勸所有老人一句話:夫妻關係本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扶持的,你的兒媳婦是你兒子的妻子,而不是你兒子的媽媽,他們之間是彼此相互照應的一種關係。

所以,老人不要覺得自己的兒子被照顧是一件好事,因為你兒媳婦的疲憊、痛苦和抱怨,終將會成為你兒子最大的婚姻危機。

而那些聰明的老人,從來不去插手孩子的婚姻,只希望他們小兩口的感情越來越好,只有那些拎不清的老人,才會想著去和兒媳婦「爭寵」。但一旦「爭寵」之心升起,老人的自私也會暴露無遺,那所謂的「母愛」,也就不是「愛」了,而是一種自私。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認同上述中老人的想法和行為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58歲老人在小區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老人一聽就生氣了:我們住得好好的,樂樂要結婚你們可以給他租房子。我在這裡住習慣了,哪裡也不去。姜大爺知道小兒子在打這個房子的主意,他真不明白年輕人是怎麼想的:你們都忙得顧不上我,如今有人照顧我,你們有啥不滿意的?不就是想盼我早點死,好把房子佔了去。
  • 「兒子,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60歲老人的控訴,讓年輕人沉默
    「兒子,你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60歲老人的控訴,讓年輕人沉默: 張阿姨今年剛剛60歲,有一個兒子,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孩子,平時總會抽時間來看張阿姨
  • 79歲山村大娘羅圈腿,邁一步都疼,卻每天走一公裡去看兒子
    小兒子在世的時候,帶她到醫院檢查過,診斷說是滑膜炎,膝蓋骨已經磨沒了,很難治。幾年前,小兒子在礦上意外身亡,緊接著,大兒子又出交通事故,成了植物人,大娘說:過成這樣,自己就是在熬呢!王大娘現在住的是小兒子家的房子。兒子走的時候,大孫子15歲,小孫子才6歲,如今小孫子已經10歲了,在城裡上學,一年難得見一次面。
  • 2位70歲的老人坦言:人到晚年,靠的不是兒女,而是兒媳婦
    值得慶幸的是,鍾奶奶後來還是同意了這樁婚事,因為她兒子說了,要是不接受孫梅,他就一輩子不娶了,寧願打光棍。鍾奶奶實在沒辦法,又想著早點抱孫子,也就勉強同意了。可惜,鍾奶奶的兒媳婦頭胎二胎都生了女孩,為這事,鍾奶奶在月子裡就沒給過兒媳婦好臉色。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孫子生病我去照顧,到了醫院看到兒媳婦,才知道她比兒子更加辛苦
    導語:孫子生病我去照顧,到了醫院看到兒媳婦,才知道她比兒子更加辛苦 我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如果說這輩子我還有什麼成就和功勞的話,那就是我有一對兒女,我養育了他們,我一直都覺得這兩個孩子就是我最大的驕傲了。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01.沒有經濟實力,最好不要硬碰硬今年68歲的劉阿姨,別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卻是一位善良且聰明的老太太,兒子和女兒家的孩子,都是她幫忙帶大的。劉阿姨說:「我是農村人,雖然也有養老金,可跟城裡的退休老人相比,簡直天地之差,每月也就一百多塊錢,想要不依靠子女養老,根本不可能。
  • 我不想帶孫子,現在孫子進幼兒園,兒媳婦也沒去上班,怎麼辦?
    作為長輩,你不要過多介入兒子兒媳的生活,特別是婆媳矛盾,千古以來家庭矛盾第一位。兒子兒媳怎麼做是他們的事。心疼兒子不是光靠嘴說的,若是真的心疼兒子就更應該把兒媳婦當作自家的姑娘去看待,你想讓兒媳上班減輕兒子負擔,那麼你就應該主動去承擔起接送孫子,照顧孫子的責任,兒媳婦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去工作,兒子也會減輕負擔。首先,你的孫子出生後,估計你是怕麻煩,不願意帶孫子。也許你想要讓你的兒媳嘗下做母親的辛苦滋味而不願幫她帶。不管出於哪種原因,這都是你的自由,強迫不得。
  • 「孫子,請把房子還我」,隱形「隔代啃老」,讓75歲老人愛恨交織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了,再看看現在的生活,養老的錢不夠,子女不在身邊,關係最為親密的孫子花著自己的退休金,住著自己的房子,此時你是否認為日子過得很心酸?其實「隔代啃老」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這種方式很「隱秘」,一般老人是察覺不到的,但萬事皆有度,啥事過了都會影響彼此的情感。「孫子,請把房子還我」,隱形「隔代啃老」讓75歲老人愛恨交織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調解故事,一位75歲的阿姨有兩個兒子,一個孫子一個孫女,阿姨的老伴還在世的時候,答應兒子,將來要把這個房子過戶給孫子,但前提是孫子已經結婚了。
  • 「我孫子,憑啥不讓我看?」30歲兒媳強勢怒懟,婆婆悔不當初
    這下婆婆徹底火了,咆哮謾罵,髒話連篇,而且還捎帶上子琪的爸媽,恨不得整棟樓都聽到了,那聲音髒得不堪入耳。原來婆婆口口聲聲說要對遠嫁的兒媳好,都是假的,一邊想套牢兒媳為兒子服務,一邊又想立規矩讓兒媳順從。再看看張明,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狀況,整個人崩潰痛哭,像一個害怕的孩子。
  • 兒子兒媳離家8年,老人撿垃圾養孫子,5塊錢鞋子穿爛了都不想換
    點擊視頻連接,了解爺爺撿垃圾養孩子詳情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成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享受這份幸福。在陝西商洛的一個山村裡,有一個從小被爺爺奶奶養大的男孩,與一般留守兒童不同的是,他的爸爸媽媽並非外出打工,而是徹底拋棄了他。
  • 一個70歲老人最後的倔強,兒子死了獨自帶兩個孫輩
    清明回到了老家,這是我見過最艱難的老人了。她也剛從山上上墳回來。她已經70歲,是大部分村裡其他老人幾盤麻將一杯茶曬太陽的頤養晚年的年紀。但她還是不能停下幹活的節奏。因為還有一個5歲的孫子和7歲的孫女需要照顧她,唯一的兒子在幾年前因為患上癌症去世了。兒子去世的第2年,老太太的老伴也因為心臟病而走了。剛剛就是去給兒子和老伴上的墳,要不是拖了兩個小的,她也不想苟活於世。
  • 四川5旬老人抱著一歲孫子墜樓,老人死亡,孩子倖存
    為此父母都感嘆自己小時候怎麼沒有得到這種待遇。近日,在四川自貢龍潭鎮發生了一起奶奶抱著孫子跳樓事件。樓下雨棚據相關報導,2020年12月15日,一名5旬老人抱著一歲左右的孫子墜樓。根據附近居民說,老人今年50歲,是孩子的奶奶,平時回到附近的茶館打麻將,老人兒子和兒媳婦平日在外地打工,老人在家帶孩子。當時有人聽見砰的一聲,還以為是高空墜物,便出門查看情況,這才發現是樓上的人躺在地上,孩子還在老人懷中哭,可能是因為墜樓嚇到了,於是圍觀群眾連忙撥打120急救。老人墜下來時,還在樓下有一塊雨棚,為老人和孩子起到了緩衝的作用,救了一歲孩子一命運。
  • 「小故事」婆婆被兒媳婦虐待,已死去的公公接走了婆婆,兒媳婦兒子...
    茫茫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逢就是緣!生活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平淡卻不可缺少,好的生活質量決定了我們一天的好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帶您看看生活相關的事情吧!東村有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有一對兒女,都結婚了。女兒嫁到城裡當少奶奶,兒子娶了個漂亮的老婆,生了個大胖孫子。這位老人有了孩子和孫子,本應感到幸福,但他整天默默地為丈夫的畫像哭泣。
  • 我幫對門看小孫子,又供吃又供喝,小孫子:阿姨打我了
    對門的婆婆讓我幫著她帶孫子成習慣了,這次又把五歲的小孫子推進來就走,就像是我該她一樣。我哄小孫子玩完又吃了飯,結果奶奶一敲門,小孫子哇哇哭說我打他了。生了二寶之後,我成了全職媽媽。一天對門的老太太敲門,和我商量說她有急事要出去一下,我能不能幫她看下她五歲的孫子。
  • 57歲婆婆的自述:與親家母住在同一屋簷下,是我做得最錯的事
    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不管有兒子的家庭,還是生了女兒,當兒女們長大成家,有了自己孩子後,雙方家庭的四個老人往往非常重視。為了讓孫子得到全面照顧,也幫助下一代減輕生活壓力,許多老人自告奮勇承擔起了照顧孫子的義務。但照顧幼小的孩子很辛苦,尤其上了年齡的老人,當兩個年輕人上班後,一個老人照顧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為他的飲食起居操心,往往會分身乏術。
  • 70歲老人:新型啃老族讓我痛苦不堪,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
    鄰居趙大爺,今年已經有七十歲了,年輕的時候由於家庭條件不好,一直到30多歲才娶妻生子,這輩子和妻子也只有一個兒子,那時候生了兒子以後,家裡的氣氛熱鬧了很多 ,夫妻兩個人都明白,這個孩子是他們唯一的獨苗,因此他和妻子都非常溺愛這個孩子,孩子有什麼要求都會儘量滿足孩子。
  • 新加坡25歲女傭被迫與104歲老人同床,精神崩潰控告僱主虐待
    據Buzz世界網站12月10日報導,新加坡一名25歲的女傭被迫與104歲老人睡在一張床上,以防止其從床上掉下來,精神崩潰,控告僱主虐待。這名女傭來自緬甸。自2019年12月以來,她受僱照顧一名104歲的老人和他92歲的妻子。
  • 65歲婆婆的心聲:兒媳你別再嫌棄我,我也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導語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也許就是婆媳關係了吧,婆媳自古以來都是天敵,相處不來,經常發生矛盾,有的婆婆總是針對自己的兒媳,有的兒媳總是向婆婆索取,總要求婆婆幫自己帶孩子,就算婆婆付出再多,也不會感恩一句。一位65歲的婆婆自述:「兒媳,你不要嫌棄我,我真的不想和你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