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生活中,有些老人「太愛」自己的孩子了,可有時候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她們所謂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僅僅是自私而已。
其實,有這種自私思維的老人,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為他好,如果他覺得不好,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01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
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我都58歲了,還天天給他們做飯,做好飯還要叫他們起床,他們不起還衝著我嚷嚷,甩臉色給我看。孫子都快3歲了,他們連個尿不溼都沒給孫子換過,兒媳婦更是連奶粉都不會衝,這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在管,他們管過什麼呀?
我天天累死累活的,給他們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不求他們回報什麼,但至少也要給我個好臉色吧?現在倒好,兒媳婦還要趕我走,說我跟他們住在一起不方便。我倒是想走,可兒媳婦啥也不會,我走了,兒子和孫子都得跟著受罪。
我給他們做了這麼多,卻換不來兒媳婦的心,就連兒子的心都沒換來。我兒子根本就看不到我為他們付出,他還向著他媳婦兒,他的心都在他媳婦兒那裡,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
幾個老人在一旁勸說道:「兒媳婦都這樣,兒子大了就不屬於咱們了,屬於兒媳婦了,只要他們小兩口能好,咱們就別管那麼多了。」
可老人依舊不聽勸,繼續說道:「我就是心裡不平衡,我付出了那麼多,現在想跟著兒子享享福都不行,我的心都涼透了。」
老人崩潰地大哭著,似乎根本聽不進去周圍人的勸說,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委屈中。
02分析:兒子向著兒媳婦,不是拋棄和背叛,而是他成長的必然經歷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都習慣了對孩子付出,如果孩子不需要她們的付出,她們就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可老人不知道的是,父母和孩子本就是一種漸行漸遠的關係。
當孩子長大成年,娶妻生子後,他們的心就應該屬於他們的小家庭了,把心給自己的媳婦兒,而不是依舊把心留給自己的母親。作為老人,如果不能接受這種分離,不能完成這種脫離,那麼你的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所以,老人不要因為自己的自私,自己需要孩子陪伴而毀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守護著孩子,給孩子洗衣、做飯、帶娃。
我們也相信每位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從來不是無休止的保護,而是你將他養大,教會他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後讓他一個人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用心去愛人和被愛,讓他們自己去爭取他們想要的人生。
至於父母,當孩子成家之後,就要學會從孩子的婚姻生活中脫離出來,去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需要,你幫忙,因為你們的母子;如果孩子不需要,那就彼此過好各自的生活。當你需要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再出現,因為你們依舊是母子,你們之間有親情、有牽絆,但不能有強加和控制。
03過分的母愛,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其實,很多老人對孩子的「好」,並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一種人性的自私。
朱雨辰的媽媽給他熬了十幾年的湯,但朱雨辰並不快樂,因為他並不需要這種「過分」的母愛,他已經長大了,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這個時候母親站出來,打著「愛」他的名義,強迫他做很多自己不想做,而母親又覺得是為他好的事情,反而成為了朱雨辰最大的痛苦。
就像上述中的老人一樣,他兒子本就不需要她的這種付出,想要有自己新的生活方式,但卻被自己的母親阻止,甚至是扼殺。而母親給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愛。
但如果愛是以破壞兒子的家庭為前提,如果愛是讓自己的兒子無比痛苦,那麼這樣的愛是不是有些太恐怖了?我想,沒有哪個孩子想要得到這樣的母愛吧?
而這樣的母親也並不是真正地愛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麼,她們也給不了孩子幸福,她們想要的只不過是對兒子的控制和得到而已。
她們認為,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就應該聽我的,如果你不聽我的,那就是你不孝;我生養了你,你就應該回報我,如果你脫離了我的掌控,那你就是背叛。
這樣的父母,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這或許就是人性的自私吧!
04夫妻是家庭的主體,而不是家庭的附屬
很多婆婆都有這樣的思想:「兒媳婦必須跟我一樣對我兒子付出,如果兒媳婦做不到,我兒子肯定會受委屈。即使兒子對兒媳婦滿意,我也不會滿意。」
其實,婆婆並沒有權利去要求兒媳婦對自己的兒子完全付出,也沒有權利去規定兒媳婦的生活方式,只要兒子對兒媳婦滿意,那就是他們最好的相處方式。
所以,作為婆婆要拎得清,不要隨便去插手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方式。一旦婆婆開始插手兒子的家庭生活,那麼兒子的婚姻很可能就會出現危機,而且婆婆插手的越多,兒子的婚姻越接近解體。
因為婆婆的插手,已經打破了原本平衡的婚姻生活,夫妻也不再是家庭的主體,而是淪為了家庭的附屬。
05【寫在最後】
在這裡奉勸所有老人一句話:夫妻關係本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扶持的,你的兒媳婦是你兒子的妻子,而不是你兒子的媽媽,他們之間是彼此相互照應的一種關係。
所以,老人不要覺得自己的兒子被照顧是一件好事,因為你兒媳婦的疲憊、痛苦和抱怨,終將會成為你兒子最大的婚姻危機。
而那些聰明的老人,從來不去插手孩子的婚姻,只希望他們小兩口的感情越來越好,只有那些拎不清的老人,才會想著去和兒媳婦「爭寵」。但一旦「爭寵」之心升起,老人的自私也會暴露無遺,那所謂的「母愛」,也就不是「愛」了,而是一種自私。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認同上述中老人的想法和行為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