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道】長達11年的研究證實:堅持運動更長壽

2020-08-21 滄州俠客行

【長壽之道】長達11年的研究證實:堅持運動更長壽,降低13種癌症發病率

如果世上存在一個「萬能處方」,能同時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癌症,消除失眠,那便是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缺乏鍛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長期運動不足,身體器官組織機能將下降30%。

2018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144萬人進行了11年的跟蹤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適當運動能夠降低13種癌症10%以上的發病率,相對壽命也會更長。

究竟運動是如何改變身體的?我們應該怎麼選擇適合的運動?

運動的好處,比你想像的還多

身體最好的保健秘方並不是靈丹妙藥,而是運動,運動在對於我們的身體有以下諸多好處。

強壯骨骼:運動能夠使骨骼更好地生長和發育,增強骨質,使骨骼能夠承受更大的負荷。堅持運動可以使附著在肌肉的骨突增大, 改善骨的代謝和血液循環,提高骨骼對抗各種變化的能力,加強關節韌性,防止骨質增生和肌肉退化等。

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血液輸出量,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從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運動可以保護血管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增強肺功能:堅持運動可以強壯呼吸肌,擴展呼吸動作的幅度,使呼吸差增大,從而增強肺活量,增強肺部功能。

幫助消化吸收:胃腸是人體進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而運動可以幫助增加食慾,促進腸胃蠕動和腸胃的血液循環,還能夠促進消化腺分泌,增強腸胃對營養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加強全身的新陳代謝能力。

延緩衰老:當到了一定年紀,身體的韌性、新陳代謝能力等都會開始下降,而堅持運動可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還能延緩肌肉鬆弛,讓身體更加年輕。

不同年齡可以選擇哪些運動?

人在不同的年齡,可以根據身體在不同年齡的特點來選擇不同的運動,這樣能夠更好地體現運動的作用。

20歲:可以選擇任何高強度的運動,比如馬拉松、暴走等高強度有氧運動,為身體健康儲備資源;

30歲:選擇爬山、慢跑等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或力量鍛鍊,運動前後注意拉伸韌帶;

40歲:應該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遊泳、快走、慢跑、騎車等,還要增加力量練習;

50歲: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遊泳、騎行和快步走等,同時要保持適度的肌肉力量鍛鍊。對於這個年齡的女性可以做一些瑜伽等柔韌性練習來保持身體的靈活性;

60歲:運動要以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預防跌倒為主,交誼舞、遊泳和步行都是不錯的選擇;

70歲:這個年齡參加運動要以安全為主,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氣功等運動;

80歲:高齡老人應選擇低強度運動,動作要慢而有節奏,可以選擇太極、八段錦和打門球等運動。

走出誤區,正確運動

老年人適當運動有很多的好處,但是由於老年人年紀比較大, 運動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就容易走進下面幾個運動誤區:

1.早上是最佳運動時間?

很多老年人喜歡在早上運動,但是早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並不是理想的運動時間,此外,人體的血液在早晨比較粘稠,尤其是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可以選擇下午鍛鍊。

2.飯後馬上就運動

不少人都相信:飯後走一走,有利於消化。但是飯後立刻運動,會導致骨骼肌血流量增加,反而會影響消化功能,長期飯後運動容易導致胃下垂。

3.經常幹體力活就無須運動

經常做家務僅僅局限於某些器官和組織的活動,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存在不合理的活動。只有科學合理的運動才能使身體的各個部位、關節和肌肉得到充分而全面的活動,各個器官也能得到全面鍛鍊。

運動,可以帶給人健康和快樂,但千萬別走進運動誤區,掌握正確的運動類型和方式,讓身體越來越「年輕」吧!(來源:39健康網)

參考資料:

1.劉建宇.老年人運動保健誤區[J].科學之友:下,2009(11):73-74.

2.黃暉明.長壽解密:不同年齡怎樣運動?[J].當代勞模,2014:77.

3.歐陽軍.運動對身體的益處[J].健康嚮導,2012,18(4):58-59.

相關焦點

  • 【運動科普】1500名老人親身證實:高強度運動更長壽
    JAMA子刊:劇烈運動更有利於健康JAMA學術期刊發表了一項有關運動與死亡風險的研究。研究人員對403681成年人進行了10年的隨訪,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高強度的運動佔比越高,全因死亡風險就越低。
  • 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長壽?看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大家好,今天我將給你們科普一下生活新知識,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長壽?@Top阿橙,告訴大家如果比較個例的話,就不一定了,因為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壽命,如果一個人的基因好,就算從來不運動,很可能比經常運動的人長壽。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基因不好,就算一生堅持運動,也有可能不能長壽。
  • 運動和長壽有關係嗎?為什麼很多老人沒有堅持體育鍛鍊卻很長壽?
    當人類成為萬物之首,就開始思考生死這個大問題,生老病死雖說是自然規律,但是人們總希望通過自己智慧能破解這其中的奧秘,希望可以讓生命存活的更長久。所以長壽成為了人們希望獲得的目標。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生命在於運動,可是又有一點叫人無法想通,那就是自然界中喜好運動的動物似乎壽命並不怎麼長,反而是那些總是靜止不動的動物活得更久,比如烏龜就是最好的例證。
  • 靜養適合老年人,還是運動有益長壽?一項研究終於給出結論
    長壽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而要想做到健康長壽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通常人們所認為長壽的秘訣,無非就是健康的飲食,又或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選擇長壽的方式不一樣,因此,中間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從而使人無法判斷它們的正確性。
  • 5種公認的長壽運動,每天堅持半小時,健康又長壽
    各種運動與壽命的關係進行研究後,科學家公布了對人體健康最有益的運動榜單;其中位居前三名的分別是:同樣都是每天堅持運動,為什麼有的人就可以更長壽?,每天堅持半小時,讓你流同樣的汗水,加倍地受益!雖然不是真正的「揮拍運動」,但同樣可以鍛鍊上肢、靈活腰肌、舒展肩頸......同時,正因為強度沒有那麼大,反而更適合大多數 40 歲以上的朋友。
  • 5種公認的「長壽」運動,每天堅持半小時,健康又長壽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保持適度運動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能更好地對抗進入體內的致病菌,尤其是堅持做以下5種運動能長命百歲又健康。堅持哪5種運動能長壽若因為疫情或惡劣天氣因素不能外出走路,也可以在家原地踏步走,只要動作標準且達到運動時間,能幫助燃燒脂肪和鍛鍊肌肉。另外也可以採取側點步、側滑步和寬窄步姿勢,能讓走路變得更加有趣,燃脂效果會更好。4、跑步經過研究發現每星期跑步一次,死亡風險能降低27%。若沒有足夠時間戶外跑步,可以在家原地跑。
  • 《英國醫學雜誌》研究:腿粗更長壽
    但是,"卡戴珊們"你們的逆襲來了,日前,科研刊物《英國醫學雜誌》發布研究顯示:腿粗屁股大更長壽,所以好不好看的重要嗎?活得久才更重要不是嗎?超250萬人統計數據:腿粗屁股大更長壽近日發表在權威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刊登了來自德黑蘭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三大洲的72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系統回顧,該回顧涉及超過250萬參與者,隨訪時間為3-24年。研究結果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腰細腿粗屁股大的沙漏型身材可以活的更長久。
  • 調查百歲長壽老人:無關運動與吃,長壽靠著2個字
    除了以上的調查,美國的研究人員也曾對七百多名老人進行調查分析,都發現一個共同特點,這些長壽老人都具有樂觀的心態,沒有煩惱,整體給人一種很輕鬆溫和的感覺。因此不難發現,長壽老人的共同特性是樂觀。調查百歲長壽老人:無關運動與吃,長壽靠著2個字,延長壽命11年一、良好心態對於長壽的意義大家對於心態與長壽之間的關係應該很感興趣,針對這個問題,美國研究人員曾以七萬名五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進行調查分析,調查時間長達10年。
  • 動物界的長壽之星,壽命長達405年,無人知道它的生存奧秘
    不同種動物壽命相差較大,研究人員發現地球內最長壽的動物,年齡超400歲,生活環境特殊,長壽原因成謎。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對壽命頗為關注,人們都希望擁有更長壽命,因為擁有更長壽命意味著擁有更多時間,同時也意味著擁有更多體驗與認識世界的機會。當然,壽命的長短受多種因素影響,有物種特徵、個體生存習性、個體內部基因等。
  • 5種公認的「長壽」運動,每天堅持半小時,健康又長壽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保持適度運動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能更好地對抗進入體內的致病菌,尤其是堅持做以下5種運動能長命百歲又健康。 堅持哪5種運動能長壽?
  • 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讓人長壽」?這次總算知道了
    這句話和「生命在於運動」有同樣的道理,都強調了運動對人的重要性。近期卻有「靜止使人長壽」的說法盛行,和「生命在於運動」,觀點截然相反,以至於讓養生的人不知所措。70歲的王大爺,就很推崇「靜止養生」,每天也就和鄰居們打打牌、下下棋,活得逍遙自在,至今身體沒啥毛病。
  • 多運動就能長壽?其實,年過50歲後,有3件事或比運動更有用
    50歲以後,大家開始注重保養身體,想著多運動可以健康長壽,但是這個時期已經步入中年,如果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傷害骨骼,影響壽命,因此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多運動就能長壽?並不是,適度運動才有助於長壽!運動確實有助於長壽,哈佛曾有一項研究,他們發現每周堅持快走的人,要比從不走的人,壽命會長4年左右。還有很多其它權威研究,證實了不同運動對壽命的正面影響。
  • 到底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
    到底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導語:生命在於運動。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並且也熱衷於運動。但有的人卻質疑,因為幾乎所有長壽的人都不經常運動,而且很多運動員也並不長壽,反而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運動,比同齡人更長壽
    即使都70多歲了,那些鍛鍊到頭頂冒汗氣喘籲籲的老人,也比只做緩和運動以及不運動的同齡人更健康,更長壽。70多歲是壽命分水嶺,大多數人只能活這麼久,年齡超過80歲可以稱得上長壽。北歐國家挪威本就以長壽著稱,70-79歲老年人的五年生存率高達90%。而在挪威參與這項研究堅持鍛鍊的老年人,五年生存率更是有95%!即每100人裡只有5人會在七十幾歲去世。
  • 專家:運動「健心」 是長壽的一大秘訣
    上一期的95歲孫桂榮老人堅持「繞城跑」讓我們看到了運動帶給一個長壽老人的生命活力。本期如皋的鄧老爹堅持跳舞20年,不僅跳出了健康的身體,還通過跳舞廣交朋友,陶冶情操,促進了家庭和睦,更是讓他感受到了運動就像是他幸福的源泉。
  • 運動的人更加長壽?還是不運動的人更加長壽?科學有了答案
    有學者研究,在動物世界裡,野外的大象是可以活到200年的,而讓我們圈養的卻只能活80年,小型的哺乳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都很短,而大型的哺乳動物如鯨魚的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左右,它的壽命長度比小型的哺乳動物長多了。
  • 飲茶與長壽之道
    在飲茶品茗這點上, 不分男女,沒有貴賤,有身居山村的窮人,也有寓居都市的富人,如有「現代太極泰鬥」之稱的吳圖南平生就喜歡喝茶,一杯在手
  •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
    有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並且一直也非常熱衷於運動,但是也不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出現,因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不怎麼運動,並且有很多運動員也不長壽,反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經過研究表明,兔子、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一般不長,短短僅有幾年,而大型不如類動物,就如鯨魚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但是壽命卻可長達幾十年。科學家們認為心率慢更長壽。
  • 心跳多少最長壽?這幾條長壽標準你達標了嗎?
    肺活量可以預測壽命,這是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經過長達30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研究顯示,肺活量大小和身體各系統的機能、新陳代謝的能力等密切相關。 專家支招 提高肺活量主要靠堅持運動,適合大眾的健身項目有遊泳、慢跑、騎車等。在安靜的狀態下,有些運動也可以有效鍛鍊肺活量,比如打太極拳、做呼吸操等。甚至吹氣球、吹蠟燭等也助提高肺活量。
  • 運動員比一般人更長壽?
    「運動員的壽命往往比普通人更短」是一個廣泛流傳的謠言。實際上,關於運動員壽命問題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幾乎所有研究高度一致性的結論是:運動員比一般人活得更長。當然,運動員壽命是長是短,原本與多數人無幹。問題是,很多人經常拿這個謠言來作證據來證明運動無益反而有害,會減壽。因而,值得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