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舉世矚目,這是一個心潮澎湃的時刻。
歡呼鼓舞,彪炳史冊,這是一個激蕩人心的瞬間。
2020年12月17日,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習近平總書記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這一重大成就、卓越功勳給以高度肯定和最高褒獎。全國人民也為之歡欣鼓舞,紛紛向中國航天人致敬、為中國祝福、加油!
逐夢前行,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築牢「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仰。「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有夢想才有奮鬥目標,才有勇往無前的動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勇於追夢的民族,在前進的徵程中從未停下腳步。回首望,世界航天大國風起雲湧,碩果纍纍,卻沒有中國的一席之地;看今朝,「長徵」「神舟」「嫦娥」「天宮」等一次次刷亮眼球,令人震驚的奇蹟、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中國高度和輝煌偉業。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成功回家,是航天人十幾年如一日夢想堅守、接續奮鬥,從實現從「繞」到「落」再到「回」的探月夙願,點亮著航天人無數個不眠之夜,折射出中國創新的熠熠星輝,也激蕩起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扉和情愫。風雨如磐心不移,信仰堅定心不變。黨員幹部要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樹立遠大人生理想,涵養情懷不改、志向不變、本色不減的信仰,朝著夢想風雨兼程、堅韌前行。
不懈探索,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秉承「滴水能把石穿透」的堅韌恆心。「天塹變通途」,中國橋、中國路讓世界矚目,中國高鐵、中國超級計算機跑出了「中國速度」,中國探鑽、洋底下潛鐫刻下「中國深度」,延續千年的飛天夢有了「中國高度」……然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廣袤無垠的大海深處,浩瀚無邊的宇宙星空,充滿了未知的奧秘和挑戰。中國航天人是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恆心融入血脈、浸入骨髓,在」越挫越勇「中攀登高峰、百折不撓,在「屢敗屢戰」中奮鬥不止、矢志不渝,在「生死渺茫」中英勇畏懼、持之以恆。黨員幹部要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學習他們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大無畏精神和韌勁,敢闖敢試、勇立潮頭,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篇章,再創不朽輝煌。
勠力同心,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凝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偉力。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從「深潛萬米探海」到「上九天攬月」,是中國人民勇於探索奧秘的狂熱追求和戮力同心的奮鬥精神所致。探月工程是一項十分浩大的科學工程,技術挑戰多、實施難度大,任務風險高,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非一己之力就能如願,輝煌成就的背後是中國航天人攜手奮進、共克難關的精誠合作,是集眾人之智、聚眾人之力的非凡舉動。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舉世矚目的無畏探險,讓這番逐夢之行攬月而歸,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詮釋了團結協作、協同攻堅的航天精神,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重大意義。
夢想催人奮進,奮鬥贏得未來。黨員幹部要從九天攬月中汲取力量之源,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凝心聚力,擔當作為、開創新局。
王小川
編輯: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