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逼死了荀彧,孫權逼死了陸遜,劉備有沒有逼死誰?

2021-02-23 雙鴨山之聲

荀彧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有王佐之才,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可以說,在這過程中,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和功臣。然而,荀彧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卻被曹操逼死了。

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溜須拍馬,勸曹操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什麼?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他們想讓曹操加九錫,以彰顯功勳,他們也去徵求荀彧的意見。

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不贊同曹操加九錫,曹操聽說之後,非常生氣,對荀彧很有看法。

同年,曹操徵討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曹操趁機把荀彧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曹操的大軍到達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荀彧憂慮而死,時年五十歲。

《三國志 荀彧傳》記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徵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有史書記載,荀彧之所以憂慮而死,是曹操逼死的,曹操派人給荀彧送去一盒食物,荀彧打開一看,裡面是空的,於是,服毒而死。

《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記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荀彧死後第二年,曹操稱魏公。

荀彧為曹操立下那麼大的功勞,可以說,荀彧的功勞,遠在郭嘉、賈詡等人之上,就這樣,荀彧被曹操逼死了,非常可惜。

孫權逼死了陸遜,是怎麼回事呢?

陸遜就是在夷陵之戰,擊敗劉備,火燒連營的那個人,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了個全軍覆沒,並因此羞憤病死。

陸遜的功勞也很大,然而,陸遜最終也被孫權逼死了。

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兩宮明爭暗鬥,朝廷官員,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孫和或孫霸,全琮寫信告訴了陸遜相關的情況,陸遜認為這些子弟應該憑藉才能晉升,不應該私自邀利取榮。否則,會招惹禍患。

全琮次子全寄為孫霸賓客,陸遜寫信給全琮,勸其學金日磾,以防羞辱家門。全琮對陸遜非常不滿,兩人因此結怨。不久,全琮全寄父子稱陸遜之甥顧承曾串通陳恂,謊報戰績給自己謀求高位,致使顧承和其兄顧譚被流放。陸遜為此憤憤不平。

孫權孫和父子關係惡化之後,孫和的役使曾藏在孫權的床下,偷聽到孫權和楊竺談論想以孫霸為儲君之事。孫和害怕了,秘密召見親信陸胤,請他趁到武昌的機會,請陸遜為自己出面申辯。而太子太傅吾粲也幾次與陸遜互通消息。陸遜聽二人之言,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又請求進京面見。孫權發覺禁中語洩露,先後將楊竺、陸胤、吾粲收監審問。陸遜雖未立即被一同問罪,也沒能倖免,孫權多次遣使寫信責備陸遜,陸遜憤忿而死,時年六十三歲。

《三國志 陸遜傳》記載: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齋

陸遜出將入相,是東吳後期的擎天之柱,在夷陵之戰中,力挽狂瀾,功勞很大,但是,沒想到也被孫權逼死,可嘆。

曹操逼死了荀彧,孫權逼死了陸遜,那麼,劉備逼死了誰呢?

劉備逼死了劉封。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史書記載,劉封有武藝,力氣過人,本來是一個大將的好苗子,然而,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中,犯了不救援關羽的錯誤,導致關羽被孫權偷襲殺害。

關羽死後,劉備很生氣,當時,另外一個不救援關羽的傢伙孟達,見勢不妙,先跑了,劉備認為孟達叛逃,也有劉封的責任,因為劉封曾欺負孟達,所以,劉備一直很責怪劉封。

這時,諸葛亮勸說劉備,說劉封很剛猛,我們這些人去世之後,沒人能控制住劉封,乾脆借這個機會,除掉劉封,免得留下禍患,於是,劉封被劉備賜死。

《三國志 劉封傳》記載: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注意,劉封不救關羽,欺負孟達,此時的劉備,只是責備,並沒說要殺劉封,主要是諸葛亮對劉備說的一席話,才讓劉備下定了決心,因此,劉封被劉備逼死。

劉封本來是蜀漢後期的骨幹將領,劉封死了,也導致諸葛亮後來北伐幾少了一員得力的大將。

本文來源於網絡,僅做內容分享用,

內容本身不代表公眾號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還在等什麼,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雙鴨山之聲"吧!

相關焦點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孫權逼死了陸遜,劉備逼死了誰?
    然而,荀彧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卻被曹操逼死了。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溜須拍馬,勸曹操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什麼?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有車馬、衣服、樂器、武士、弓矢等,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他們想讓曹操加九錫,以彰顯功勳,他們也去徵求荀彧的意見。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 陸遜作為東吳的大都督,也是孫權一手提拔上來的,為何會被逼死?
    陸遜二十歲入孫權幕府,在歷任海昌屯田校尉,以及定威校尉等職中,皆有不錯的表現,深得孫權的賞識。到公元244年,陸遜被拜為丞相。在這四十多年的共事中,陸遜和孫權都相處得不錯。但為何到了最後,孫權卻逼死了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陸遜呢?孫權逼死陸遜的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陸遜捲入了太子之爭中。在最初的時候,孫權選中的太子是孫登。
  • 三國謀士排名前十的人物,荀彧墊底,周瑜第八,司馬懿第四
    荀彧進一步為曹操服務的過程中,幫助曹操設計了「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方針,使曹操的基業得以鞏固發展。後來曹操野心太大,想為自己封魏國公,賜九錫時,被荀彧勸阻,曹操一怒之下,賜死了荀彧。第九名:田豐田豐最早跟隨韓馥,並沒有得到韓馥的重用。
  • 東吳四大都督到底誰更厲害?看看孫權與陸遜的談話就知道答案了
    左陸遜右孫權孫權對這四人的評價客觀公正,因此陳壽在作傳時記載了這段話。在孫權的評價中,周瑜文武兼備,擊敗曹操,佔據南郡,有著開疆拓土之能,陸遜具有繼承周瑜的才能。魯肅是周瑜力薦給孫權的,尤其是魯肅的「榻上策」,讓年少的孫權要有成帝王之業的野心,更是讓孫權刮目相看,魯肅在赤壁之戰前後力主孫權與劉備結盟力扛曹操,是個有著長遠目光的戰略家。呂蒙初時不好學,經過孫權勸學後,成為文武雙全的將才,「計擒郝普」「白衣渡江取荊州」,計謀與武略更勝魯肅,破壞聯盟造成聯盟關係破裂是戰略目光短視,這一方面呂蒙不如魯肅。
  • 諸葛亮和龐統,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張昭,魯肅,陸遜誰牛?
    三國謀士命不好,生在亂世,本已是「杯具」,但他們沒有一個不各顯神通,以奇策妙計來定天下。最具代表性者,自然是諸葛亮,此外還有龐統、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張昭、魯肅……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是足以為國師的大才。那麼,誰才是三國裡最牛的那一個呢?一、諸葛亮——積勞成疾任誰都知道,劉備織履出身,橫行霸道無本錢,沒有諸葛亮的日子裡得不停地換主子、找靠山。所以,司馬徽由衷地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孫權晚年為什麼那麼昏庸?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作為三國的霸主之一,孫權早期的能力並不弱,赤壁之戰敗曹操,夷陵之戰敗劉備,不僅保住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更是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且相對於曹操和劉備,孫權更年輕力壯,壽命也更長。他不僅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連司馬懿都比他早死一年,蜀漢的劉備、諸葛亮也都沒熬過他。
  • 東吳四大都督三個是非正常死亡,跟孫權有關嗎,二人無關一人有關
    周瑜領導了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並且在戰後建議孫權不要將南郡借給劉備,並建議以南郡為基地攻取益州,全據長江以南,懷曹操劃江而治,還建議孫權軟禁劉備,孫權除了沒有同意軟禁劉備,其他周瑜提出的建議都同意了。再加上影視作品中有渲染孫權殺了呂蒙,因為呂蒙不聽從孫權命令,孫權不想殺關羽怕引來劉備報復,呂蒙不聽,照殺關羽,結果孫權殺了呂蒙,不要被電視帶偏了,孫權根本沒有殺呂蒙的心思,呂蒙的死,應該也是因為瘟疫。
  • 劉備一直以恢復漢室為目標,忠於漢室的荀彧為何不去輔佐劉備?
    荀彧輔佐曹操也是為了復興漢室,曹操開始並沒有想簒汗並且一輩子也沒篡漢。以當時天下志大的英雄也就是曹操配得上荀彧的才能。劉備所謂根正苗紅完全是宋朝之後的演義,劉備是不是姓劉都有待考究。因此劉備完全不能代表漢室,當時能代表漢室是就是漢獻帝劉協,皇帝也是曹操救下的保全的。所以但凡忠於漢室肯定要忠於皇帝,效力於曹操。
  • 荀彧死因之謎:究竟是被曹操隱誅還是所謂的抑鬱成疾?
    很多人不確定這個空食盒到底指什麼,各種說法都有,比如暗示荀彧無祿可食或者荀彧對曹操已經無用,不過總歸是曹操向荀彧表達不滿。在古代上位者對下位者表達不滿,一種情況是真的不滿意,進行譴責或者規正而已;另一種情況就是隱誅的手段。我譴責,你自殺,沒有徹底撕開臉皮,大家都體體面面地''解決''矛盾。
  • 荀彧為曹操鞠躬盡瘁,為何最後被曹操逼令自殺?
    作為老搭檔的曹操也知道荀彧的想法,因此事先向荀彧通了氣,希望獲得他的許可,可是荀彧委婉地拒絕了曹操的要求,並且說道:「你起兵本來就是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保持著中興不二的胸懷,希望你能夠繼續保持以往那種謙卑的行為,作為君子應該有欣賞人的品德,因此不應該有這樣的賞賜。」
  • 劉備逼死劉封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
    劉備自從出道以來就混得不算如意,憑藉「中山靖王之後」的廣告效應四處晃蕩。建安六年,他在袁紹處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得轉投荊州的劉表尋求依靠。作為漢室宗親,劉表雖然太大的能力沒有,但對劉備還算是仁義,準許他棲息在新野。 幾年後,已經年屆五十歲的劉備依然寄人籬下,沒有地盤,沒有兵馬,甚至連兒子都沒有。
  • 東吳大將軍荊州牧丞相陸遜怎麼死的 陸遜墓在哪裡
    陸遜怎麼死的陸遜跟隨孫權很久,在吳國有很高的聲望,孫權甚至將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為妻。而呂蒙死後,陸遜更是成了對抗蜀國、魏國的支柱,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作為支柱存在的人物,孫權卻一直沒有給陸遜相應的權力,甚至於最後可以說是孫權逼死了陸遜。那麼,孫權為什麼要逼死陸遜呢?其實,孫權之所以逼死陸遜無非是功高震主。他感覺陸遜已經威脅到了他的統治地位。
  • 創業學劉備,管理學曹操,守成學孫權!
    關張趙為其血戰沙場,臥龍鳳雛為其運籌帷幄,他們為劉備的稱帝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而且,他們夠忠心。劉備最落魄莫如寄身袁紹,關羽卻沒有轉投曹操;長坂坡生死存亡,趙雲七進七出都沒有低頭過。這幾位員工是蜀國建立的基石。
  • 夏侯淵、夏侯惇之後,夏侯氏還有一位大將,可惜被曹丕逼死!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朝天子劉協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袁術、袁紹、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在南徵北戰的過程中,曹操麾下的武將,不僅有張遼、張郃、于禁、樂進、徐晃等五子良將,更離不開曹氏和夏侯氏貢獻的宗室武將。其中,就夏侯氏來說,夏侯淵和夏侯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兩位名將。
  • 蜀國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孫權有什麼?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劉備稱漢中王后,關羽率軍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一度想遷都以避其銳。,隨劉備入川作戰。
  • 原來劉備、孫權、曹操都是有「血緣親戚」的啊!
    但問題是,曹操既然與孫權是平輩,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成心要佔孫權的便宜了。孫權有個妹妹嫁給了劉備,這個大家都知道,孫權既是曹操的親戚,也是劉備的親戚。換句話說,通過孫權曹操也是劉備的親戚,當然有點遠。不過,劉備跟曹操之間的親戚關係也有另外一層,通過的是夏侯氏。劉備的兒子劉禪娶的是張飛的女兒,即張皇后。
  • 白居易沒有逼死關盼盼
    傳言:《燕子樓》為張建封的舞妓關盼盼所做,本已守節十餘年,而白居易以一句「一朝身去不相隨」,逼死了她。‍‍謬傳指數:★★★★☆段子指數:★★★★★藝術指數:★★★白居易沒有逼死關盼盼文/陳可抒如您所知,封建社會的禮教是很嚴苛的,魯迅先生直接送它兩個字——「吃人」。最「吃人」的事情非「殉葬」莫屬。
  • 3年前「逼死」T男的翟欣欣案馬上開庭!
    翟欣欣是誰?估計有人還記得,3年前「逼死」IT男蘇亨茂的,就是她。有網友爆料稱,2019年6月份,翟欣欣的頭像再次出現在世紀佳緣網站上。世紀佳緣,大家都知道幹嘛的。孟非的《非常勿擾》,徵婚的那個電視節目,很多女嘉賓就來自世紀佳緣網站。
  • 如果甄嬛沒有逼死宜修,後來會發生什麼?
    如果甄嬛沒有逼死宜修,後來會發生什麼?這道本該屬於《如懿傳》的腦洞題,竟然在《大秦賦》裡找到了答案。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下)孫權遺書退老瞞
    於是上表請尊曹操為魏公,加九錫。荀彧嘆息說:「沒想到我今天見到這等事!」曹操聽後,非常痛恨他,認為他不再幫自己。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十月,曹操興兵南下,命荀彧一起去。荀彧知道曹操對自己起了殺心,託病留在壽春。忽然曹操派人送來個盒子,盒子上有曹操親筆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