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為曹操鞠躬盡瘁,為何最後被曹操逼令自殺?

2020-12-16 君君家常事

荀彧的一生確實為曹操鞠躬盡瘁,勞累一生,最後被曹操剝奪原來的官職,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突然遭受如此待遇,荀彧心情煩悶而鬱郁而死。

那麼荀彧到了晚年,為何遭遇如此待遇以致抑鬱而終呢?

荀彧之死

荀彧是潁川潁陰人,當地世家大族,年少時期就負有盛名,被當時人稱為「王佐之才」。在投奔袁紹後不久就離開了,來到兗州見到曹操,於是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曹操東徵西討的過程中,荀彧一直堅守許都,呆在漢獻帝劉協的身旁,為曹操處理朝中關係,處理皇帝劉協和曹操之間的關係,做出了不少工作。

等到北方平定,曹操的重心逐步南移,朝著統一天下的方向而去。此時的曹操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原來的地位和官職也不再滿足他正在增長的功績,於是在其他人的恭維之下,企圖進位爵國公,戴九錫以顯其位。

作為老搭檔的曹操也知道荀彧的想法,因此事先向荀彧通了氣,希望獲得他的許可,可是荀彧委婉地拒絕了曹操的要求,並且說道:「你起兵本來就是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保持著中興不二的胸懷,希望你能夠繼續保持以往那種謙卑的行為,作為君子應該有欣賞人的品德,因此不應該有這樣的賞賜。」

曹操收到荀彧的來信,非常不高興,但是討伐孫權,消滅劉表的戰役迫在眉睫。曹操讓荀彧持節來軍中犒勞軍士,鼓舞士氣。

荀彧來到軍中之後,曹操就讓他留在軍中,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侍中光祿大夫為漢朝的官職,但是參丞相軍事則為丞相麾下的官職。

荀彧一直擔任的官職是尚書令,這個官職是漢朝廷的,並非曹操麾下的官職。從名義上看,荀彧是皇帝劉協名下的官,而非曹操麾下的官,然而此時曹操將荀彧拉到軍中,掛著侍中光祿大夫並且持節的名頭,而真正給予的官職是參丞相軍事,這就相當於把荀彧從皇帝劉協那裡拉到曹操麾下,從皇帝的官變成了曹操的官,這就有違荀彧報效天子的初衷。

正是如此,荀彧才抑鬱而終,死得不明不白了。

曹操為何要逼死荀彧呢?

荀彧之死頗有蹊蹺,有些地方記載是曹操送了一個空盒子給他,荀彧見了之後,二話不說就吃毒藥死了。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荀彧見曹操將自己強留軍中無法返回許都,因此病死了。

其實無論是哪種死法,都和曹操脫不了干係,肯定是和曹操有著密切關係,那麼作為曹操的左臂右膀,曹操為何要逼死荀彧呢?其實這就要從以下兩點來分析了。

其一,荀彧反對曹操進步。曹操是一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從消滅呂布,袁術到袁紹,將凌亂的東南方,北方以及西北方統一在大漢的旗幟下面,讓許許多多的百姓免遭戰亂的痛苦,其功不可沒。

正是如此,曹操希望在擔任丞相之職後向前再進一步。丞相是官職,但是爵位需要進步到公爵。曹操的進步要求遭到荀彧的拒絕,他認為曹操應該是一個高尚的人,不應該覬覦那些作為人臣不該得的東西,但是曹操一直只是想著當人臣嗎?

荀彧拒絕了曹操的進步,這讓曹操非常不痛快,本來打算在得到荀彧的首肯之後,可以名正言順地當上魏公。在碰了釘子後,曹操也不再遮遮掩掩的,直接將他調到身邊,讓他再也看不到那個宮中的皇帝了。

在曹操看來,你不讓我痛快,我也不讓你痛快,結果荀彧比較小氣,就鬱悶死了。

其二,對世家大族搞極限打壓。曹操從起義兵伊始,創立的團隊是以曹氏和夏侯氏為基礎,以寒門士子為輔,世家大族為適當的補充。在軍中以及各級官僚體系中,世家大族的子弟均有進入,但是普遍地位不高,實權掌握在宗族以及寒門出身人士手裡。

荀彧作為世家大族的代表一直在漢朝任職,並非曹操名下任職。即使如郭嘉這樣的人,地位崇高但是實際權力不多。

荀彧作為一個特殊的例子而存在,其目的就是為了溝通皇帝劉協和曹操以及世家大族而存在。到了曹操統一北方,需要進步的時候,曹操發現當世許多士族們對於曹操的進步並不積極,這就讓曹操感到有些不快,於是荀彧就成了曹操進步的阻礙,也成了曹操練手的犧牲品。

在逼死荀彧之後,另外一個士族人士孔融被滅族,接著楊修被處死,緊接著崔琰也被處死。連續幾年中,四位人士均被處死,這些人無一不出自名門望族的世家大族。

荀彧出自潁川潁陰荀氏,孔融來自山東孔氏家族,楊修則出自弘農楊氏,崔琰則出自清河崔氏,均是當世赫赫有名的士族,他們的導向直接影響著當世人才的態度,忠於曹操還是依舊忠於漢室?

而荀氏作為潁川首屈一指,並且身居高位的名士來說,更是左右著當世人的看法,因此當他對曹操的進步說「不」的時候,曹操對他的屠刀就已經舉起來了。

通過幾年的屠戮和拉攏,到曹操後期以至曹丕即位的時候,世家大族已經明顯倒向了曹魏,等到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出臺後,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就完全倒向了曹魏,淪為曹魏統治的工具。

由此可見,荀彧雖說為曹操鞠躬盡瘁,操碎了心,但是由於最後在站隊上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肯屈服曹操的志向,終於落得慘澹收場,令世人扼腕嘆息。

相關焦點

  • 荀彧作為曹操的首席謀臣,為何最終選擇自殺?
    董卓奪權後,荀彧棄官回鄉,帶領宗族遷移到冀州。當時佔據冀州的袁紹一聽荀彧前來,便誠摯地發出邀請,將荀彧迎為座上賓。到了初平二年(191),荀彧覺得袁紹難成大事,辭別袁紹,轉而投靠曹操麾下。在荀彧和曹操二人結緣的這一年,荀彧不過二十九歲,正是氣血方剛、胸懷大志的年紀。此時的荀彧一選定曹操,便是下定了決心為他鞠躬盡瘁,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他。在之後的二十多年間,荀彧多次為曹操修訂奪取天下的謀略。荀彧雖不直接領兵,卻將軍隊運用的出神入化,力克呂布和袁紹。他還幫助曹操實現招納天下賢士的心願,舉薦了鍾繇、陳群、杜襲等一大批人才。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 曹操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看完後便選擇自殺,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而且他還為曹操舉薦了不少賢能之士,其中就有司馬懿和郭嘉。司馬懿的才智完全不遜色於蜀國的諸葛亮,郭嘉更是曹操最看重的臣子,如果不是郭嘉逝世的比較早,魏國統一的時間或許還要提前。但是荀彧的資歷比這兩位高,更是在曹操還沒有所勢力,白手起家的時候來投奔的曹操,這份人情不可謂是不深。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魏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權臣,最後的結局卻是服毒自盡,這是為何?
  • 荀彧為何會死,曹操給了荀彧一個空盒,他理解錯了曹操的意思
    荀彧被稱為「王佐之才」,曾經擔任過守宮令,後來家鄉戰亂,為了帶領宗族避禍,就辭官回家,袁紹將荀彧待為上賓,荀彧的名字也流傳開來,成為了當時的有名的謀士
  • 荀彧一生都在輔佐曹操,為何晚年卻反對曹操並突然去世
    公元212年,曹操的謀士荀彧去世。荀彧對於曹操來說,非常重要。曹操一直稱荀彧是自己的子房,說荀彧的才能能和張良相比。荀彧的去世,對曹操造成很大的損失。不過荀彧在去世之前,卻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就是反對曹操。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對荀彧的去世表示質疑。
  • 白馬門荀彧與曹操的最後一次互勸,漢臣與魏王之間,荀彧以死明志
    在正史和電視劇中都有這一個情節,荀彧看見曹操送來的空食盒之後,自殺而死。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以電視劇內容來說這件事。電視劇當局對原文做了不少的修改,刪減了不少的情節。在電視劇中,荀彧自殺之前曾經與曹操在白馬門有過一次激烈衝突。
  • 荀彧想興復漢室,為何還要投靠曹操?一個選擇讓他走向了自殺結局
    荀彧想興復漢室,為何還要投靠曹操?一個選擇讓他走向了自殺結局熟悉三國那段歷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荀彧,他是曹操一位著名的謀士。曹操能夠成為東漢末年的梟雄,能夠統一北方,除了他自己過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周圍有一大批像荀彧這樣的謀士。
  • 荀彧為何到死,都不願意稱曹操為魏公
    荀彧本身就是一個名門貴族,加上自己的博學,其與生俱來的優越感,怎麼會受到了曹操這般?於是就休病假了。曹操看到他休假,心想本就是你壞我好事,我還沒給你怎麼樣,你還請假不來上班?於是就借著看望「病人」的名義,給荀彧送了一個盒吃的。荀彧當時心裡是很感動的,心想(我都對你這樣了,你還關心我),結果打開一看是一個空盒子。荀彧一想這是將其比喻為棺材嗎?
  • 荀彧背叛了曹操?在荀彧看來,是曹操忘記了初心
    荀彧和曹操的關係,荀彧的理解和曹操不同。
  • 荀彧:曹操的人生導師
    這麼大一家子人,到了東漢末年,時局動蕩,為了保全整個家族,唯一的辦法,就是輔助有潛力的軍閥。荀彧的第一任老闆,是袁紹,當時荀彧應聘成功後,把整個家族都搬遷到了冀州,也就是袁紹的勢力範圍,老袁也足夠給面子,不僅親自接見,還封為上賓,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就在袁紹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荀彧卻跳槽,接受了曹操的offer。
  • 曹操首席謀臣荀彧死因之謎!
    荀彧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官至侍中,守尚書令,諡曰敬侯。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很大的貢獻,曹操曾經稱他為「張良」!但是,在《三國志》上,關於他的死因寫的含糊不清,成為了三國的迷案:有人說荀彧是自殺,有人說是曹操殺的,還有人說是病死的,說法不一。
  •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功臣,被譽為「吾之子房」,為何卻被害死
    212年,曹操徵討孫權時,要求漢獻帝派荀彧到前線勞軍。當荀彧來到前線時,曹操趁機將其留在軍中,免去荀彧為尚書令的職務,任命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在曹操率軍南下後,荀彧被迫服毒自盡,終年五十歲。當年,曹操曾稱讚荀彧為「吾之子房」,為何卻又將其害死呢?
  • 文史 | 荀彧為何被曹操所殺
    荀彧,他出身穎川荀氏,是荀子之後。他少有才名,遠見卓識讓人驚異。南陽名士何彧與之交談後,嘆曰:「此乃王佐之才!」便一眼看出荀彧不僅有謀略,而且有全局戰略思想。漢末,荀彧舉孝廉,任守宮令。因董卓之亂,荀彧棄官回鄉,冀州長官韓馥來請,荀彧謝辭。袁紹聞其名,待之為上賓,荀彧卻以為袁紹不能圖宏業。初平二年見曹操。曹操一談之下,欣喜曰:「這是我的子房(張良)啊!」
  • 荀彧:曹操的嫁衣
    永漢(漢獻帝的年號)元年(189年),荀彧被舉為孝廉,擔任守宮令。董卓篡權之後,專橫暴虐,朝政混亂,天下動蕩加劇。荀彧知書明理,他拿的是漢獻帝的工資,端的是劉家的飯碗,豈能為粗魯莽夫董卓效命而玷汙了忠孝名節?於是,他上書請求調到地方上去鍛鍊治世安民能力,董卓信以為真,便任命他為亢父縣令。逃脫董卓的掌控,荀彧象一隻出籠的鳥逕自撲稜稜地飛回家鄉。
  • 荀彧荀攸為何在輔助曹操的決策上截然不同?
    荀彧原為袁紹的座上賓,在袁紹集團中地位也相當高,只是荀彧認為袁紹優柔寡斷難以成事,最後選擇了輔佐曹操。荀彧之才華是三國中極為罕見的,對軍事戰略和內政方針很有見解,被曹操成為「吾之子房」。在早期的兗州叛亂中為曹操保存了最後的實力,在官渡之戰時,坐鎮許昌保證後方安全。
  • 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
    後世學者多認為荀彧忠於漢室,早年支持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昌,令漢獻帝受到保護,後來又反對曹操進為魏公,而為保漢室。但就因如此,與曹操理念背離。可是亦有部分論者認為他一直為曹氏服務,並非忠於漢朝,阻稱魏公實為曹操著想。另外,有學者主張,荀彧無法斷定屬漢臣抑或魏臣,而是身處漢魏矛盾之間。
  • 曹操的第一謀士荀彧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說他是漢朝最後一位大臣?
    好不容易得著個徐庶,最後也走了。其實在之前劉備當豫州牧時還有個陳群,只是荀彧的號召力太強,由於他有位漂亮女兒,陳群抵擋不住誘惑去當了上門女婿,順便幫曹操建立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此法唯才是舉,幫曹魏延攬了大批人才,曹丕駕崩後陳群奉詔輔政,輔佐曹叡,此是後話。
  • 荀彧為何會和曹操分道揚鑣?荀攸真的反對過曹操稱王嗎?
    荀彧和荀攸出身於潁川士族,對曹操統一河北起到了莫大的功勞,荀彧之才被當時人譽為「王佐」,曹操更是直言其「乃吾之子房」,在曹操擊敗袁紹統一河北後,對諸人論功行賞時,荀彧為首位功臣,而荀攸為亞位。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 荀彧為什麼自殺
    荀彧的死到現在一共有兩種說法,第一是說荀彧病亡,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他是被曹操賜死或者因為曹操自殺而死的。
  •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荀彧對他產生了哪些影響?
    話說曹操在當時的東漢朝廷,曹操儼然已經控制了很大一部分。並且最重要的財權和軍權也都牢牢的攥在他手中。可以這樣說,當時的曹操絕對有條件稱帝,但是為什麼曹操大權在握卻不稱帝呢?其實曹操的內心深處對大漢還是留戀的。最開始的時候,不管曹操是刺殺董卓還是起兵,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復興大漢。
  • 作為曹操的忠實謀士,荀彧為何必須死,曹操真的是想殺他嗎?
    謀士的作用一般是為主公提出一些具有實在意義的觀點,而他們的作用也只能是提出,而不是執行,更不能能力太大,達到讓主公賞無可賞的地步。而荀彧就因為能力太大而被曹操送來了一個空的食盒,現在人們對這個空食盒的普遍理解就是,盒中無食,請君自取,這就是讓荀彧自殺的意思。那荀彧也是一個聰明人,看懂了曹操的意思,就選擇自殺了,在前期對曹操做出巨大貢獻的荀彧,在死後曹操卻隻字不提了。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