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生都在輔佐曹操,為何晚年卻反對曹操並突然去世

2020-12-22 多邊形的歷史

公元212年,曹操的謀士荀彧去世。荀彧對於曹操來說,非常重要。曹操一直稱荀彧是自己的子房,說荀彧的才能能和張良相比。荀彧的去世,對曹操造成很大的損失。不過荀彧在去世之前,卻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就是反對曹操。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對荀彧的去世表示質疑。那麼,追隨曹操一生的荀彧為何在晚年反對曹操呢?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可以看出其家族在潁州是世家大族。在荀彧年輕的時候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就說他是王佐之才。董卓進京之後,荀彧開始投靠袁紹。在袁紹的帳下僅僅待了兩年,他就立刻了袁紹,投奔曹操。曹操之後的很多計謀會出自荀彧。比如曹操迎漢獻帝、官渡之戰等都是他的主意。在他去世之前,一直未曹操出謀劃策。一直到去世前,開始反對曹操。

公元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荀彧激烈的反對曹操這種行為,並且惹惱了曹操。之後在曹操遠徵孫權的時候就沒有帶荀彧。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由於之前和惹惱了曹操,所以關於他突然去世,很多人覺得有疑點。

我們先一下荀彧為何反對曹操進公爵、加封九錫。曹操這樣做很顯然是想篡位稱帝。這是想篡位的前兆,當年王莽也是這樣做的。荀彧之所以反對,就是不想看到曹操篡位。那麼荀彧為何反對曹操稱帝呢?主要和荀彧的出身有關。我們前面說荀彧家族是當地的世家大族,東漢雖然國號也是漢,但是和西漢有明顯的不同。東漢是世家大族建立起來的,世家大族掌控了政權。而荀彧又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他們更傾向於維護東漢的社會制度。反觀曹操,多次發布求賢令,唯才是舉。錄用人才不問出身,只看才能。這和東漢時期的制度完全不同。如果曹操稱帝的話,對世家大族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荀彧才會激烈地反對曹操。

由上面可以看出,荀彧和曹操真的是道不同。而他之所以在同年去世,或許是由於曹操的謀害,也可能是被曹操所逼迫,更有可能為東漢殉節。在曹操稱王的時候去世,也算是為維護東漢制度做最後的鬥爭。雖然他支持曹操挾天子,但並不想讓曹操取代天子。也算是忠於漢室了。

相關焦點

  • 荀彧一生與曹操如君如友,為什麼在晚年的時候阻止曹操稱王
    在當時天下大亂之時,擁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嘔心瀝血的輔佐曹操成就大業,君臣關係又非常好,可是到了荀彧晚年的時候,他為什麼要阻止曹操稱王,這件事情導致他們這對知己好友最終分道揚鑣,荀彧是什麼原因要阻止曹操稱王呢?第一:荀彧一直都想匡扶漢室。
  • 荀彧為曹操鞠躬盡瘁,為何最後被曹操逼令自殺?
    荀彧的一生確實為曹操鞠躬盡瘁,勞累一生,最後被曹操剝奪原來的官職,委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突然遭受如此待遇,荀彧心情煩悶而鬱郁而死。那麼荀彧到了晚年,為何遭遇如此待遇以致抑鬱而終呢?在曹操東徵西討的過程中,荀彧一直堅守許都,呆在漢獻帝劉協的身旁,為曹操處理朝中關係,處理皇帝劉協和曹操之間的關係,做出了不少工作。等到北方平定,曹操的重心逐步南移,朝著統一天下的方向而去。此時的曹操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原來的地位和官職也不再滿足他正在增長的功績,於是在其他人的恭維之下,企圖進位爵國公,戴九錫以顯其位。
  • 三國裡荀彧最難看透,明明誓死追隨曹操,卻又為何反對其稱王
    荀彧,字文若。潁川人,有「王佐之才」的美譽。荀彧反對曹操原因如下:其一,他一開始認為曹操為忠臣,幫助曹操是為了匡扶漢室。其二,後期曹操意圖自立為王,這在他看來就不值得輔佐了。其三,荀彧選擇曹操也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曹操也是為了藉助潁川氏族的力量。
  • 荀彧背叛了曹操?在荀彧看來,是曹操忘記了初心
    荀彧認為,他和曹操只是合作關係。雖然他輔佐曹操,成就霸業,但他希望的是,他這樣的世家大族能夠在漢朝皇室繼續保持的狀態下,輪流坐莊,就像東晉的門閥政治那樣。曹操在世,他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和功勞當丞相,其他人也不會不服。但曹操去世之後,曹操的兒子能不能繼續當丞相,要看他自己的能力行不行,不要把曹操的權利直接移交給曹操的兒子。
  • 荀彧為何會和曹操分道揚鑣?荀攸真的反對過曹操稱王嗎?
    這樣深受魏主曹操重用的一對叔侄,卻在曹操進封為魏公一事上,與其起了牴觸,荀彧因此而憂憤身亡,一說是服毒自殺,而荀攸在曹操封魏公時沒有反對,《勸魏公表》中,荀攸的名字赫然在次位。之後曹操稱魏王時,荀攸也早已去世兩年之久了,自然也談不上反對一說了。
  • 曹操首席謀臣荀彧死因之謎!
    正統的看法多肯定他是因反對曹操自立為公加九錫,也就是反對曹操篡漢而被迫自殺的。易中天發揮了這種觀點,褒譽荀彧是有理想的人,也就是屬於殺身成仁的英烈了。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認為太祖應該進爵魏國公,加九錫這種尊貴名譽,用來彰顯曹操的殊勳。董昭秘密拿這個建議諮詢荀彧,荀彧認為「曹操本來興討董義兵,是為了匡正漢朝安定國家,曹應秉持忠貞之誠,遵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 荀彧作為曹操的首席謀臣,為何最終選擇自殺?
    在曹操這裡,荀彧受到了極大的優待。曹操非常慶幸荀彧加入了自己的陣營,大讚荀彧是"吾之子房"。而荀彧終於尋到了這一位自己看中的值得侍奉的主君,也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幫曹操謀天下的大業之中。在荀彧和曹操二人結緣的這一年,荀彧不過二十九歲,正是氣血方剛、胸懷大志的年紀。此時的荀彧一選定曹操,便是下定了決心為他鞠躬盡瘁,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他。在之後的二十多年間,荀彧多次為曹操修訂奪取天下的謀略。荀彧雖不直接領兵,卻將軍隊運用的出神入化,力克呂布和袁紹。他還幫助曹操實現招納天下賢士的心願,舉薦了鍾繇、陳群、杜襲等一大批人才。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
  • 三國時期,荀彧對曹操忠心耿耿,為何沒得到善終?
    荀彧一眼看穿東漢大廈將傾,因為從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思想,荀彧沒有改朝換代的心思,而是立志匡扶天下、中興大漢。他把自己定位成蕭何這樣的名臣,想要尋找一位明主輔佐,起初想輔佐袁紹、袁術兩兄弟,畢竟他們四世三公背景雄厚,後來兩人在虎牢關前的表現太差讓荀彧感到失望。
  • 荀彧為何會死,曹操給了荀彧一個空盒,他理解錯了曹操的意思
    初平二年,荀彧離開了袁紹,投靠曹操,曹操見到荀彧大悅,稱荀彧是他的子房,並讓荀彧擔任別部司馬,那是荀彧僅僅29歲,已經年少初成,在所有人看來,荀彧也許會名傳千古。荀彧最大的功勞是勸曹操放棄進攻徐州,等到收復徐州周圍其他城池在於呂布決戰,後來呂布連夜撤往徐州,曹操一舉平定定陶城,兗州各縣,兗州遂平,這為曹操後來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 立下汗馬功勞的荀彧、崔琰、毛玠、婁圭,為何最終被曹操賜死?
    立下汗馬功勞的荀彧、崔琰、毛玠、婁圭,為何最終被曹操賜死? 還未發跡的曹操,就懂得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道理,也因此一切阻礙他前進發展的障礙,都會被他一一清除,哪怕是曾經有大功於他的大功臣。
  •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功臣,被譽為「吾之子房」,為何卻被害死
    212年,曹操徵討孫權時,要求漢獻帝派荀彧到前線勞軍。當荀彧來到前線時,曹操趁機將其留在軍中,免去荀彧為尚書令的職務,任命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在曹操率軍南下後,荀彧被迫服毒自盡,終年五十歲。當年,曹操曾稱讚荀彧為「吾之子房」,為何卻又將其害死呢?
  •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為何「棄袁投曹」?
    這天曹操還在黃河灘上散步,突然親隨報告說,有一個外地來的客人,在營中說有事要見他。客人特意報上自己的名號,說他叫荀彧。一聽到這個名字,曹操心裡瞬時閃出亮光。他速回到軍營。見到荀彧,曹操不住地打量著,見他中等偏上的身高,很文氣,穿著簡樸但氣宇不俗,約摸30歲左右。還沒等客人開口,曹操首先發問道:「敢問足下可是荀文若先生?」
  • 曹操送荀彧一食盒,荀彧看後服毒自盡,曹操:荀令君的堅持何用?
    但就是這麼一個人,最終卻沒能得到善終,而逼死他的人正是曹操,因為曹操親手摧毀了荀彧內心不可動搖而秉承堅持的信念——匡扶漢室。而有那麼一天,曹操就派人送給了荀彧一個空的食盒,而荀彧看後卻服毒自盡,曹操卻表示:荀令君的堅持何用?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一個食盒為何會要了荀彧的命,曹操此舉又代表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
  • 荀彧輔佐曹操一生,卻終發現自己早已錯付
    父親荀緄,任濟南相,祖輩們都為朝廷效力,荀彧自然也算大戶人家的孩子。二十九歲荀彧中舉,當時袁紹勢力鼎盛,不少人都選擇加入麾下。當時雖然荀彧因冀州被佔領,無奈成為袁紹的座上賓。不過雖得袁紹重視,可荀彧認為袁紹心胸狹窄,這種強勢也只是暫時的,成不了大事。後來荀彧找到機會轉投曹操。當然把曹操激動得不行,說自己能有荀彧,就像劉邦當年有張良一樣,一定能成大業。
  • 曹操為什麼要殺自己肱骨之臣荀彧?
    三國曹操向來是愛才惜才,為了招攬人才至自己麾下,無所不用,荀彧作為曹操最看重的謀臣,為什麼會在晚年被賜死?難道荀彧對曹操不忠嗎?
  • 荀彧荀攸為何在輔助曹操的決策上截然不同?
    荀彧原為袁紹的座上賓,在袁紹集團中地位也相當高,只是荀彧認為袁紹優柔寡斷難以成事,最後選擇了輔佐曹操。荀彧之才華是三國中極為罕見的,對軍事戰略和內政方針很有見解,被曹操成為「吾之子房」。在早期的兗州叛亂中為曹操保存了最後的實力,在官渡之戰時,坐鎮許昌保證後方安全。
  • 重讀三國︱曹操為何逼死他的首席謀士?
    曹操能蕩平北方群雄,一個關鍵因素是人才。他麾下謀臣武將之盛,其他軍閥難望項背,荀彧是其中功勳最著的一個。荀彧如何輔佐曹操成就大業?
  • 三國歷史:為什麼說曹操的一生輝煌有一半都是荀彧的
    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榮耀,並不是他一個人能做到的,他也需要招賢納士為己用,曹操手下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荀彧。這個人想必大家都知道,曾經有傳言說曹操一生的輝煌功績有一半是荀彧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第一:曹操最初起兵得到了荀彧為首的穎川士族的支持。
  • 荀彧:曹操的嫁衣
    當世名士何顒(音同勇)稱讚他:「是可以輔佐帝王的良才!」永漢(漢獻帝的年號)元年(189年),荀彧被舉為孝廉,擔任守宮令。董卓篡權之後,專橫暴虐,朝政混亂,天下動蕩加劇。荀彧知書明理,他拿的是漢獻帝的工資,端的是劉家的飯碗,豈能為粗魯莽夫董卓效命而玷汙了忠孝名節?於是,他上書請求調到地方上去鍛鍊治世安民能力,董卓信以為真,便任命他為亢父縣令。逃脫董卓的掌控,荀彧象一隻出籠的鳥逕自撲稜稜地飛回家鄉。
  •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50歲憂鬱成病,死後第六個兒子殺光曹操後人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50歲憂鬱成病,死後第六個兒子滅掉曹操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