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生命唯有負重前行才有質感

2020-12-14 娛樂圈局外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哲理小說。小說描寫了託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初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還是在十幾歲的年紀,當時是根據圖書館借閱書籍排行榜借閱的,而且豆瓣評分也挺高,也是很多人極力推薦的。這本書對於大多數青少年來說,有點難讀懂,讀完之後認為是一本資產階級的愛情小說。當我第二次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存在主義的哲學小說,小說背後隱藏了多對矛盾哲學,我將憑藉自己的閱讀感悟對小說裡面隱藏的矛盾哲學作出解讀。

輕與重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提出:世界是一個由無數二元對立的矛盾體所組成的集合體,對立的一方為正極,另一方為負極,而「重與輕的對立是所有對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小說開始,昆德拉就向讀者展示了世間存在著的一個悖論:「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極富哲理的語言引發了人們對於「輕與重」的深度思考。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中的輕與重指的是人生價值的輕重懸殊,跟我們平常理解的意思一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重」指的是負擔與責任,而「輕」則是指無負擔、無責任的狀態。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人們都在為各自承擔的責任而奔波,來自生活的負擔使我們身心俱疲,因此,擺脫負擔與責任成了某些人追求的理想。然而,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負擔與責任的喪失真的能讓我們感到輕鬆釋然嗎?答案是否定的,有時真正讓我們絕望的不是負重,而是責任的缺失。

「重」會使人倍感壓力、身心疲憊, 而「輕」則令人絕望、讓人窒息。

主人公託馬斯是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受到無數人的尊敬。手術必將面臨著大大小小的風險,每一次救治病人,他都全力以赴,為挽救患者而興奮,也為生命的逝去而傷心。我們都知道,當醫生必須得承擔得起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長時間的超負荷的工作,託馬斯時常感到疲倦,也時常為自己的工作狀態感到苦惱。

一次無意間的投稿將託馬斯卷人政治風波之中,他隨即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之下,託馬斯心力憔悴,最終辭去了工作,成了一名擦玻璃的工人,以此來擺脫外界的壓力。漸漸地,他的生活恢復了平靜。起初,託馬斯感覺無比的輕鬆,擺脫「重"後的他,感覺工作像是度假一般。

然而,日子久了,由「輕」引發的問題便接踵而至,令他痛苦不已。學醫救世是他兒時以來的追求與夢想,做醫生時儘管他承受了很多壓力,但無疑他是幸福的。而當他與醫生這一職業真的脫離聯繫之後,他的生活遠沒有預期的那樣輕鬆,生命之「輕」讓他感到無比的壓抑與失落。此外,來自外界的輕視與挖苦,也加深了託馬斯的痛苦,他也因此心中積鬱,無法釋懷,直到遭遇車禍喪生,才得以解脫。

哲學的三大終極拷問: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矛盾的人生是我們常常感到茫然,感到不知所措,讓我們承受比「重」還要更痛楚的苦。

那麼我們該選擇輕還是重呢?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我們每一個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都有義務負重前行。前段時間大火的電影《烈火英雄》故事原型是2010年的大連7.16油爆火災。無論滅火時間多長,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一旦有火災發生,他們總能即使出現滅火救災,把握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和人民的生命。

在承重中去奮鬥,有時或許很世俗,但這也是在為「輕」奮鬥。輕的同時可能意味著重,重的另一面則是輕。選擇「輕」,看似不受約束,其實是不能承受;選擇「重」,看似不能承受,其實是真實。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相關焦點

  • 原著《白夜行》:沉重無奈的愛情背後,有人在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在愛情裡也同樣適用,東野圭吾的小說《白夜行》也讓人看到了愛情中負重前行的沉重無奈。有些愛情的悲劇,植根於家庭桐原亮司和雪穗之間沉重無奈的愛情悲劇來源於各自畸形的家庭環境,在那種情況下,大人們似乎都有各種各種正當的理由決定雪穗的命運,而那些傷痛,將會伴隨一生。
  • 人的一生應當怎麼度過?
    人的一生應當怎麼度過?我們這一代人接受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給出的答案:「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虛度年華,對於曾經年少的我們來說,是一種警告和提醒。
  • 《皮囊》:處於人生低谷時,我們該如何度過生命中的黑暗時刻
    《皮囊》是蔡崇達的一部有著小說質感的散文集,它以平實、冷靜的語言,描繪著一幕幕溫暖而又殘酷的故事。在那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人的皮囊下發自靈魂的吶喊,我們從這吶喊聲中,似乎能窺見心靈的真相,認人又認心,在無數的皮囊下,是一扇通向心底深處的大門,讓自己「看見」自己。
  • 《霸王別姬》:「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解放後,蝶衣和小樓被曾經好心收養的小四陷害,情急之下,為保性命,撇清自己,小樓當眾列舉蝶衣的罪狀,說出從未愛過菊仙的話。菊仙心灰意冷,上吊自盡,結束了自己悲慘又熱烈的一生,蝶衣與小樓也多年不再聯繫……「不瘋魔不成活」關於這部影片,人們的解讀諸多,有人說這是對人性的深度解讀,有人說這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在我看來,「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也應該成為這部影片的主題之一
  • 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又或者說,即使真的有歲月安好,那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們在求學之路沒有大風大雨,那是因為有父母為我們悉心撐傘;我們在成長之路順風順水,那是因為父母給予我們一個安全的港灣;我們摔倒時能夠堅強地爬起來,那是因為父母時刻守護在我們身邊,給我們鼓勵的笑容。說到底,沒有什麼歲月安好,有的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 成熟的人,要學會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二戰結束後,維克多走出人間地獄,寫下了那本著名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人可能被剝奪得一無所有,但是人性中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困苦和不幸中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永遠都無法剝奪。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擁有的最後一項自由。  在絕境中,有的人負重前行。
  • 打工人陳凱歌,註定一生為電影負重前行
    短短四個月,陳凱歌一連拍出了幾部好作品,題材類型多樣,鏡頭風格變幻,人性複雜真實,讓人不得不讚嘆其才華和精力。但陳凱歌臺前迎來多少讚美,幕後就承擔了多少壓力。從影三十餘年,陳凱歌從來沒有改變折磨自己、成就演員的習慣。
  • 因為疫情,我重新認識了中國人:心有大愛,所以「我」願意負重前行
    他們,有自己的孩子、妻子、丈夫、父母,有自己的親人,可是他們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這場疫情中。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成全了我們的安全。我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妻子、孩子會沉浸在多大的悲傷和劇痛中,今後的日子該何去何從。
  • 《點歌的人》火了:就把這首歌送給當下生活中負重前行的人
    「人這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剛開始聽這首歌的時候,只覺得這個男聲真的很動人,能穿透人的心底,當看到歌詞的時候,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歌曲《點歌的人》講述的是海來阿木的真實故事,他把這首歌分成了四個部分。
  • 弗雷爾卓德的巨變:如何艾希繼承avarosa的遺囑負重前行
    前言在英雄聯盟中,有許多交戰國家,以諾克薩斯為首的國家財團到處入侵,燒毀了整個瓦羅蘭大陸,然而在不毛之地中,百戰百勝的Noke薩斯遇到了強烈的阻力,即弗雷爾卓德。在遠古期間,弗雷爾卓德常年被冰雪覆蓋,經受了戰火的考驗,弗雷爾卓德平民只能在家裡顫抖,祈禱他們不會被神戰波及派來,直到傳說中的三姐妹出現,這種情況才停止。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誰不是負重前行
    這世界上也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一定有「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生活有時像天使,給我們無限的甜蜜;生活有時像魔鬼,給我們無盡的苦痛。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我覺得,這話說得未必準確,更多的時候是,我們一邊假裝歲月靜好,一邊自己負重前行。
  • 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不必看著別人的生活來為難自己!
    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不必看著別人的生活來為難自己!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生活中的擁有都是來之不易、背後的付出都是充滿荊棘,每一句「我沒事」都隱藏著無數的心酸和無奈!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用別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每個人的出生都是無法有選擇的,成長的環境也無法比擬,有的人含著金鑰匙出生,一生下來就已經是很多人的頂點,而有些人是在翻著垃圾箱和野狗爭食中長大的,一生註定波瀾!但是所有人都會有煩惱,都會有壓力!只是層面不同,壓力不同。世界上不會有真正無欲無求的人存在,即使萬物皆空的僧人,也會有欲望!
  • 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是高手到頂尖高手的進化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二戰結束後,維克多走出人間地獄,寫下了那本著名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人可能被剝奪得一無所有,但是人性中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困苦和不幸中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永遠都無法剝奪。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擁有的最後一項自由。
  • 生活,總是在負重前行
    其他時候,生活,總會讓我們負重前行。學生時代的我們,父母總以為,我們那時候只要把學習弄好,就不會有其他什麼太大的煩惱。確實,相對於父母,我們是輕鬆的,他們忙於生計,忙於家庭,忙於我們,他們在為我們的生活負重前行。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別人在負重前行(致敬逆行者、救火英雄)
    身邊的樹綠了又枯,身邊的人來了又去,有的隨他(她)永遠在草場上了,有的即將奔赴而去,還有的在遙望。有的在祈禱熱愛自己的生命,有的在焚香祈求平安歸來,但是人生總是逃不過悲歡離合,生死離別。我們只不過是歲月深處的一棵小草,小草即使在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會隨季節的變換,換掉容顏,歸於塵土。雖然最後總的結果是不樂觀,但為了在綻放那一刻舞出自己的魅力,展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留給生活一副從容的姿態,鐫刻青春負重的模樣,無悔人生!
  • 肥鄉李志生:堅守戰役一線,負重前行的「守護者」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杜俊利 通訊員 張瑞鋒 高國輝)「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負重前行,從來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描述,而是365天日日夜夜的堅守。在下轄3.6萬人的邯鄲市肥鄉區辛安鎮鎮,就有一名這樣普通的「負重守護者」。他是辛安鎮鎮「領頭人」李志生。
  • 無論生活歲月靜好,或波濤洶湧,總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負險前行
    沒有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守護,就不可能有我們健康安全的成長。我們總以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這樣的道理,有很多人即使成年多年的人也不會懂。當然,更多人則是後來自己也當了父母,才知個中艱辛。養兒方曉父母恩,可是現在無數啃老族全然不知,總想把自身該擔的責任放在父母身上,總理所當然把父母的東西全部當著自己的東西。
  • 致考研人:願你們不忘初心,負重前行
    考研,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有的人走著走著就倒下了,有些人學著學著就放棄了,在這條路上堅持下來的,每個人都是勇士!
  • 摒棄不需要的負重,輕裝前行
    ,有時候很想對自己說,算了吧,何必逼著自己逆風前行,找一份能勉強度日的工作不好嗎?身處於這個時代,不選擇拼搏不努力,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呢,你又指望誰替你負重前行呢,你可是家裡的一片天啊!成年人的世界裡,哪有容易二字呢!
  • 上帝的話語是我生命的亮光,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行路的人需要光亮,詩人將神的話語形容為在他腳前照亮前面道路的燈。今天,讓我們來思想,神的話如何成為我們生命的光。詩人沒有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虛無縹緲的命運,乃是交託在神的手中,並祈盼神的話語能夠光照和引導所走的道路。詩人愛慕神的話語,把神的話語比喻成「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