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人,要學會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

2021-02-19 MBA智庫

普通人和高手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能不能從逆境中爬起來之後,還能輕鬆面對眼前的困難,一路前行。 

維克多·弗蘭克,你可能知道這個人。

二戰期間,他穿著囚服,被送進奧斯維辛集中營。

他和其他人排著長隊,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看守隨手一指,被指到的那些人,會被分到隊伍的左邊,帶到一個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地方。

他們去了哪裡?

幾百米外的煙筒裡,就躺著那些不幸的人。他們變成了一串串火苗。

「你的朋友飄向了天空。」獄友告訴他。

這是真正讓人絕望和恐懼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消失了。

在這樣極端的逆境之中,怎麼辦?

有人自暴自棄,消極地等死。有人憑藉著對生存的信念和希望,痛苦地堅持。

但維克多呢?

維克多也想活下來。

但是,他選擇高貴地面對苦難。每天用玻璃瓶刮乾淨鬍子,還在集中營唱歌搞活動,選擇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

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二戰結束後,維克多走出人間地獄,寫下了那本著名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可能被剝奪得一無所有,但是人性中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困苦和不幸中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永遠都無法剝奪。

選擇生活態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擁有的最後一項自由。  

在絕境中,有的人負重前行。但還有的人,能舉重若輕。

人生是由一個個挑戰組成的,面對逆境,甚至絕境,我們如何應對,體現了一個人的態度和格局。

美國著名學者,保羅·斯託茨甚至把這種能力取了一個名字——逆商。

逆商(AQ),是能不能在困境中看到機會,甚至進一步化危為機的能力。和智商(IQ)、情商(EQ)一樣,逆商也被看作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弗蘭克在絕境中,依然選擇用具有尊嚴的方式和輕鬆積極的態度面對苦難。

而我們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逆境,也同樣可以。

前段時間,我和一些創業者們開私董會。

其中有一位學員,非常年輕。但是,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疲憊、憔悴。距離上次見面明明沒有多久,卻像一夜之間老了許多。

為什麼?

因為他遭遇了今年最大的逆境——疫情。

疫情的突如其來和破壞力讓他猝不及防,企業經營遇到了重大的問題。每個問題,對他都是巨大的打擊。

比如,交易停止,原來的業務遭到衝擊,收入斷崖式下跌,怎麼辦?

比如,股東要求必須裁員止血,否則公司就要沒命了,怎麼辦?

比如,收入下降,但成本還像水龍頭一樣譁譁支出,現金流馬上要斷裂了,怎麼辦?

……

顯然,他一開始不知道怎麼辦。

但是,為了自救,他不得不想了許多辦法。

請教了各行各業的人,動用了許多資源和關係,也和股東和員工進行拉鋸式地溝通……

也許,為了業務,他嘗試了直播帶貨、私域流量,視頻號,不管是什麼,都先試起來,蒼蠅也是肉。

也許,為了不裁員,他和員工商量延期領取工資,並支付年化12%的利息。

也許,為了控制成本,他還和政府和房東談判,請求延期繳納稅款、減免房租。

也許,在一番自救之後,他暫時活了過來。

「還剩半條命」。

但是,但是,我和他說,雖然你很不容易,不過你應該再努力一把,嘗試著往前再多走半步。

這半步,就是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

只有走出了這半步,你才完成了這輪真正的歷練和成長。

成長是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去了叫成長。

只是,有的人哭著爬出來,有的人笑著爬出來。

真正成熟的人,可能不會說「還剩半條命」,而是會說「撿回半條命」。

這有什麼區別?

語言的背後,是心理狀態的不同。

不是失去,而是得到。

不是絕望,而是希望。

不是悲觀,而是樂觀。

這需要我們有強大的心力,需要我們有強大的「逆商」。

這半步,要怎麼走?

《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情》的作者保羅.斯託茨,教給我們四個步驟。在得到,譚昊老師也專門對這本書做過解讀。

第一,傾聽我們對逆境的反應。

保羅說,我們可以玩一個小遊戲,一旦陷入逆境時,大腦就馬上敲響警鐘。

比如,用「bingo」這樣的,一個好玩的聲音來提醒自己,逆境來了。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這種好玩的聲音本身就能讓我們放鬆,用更積極的態度來處理問題。

而且,當大腦出現這種聲音時,我們也可以清晰判斷自己的反應,是悲觀還是樂觀,反思自己,以此調整。

傾聽對逆境的反應,就是先傾聽內心的聲音,提醒自己用更積極的視角看待問題。

第二,探究對逆境結果的擔當。

面對逆境,很多人會放大問題,認為都是自己的過錯,覺得所有的結果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這种放大,會導致過分的自責。

我們要做的,是承擔自己應該擔當的責任,但也不推卸的責任。

事情發生了,承擔責任。意外發生了,承擔結果。災難降臨了,承擔損失。

不怨天尤人,而是接受事實,才有改變和影響結果的可能。

第三,分析我們身邊的證據。

目前遭遇的情況,真的有那麼糟糕嗎?我們真的認真分析過嗎?

作者將這個質疑和分析的過程,概括為三個問題。

我們可以問自己:

有什麼證據表明,當下的情況是我無法掌控的?

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面對逆境,我們常常自亂陣腳。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問題,把答案寫在白紙上時,卻經常會發現:

原來,事情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

第四,做點什麼。

理性的做法,是縮小關注圈,擴大影響圈。

關注圈太大,就會自我代入。而關注圈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 改變的。

而影響圈,才是真正我們能做的事情。

現在,就是擴大影響圈的時候。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

因為行動,會帶給我們掌控感。

我們恐懼的常常是已經發生的結果,但我們焦慮的卻經常是尚未發生的未來。

對未來的失控,會讓我們深陷逆境。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想,全是問題;做,全是答案。

試著去做點什麼。一定要去做點什麼。

當我們在生活遇到逆境,甚至絕境時,都可以用這四個步驟,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當你有了這種思維和習慣,就能夠坦然接受事實,並試著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至少,我們不能浪費一次危機。因為痛苦,是進化的良機。

最後的話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有的人面對逆境,痛苦地負重前行。而有的人,卻能夠舉重若輕。

本·霍洛維茨在他的書《創業維艱》中說:

在創業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如果說走向成功需要十萬八千步,那麼我們也許還差十萬七千步。

剩下的路,只會更加的難走。

怎麼辦?

每一次,都往前多走半步,多走半步。

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

-THE END-

● 作者:劉潤。潤米諮詢創始人,40萬學員《5分鐘商學院》主理人,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國內知名商業顧問。為海爾、中遠、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戰略諮詢服務。來源:劉潤(ID: runliu-pub)。圖片來源:圖蟲創意。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從「負重前行」到「舉重若輕」,是高手到頂尖高手的進化
    這是能咬碎了牙,負重前行。高手和頂尖高手的差距在哪裡?在於能不能從逆境中爬起來之後,還能輕鬆面對眼前的困難,一路前行。這是能笑對苦難,舉重若輕。維克多·弗蘭克,你可能知道這個人。二戰期間,他穿著囚服,被送進奧斯維辛集中營。
  • 致後浪:人生路上,學會輕裝上陣才能負重前行
    殊不知,人生路上,學會輕裝上陣才能負重前行。1. 不要太忙如果一雙鞋子每天24小時一直穿著,很快就壞了。人也一樣,一直不停的忙於一件事,整個人就容易崩潰。這樣做很容易讓自己的精神透支,而透支到一定程度就會面臨崩潰。就像自己把自己硬生生的逼近死胡同,再也出不來。前幾年也有一位高管跳樓,留下了相愛的丈夫和孩子。
  • 摒棄不需要的負重,輕裝前行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節奏,夜晚霓虹燈下有我們匆匆的身影,經常為了趕工作進度要工作到深夜,給自己即將倒下的身體衝一杯濃烈的咖啡,長時間的工作讓你的身體總是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深夜回到家的你看到家人們已經呼呼入睡,坐到沙發上,點上一支煙,閉上眼睛吐著煙圈,可能真的是有些疲憊了
  • 生活,總是在負重前行
    其他時候,生活,總會讓我們負重前行。學生時代的我們,父母總以為,我們那時候只要把學習弄好,就不會有其他什麼太大的煩惱。確實,相對於父母,我們是輕鬆的,他們忙於生計,忙於家庭,忙於我們,他們在為我們的生活負重前行。
  • 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不必看著別人的生活來為難自己!
    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不必看著別人的生活來為難自己!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生活中的擁有都是來之不易、背後的付出都是充滿荊棘,每一句「我沒事」都隱藏著無數的心酸和無奈!看著別人的千萬跑車,豪宅,享盡人間富貴繁華,就強逼自己也要做到!那只會讓自己迷失在不切實際的幻想裡,欲望是生活的動力,但也要貼切現實生活!而那些你眼中的富貴人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最明顯的就是擁有了這些 別人眼中的豪宅跑車之後怎麼不會失去,江山有了怎麼守得住也是危機四伏!如履薄冰!所以做好自己就好!
  • 每一名足球運動員背後,都會有足球教練在負重前行
    ,是教練;為你比賽擔心煩惱的人,是教練;退役後不捨得你的人,還是教練。但壓力就意味著責任,負重才能行走得踏實。每天陪伴隊員朝著夢想奮力前行,對教練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名優秀、成熟的足球運動員必須學會面對失敗,並勇敢的接受它。
  • 致考研人:願你們不忘初心,負重前行
    考研,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有的人走著走著就倒下了,有些人學著學著就放棄了,在這條路上堅持下來的,每個人都是勇士!
  • 曾以為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你身後負重前行
    知足的人,容易看淡一切,不爭不吵,不大喜大悲,覺得歲月靜好,萬事順心,因為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是不可超越的,無關事非,可以說心態好,也可以說知足常樂。我曾以為歲月靜好,是為自然的存在,接受得坦蕩,其實不然,人世間哪有那麼多安然,只不過有人在你身後,負重前行,而你不知而已,你是多麼的幸福,這份恩情卻是多麼的可貴。
  • 《點歌的人》火了:就把這首歌送給當下生活中負重前行的人
    「人這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剛開始聽這首歌的時候,只覺得這個男聲真的很動人,能穿透人的心底,當看到歌詞的時候,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歌曲《點歌的人》講述的是海來阿木的真實故事,他把這首歌分成了四個部分。
  • 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不要忘了,今天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明天我們也要為他人負重前行!要知道,克服困難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強。自己強,比什麼都強,要知道,尋找一棵大樹好乘涼,不如自栽自養自乘涼,別人給的,隨時有可能收回去,只有自己創造的才會留下來。我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 2個讓你努力讀書的理由,中考負重前行,讓青春無悔
    4月27日是廣東省初三、高三學生的返校日,面對著多日不見的學生及離中考僅有的80多天,老師寫滿真摯的發言稿,願在僅有的80多天裡,學生能夠為自己崛起讀書,願中考路上心懷夢想,負重前行。其實,真正的夢想成真並不是同學們所想的那麼簡單,是需要同學們努力的付出,是需要你們挑燈奮戰,是需要你們披星戴月,是需要你們聞雞起舞,是需要你們經得起學習的寂寞,是需要你們學會鐵一般的自律。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同學會想?或者會問我?老師,我幹嘛那麼辛苦的學習啊!
  • 你的每一步負重前行都是通往未來成功的墊腳石
    成功的關卡很多人都喜歡爬山這個運動,也都知道爬山很累。殊不知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的道路上也都是一次次的爬山,一次次的自我提升,一次次的負重前行。我們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喜歡攀登嚴峻的山峰,背著背包,挎著行囊。每一次的爬山都是自我鬥爭和勇於挑戰自己的極限,負重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接近成功頂峰的路。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因為是「它」替你負重前行
    經歷了 「春節檔」的定檔、提檔、撤檔,再到重新定檔「國慶檔」後再度提檔。觀眾的熱情依舊高漲 「從過年盼到現在」「一定要看」「坐等上映」「我帶我們全家去看」……近年來,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負重前行只為夢想—鞏立姣
    系列專題《乘風破浪的奧運姐姐們》,今天為您介紹一位XXXL小姐姐,請聽第五集,《負重前行只為夢想—鞏立姣》。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負重前行只為夢想—鞏立姣03:27來自北京體育廣播如果說別的姐姐是乘風破浪,那麼這位姐姐一定是負重前行。
  • 原著《白夜行》:沉重無奈的愛情背後,有人在負重前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在愛情裡也同樣適用,東野圭吾的小說《白夜行》也讓人看到了愛情中負重前行的沉重無奈。愛情的負重前行,有人在做出犧牲每個人都打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雪穗和桐原亮司也是如此,他們長大後要面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也要在社會中前行。
  • 人到成熟,要回歸生命的樸實無華,要學會自己與自己獨處中去對話
    你不停地向前奔跑,不停地尋找捷徑,你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走到了哪裡,到底要去往哪裡,你忘了問自己這一切的終局是你想要的嗎?你沒有時間好好去享受生活樸實無華的本質,你亂了內心的初衷,你浮浮躁躁,麻木而矛盾。當你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虛榮的內心,卸下沉重的偽裝,褪去一身的華彩,拾起樸實而純粹的初心,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已經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走過了人生很長的路。
  • 2020年實體店負重前行
    很多化整為零,從線下轉型上到上的運作模式,會大受追捧。家庭消毒品、遠程會議、直播、短視頻、流媒體點播、室內健身器材、在線教育等等,會成為以後幾年的關鍵詞。在家辦公,會被看作是更成熟的管理理念。疫情之下實體店更應負重前行!而最重要的是維護客戶。有了客流,線下隨時可以轉為線上。客流量是一切生意的基礎,實體店沒有客流量,何談做生意?
  • 教育孩子:歲月靜好,是因為父母在負重前行!
    家長教育孩子要從生活中點滴做起。讓孩子逐漸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文化知識的價值。尤其初中時期,是孩子定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叛逆的時期。只要給孩子一次深入生活的體會,盛過家長百次的嘮叨!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 肥鄉李志生:堅守戰役一線,負重前行的「守護者」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杜俊利 通訊員 張瑞鋒 高國輝)「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負重前行,從來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描述,而是365天日日夜夜的堅守。在下轄3.6萬人的邯鄲市肥鄉區辛安鎮鎮,就有一名這樣普通的「負重守護者」。他是辛安鎮鎮「領頭人」李志生。
  • 《負重前行》:一部感動全球的喪屍短片!
    今天葉子為大家帶來一部2013年上映的澳大利亞短片《負重前行》。這部僅僅7分鐘的短片,淋漓盡致的詮釋了父愛的偉大,這才是一部電影應該具有的真正意義。《負重前行》主要講述了男子被變成喪屍的妻子咬傷,即將變成喪屍,竭盡全力保護女兒的故事,故事簡短,沒有鋪天蓋地的喪屍奔騰而來的壯觀場景,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憑藉簡單的鏡頭,寥寥無幾的喪屍背景,就完美表達了一個偉大的父親對尚在襁褓中的女兒無私的愛,感動了千千萬萬的父母。父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