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臺灣離大陸更近,為何在古代卻是琉球率先發展出了文明?

2021-02-23 史事拾遺

琉球,這個名稱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不過對於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現在有一個琉球群島、古代有一個琉球國、但歷史課本又說臺灣的古稱是「琉球」,那「琉球」到底是指什麼呢?

其實,「琉球」本來是一種泛稱,這個詞源於中國隋朝 ,公元6世紀中後期,好大喜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結果到東海上,他見到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之後為避帝王龍諱,改叫「流求」,到了明朝,名稱美化為「琉球」。

而後來「琉球」就泛指包括了臺灣到奄美群島之間一系列島嶼,當然,明朝的人對於臺灣島和琉球本島有區別,這還是有清醒認識的,所以稱呼琉球群島上的國家為「大琉球」;而稱臺灣島上的土著為「小琉球」。不過,從這裡也能看到,古人對於臺灣和琉球哪個大根本沒有正確的認識, 實際上臺灣比琉球要大得多。

後來由於歷史演化,現在臺灣成為中國的領土,而琉球則被日本控制,成為「衝繩縣」(關於日本控制衝繩是不是合法,這個實際仍然有一定爭議,不過現在世界各國均承認日本對琉球擁有主權)。

不過,可能令很多人詫異的是,事實上琉球的文明歷史比臺灣要悠久很多,臺灣本島的大規模開發非常晚,大概要到17世紀;而琉球則不然,14世紀,琉球出現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位於衝繩本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1429年,中山一統,琉球本島統一,並羈縻了附近奇界(喜界島)、馬齒山(慶良間群島)、古米(久米島)等島。

琉球國是十分發達的,大約1400年至1550年期間,琉球國進入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與福建、臺灣、朝鮮、東南亞和日本本土進行貿易,1450年代,他們的國王被明朝賜姓尚。到了16世紀,琉球尚真王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制度、神官制度、賦稅制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裡城,廢除了殉葬習俗。此時琉球早已是文明國家,而臺灣幾乎還是蠻荒狀態,只有一些山地原住民,並未發展出文明。

明明臺灣島比琉球群島距離中國更近,為何先發展出文明的卻是琉球群島呢?

這實際是因為在古代,琉球的重要性比臺灣要重要太多了:它處於東海貿易的關鍵節點上!

琉球國的文明是怎麼建立起來的?這個尚不清楚,雖然琉球群島有自己的創世神話體系,不過根據考古學的發現,琉球地區的文明和日本原始文明應該有些淵源,在如今的衝繩縣境內至今尚未發現石器時代的痕跡,但後來在衝繩群島和奄美群島出現了日本列島彌生時代的土器以及當時的貝輪等貝製品。

14世紀明朝建立起來後,琉球在外交策略上非常正確,對明朝十分謙恭,這使得明朝對於琉球也另眼相看,儘管明朝對海外活動有嚴格限制,但對於琉球有特殊優待,而且由於琉球本地工藝不精,公元1392年,明太祖為方便貢使往來,賜閩中舟工36姓前往琉球國,助力琉球發展。

琉球王宮

琉球國趁著自身有優越條件,大量從日本、南洋等地進口商品,再通過轉口貿易出口給明朝,同時,也從明朝進口茶葉、瓷器等商品,再賣出去,通過轉口貿易,琉球國變得非常富庶。

一直到16世紀開始,由於大量倭寇襲擊琉球,加之明朝隆慶開關,導致琉球貿易地位喪失,琉球文明衰落,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基本控制了琉球內政。

不過,琉球畢竟有條件接受中國和日本兩個文明國家的輻射,所以自身也形成了發達的文明。

臺灣就不一樣了,臺灣在古代並不在主要的商道上,所以商業文明很難進入臺灣,至於大陸強行控制臺灣,成本也很大,東吳的衛溫船隊、隋朝的海軍都進入過臺灣島,但很快就因為軍中瘟疫橫行,又無經濟收益而撤離。

臺灣是寶島,不過古代臺灣海峽可是相當危險的一條路,臺灣海峽自然環境複雜,水域內多有淺灘、溝谷、海島礁石;河流入海口和海灣也很多,水團和海水流系多,以風大,浪大,流速大著稱。古代大陸移民要想去臺灣島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雖然臺灣距離大陸很近,但一直到宋元時期,大陸移民基本也只是開墾到澎湖,並沒有大規模去過臺灣島。

一直到明朝中後期,中國東南的武裝海商集團形成規模,臺灣海峽才成為重要商路,而且此時人地矛盾尖銳,閩、粵的移民才開始大規模渡過臺灣海峽,這同樣是相當危險的事情,《渡臺悲歌》稱偷渡黑水溝(臺灣海峽)來臺者「六死三留一回頭」,意即十人當中,有六人會死在臺灣海峽,有三人會留在臺灣,而一人會不敢繼續渡過黑水溝而重回中國大陸。

而琉球呢?雖然離大陸遠,但路徑可安全多了。

所以,古代琉球可以看成是中日兩個文明國家的中轉站,而臺灣幾乎就像澳洲一樣屬於「孤島」,故琉球很早就發展出了文明,而臺灣則長期處於蠻荒。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琉球,這個名稱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不過對於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清楚,現在有一個琉球群島、古代有一個琉球國、但歷史課本又說臺灣的古稱是「琉球」,那「琉球」到底是指什麼呢?此時琉球早已是文明國家,而臺灣幾乎還是蠻荒狀態,只有一些山地原住民,並未發展出文明。明明臺灣島比琉球群島距離中國更近,為何先發展出文明的卻是琉球群島呢?這實際是因為在古代,琉球的重要性比臺灣要重要太多了:它處於東海貿易的關鍵節點上!
  • 日本擬在離臺灣更近島嶼駐軍
    日本要在離臺灣更近的島嶼駐軍。日本防衛省計劃分階段於宮古島或石垣島部署陸上自衛隊,並在與那國島部署海岸監視部隊。臺灣「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表示,臺灣得知此訊息已有一段時間,已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方進行了解並表示關切,對於日方後續動作,臺灣也將密切關注。據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報導,近日因為防空識別區引起臺日爭議的與那國島,日本計劃部署100人左右的沿岸監視部隊;不僅如此,由於中國大陸艦隊近來頻繁在琉球(衝繩)附近海域出沒,也促使日本防衛省準備在宮古島或石垣島上派駐國境警備部隊。
  • 臺灣與大陸的歷史連結,古代都有哪些人到過臺灣?
    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的第一次與臺灣的接觸臺灣與大陸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時代,而現存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的第一次與臺灣的接觸是在三國時期,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吳國因為在三方中實力最弱,為了滿足擴大領土、向外發展增強實力的夙願,因此決定按照史書的記載去開發夷州,夷州也就是今天的臺灣
  • 馬英九:釣魚島距臺灣比離大陸日本都近
    馬英九:釣魚島距臺灣比離大陸日本都近 2013年01月31日 11:1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國為何成為古代東亞文明中心?率先拿到農業文明的「門票」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不單單是因為其國土面積的龐大而讓人無法忽視,更重要的還是中國延綿發展的獨特的華夏文明。具有極大生命力的中華文明不僅使中國獲得了長久且較快的發展,而且還使中國成為了古代東亞文明舞臺的中心。那麼中國為什麼可以長久地站在古代東亞文明的中心?
  • 臺灣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國臺辦:大陸絕不會放棄臺青
    今天上午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臺灣記者有關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芒果乾」效應影響臺灣年輕人的問題時,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對「31條措施」「26條措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大陸不會放棄臺灣青年人,相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包括兩岸年輕人會越走越近
  • 【吳啟訥】琉球亡國啟示錄
    臺灣人應當再次審視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不僅因臺灣曾與這個近鄰分享過「琉球」的名字,一起見證過明清構築的中華世界秩序,更因為臺灣與琉球同為近代日本徵韓、徵琉、徵臺系列擴張政策的直接受害者。琉球與臺灣遭受日本殖民統治的相似遭遇,讓前者亡國,受殖民者嚴酷壓榨;讓後者與母國分離,成為被殖民者貶諷的「清國奴」。日本非但斬斷中、琉的密切往來,更將琉球變成侵略釣魚臺和臺灣的跳板。
  • 琉球群島如果屬於中國,不僅能成為大城市,還是東出太平洋的要塞
    因此,地理學家胡煥庸曾說「中國若不能收回琉球就不能成為太平洋國家」。琉球群島在古代中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中國古人常常將臺灣島和琉球群島一起稱之為「流求」。由於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對海上情況不是很了解,因而往往區分不了琉球群島和臺灣島。
  • 中國文明的地理搖籃
    中國文明以外三個古代文明的生長發展地域,與東亞大陸比較,相似點是均處於水量充沛的河流兩側,適宜原始農業開發,原始人類以較少的投入,便能獲得最低限度賴以為生的生活資料。而其優於東亞大陸之處是氣候炎熱,沒有嚴冬,對於原始人類來說生存成本較低。
  • 日本為什麼打琉球?
    古代建立有南山、中山、北山三個獨立王國,後來被中山國統一為一個琉球王國。明朝時期琉球王國就開始向中國稱臣納貢,成為藩屬國,且保持500多年的藩屬關係。琉球國王接受明清皇帝冊封,採用中國年號和中文書寫。朱元璋曾派遣福建閩人36姓移民琉球,帶去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宗教、農耕、建築等習俗,至今這些來自中國的遺風和建築依然在衝繩到處可見。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琉球是怎樣「成為」衝繩的
    而當時的國防最高委員會、軍委會參事室也有放棄琉球之議。這些觀點,對於蔣介石的決策必然會產生影響。在開羅會議召開時,蔣介石以琉球與臺灣不同,而與朝鮮相似為由,不再主動提收回琉球的問題。蔣介石及其外交人員雖拿定主意不主動提琉球問題,但美、英卻肯定會提到此問題,而在羅斯福向蔣介石詢問是否要求得到琉球群島時,蔣給出的答覆是「琉球可由國際機構委託中美共管」。
  • 臺灣「自造潛艇」開工,離自取滅亡更近一步!
    [新聞頁-臺海網] 11月25日,針對臺灣「自造潛艇」開工一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民進黨當局妄圖搞武力對抗,以武謀「獨」註定是要失敗的,越是搞事情,越是離自我滅亡不遠。 臺灣當局「自造潛艇」這事,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末由臺海軍成立的潛艦發展辦公室。
  • 古代琉球和中國什麼關係,到底是不是中國的領土!
    ,位於中國東部,日本列島與臺灣島之間,由數十個島嶼組成。  琉球,也叫流求,其實在我國古代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唐朝時期琉球是指「澎湖以東」、「日本以南」散布在廣闊海洋上的一連串神秘而未知的蠻荒之島。明朝時期為區分琉球國和臺灣,將臺灣稱為「小琉球」,把琉球國稱為「大琉球」。
  • 為何臺灣人都愛來大陸旅遊,內行人揭4大關鍵
    許多大陸人都會慕名去體驗臺灣的中華文化,環島遊、夜市遊一度是許多赴臺遊的噱頭。其實,除了大陸人喜歡去臺灣玩,不少臺灣人也喜歡來大陸旅遊。近日,有位臺灣網友就發帖稱,他身邊的長輩都很喜歡到大陸旅遊,因此好奇「臺灣長輩為何那麼愛去大陸旅遊啊?」帖子一出,便引發了臺灣網友的熱烈討論。
  • 大陸依賴臺灣?兩個數字打臉臺灣,誰更依賴誰?
    據臺灣相關部門的統計,包括香港在內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額總數為1951.5美元,這一數字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9%。其中,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總額為1367.4億美元,佔臺灣對全世界出口總額的43.8%。相關數據的公布似乎讓臺灣方面更有信心了,臺灣陸委會表示,大陸不僅需要並且依賴臺灣進口。誰更依賴誰?
  • 琉球
    尚真王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制度、神官制度、賦稅制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裡城,廢除了殉葬習俗,召各按司赴首裡居住,禁止私人擁有兵器(刀狩),確立了琉球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此後琉球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但刀狩令也使得琉球軍事實力的衰退,為後來慶長琉球之役中琉球戰敗埋下了伏筆。
  • 蜥蜴人真的曾經生活在mu大陸嗎
    恐龍mu文明位於史前太平洋全部區域,包括日本主島、臺灣等,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在這塊土地上曾有高度發達的mu文明這個古文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淹沒於大海之中,如古瑪雅文明一般神秘消失mu文明,史前太平洋全部區域,包括日本主島、臺灣等,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據說mu大陸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鋪有整齊的石板道路和運河,都城中的牆壁裝飾著善良的金飾,所有人都過著奢華的生活mu大陸居民也十分精於航海技術,航海足跡遍布各大洋,
  • 北美印第安人空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為何孕育不出文明的種子?
    鋼鐵、煤炭和石油,這三種近現代工業的命脈礦產,都儲量豐富,不但能滿足自身需求,還能出口。而加利福尼亞和阿拉斯加的黃金儲量同樣驚人,歷經百多年的開採,仍然在持續產出。北美的大部分地區處在四季分明的溫帶,既十分適合農牧業的發展,也適宜人類居住。
  • 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開通,平潭臺商:迎來發展好機會
    12-26 20:28:4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舉報   中新社平潭12月26日電 題: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