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情詩
說到蘇軾和納蘭容若,我們都知道他們在中國古代歷史的詩詞方面都頗有成就,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後世廣為流傳。
他們兩個本是一竿子打不著的,畢竟一個宋代,一個清朝,自然是沒有任何聯繫的。卻因為兩人都在大婚當日,洞房花燭夜寫了一首情詩,而詩詞也被廣為流傳,從而被世人知曉進行比較,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仍舊難分高下。
才子蘇軾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
蘇軾的髮妻王弗,是東坡一生至愛,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婚後夫妻恩愛,相濡以沫。
在19歲時與15歲的王弗新婚之夜,蘇軾抱得美人歸,自然是喜不自勝,於是為其妻子作了一首洞房花燭夜之詞。
《南鄉子》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別看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但是這首詞可謂是肉麻至極、情感細膩,令人讀來不禁臉紅。
其實,蘇軾這首詩詞是引用別人的,但是每一句連貫起來,都能符合詩詞韻律。
"寒玉細凝膚"——吳融《即席十韻》
"清歌一曲倒金壺"——鄭谷《席上貽歌者》
"冶葉倡條遍相識"——李商隱《燕臺春》
"豆蔻花梢二月初"——杜牧《贈別》
"年少即須臾"——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芳時偷得醉工夫"——鄭邀《招友人遊春》
"羅帳細垂銀燭背"——韓偓《聞雨》
"豁得平生俊氣無"——杜牧《寄杜子》
上闋前三句從美貌、歌聲、舞姿等等方面寫出了妻子王弗的美麗動人,以"豆蔻花梢二月初"作結,既點出王弗的年齡,又描繪出王弗動人的形象。
讚美完妻子之後,蘇軾在下闋則寫了新婚生活的歡樂。尤其是在末句"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寫出了新婚之夜縱情的感受,頗有英雄志短兒女情長之的意思。
但是蘇軾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風流才子。王弗年27歲時病逝於京師,僅過了3年,蘇軾就娶了王弗的堂妹做妻子,之後,還先後納了7個小妾。
才子納蘭容若
與蘇軾相比較,納蘭容若可謂是痴情專一。很多時候都在想,如果不是那麼痴情,納蘭性德是不是就不會那麼早離世?而他的詞大多都是過於傷感,以致後來很多人說「男不讀納蘭容若」。
納蘭容若的妻子是盧氏,他非常愛自己的妻子,但兩人只生活了三年,盧氏便去世了。
之後納蘭又受父母之命娶了官氏為妻,但是納蘭並不愛官氏,而是愛上了才女沈宛。但最終因為沈宛是漢女,而納蘭身份特殊,未能將沈宛正式納入名下,也正是這個原因,讓納蘭鬱鬱寡歡,最終31歲就撒手人寰。
但是《浣溪沙》卻是納蘭性德的一首絕作,當時19歲的他與妻子新婚燕爾,寫下了此詞,開篇就將妻子誇成了仙女,句句肉麻堪稱哄妻典範。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納蘭容若的這首詞,其實也頗見功力,也是不著痕跡化用了前人的佳句。用到了李商隱《曼倩辭》和湯顯祖《牡丹亭》中的詩句。全詞雖不免肉麻,但也情真意切,動人柔腸。
兩大才子
蘇軾是典型的豪放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何等的氣勢。
納蘭則是婉約派代表,「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如此悽美的愛情詩詞,更像是出自一名多情的女子。
因此,做男人,就要讀蘇軾的詩詞,大氣恢弘,氣勢磅礴。做女人,則要讀納蘭性德的詩詞,他的詩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體現了女性特有的柔美。
而這本《蘇軾詞傳》裡面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想要了解納蘭性德,可以看看這本《納蘭容若詞傳》,書中收錄了納蘭性德的畢生所作,並結合每首詞的歷史場景,讓我們在納蘭的故事中,體會詩詞的意境。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入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顛峰,愛的痴心。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和納蘭容若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二人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兩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這一套書中還有《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如果你沒有讀過他們的詩詞,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現在只需要79元,就可以品讀到他們一生的情感寄託。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