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流感戴口罩」寫入地方立法,但不戴口罩會被罰款嗎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得流感戴口罩」寫入地方立法,但不戴口罩會被罰款嗎?

疫情當前,每個細小的個人行為都在呼喚文明的力量。

疫情當前,每個細小的個人行為都在呼喚文明的力量。

3月26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二審。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患傳染性流感時佩戴口罩等內容都被納入文明行為規範。

據《北京日報》報導,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力介紹,調研中,有常委會組成人員、代表提出,應當結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從文明行為角度作出相應規定。

據此,二審稿增加相關內容,提出,在公共場所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時佩戴口罩;傳染病患者配合相關檢驗、隔離治療等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不濫食野生動物,不非法買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遇有突發事件時配合各項應急處置措施。同時,在文明用餐方面,提出要適量點餐,用餐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目前國內20多個省市制定了當地的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但沒有明確寫入「得流感戴口罩」的條款。

事實上,得了呼吸道傳染病自覺戴上口罩,已成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公民習慣,在國內也已被公共政策所提倡。根據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政府規則,當時的北平市的理髮匠在服務時均須戴口罩。

「得流感戴口罩」有何法律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得流感戴口罩」被寫入地方條例,不僅僅是更嚴肅地倡導一種文明行為,它還可能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後果。

疫情期間,有學者以政府要求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措施為例,認為不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構成對公共利益的潛在威脅,如果不聽勸阻,拒絕執行政府的規定甚至暴力抗法,對執法人員或勸解人員使用暴力,構成對公共秩序的違反。可以對該類行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以擾亂公共秩序予以查處。

但是,對於任何不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的人,是否都可以按照《治安處罰法》第23條予以罰款或居留?事實上這存在爭議,不僅涉及執法的裁量權爭議,甚至其法律依據也存在爭議。

有學者認為,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表現一般是故意違反公共行為規則,起鬨鬧事;阻止、抗拒有關工作人員維護公共秩序等。而不戴口罩出入公共場所並不具有上述特徵。

原因是,這樣的行為並不被常態環境下正常的公共秩序所否定,也難以就此認定行為人有破壞公共場所秩序的故意。

但如果「得流感戴口罩」入法,成為地方立法倡導的普遍行為,無疑將為未來對上述情形的執法提供支撐。

天價處罰隨地吐痰的教訓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得流感戴口罩」入法,是條例所倡導的文明行為,但並不意味著「得流感不戴口罩」,是要被處罰的不文明行為。

根據公開報導,「得流感戴口罩」擬被寫入草案的第二章第16條,該條規定了「本市推動踐行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互助的家庭美德」所倡導的行為。但草案第三章專門列舉了各種不文明行為。

寫入不同的章節條款,有何區別?

據報導,孫力表示,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的一些重點治理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在23部現行法律、法規、規章中均已規定了法律責任。

這就是其中的關鍵,即作出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律、法規的依據。

以隨地吐痰為例,這是草案第三章所明確的不文明行為,草案還規定,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五十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對隨地吐痰罰款是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其依據為國務院發布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但對「得流感不戴口罩」處罰還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如此立法,正是依法立法、文明立法的體現。

當然,未來《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生效施行後,還需要文明執法,這在對隨地吐痰的處罰中已有很多教訓。

長久以來,隨地吐痰都是飽受詬病的陋習,甚至影響了國民形象,國外一些公共場所專門用中文書寫了「不要隨地吐痰」的標識。

對隨地吐痰的治理卻曾「走偏」,比如2013年廣西南寧開展「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時提出「嚴管重罰」,隨地吐痰最高可罰1000元。

如今,隨著公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奇葩」執法已大為減少,甚至一些地方制定的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經不再對隨地吐痰罰款。但一些新政策還是會「貽笑大方」,比如規定公共廁所不能超過幾隻蒼蠅等。

因此,當「得流感戴口罩」這種文明行為依法、文明地寫入地方立法後,應切記不要在運動式執法中發生不文明執法。

相關焦點

  • 「得流感戴口罩」擬寫入法規,執行得了嗎
    「得流感戴口罩」要不要寫進立法,需要立法者審慎論證併科學決策。疫情時期的非常之舉,和正常時候的法律規制,是有區別的。在各地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制定過程中,就有人指出,在公交車上不給老人讓座的,一律屬於違法,要懲罰。其結果,往往不是良好風尚的達成,反而更會糾紛不斷。網上不就有兩個老人亮身份證比誰該讓座的笑話嗎?所以「流感之後戴口罩」需要科普,需要道德提升。法律萬能主義的背後,就是法律虛無主義。
  • 北京:患流感戴口罩寫入法規
    打噴嚏掩口鼻,患流感戴口罩,公筷夾出文明,分餐吃出健康。昨天下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患流感戴口罩、公筷公勺、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期間倡導的好經驗、好做法,都被寫入了法條中。條例將從今年6月1日起施行。
  • 上海,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上海 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寫入地方性法規 江寧路街道是市人大常委會設在靜安區的一個基層立法聯繫點。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就是因為它和其他的疾病混合到一起,有的人症狀很明顯,它是流感排除了,有的人又排除不了,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今年冬季防控疫情我們心裡有底嗎?高福:我們心裡有底知道它是什麼病毒,我們也有心裡沒底的事,就是如果民眾的依從性不是很好。
  • 1918年「流感大爆發」美國曾有人不戴口罩被當街開槍擊傷
    地方政府關閉學校和公共娛樂場所,執行「禁止吐痰」法令,鼓勵人們使用手帕或一次性紙巾,並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紅十字會在舊金山,西雅圖,丹佛等地,大力宣導民眾要遵守佩戴口罩的法令。儘管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毒傳播,但有些人抱怨口罩不舒服,對阻斷病毒也持否定態度。而有些官員則無視政府法令,出行視察和辦公均不佩戴口罩。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新華網獨家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他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大家很擔心秋冬季節新冠肺炎和流感疊加出現怎麼辦?高福: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疾病的疊加,這是肯定的,今年年初的時候它就有跟流感疊加在一起。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7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北京將流感須戴口罩寫進法條,疫情過後我們需要一直戴口罩嗎?
    北京將流感須戴口罩寫進法條,疫情過後我們需要一直戴口罩嗎?新冠肺炎發展至今,佩戴口罩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佩戴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防護措施辦法。疫情當前,國家鼓勵並倡導人們做好個人的防護工作,呼喚文明力量。
  • 僅戴口罩能預防冠狀病毒傳染嗎? 正確戴口罩+勤洗手
    在當前特殊時期,傳染病專家建議一般民眾戴口罩外出是可行的防護措施。1. 戴口罩真能保護我們免受傳染嗎?2. 如果有效,應當選擇哪種口罩最好?傳染病專家建議一般大眾戴口罩出行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但是具體如何做最好?兩個至關重要問題:1. 戴口罩真能保護我們免受傳染嗎?2.
  • 北京將「感冒戴口罩」寫入法規!還有4個時刻也要戴口罩……
    有人說,現階段出門如果不戴口罩,就仿佛在「裸奔」一樣。可見,戴口罩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日常。4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 健身時戴口罩會影響鍛鍊的效果嗎?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有越來越多的人戴口罩,進場鍛鍊的人可能很想知道戴口罩鍛鍊影響運肺功能嗎?我們都知道減慢COVID-19擴散的一種方法是戴口罩,在公共區域中需要戴口罩。戴上口罩可能會帶來不便或有點不舒服,但是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有害。
  • 100年前大流感都戴口罩,為什麼現在戴個口罩這麼難?
    :休爾頓檔案館)奧克蘭市政廳被改建為臨時醫院(圖源:安德伍德檔案館)堪薩斯州軍營中的臨時醫院(圖源:美國陸軍)正在取水的紅十字會護士紐約市的一名打字員在室內戴著口罩西雅圖市警方佩戴口罩執勤西雅圖市的電車售票員拒絕不戴口罩的乘客上車(以上圖源:國會圖書館)美國士兵戴著口罩觀看拳擊比賽(圖源
  • 突尼西亞規定出門不戴口罩罰款60第納爾
    人民網訊 突尼西亞政府強調,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所有人出門必須戴口罩,違反規定者將被罰款60第納爾。  據《中東報》報導,突尼西亞新任總理邁希希10日強調,「從下周開始,出門不戴口罩者將被罰款。」他指出,控制疫情是當務之急,而戴口罩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凡是出門不戴口罩者將被罰款60第納爾(約合21美元)。
  • 北京女子公交拒戴口罩撓傷民警,不戴口罩可拒載
    雖說現在疫情趨於穩定,但出門就不用戴口罩了嗎?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了《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從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職業暴露人員以及重點人員進行分類,並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指引的建議。對普通公眾而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時,可不戴口罩。但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像地鐵、公交、商場這種地方還是必須戴口罩的,不戴就涉嫌違反了防疫規定甚至法律規定。
  • 鏡報:在英國,不戴口罩將處以最高100英鎊罰款
    據英國《鏡報》報導,自7月24日起,英國警方將強制民眾佩戴口罩,將對無視新冠病毒防疫規則的人最高處以100英鎊的罰款。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說,所有在商店購物的人都要戴好口罩,商店工作人員也應提醒顧客戴口罩。
  • 開車非得戴口罩嗎?不戴扣分嗎?
    對於未戴口罩駕駛車輛被記分的處罰並沒有列入《道路交通安全法》。> 目前有明確規定的場合有公交、地鐵、計程車這樣的公共運輸工具,還有商業設施,像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店這樣的地方。
  • 日本人為什麼平時就喜歡戴口罩?
    從前,我們在街上看到人戴口罩,也許會擔心對方是不是感冒了。現在,我們看到人戴著口罩,反而會有種安心感。不舒服就自覺戴口罩,在日本早已成為一種社交禮儀。到了現在,如果有家庭成員有感冒勢頭,即便是在家裡也得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其他家庭成員。而每逢每年春夏流感季節,很多幼兒園還會要求小朋友每天佩戴口罩,預防流感傳播。
  • 經此一疫 世界都將戴上口罩?
    1918年,一場改變20世紀歷史的流感從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開始,蔓延到了全世界,史稱「西班牙流感」。這場流感持續了兩年的時間,造成了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且比起其他致死率在0.1%的流感,西班牙流感的致死率達到了2.5%-5%。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個國家的人們都被強制要求戴上口罩,比如美國的西雅圖,在西班牙流感期間明文規定,不戴口罩的乘客不允許坐公交車。
  • 【溫馨提示】你真的會戴口罩嗎?專家劃重點,趕緊看!
    【溫馨提示】你真的會戴口罩嗎?專家劃重點,趕緊看!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是否會疊加發生也成為許多人的擔憂日前,鍾南山院士對此表示,在今年的疫情中,已發現一些新冠肺炎與流感共同感染的案例
  • 川普首次在公開場合戴口罩:只喜歡在合適的地方戴口罩!
    川普首次在公開場合戴口罩:只喜歡在合適的地方戴口罩!川普首次在公開場合戴口罩。周六,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訪問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時被拍攝到戴著口罩。此前數月,川普一直拒絕戴專家建議的有助於減緩新冠病毒傳播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