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到底有什麼區別?老司機說了實話,別買錯了

2021-01-19 純純的好物

最近,有不少人問什麼樣的車才算是新能源車呢?其實從目前來看,新能源車主要分為純電動式和插電式的混合動力,那麼像卡羅拉也好,還是說凱美瑞也好,所謂的雙擎,其實並不算是新能源汽車,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說一下。

純電動無可厚非,就是在前機艙路邊裝的不再是發動機變速箱,而取而代之的就是電池和電機了,這個就非常好理解了,它都不燒油,你能說它不屬於新能源汽車嗎?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說白了就是裡面有電池,只要給它充電,它就可以利用純電來進行續航到一定裡程的,一旦說電耗盡了以後,然後它才會轉變成傳統的燃油助力,也就是所謂的內燃機來帶動車輛前進,正是因為它有純電式的續航裡程,所以它也是屬於新能源汽車。

比如說比亞迪的秦和唐,它就是屬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而像卡羅拉、或者雷凌以及凱美瑞這種雙擎,就屬於油電混合,油跟電在不斷的進行替換,像小編之前試駕雷凌的時候,它的時速超過每小時40公裡左右,它就會自動變成燃油車來帶動車輛前行,當它起步的時候,它存在蓄電池裡面的電,是完全可以應付起步,所以這種沒有一個比較長的續航裡程,因此它並不屬於新能源車。

不管怎麼說,新能源汽車也好,油電混動也好,其實小編個人覺得,反正都是要比純內燃機的要省油不少,畢竟當時開豐田雷凌油耗百公裡才4.2個油,可以說表現是非常不錯了,但就是在價格上稍微有點貴了。

相關焦點

  • 為啥日系車是油電混動,國產卻是插電混動?老司機:技術差別巨大
    為啥日系車是油電混動,國產卻是插電混動?老司機:技術差別巨大汽車尾氣對於大氣環境的汙染是非常嚴重的,為了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環境,國家一直在倡導綠色出行。在這種大環境之下,以插電混動為主的新能源國產轎車開始出現在市面上。
  • 混動車型要怎麼選?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有人要買插電式混動呢?是不是傻啊?插電式混動意味著它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上綠牌!這在一些限行的城市呢,顯得非常友好,但是一般的插電式混動都是油改電而來的,很不保值,基本排除了二次賣出的可能性。
  •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的區別只有車輛本身嗎?你可能會忽略這個問題
    通常我們知道混動車型除了有那種實際意義不是很大的輕混車型之外,主要是分為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兩種車型,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這兩種車型之間的區別卻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車型究竟有什麼區別。
  •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哪個更好?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汽車的優勢也日漸突出。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哪種車型優勢更凸出呢?插電混動汽車的優勢。第一、可以上綠牌,在難搖號、限牌嚴格的一二線大城市不受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自由的出行。第二、電池蓄電能力比油電混動車型強,電機功率大,動力響應速度快。第三、插電混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啟動電能回收模式,消耗汽油轉換出一定的電量。
  • 汽車的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哪個好?
    如今,當屬豐田的無插電混合動力車和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插電混合動力車,有更多的爭論可對照。由於工作和興趣都與車有關,普銳斯和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動我都是長期開著,所以說自己在這方面的感受。在當今世界,豐田混動技術的確是一款設計精巧、節能高效的汽車。
  • 插電混動、油電混合、增程式混動有什麼區別?這樣選準沒錯
    首先,目前市面上的混動系統簡單來講分為四種:HEV混動、插電混動(PHEV)、48V混動系統、增程式混動。HEV混動通俗的來講,HEV混動就是以油為主的混動系統,並不用充電,與傳統燃油汽車不同的就是它可以用相同的一箱油走更遠的距離,就是說增加了續航裡程。
  • 國內的插電混動和日系的油電混合,哪個技術含量更好?
    一款真正高效的混動必須能夠實現從「轉速」和「扭矩」兩個維度上用電機對發動機進行調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要想保持發動機一直工作在高效區間,就得需要跟著2臺電機在身旁伺候著,這樣才能保證發動機始終都工作在相當於純燃油車的「最高檔位2000轉」狀態下。
  • 油電混合,和插電混合有什麼區別?
    隨著國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已經汽車發展的主力軍,各大廠商都紛紛進軍新能源,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造車,國內不少出去也推出新能源車型,廣義上來說,我們常說的新能源車型,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清潔能源汽車和油電混合。
  • 豐田的油電混動需要充電嗎?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使用新技術的車型越來越多,作為新技術之一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更是亮點多多,它兼具傳統汽車的續航能力和新能源汽車的環保能力,因此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成為了各大車企研究的重點,而在混合動力領域處於標杆地位的豐田,更是推出了自己主打的不插電的混合動力車型,那麼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是什麼呢
  • 明年您還買插電混動車型嗎?
    買插電混動既加油還花幾小時充電不嫌麻煩?近日,寶馬5系推出了純電續航95公裡的插混車型,相對同級奧迪A6、奔馳E和沃爾沃S90插混分別只有54公裡、50公裡和55公裡的純電續航來看,寶馬5系裡程升級版插混車型續航的確有優勢,且價格保持不變,依然是49.99萬元起。
  • 長城發布DHT混動技術 油電、插電都可用
    說起HEV混動系統,大家最熟的應該就是豐田THS和本田的i-MMD兩套系統,它們不僅兼具性能和油耗的優勢,比現在為了綠牌而流行的PHEV插電也實用不少,可以說是在過渡到純電動之前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這項技術的專利基本都兩田所壟斷,而且很多專利難以繞開,所以長期以來其他品牌都沒有推出過HEV混動的車型。
  • 油電混動車預計今年繼續暴漲,有望上演中日油電混動大戰!
    今年1月,乘用車市場大盤和新能源板塊一片哀鴻,但唯獨油電混動板塊在同比增長,而且增幅還不小。更重要的是,這並不是剛剛才出現的信號。去年類似的情況就已經上演,只是,也許是油電混動車型的整體銷量佔比還不算太高,人們沒有刻意去關注而已。那麼,在當前這個節骨眼上,油電混動是不是車企能把握住的機會?
  • 輕混、插混、油電三種混動車型,它們是如何劃分,你了解多少?
    現在的汽車市場,除了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外,還有混動車型。顧名思義就是混合動力,在擁有汽車發動機的同時,還擁有電機。就目前來說,混動車型有輕混、插混、油電三種模式,而這樣的命名的原因,就是看電機對汽車起到多少作用。所以不同的混動車型,採用不同的混動動力,那麼它的價格、動力、燃油經濟性也會不一樣。
  • 假設插電混動汽車不充電·油耗會比「油電混合」汽車高嗎?
    【HEV-油電混合】技術是相對好一些的混動系統,各個品牌的串聯式ECVT雙擎車都屬於這一類型;其概念是取消傳動變速箱,換裝集成發電電機和驅動電機,同時為兩臺電機各自準備一個前進擋的「集成動力元·變速器」替代。
  • 兩款油電混動對比,本田凌派PK豐田卡羅拉,都是日系車型你選誰?
    不久前,有朋友問我,他想入手一臺新能源車,不考慮純電動車型,只考慮插電混動或油電混動,這兩者有啥區別,哪種更實惠,又有什麼車型推薦?對不太懂車的消費者來說,確實有部分人還分不清什麼是插電混動,什麼是油電混動,甚至不少人認為這兩種車型沒有區別,都是燃油發動機搭配發電機的組合。事實上,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的區別在於插電混動是在原有汽油驅動布局上增添電池組與電動機,通過增加電動驅動設備,使汽油機與電動機共同驅動。
  • 汽車的「電動·插電混動·燃油動力」系統哪種體驗好?
    那麼現階段是否應當選擇電動或混動汽車,用車體驗是升級還是降級,這些問題是值得思考的。而思考無非是因為大部分司機並沒有實際駕駛過此類車輛,判斷只能基於「別人說」;以此為基礎想要找到客觀的答案真的是不現實,所以還是建議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的消費者去實際試駕體驗,這裡還是只能討論一些理論知識與用車經驗!
  • 插電混動與V6哪家強?試駕大眾途銳eHybrid
    燃油機的熱效率目前也接近極致,而全面的電動化,也並不能實現我們這些旅行愛好者自駕川藏、滇藏,說走就走的夢想。所以插電混動,還是現階段的一套不錯的解決方案。雖然小黑同學一直享受著3.0T動力輸出的渾厚,但是當我駕駛過插電混動,再換回V6車型,還是覺得踩下第一腳油的響應,還是會比插電混動車型慢了半拍。
  • 花25萬買一款插電混動值嗎?深度感受一汽-大眾探嶽GTE
    可以說對純電動車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的一汽-大眾目前在新能源領域也並沒有落後,在推出了邁騰GTE(插電式混動)之後,前段時間又推出了探嶽GTE(插電式混動),一款又一款的新能源車型不斷上市。與邁騰GTE相比,探嶽GTE或許在關注度上更高一些,原因則很簡單,因為它是一款SUV。
  • 能上綠牌的油電混動車!本田CR-V銳·混動e+亮相
    能上綠牌的油電混動車!>   把插電式電動車劃分為新能源汽車, 而以日係為代表的油電混動車型,因為電池容量較小,卻不能被算作是新能源汽車。  無法享受上綠牌和限行等優惠政策,想必這也會讓豐田、本田鬱悶不已。  並且,從實際情況來看, 油電混動車型的真實油耗,普遍在5L以下,要遠比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油耗真實綜合油耗更低。   但是,即便如此,油電混動車型也只能所做是低能耗汽車,而無緣新能源汽車稱號。
  • 連續四年穩坐插電混動投訴榜首的秦是如何做到的?
    由於純電動汽車存在著續航裡程不足的缺陷,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一直心存顧慮,而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似乎對插電混動情有獨鍾,插電混動能彌補電動車續航裡程上的不足,在新能源政策上又有一定優勢,於是插電混動車型銷量逐漸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