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種方法練習行書「之」字,寫一百個都不重樣

2020-12-16 莊陌陌

行書富於變化之美,在同一幅作品中,相同的字往往要注意避免雷同。典型的代表範例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其中共有20個「之」字,每一個「之」字姿態各異。近日在練習《蘭亭序》的「之」字時,總結出一種便捷的方法(「三點一橫」練習法),這下好了,就是寫再多的「之」字都不會出現雷同,現分享如下,供一些書法練習者參考。

第一步:反覆練習「三點一橫」,形成一種運筆的習慣手勢,如下圖:

第二步:在熟練「三點一橫」的運筆慣勢後,開始練習寫「之」字,除第一點後,其餘兩點與一橫之間依次連接書寫,如下圖:

第三步:隨意變化「之」字的頭部、體態和尾部,都能出現不同的效果,例如:

一、頭部姿態的變化。

1、抬頭點的寫法:

2、低頭點的寫法:

3、甩頭點的寫法:

二、體態的變化。

1、 豐滿的寫法:

2、 苗條的寫法:

3、 俯首沉思的寫法:

4、 翹首仰望的寫法:

5、 其它多種不同姿態的寫法。

三、尾部姿態的變化。

1、 尾部上翹:

2、 尾部收攏:

3、 尾部搖擺:

寫行書,根據章法的需要,可隨意為之,按照排列組合的方式計算,「之」字應該怎樣寫都不會重複的。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心得感悟,僅供大家參考,歡迎方家多多指教。

相關焦點

  • 現在還有人鋼筆字寫得如此瀟灑,實在不多見,此人硬筆行書不簡單
    現在還有人鋼筆字寫得如此瀟灑,實在不多見,此人硬筆行書不簡單漂亮的字跡,總能讓人賞心悅目。一個人能寫一手好看的鋼筆字,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增添個人魅力。以前小編寫的字也很難看,到處尋找練字技巧和練字速成之類的練字方法,但是總不得要領,如何寫好字?
  • 跟著田英章學楷書的,一般都寫不了行書
    這個問題,你別問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都是從田英章老師這裡起步的。跟著田老師學楷書,好不好?客觀地說,如果當作入門練習,還是比較合適的。特別是那些沒有任何基礎的朋友,跟著田老師按部就班的學一陣子,就能看出明顯的進步。只不過,如果學的時間長了,也就只能寫成那樣了,想走出來很難。
  • 每天寫好一個字 行書——豆
    零基礎,每天寫好一個字,二十天寫成一首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本文的練習教材為田英章老師的《硬筆行書技法》,「要練就一手過硬的鋼筆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結構的掌握,在結構上狠下功夫。」「豆」字屬於牽絲粘連的間架結構 ,筆畫是筋骨,牽絲為血脈。這個技法要求筆斷意連,形斷而意不斷,同時注意各筆畫間的穿插避讓。「豆」字練習心得:1.左右對稱,基本等「寬」。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行書之「行」,張懷瓘解釋為「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行書,大體保留了楷書的字形,部分吸收草法,使之像草書那樣適當減省、連帶,既便捷易識,又活潑灑脫,富於生動之美。還是以「書法三要素」為框架做一簡單的介紹。
  • 平時怎麼快寫?如果零基礎,怎麼才能速成一手漂亮的行楷行書?
    平時怎麼快寫?如果零基礎,怎麼才能速成一手漂亮的行楷行書?都知道,平時寫字需要快寫。很多人的願望是:既能寫快了,還能寫漂亮了。那麼,就需要用到一種字體:行楷,或者行書。這種字體的特點:連筆字、瀟灑活潑。如果沒有楷書基礎,能否速成一手漂亮的行楷行書呢?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四、詳盡教學行書結體規則書法都是從點畫——結體———章法三大內容組織教學的, 筆者在教學行書點畫技法、常用偏旁部首技法、間架結構等過程中, 每教一種技法, 要求學生在自己的字帖中找出相同的點畫或偏旁部首進行練習。
  • 行書書法字帖大全
    行書書法字帖行書的練習方法  描寫、盲寫之前,先仔細領會每一筆畫不同的運筆方法。要求一筆寫成一個完整的筆畫。在筆畫描寫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掌握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用筆中的按、提、轉、折等方法。每寫一個筆畫要做到有節奏的行筆,輕、重,快、慢必須有度,起筆、收筆重,行筆輕;停頓重,過渡與牽絲輕。在同一個字中,撇速、捺緩;豎速,橫緩;在同一畫中,起筆、收筆慢,行筆快;直行筆畫快,轉折筆畫慢。
  • 田英章最新硬筆行書筆畫教程,再也不怕寫不好字了!
    基本筆畫是漢字組成的基本要素,不懂得基本筆畫的形狀、形態和行筆方法就根本不能談論書法。點畫就是零件,零件不合格,或是低劣產品,位置放得再合適也是不行的。基本筆畫的練習與把握,是一個書家終生為之奮鬥的事。好與壞都是相對而言的,不要指望筆畫練好了就可以永不,更不可脫離結構去練筆畫。
  • 宋代名家,朱熹寫大字行書,這種大氣,誰能寫出來?
    當你知道珍惜的時候,就會突然發現,時間好像總是不夠用。時間都去哪了?每個人都常有這樣的感慨。提起朱熹,大多數人都是從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開始的。作為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朱熹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他的理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就像康熙評價的那樣:集大成而續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 田英章的鋼筆行書,寫得比毛筆還要好看,雋秀清麗自然流暢,好字
    要想達到這一點,需下苦功夫多練習,有很好的駕馭筆的能力,對行筆過程中力度方向的變化成竹在胸,做到意在筆先。鋼筆行書的線條流暢活潑 ,富有節奏感和跳躍性,加之鋼筆字小,筆尖活動範圍小,如果手感不靈敏,就寫不出優美的線條來。同時,它具有草書的簡易使轉.但比不上草書狂放潦草,比草書易認。
  • 學王羲之行書《聖教序》,這3點是關鍵,高手都這麼寫
    學習行書,王羲之的行書經典《聖教序》是我們都要面對的,同時也是行書學習的絕佳資料。那麼,在學王羲之行書《聖教序》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這3點是關鍵,高手都這麼寫。一、用筆需乾淨有力很多朋友在學習《聖教序》的時候,只注意到了瀟灑飄逸的一面,容易忽略用筆的力量感,從而導致寫出來的字缺少一定的骨力。我們在面對《聖教序》的時候,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熟悉王羲之的用筆,下筆時要果斷乾脆,講究的是順勢入筆,如果還像寫唐楷那樣逆勢回鋒的話,自然寫不出王羲之的那種感覺。粗重處不臃腫,輕細處見筆力,這才是學《聖教序》首先需要注意的。
  • 行書之「行氣」
    然而,寫好行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畫、一字、一行、一篇都離不開正確的書法理念和技法手段。在行書的臨摹和創作活動中,筆者感到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習,尤其對行氣的要領作了反覆的理性思考,以為「行氣」的優劣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作品的成功與否。因此,我認為在處理「行氣」時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字間的筆畫要連貫流暢。
  • 【龍靈書道】行書要寫好,記住用筆12條
    當然,這並不絕對,喜用短鋒筆和長鋒筆作書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鋒、或用鋒尖,只要掌握得當,做到梁 《評書帖》中所要求的那樣:「用筆宜著實,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筆死捺在紙上。」若用小毫寫大字,就會捉襟見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與用筆的大小、深淺有著密切的關係,用筆毫太過,則筆畫就會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機。
  • 要想寫好王羲之行書字體,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談論中國行書字體,王羲之,是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他的生平我就不多做介紹了,相信稍微有點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行書大作《蘭亭序》,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談到他的書體時說:「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唯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
  • 練習硬筆書法還是行書比較實用
    我們熟知的硬筆有楷書、行書、草書。那麼我們練習硬筆書法想把字學好該選擇哪種字體比較好比較實用呢?我個人認為如果目標不是成為書法家的話,練習行書比較符合大眾的要求。為什麼呢?其一:行書不像楷書那樣的方正,必須要規規矩矩,行書的變化相對比較多,我們在看字帖的時候楷書基本相似只有自己的風格不一樣而已,但每個行書字帖相同的字也許會有多種寫法,這就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其二:在日新月異的快時代,我們平常寫字、填表的時候寫規規矩矩的楷書比較費時,而寫行書的速度比楷書快很多倍,這就節省我們很多時間。而練習草書不一樣,眾所周知行書是楷書的快寫,但是草書已經完全改變了楷書的字體結構。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所以呢,按照本文的方法,堅持幾年下來,只要願意思考和研究,又稍微願意花點功夫,最後鋼筆字肯定能有一定的提高,進入 可以看 的範疇,但是這種方法,由於不夠系統,不成體系,很容易練成江湖體。類似的字還有「有」,「若」等等。我們再看必須的」必「這個字,這個字,現代漢語字典,基本上是先寫一個「心」,然後加一撇。但是在書法裡,基本上都不這麼處理。
  • 從楷書到行書,過渡技巧掌握好,才能揮灑自如!
    楷書如何才能正確過渡轉化成行書呢? 蘇軾曾說過,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這種說法其實生動地反映出了三種字體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我們練習楷書,要保證筆畫的細節呈現出楷書字體的靜態之美,要通過筆法把骨架、形態和細節生動地呈現出來。
  • 【龍靈書道】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有很多書友留言說:寫行書很難,運筆不夠自然。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書法高手是如何寫行書的。 總的來說,行書的用筆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多樣性,了解這些特點,寫起來便自然多了。
  • 元代書法家趙子昂,行書望江南真跡品鑑,行雲流水自然疏朗,好字
    行書的調峰運筆簡述:行書書寫或創作時要注重筆鋒調節,這是書法訓練的一個基本功。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是提,在提筆的過程糾正筆鋒,顏真卿的楷書就是這種寫法。據說劉墉就是用這種方法,有時甚至把筆都轉掉了,呵呵。當然,這種調鋒技巧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體會、練習,要做到熟能生巧。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要把字寫好,首先要過技法關。技法最重要的是筆法,一個人如果筆法掌握不了,練字枉費功夫。
  • 書法文雅之美,必須力戒四種氣——「武」字行書技法
    比如:謙讓之美、中和之美、含蓄之美。然而,字形之美在外在表現,終究來自於對書法的深刻理解,也更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哲學深意。回復以下關鍵詞,讓我們重溫優雅的書法之美:竹,自;或數字023、041。注意有幾種氣不可用。——我們強調的是要有書卷氣,而不能寫出來霸氣、野氣、俗氣、火氣。這些氣不能用。必須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