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曙光第二小學跟著成語遊邯鄲之八——紙上談兵

2020-12-12 聚焦鏡

成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中華文字之瑰寶,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教授學生學習成語是非常必要的。為了能更好的弘揚與傳承傳統的經典文化,曙光第二小學在學校推出了【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學校的教育理念與邯鄲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傳授和宣傳了邯鄲古典文化知識。

本周讓我們來一起學習和分享第八個成語—紙上談兵

成語典故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員大將名叫趙奢,他屢立戰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兒子名叫趙括,他小時候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頭頭是道,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也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覺得很奇怪就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很擔憂地說:「打仗,是生死攸關的事,兒子雖然熟讀兵法,但是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將來若是率軍打仗,恐怕會遭到慘敗。」

後來有一次,秦國派白起為將,統率百萬雄兵討伐趙國。趙國命大將廉頗,率四十萬大軍在長平阻擊秦軍。廉頗知道秦軍人馬眾多,糧草運輸困難,不利久戰。他命令趙軍憑險固守,以便讓秦兵不戰自退。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相峙許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無計可施,眼看糧草接濟不上,急得六神無主。於是,有將士獻計讓他派人到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是趙括。趙王不知是計,立即命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但趙王堅持。趙括到了前線,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用書上所學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

結果因為不變通中了秦軍的埋伏,趙軍四十餘萬全部被俘,後被白起設計坑殺。趙國元氣大傷,不久被秦將王翦滅掉。

勤學好「事」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學生們更加高效趣味的學習「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曙光第二小學一年級八班的同學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來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傳學及古今,經略貫華夏。

曙光第二小學一年級八班李鑫彤—任嘉琪—郭馬馨馨—任珊冉—任逸璠—馬颯颯—馬一桓七位同學用精彩的誦讀形式用心去傳承邯鄲成語文明。

還有幾位同學準備了精彩了成語小劇場,同學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體會著邯鄲古城文化的魅力,也用心傳承者國學經典。

而毯雨晨—杜妍希—任肖茹這三位同學確用中國最常見的字與畫文化來訴說了她們對「紙上談兵」的了解。

內心純粹的少年們,用自己單純的方法和熾熱的心靈傳遞和弘揚著中國的經典文化,繼承著邯鄲的千年古韻。

見「成」知「理」

學習過紙上談兵後感覺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很多時候,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怎麼樣就怎麼樣,要學會腳踏實地的去做人做事。而且有時候要學會謙虛,不要盲目自大。

邯鄲市曙光第二小學

相關焦點

  • 跟著成語遊邯鄲(十) 價值連城
    2005年10月26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河北省邯鄲為什麼可以稱作「成語」之都呢?
    關於邯鄲為什麼叫做成語之都呢?邯鄲_成語之都,關於邯鄲有關的成語有多少呢?可以說高達1500多個!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圍魏救趙,毛遂自薦,胡服騎射,奇貨可居,鷸蚌相爭,智者千慮,一言九鼎,背水一戰,紙上談兵,路不拾遺,以人為鏡……,這些大家都能理解,廣泛傳播的成語都來自於邯鄲,我們常用的成語600多條,看來邯鄲被稱為成語之鄉絕對是實制名歸!那什麼可以稱為成語呢?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邯鄲的成語典故文化,作為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之一,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邯鄲大地上熠熠生輝。無論是從成語數量、歷史沿革還是流傳程度來看,邯鄲成語典故在全國首屈一指,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當之無愧的。走在邯鄲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用成語典故描繪的風景,如邯鄲學步雕塑、胡服騎射鵰塑、荀子雕塑、回車巷等,無不讓人感受這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 成語典故 邯鄲最富
    據不完全統計,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提煉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它們以言簡意賅、精闢神妙、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中國漢語言藝術中的一枝奇葩。這些成語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就有500條之多。成語典故已成為邯鄲地方文化一個極為突出的特色。成語典故構成了邯鄲歷史文化的獨特風貌,使它在10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具有了歷史文化的個性特徵。
  • 「復興教體」邯鄲市復興區百強社團風採展|百家小學「成語潤童年...
    百強社團風採展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復興區教體局以社團課程開發為抓手,大力培育百強社團,打造復興教育靚麗品牌,復興教體公眾號從即日起開啟復興區「百強社團風採展」系列報導,分享校際之美,促進美美與共
  • 不知銅雀春深,且以三寸之舌,淺談邯鄲
    我們所熟知的成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就是「趙文化」中的。它與燕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趙文化其主流內涵是「開拓進取,競爭圖強,兼收並蓄,改革創新」,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廣攬賢才、團結向上、忠勇報國等思想,對於我們今天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 邯鄲的五所「黃金小學」,堪稱當地實力代表,排名吸引了眾多家長
    小學教育作為每個學生義務教育的起點,重要性一直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河北省的小學教育在近年來發展的氣質一直都非常的不錯,優質小學的數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中間不乏有一直以來就很優秀的小學,還有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黑馬。小編現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來自河北邯鄲的優質小學吧。邯鄲的五所「黃金小學」,堪稱當地實力代表,排名吸引了眾多家長。
  • 邯鄲成語典故苑
    在邯鄲,能聽能看又有典故的地方真還不少,成語典故苑就是一處在邯鄲市西北部的趙苑內開闢的一個主題文化公園。
  • 河北11個地市別名由來,為何石家莊又稱國際莊,邯鄲又稱成語之都
    河北省共轄11個地級市,分別是石家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臺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滄州市、廊坊市、衡水市。1.石家莊石家莊舊稱「石門」。秦皇島4.邯鄲邯鄲又稱「趙都」。春秋戰國時期,曾做過趙國的都城,所以也被稱為「趙都」。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它三千年未改過姓名,被稱為中國成語...
    價值連城負荊請罪不遺餘力圍魏救趙一日千裡紙上談兵背水一戰邯鄲學步黃粱一夢△ 趙苑公園胡服騎射銅像。如果以城市為單位來計算所產成語的話,邯鄲在全國無疑會位於前列。據統計,與邯鄲相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著名成語有圍魏救趙、胡服騎射、負荊請罪、紙上談兵……每個成語的傳承離不開典故的加持。在邯鄲,成語典故是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了解邯鄲相關的成語典故,就如同讀懂了邯鄲這座城。
  • 創造了1500多個成語的邯鄲,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跟著我們去旅行NO.1.黃粱一夢
    新華教育集團 |邯鄲成語故事,和孩子一起享受學習!
  • 河北千年古城,被譽為「成語之鄉」,可惜只是三線城市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每個地域的發展,也有不同的命運,就拿河北省邯鄲市來說,這裡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古城,迄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成語之鄉」、「典故之鄉」,可惜現如今只是三線城市,對比歷史上曾經的輝煌,未免令人嘆息。
  • 《成語天下》邯鄲錄製漸入佳境 節目創新備受好評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殷曉莉)由河北廣播電視臺、中共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河北衛視、市社科聯、成語小鎮(邯鄲)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成語天下》目前正在邯鄲國際會展中心緊鑼密鼓的錄製中。
  • 第四屆華語風採·中國成語故事即將在邯鄲舉行
    2019年,在邯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大力支持和聯合主辦下,在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的學術支持下,華語風採活動將聚焦成語,第四屆華語風採·中國成語故事大賽即將在邯鄲拉開帷幕。今年的8月12日-15日,3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將來到中國的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展示他們的成語素養和華語風採。
  • 這座城市3100年不改名,出過1500多條成語典故,還曾是七國都城!
    除此之外起源於這座城市的中國成語典故多達1500多條,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現在這座城市是中國綜合實力50強,是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18個較大的市。這座城市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邯鄲市。今天要給大家解讀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成語典故文化。
  • 為何說河北邯鄲是成語之都?
    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位於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邯鄲之所以名氣大和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以邯鄲為都有很大關係。
  • 邯鄲3000年不改名,還是著名成語典故之都,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城市
    在戰國時代,燕國壽陵有一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便不顧路途遙遠,到邯鄲去學習當地百姓的走路姿勢。於是,他不但沒學會邯鄲人走路的姿勢,而且忘了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最後只好爬著回去。那就是成語「邯鄲學步」。這件事發生在今天河北邯鄲的邯鄲——邯鄲。
  • 【邯鄲春秋】成語典故—魯酒薄而邯鄲圍
    【邯鄲春秋】成語典故—魯酒薄而邯鄲圍 2019-12-09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季《中國成語大會》河北高校選手資格賽總決賽在邯鄲舉行
    河北新聞網4月8日邯鄲電(記者王文靜、李珊珊)今天下午,備受全省高校師生矚目的第三季《中國成語大會》河北高校選手資格賽總決賽在邯鄲廣播電視臺舉辦。來自全省12所高校36支戰隊經過激烈比賽,最終於今日產生出代表河北高校出戰第三屆《中國成語大會》全國總決賽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