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區為結直腸癌篩查高風險居民提供免費腸鏡檢查福利

2020-12-23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 通訊員 馮慧婷 )記者近日從南山區相關部門獲悉,在深圳市「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民生實事項目基礎上,南山區獨家為結直腸癌篩查高風險的居民提供價值約1000元的免費腸鏡檢查福利。截至目前,免費檢查名額剩餘不到2000份!

據南山區慢病院專家介紹,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與長期久坐、吸菸、肥胖、缺乏鍛鍊等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再加之個體的腸道疾病,人群結直腸癌的患病率較以往明顯增加。

由於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一般需要10-15年,所以難以引起居民的足夠重視。目前為止,結直腸鏡是公認最有效的結直腸癌篩查和預防手段,早期診斷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自2017年南山區開展大腸癌重點高危人群篩查項目以來,參加腸鏡檢查累計2000餘人,其中近半篩查者檢出息肉、腺瘤等可能導致大腸癌前期病變,含早癌17例。

今年,南山區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有了創新性新舉措,由社康向社區轉移,大力發動基層服務力量,深入南山各街道社區,並持續擴大民生福利項目普及面,邁出了推動結直腸癌篩查工作機制規範化形成的重要一步。

專家表示,早診早治就必須以更大力度推動結直腸癌前期病變的早期發現,提高治癒率,減輕個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推動南山居民健康水平得到穩步提升。

8類高危人群:

1、40歲以上

2、有痔瘡和長期便血

3、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4、有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

5、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

7、長期精神抑鬱、近三個月體重明顯下降

8、肥胖

以下篩查單位還有名額,有意向的居民快來報名參加!

腸鏡檢查單位:深大總醫院、南科大深圳醫院(西麗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即南山醫院,預約前先至大汪社康做免費心電圖檢查)、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蛇口醫院,預約時間8:30-11:30 )


相關焦點

  • 50歲再做腸癌檢查?美國專家建議,降低結直腸癌篩查年齡
    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社區和人口健康研究主任簡·凱薩琳·菲格雷多博士說,由於以往的篩查指南並未建議50歲以下的人進行篩查,除非有症狀,否則他們通常難以在早期查出腸癌,甚至有症狀時也可能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如痔瘡。年輕結直腸癌患者,晚期癌症發生率更高。
  • 醫生再呼籲:過了45歲,一定要做次腸鏡
    腸鏡篩查時我們發現了腸道裡的息肉並將之切除,這樣就可以避免它發展為癌症從而預防腫瘤,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這是基本的規律。即使息肉已經癌變了,但只要還是早期,大部分可獲得良好預後,5年生存率超過90%,部分可行內鏡微創治療獲得根治,所以說腸鏡檢查是篩查結直腸癌非常有效的辦法。
  • 《黑豹》男主結腸癌去世,專家提示:預防結腸癌僅需一次腸鏡篩查
    南京市第二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賀奇彬介紹,90%腸癌的發生發展遵循這樣的規律,從小的息肉逐漸長大,性質改變,最後變成晚期腸癌,這段時間一般大於10年,所以有充分的篩查時間窗去檢查發現結腸息肉,內鏡下切除,阻斷其向中晚期腫瘤的進展
  • 真的不可怕,腸鏡檢查全過程,診斷直腸癌的重要手段
    很多人覺得,婦科檢查很尷尬,比婦科檢查更尷尬的,可以說是腸鏡檢查了,很多人因為難為情或者單純覺得檢查過程複雜而拒絕檢查,因此延誤了檢查和發現治療的時機。
  • 2020廣州天河區黃村街免費大腸癌篩查怎麼做?
    只要在黃村街住滿半年(包括本區戶籍及本區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非本區戶籍),年齡滿足45-74歲的居民,都可以 免費參與篩查。  二、流程是怎樣的?  判定風險高的居民將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介到天河區定點腸鏡檢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或天河區中醫醫院,這兩家醫院將為社區轉介的居民提供專門的綠色通道以及免費普通腸鏡檢查(含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及瀉藥費用)  判定風險低的居民建議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不適隨診。
  • 無論有無症狀,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尤其是這5類高危人群!
    另一個是中晚期患者偏多,很多人沒有早篩習慣,不知什麼時候要做腸癌篩查,做什麼檢查能查出早期癌,再加上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出現腹瀉、腹痛、便血再來就診,病情多已進展到中晚期。腸鏡沒症狀也要做,尤其是5類高危人群結直腸癌是為數不多可以預防和早期篩查的腫瘤,篩查的方式有大便潛血檢查、腸鏡檢查、膠囊內鏡、糞便DNA檢查等。
  • 「佑安服務」人文服務,來佑安醫院做腸鏡檢查這條檢查褲最貼心
    如今,來北京佑安醫院做腸鏡檢查的人,都會換上一條特殊的褲子---佑安醫院一次性腸鏡檢查褲,開口處有帘布,不僅方便檢查,還能很好的保護患者的隱私,減少肌膚暴露,一次性使用安全衛生,深得患者的歡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成了亞健康一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而電子腸鏡檢查作為了解自己腸道狀況、保持健康的第一步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電子結腸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到大腸系統疾病,並且給予診斷和治療,對於大腸系統腫瘤和炎症具有特異性,已經成為結直腸癌篩查和預防的最常用工具。
  • 廣州增城區大腸癌篩查有哪些定點醫院?
    增城區大腸癌篩查定點醫院  檢查對象:  針對轄區內45-74歲常住居民。  怎麼參加:  1、增城區45-74歲常住居民可憑身份證到居住所在地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免費的危險性評估問卷調查和糞便檢查。  2、初篩陽性的居民由基層醫療機構轉介到該區定點醫院進行腸鏡檢查(腸鏡檢查及治療項目收費按現行醫保政策執行)。
  • 做一次腸鏡可保5年平安,這12類人群注意了
    對比過去20年的篩查歷史發現,結腸鏡檢查與死亡率降低61%有關,其中右側結腸癌風險降低了46%,左側癌症降低了72%。專家表示,除了便秘、腹部不適等身體明顯表現出的狀況外,高危人群應該進行腸鏡檢查。建議一般人群在45歲時開始結直腸癌篩查,而高危人群則應在 40 歲開始篩查,且每 5 年一次。
  • 國內首個癌症早篩三類證誕生:結直腸癌陰性預測值高達99.6%
    據雷鋒網了解,2014年8月,美國FDA批准「大腸衛士」(Cologuard),一種糞便檢查的體外檢測儀(ExactSciencesCorporation)用於結直腸癌(CRC)篩查。Cologuard的目的在於定量檢測與結直腸腫瘤相關的DNA標記物,及人類糞便中存在的潛血紅蛋白。
  • 切完息肉多久複查腸鏡?看看最新指南怎麼說
    本文整理了ESGE新舊指南主要變化,並結合英國胃腸病學會(BSG/ACPGB/PHE)指南以及美國結直腸癌多社會工作組(USMSTF)的最新指南,以期為指導患者術後監測提供參考。
  • 從息肉到大腸癌,僅有一次腸鏡的距離
    現在,由於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由於各種原因接受腸鏡檢查,相當一部分人在檢查後發現自己得了結、直腸息肉。長了結腸息肉是不是一定會得結腸癌?腸息肉切除就萬事大吉了?又該如何預防腸癌?息肉會出現什麼症狀?
  • 做腸鏡疼不疼?應該注意什麼?
    2019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為38.8萬,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確診結直腸癌。腸鏡對於早期發現、診斷結直腸癌的意義重大。伴隨著腸癌高發和人們預防意識的提升,腸鏡檢查的需求也在逐步攀升。
  •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通常為散發,但家族聚集現象也很常見,有研究表明大約1/4以上的結直腸癌有遺傳背景。哪些人群需要接受遺傳性結直腸癌篩查呢?推薦所有結直腸癌患者及以下人群均需進行遺傳性結直腸癌篩查,具體篩查項目建議諮詢相關專業的醫生和護士。1. 已知家族病史者(即家族中患有腫瘤患者);2. 所有患有結直腸癌或50歲以下患有子宮內膜癌的患者;3.
  • 四十歲了,要做腸鏡,怎樣準備才能獲得優質的檢查?
    中美對比,顯示腸道篩查的重要性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腸鏡將成為人類腸道健康不可替代的檢查,美國人群數據證明了腸鏡檢查可以明顯下降腸癌發病率,我國的結腸癌發病率還在增長。美國人到了年齡醫保是強制做腸道檢查的腸鏡不止能早發現病灶,更因為它能夠進行鏡下治療,且利用自然腔道,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遠優於傳統的手術治療,但是腸鏡檢查的準備過程比較繁瑣,不經意的事情可能影響檢查的效果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2299名腸癌患者,只有71人做過腸鏡!請不要為此抱憾終生
    實際上,原因非常簡單,缺少一次腸鏡檢查! 世所公認,結直腸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在早期發現也是很容易治療的癌症,早期腸癌的治癒率>90%;極早期的黏膜內癌,幾乎可100%治癒。 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
  • 健康味蕾 | 做腸鏡前應該吃什麼?
    本期菜譜主要針對準備做腸鏡的市民從飲食方面介紹如何提前為腸道做清潔工作。 很多人提到腸鏡,會有點害怕。事實上,現在這個檢查已經儘可能的人性化了,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也有一些無痛腸鏡可以提供選擇。 那在做腸鏡檢查前,我們需要準備腸道清潔工作,我們稱之為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預約檢查時一般醫護人員會交代如何進行腸道清潔工作,使用的藥物,要喝多少清水,以及具體時間,大家只要遵醫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