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遞延納稅,很多會疑惑,早交晚交最終不都是要繳稅嗎,怎麼還能起到節稅的效果。遞延納稅籌劃就是合理推遲確認收入,提前支出費用,儘量做到進銷匹配,從而達到節稅效果。即使所交稅款金額完全相同,遞延納稅也會使企業獲得時間價值。
便於理解,舉個例子:
某食品廠主要生產日常休閒零食,其每月的成本費用基本穩定,每月進項稅額穩定在20萬,8月份向某大型超市銷售一批零食不含稅售價600萬,結算方案有2個,一是採用賒銷模式,約定3個月以內付款,二是採用委託代銷模式,每月按照代銷清單銷售比例付款,預計3個月可以銷售完成,每月可支付貨款200萬。
兩種貨物結算模式,如果採用賒銷的方式,合同並沒有約定具體的收款日期,在貨物發出的當天就是納稅義務發生時間,8月份就要確認銷項稅額600*13%=78萬元,8月應繳納增值稅78-20=58萬。
如果採用委託代銷模式,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代銷清單或則貨款的當天(不超過180天,超過180天,第180天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根據預測,每月收到代銷清單,每月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銷項稅額,根據預測8月份,9月份,10月份分別應確認銷項稅額為200*13%=26萬,3個月合計繳納增值稅(26-20)*3=18萬。
在不考慮企業其他業務的情況下,賒銷模式下,進項稅額9.10月份不能完全抵扣,8月份稅負過重;委託代銷模式下,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得到匹配,總體算下來,節稅40萬。
上面例子只是公司業務的簡化處理,只考慮了這一筆業務,實務中,公司業務量比較多,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匹配。
但是總體原則,遞延納稅對於企業而言是一項不錯的稅收籌劃方式,企業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稅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