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永不言敗,這是女排的精神,這是中國的力量。剛剛過去的八天假期,天津市民享受了一場精神的盛宴,在天津美術館三樓舉辦的「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吸引了4萬人觀展。觀展市民紛紛表示,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給了我們奮進的力量。
儘管昨天是國慶中秋假期最後一天,依然沒能阻擋市民觀展的熱情。自昨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共有3740人走進天津美術館三樓參觀「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今年38歲的李靜是其中之一。
「什麼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僅是贏得冠軍,還是有時候不知道是否會贏,也要竭盡全力。我們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要如此。」記者見到李靜時,她正在和兩個女兒談論觀展感受,媽媽講得認真,女兒們聽得投入。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海河迴響」五個部分,以大量實物、照片、多媒體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
「一進展廳,我和孩子們先是被各種金燦燦的獎盃吸引了,覺得女排姑娘們好棒。但在觀看了她們訓練受傷的視頻後,又覺得她們好辛苦。榮譽的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李靜感慨道。她覺得在假期最後一天,讓孩子接受這樣的教育非常有意義。
展覽中除了有中國女排奪得的獎盃、獎牌,還有她們在五連冠時期的訓練裝備,以及按比例還原的中國女排艱苦創業時期的竹棚訓練館。
來自河西區新華二中的13歲女孩秦韻涵站在展出著女排姑娘們訓練鞋的展櫃前久久不願離開,「她們的鞋子裡面都破了,可見訓練得很艱苦。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小姑娘坦言,要把這種不怕吃苦的女排精神帶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
展覽的第四部分「永不言敗」又分為三個單元:「逆境崛起 勇創佳績」「榜樣引領 匯聚力量」「超越自我 奮戰到底」。在這裡,記者見到了坐著輪椅來觀展的蘇志力和他的朋友徐玉民。
「中國女排有過輝煌,有過低谷,但不變的是永不言敗的精神。」61歲的蘇志力患有小兒麻痺,一輩子沒能離開過輪椅,雖飽嘗生活的艱辛,但一直有著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他說,支撐他的是骨子裡不服輸的勁兒,也正是中國女排的這種永不言敗的精氣神兒。
展覽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兒童互動體驗專區。這裡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參觀展覽之餘,大家都會來這體驗一把排球的樂趣。
「人們觀展的熱情高,體驗的熱情更高」,這個國慶假期,天津體育學院大二年級的學生寧世哲和高敬祥主動放棄休假,來互動體驗專區做志願者,陪孩子們練排球。「沒有最好的個人,只有最好的團隊。」兩個排球專項的小夥子坦言,對郎平教練的這句話感觸最深。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志願服務,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女排,了解中國女排精神。
天津人對女排的喜愛,超出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天津女排代代傳承永不言敗的精神,激勵著這裡的人們。
「八天假期,每天來美術館觀展『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的人都很多。7日,由於天津女排全體隊員的到來,成為假期觀展人數最多的一天,達5999人。」天津美術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7日當天,在三樓展廳,天津女排展區,我市76歲的曹德貴老人,當場展示他2003年至今收藏的,天津女排奪得聯賽12項冠軍歷程中,我市平面媒體歷年發表的文字圖片完整長卷,成為在場觀展者的意外收穫。
雖然雙節假期已過,但展覽仍在繼續。據悉,由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主辦的「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展期為10月1日—12月31日,還沒來得及觀展的市民可擇期觀展。
天津日報 記者 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