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10月2日,津城秋高氣爽。市美術館三樓展廳,人頭攢動,當天是「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這裡免費展出的第二天。
天津北方網訊:10月2日,津城秋高氣爽。市美術館三樓展廳,人頭攢動,當天是「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這裡免費展出的第二天。
12時30分,展覽入口的電子測溫門上已經顯示觀展人數2311人次,據工作人員介紹,從早上九點到現在,人流不斷,今天上午的觀展人數已經超過了昨天一整天。
走進展廳,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獎盃最為顯眼,奧運會獎牌、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訓練裝備一應俱全。中國女排艱苦創業時期的竹棚訓練館按比例還原,也「搬」到展廳,圖片、文字、多媒體、互動體驗區等生動鮮活地呈現了很多感人故事和特別場景。
加桑體紫和陳凱結伴而來,他倆來自雲南,都在天津上大學,兩人是高中同學,也是體育迷,這個假期沒有回家,想在天津走走看看,聽說有中國女排精神展,就相約而來。
「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大獎盃,很震撼。來之前還以為就是一些文字圖片資料,每一個獎盃我都拍下來了,我覺得這些可能是這一輩子都不一定能看到的東西。」立體的呈現手段,豐富的展出內容,讓加桑體紫這個彝族小夥子很興奮。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堅守拼搏為國的夢想,永葆昂揚向上的鬥志,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女排十次獲得世界冠軍,這是中國女排的歷史巔峰時刻,是對女排精神的完美演繹。
「這個假期抽出一天時間來看中國女排精神展,過得很充實,也很有教育意義。」來自市公安交管局的王公瑾說,中國女排包括天津女排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他們身上的精神早已超越賽場,這次我專門帶著上初二的女兒來看展覽,就是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女兒很感興趣,拍了好多照片,還在留言簿上留了言,「人生要拼搏 學習女排精神」。
天津女排自1956年建隊以來,刻苦訓練、努力攀登、披荊斬棘、接續奮鬥,向著冠軍的目標不斷衝擊,一次次創造奇蹟,用特有的方式詮釋著天津的城市精神。
「無逆轉 不天津」,已經成為天津球迷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熱詞,幾乎每一位都能講出幾段天津女排經典的逆轉賽例。
中午1時30分左右,在一樓大廳休息處,大屏幕上正在播放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和美國女排的決賽。王恩祥老人帶著老伴兒在這裡休息,「在展廳裡已經看了兩個多小時了,我們住在華苑附近,一大早就坐著963路公交來的,大約40分鐘時間到這裡。」王恩祥動情地說,我一直很關心女排,從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在世界奪冠到現在,特別是天津女排,這麼多年的拼搏歷程,確實給我們市民增添了很大的信心,我理解的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頑強拼搏,看完展覽挺受感動,冠軍是拼出來的!
「女排精神,提醒我們走下獎臺,一切從零開始。」這是留言簿上張娜的話。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展廳還特意邀請了王寶泉、張娜、李珊等天津女排功勳教練員、奧運冠軍球員,現場與觀眾進行豐富多彩的互動。
廣大球迷對中國女排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她們得了冠軍,更重要的是她們那種在賽場上的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
這種感受,展廳留言簿上寫下的「心聲」足以印證。
「你們真KU(酷)真厲害,我要向你們學習,勇敢頑強,勇爭第一。」字跡有些歪斜,還有的字用拼音代替,這是出自嶽陽道小學三年級六班王青溪小朋友的心裡話。
「觀《奪冠》後,有幸能看到中國女排精神展,對女排精神又有更深刻體會,期待今後中國女排能一次次讓國旗升起,讓國歌奏起!」一位來自南開大學的大學生深情地寫道。
截至昨天下午4時,共有3758人次走進展廳觀展。據市美術館工作人員介紹,「十一」長假前兩天,近6000人次來到這裡觀看中國女排精神展,也成為這個假期一道亮麗的風景。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由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天津體育學院主辦,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天津市美術館免費開展。(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