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銷售保持高增長態勢 上遊企業將擴大產能

2020-12-26 騰訊網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湯輝

「我們現在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兩班倒,每班12個小時,甚至有些產線工人吃飯都是在車間裡完成。」恆立液壓(601100,SH;昨日收盤價101.74元)證券事務代表周佳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恆立液壓作為工程機械上遊國產零部件供應商,其緊張忙碌的生產節奏反映的是行業的火爆。

據三一重機提供的數據,公司1~10月挖掘機銷量近7萬臺,其中國內銷量約6.2萬臺,同比漲幅超40%,海外銷量約8000臺,同比漲幅為20%~30%。三一重機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繆建國表示:「公司預計到年底挖掘機銷量有8.5萬臺,遠遠超出戰略庫存儲備,比較擔心明年春節以後的銷售旺季(供貨問題)。」

在資本市場上,三一重機母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昨日收盤價32.52元)股價在12月2日創出歷史新高32.84元,目前市值已超2700億元。恆立液壓股價也在12月15日創歷史新高,市值超1300億元。

三一重機今年銷售火爆

按照傳統慣例,挖掘機的行業周期一般始於春節後7~10日,並於一個半月內達到年內峰值,隨後5~8月是行業淡季,再從9月末開始到11月有個小高潮,大約比平均值增加50%~80%。然而,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三一重機位於上海臨港和江蘇崑山的兩個產業園就一直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往年淡季的員工暑假、長假都取消。「員工三班倒,24小時生產,明年還將增加重慶產業園區,已經做好了擴產計劃。」繆建國說。

據繆建國解釋,從物聯網GPS數據來看,2020年挖掘機銷售峰值比往年向後平移了30~45天,其中既有南北氣候差異導致復工早晚不同的情況,也有東西部發展問題,但真正的需求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徹底消失,只是需求滯後了。

不僅如此,今年挖掘機銷售還出現了超補償反彈現象。繆建國表示:「超補償反彈讓我們從復工到現在的業績保持在一個高水準的增長態勢,甚至連我們5~8月份的傳統淡季也出現了『淡季不淡』。」

然而,繆建國擔憂的是2021年春節以後的銷售旺季,一般情況下,三一重機會在今年10~12月進行戰略儲備原料,但由於這段時間以來,挖掘機銷售仍保持高增長態勢,已經將庫存原料消耗殆盡。

同時,由於訂單驟增,對產成品的堆放和物流運輸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三一重機新增了不少輔助加工車間,縮減了園區內綠化面積用於露天堆放挖掘機,並要求物流公司按照預約進廠、排隊發貨、連夜運輸等方式,避免「爆倉」。

恆立液壓積極擴大產能

挖掘機廠家出現了原料不足問題,那麼上遊供應商情況如何?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國內液壓行業龍頭企業恆立液壓。

記者在恆立液壓位於江蘇常州的廠區內看到,許多工人正在操作機器加工產品,生產車間內堆積了大量零部件,產成品倉庫也幾乎處於滿倉狀態。

據了解,恆立液壓和三一、徐工、柳工等客戶採取年底籤署合同、次年按月發貨的合作模式。此外,公司還會有一些定製化的零散訂單,體量大的話可能交付周期會長一些,大約3~6個月。

根據2020年三季報,恆立液壓1~9月營業收入為53.23億元,同比增長38.86%,歸母淨利潤為14.72億元,同比增長60.50%。

據恆立液壓方面提供的數據,前三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超過60%。從產品來看,泵閥產品從2016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今年前三季度約有17億元的銷售額,市場佔有率超過20%,在國內排到第二;挖機專用油缸前三季度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50%。其中應用於微挖和小挖的佔比約20%,應用於中挖和大挖的佔比分別為40%左右。

周佳立稱,由於今年挖掘機行業特別火爆,恆立液壓也在積極擴大產能,二季度就向日本工具機企業下了訂單,到10月份交付了第一條生產線。

「一條生產線價值3000萬~5000萬元,我們已經上了9條,如果國內企業能做高精尖工具機,成本至少節約一半以上。目前,有些民營企業已經在做相關研發,但和外資品牌相比,可能還是有差距。」周佳立說。

不過,據其透露,恆立液壓為了關鍵零部件不被卡脖子,正在積極準備進軍上遊,做相關備份,並繼續開拓全球市場,避免單一地區產生周期性。

小挖微挖應用前景廣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挖機行情2016年下半年就已經啟動,而微挖的行情起來相對較晚。

據周佳立介紹,恆立液壓此前生產用於微挖的零部件向卡特彼勒、沃爾沃等外資品牌供貨較多。因為在海外發達國家,微挖很早就應用於家庭勞動,比如給果園鬆土、除草或者家庭裝修等,甚至歐洲還有供兒童操作挖掘機的主題樂園,而小挖主要用於市政工程、管線維修等。

如今,國內機器人代替人力的趨勢愈發明顯,導致小挖、微挖的市場應用前景也愈發廣闊。

周佳立分析稱,相比於小挖而言,微挖的工作效率略有不足,但二者都是為了代替人力,未來需求會進一步加大。而且由於工人日勞動強度下降——從原來每天幹活十幾個小時到現在逐步下降到10個小時以內,因此,工程所需挖掘機數量與日俱增。

目前,工人自帶挖機工作一天的工資大約在800~1000元。

周佳立還分析稱,大挖則是因為有代替炸藥的剛性需求,未來需求會明顯增長。據悉,一方面,近年來由於國家出臺政策限制炸藥使用,建設公路、鐵路所需的石材或水泥原材料逐漸由使用炸藥向安裝破碎錘的大挖代替,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回暖也是大挖銷量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此外,周佳立表示,中挖的增長不確定性很高,由於新開樓盤量、樓盤的建設進度決定了中挖的用量,可能未來對房地產的依賴會進一步降低,而對國家有政策扶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依賴度會越來越高。比如地鐵建設,這屬於中挖的應用場景。

挖機配件店生意並不好

「配件價格不僅沒漲,今年生意都做不下去了!」位於蘇州崑山的一家挖機配件店老闆李女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最近幾年挖掘機行情火爆,但對挖掘機維修行業來說,卻並沒有沾到光。

李女士稱,由於挖掘機本身是耐用品,不可能用一兩年就淘汰,報廢期大約有七八年。而且在此期間,挖掘機廠為了吸引客戶,會提供保值服務,有些廠家保值3年,在這3年內,挖機配件店生意根本插不進去。

而且由於電商的發展,許多人都在網上買挖機和配件,很少願意去實體店採購,導致挖機配件店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記者也了解到,剛剛過去的「雙11」和「雙12」期間,阿里巴巴旗下熱銷貨源平臺1688上,小挖、微挖大賣。

山東某機械公司銷售負責人董先生告訴記者,公司以前做的是礦用機械設備的銷售,包括礦用工具、液壓工具、風動工具等,而去年了解到小挖、微挖的銷售很火爆後,從今年開始,公司就自己進口零部件加工生產。

「雙11」和「雙12」期間,董先生所在公司一直加班加點,就連周末都未曾休息,累計銷售了超過100臺挖掘機,其中,5萬~10萬元以內的挖掘機型號銷量最好,公司已經有了增加生產線擴大產能的想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開信息顯示,今年1~11月,國內25家挖掘機製造企業共銷售挖掘機29.61萬臺,同比增長37.4%;其中國內銷售26.55萬臺,同比增長38.4%,出口3.05萬臺,同比增長28.8%。

中金公司12月2日發布的研報認為,挖掘機特別是小挖、微挖對於人力和其他機械(如裝載機)的替代,是(銷售)超預期的核心因素。研報預測,2021年我國挖掘機銷量有望延續升勢,未來3~5年,挖掘機行業的周期波動將會弱化,行業進入成長的「新周期」。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2020年10月銷售挖掘機27331臺,同比增長60.5%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10月納入統計的25家挖掘機製造企業共銷售各類挖掘機27331臺,同比增長60.5%;其中國內23892臺,同比增長60.7%;出口3439臺,同比增長59.4%。
  • 2021組件產能嚴重過剩,一線組件企業將展開白刃戰!
    根據Pvinfolink,2020年底全球組件產能將達272GW, 結合龍頭組件企業擴產計劃,預計2021年底隆基、天合、晶澳、晶科、日升、阿特斯、韓華7家組件龍頭產能將超過207GW。根據新擴產能投產進度,測算2021年7家組件企業出貨量合計預計將超過181GW。
  • 一次性醫療手套遭搶購 龍頭企業擴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疫情期間,作為一線醫護人員預防感染的關鍵屏障,一次性防護手套特別是高端的丁腈手套需求爆發式增長。《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僅在剛過去的這一周,國內一次性防護手套龍頭企業英科醫療、藍帆醫療相繼宣告要繼續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近期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生產商馬來西亞的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部分工廠停工,使得全球手套市場供應更加緊張。
  • 潼南前三季度GDP增長全市第四
    前三季度,全區GDP增長3.5%、全市第4,主要經濟指標逐月回升,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鞏固。一是工業經濟持續增長。「一企一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家,幫助民豐化工、維爾美紙業等企業拓展訂單12億元;工業投資增長7.8%,工業用電量、用氣量分別增長9.9%、9.6%,工業增加值增長4%、較上半年提高3.3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
  • 產能擴張初見成效 科力遠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3.73%
    作為公司核心業務的豐田HEV配套產業鏈新增產能初步釋放,逐步增厚企業業績;作為業務「新貴」的鋰電板塊發展勢頭強勁,先後與哈囉出行、美團等行業標杆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銷售收入實現突破式增長。一般而言,下半年才是傳統銷售旺季,對全年業績增長貢獻較大,今年更是如此。隨著內部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國內企業也將有望在下半年追回失去的時間。科力遠豐田HEV配套產業鏈的新增產能將持續釋放,目前科霸公司第三期預計下半年投產,常德力元第三期也已具備量產條件,科力美第三期已完成廠房建設與設備安裝工作。
  • 共創草坪:全球人造草坪龍頭 技術優勢疊加產能擴張推動業績增長
    導讀:人造草坪行業市場空間廣闊,國內運動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海外休閒草滲透率不斷提升。公司憑藉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全球化產能布局,競爭優勢顯著,隨著公司積極開拓下遊渠道打開銷售局面,市場份額預計將繼續提升,未來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 在華業務實現逆勢增長 卡特彼勒看好中國挖掘機市場
    「這次我們帶來17臺機械設備,包括新一代液壓挖掘機、迷你液壓挖掘機、輪式裝載機、壓實機、平地機等,集中展示了卡特彼勒進入中國45年來的發展成就。」陳其華說。  陳其華1994年加入卡特彼勒,並從外資企業視角見證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 集成灶企業上市潮背後:市場擴大 產能激增 系統建設落後
    及至8月,帥豐、億田、火星人三家集成灶企業的IPO申請相繼過會,加上2012年登陸中小板的浙江美大,A股的集成灶企業由「一枝獨秀」變成「一圈麻將」。  跨越百億規模的廚電單品  三四年前,大部分傳統家電企業對於集成灶還持審慎態度,認為其 「難成氣候」;但如今在傳統油煙機、灶具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態勢下,集成灶銷量卻突飛猛進。
  • 8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超5成 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超預期
    8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超5成 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超預期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8月中國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20939臺,同比增長51.3%。其中,國內市場銷量達到18076臺,同比增長56.3%。
  • 鬥山工程機械:上半年中國市場挖掘機銷售突破1萬臺
    鬥山工程機械:上半年中國市場挖掘機銷售突破1萬臺 Doosan Infracore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上的銷量突破1萬臺,藉此契機同步上市了新型輪式挖掘機,加快擴大銷售的步伐。
  • 2020年挖掘機漲價,緣由幾何?
    ,4月12日,一則三一挖掘機漲價新聞迅速成為行業爆點,隨後徐工挖掘機價格上調的消息也迅速在行業媒體間傳播,兩大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挖掘機相繼漲價,引起行業高度關注,並有企業快速跟進,引起漲價熱潮。鐵甲網特邀精英智匯首席諮詢顧問曾祥老師就當前挖掘機漲價態勢,作專業解讀,以饗讀者。(特邀嘉賓:精英智匯首席諮詢顧問曾祥老師  )
  • 巴斯夫南京基地產能擴大至8萬噸!湛江基地項目將於2030年竣工!
    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二季度業績取得12%的負增長,為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巴斯夫在全球範圍內關廠、裁員,而另一方面,巴斯夫卻在中國大力建設項目,近期,巴斯夫大中華總裁兼董事長柯迪文透露道,巴斯夫對中國市場態度不會改變,到2030年中國對化工品需求將達到全球一半的預期不會改變
  • 行業景氣觀察:新能源車銷量增幅擴大 工程機械維持高景氣度
    2019年初,全球鋰電池製造產能316千兆瓦時,其中中國產能佔比達到73%,遠高於第二名美國的12%,全球十大鋰電池生產企業中,有六家來自中國。後續隨著國產替代的加速,我國鋰電企業不斷趕超美日韓等國際同行,有望進一步主導全球競爭格局。
  • 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六穩」「六保」政策體系持續發揮支撐效應11月經濟數據顯示,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主要指標向上攀升——觀察「三駕馬車」,可以看到,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比1-10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實現年內首次轉正,投資活力進一步提升。
  • 工程機械踏上周期性增長起點
    復工復產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增長迅速,包括重卡、挖掘機、裝載機、石材機械等同比增長都超過30%,部分企業和產品增長超過50%。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工程機械正處在新一輪周期性增長的起點,迎來發展的新高潮。不僅是整機企業,上遊配件企業也迎來高速增長。專營齒輪部件的成達齒輪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進入下半年後,依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成達齒輪相關總經理助理陳江林表示,「預計整個下半年都是這樣的情況,甚至延續到明年上半年。目前來看,上半年相關配件企業都有40%以上的增長,只要產品有足夠的競爭力都不會太差。」
  • 三一重工:「挖掘機背後的挖掘機」是如何煉成的?
    婁底小廠決定向這個從來都只有國有企業才敢做的行業——重工製造領域進發,起初以生產人造金剛石和壓機等設備為主。到1989年,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1993年對於梁穩根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他不僅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湖南三一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還將總部搬到了湖南省會長沙。說到更名一事,有個小故事。
  • 一季度多肽藥物銷售穩定增長 領軍企業上市忙
    記者昨日從翰宇藥業股東大會上獲悉,作為生物藥的重要品種,多肽藥物的市場銷售保持穩定增長,受到市場持續青睞。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多肽藥物企業也集體踏上了衝刺資本市場的新徵途。作為生物醫藥最充滿前景的細分領域,多肽類生物醫藥企業正獲得醫藥市場與資本市場雙重關注的目光。
  • 出海記|科爾集團計劃將美國紡織廠產能擴大一倍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27日報導,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充足供應已經導致國內市場飽和,面對這一現狀這些企業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地方以追求增長。美國喬治亞州中國投資董事總經理及美國各州駐華協會會長林新偉(John Ling)表示,許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已經佔據了非常高的主導地位,現在被迫放眼海外市場。林新偉幫助喬治亞州對中國企業的招商引資,並幫助這些企業在當地擴張。
  • 萬盛股份塗料事業部副總監王懷青:整合技術優勢 促產能持續增長
    公司塗料助劑項目是這兩年建設的新項目,項目進行過程中,在被收購企業基礎上,也組建起了一支精幹的中層管理團隊,技術實力進一步得到加強。為了環氧固化劑/稀釋劑業務的發展,公司於2019年在上海張江成立研發中心,該中心將專注生物質腰果酚系列產品的研究及應用,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 滬鋁:高利潤仍將維持,鋁價前高后低
    摘要明年寬鬆的貨幣環境使得市場的通脹預期保持不變。隨著疫苗的推廣,疫情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持續弱化,明年商品價格運行主邏輯還是需求的復甦,商品周期重回補庫周期推動上遊材料的需求,因此大宗商品價格運行重心將維持高位。明年原料端供應充足,成本上漲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