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仁巴雅爾和他的蒙古包

2020-12-12 中原新聞網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9日電 題:枕著草原 望著星空——布仁巴雅爾和他的蒙古包  新華社記者 王靖

傳統包、星空包、落地窗觀景包……放眼望去,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蒙古包,夢幻般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鋪展開來。

這是布仁巴雅爾的蒙古包生產基地。這位只有39歲的當地蒙古族牧民,把奇思妙想融入蒙古包製作,使這一古老手藝迸發出新活力。

布仁巴雅爾從小喜愛蒙古包,「看著圓弧狀的穹頂,整個人像被蒙古包抱著一樣,感覺十分美妙。」他說。

2000年,一位親戚開了家蒙古包生產廠,布仁巴雅爾滿心歡喜地跑去幫忙,雖然每月只有1000塊錢收入。兩三年時間,他就把製作蒙古包的技藝全學到了手。

親戚只製作傳統居住式蒙古包,有人想定做更大的蒙古包,都被推掉,認為丟了傳統。布仁巴雅爾不以為然:「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蒙古包也需要適應時代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進。」

這樣,他離開了親戚的廠子。2006年,建立了自己的蒙古包生產廠。

從牆高1.3米到3米,從直徑3.5米到30米,布仁巴雅爾的蒙古包越做越大,從過去僅用於居住,發展到能夠舉辦演出活動;蒙古包也越做越時尚,吸引了全國各地買家前來「私人訂製」。

「如今,給蒙古包裝上酒店式門鎖、酒店式房卡,不僅方便,還能讓遊客感覺到安全。而且,我在蒙古包裡內嵌了用於方便和洗澡的設施。」他自豪地對記者說。

布仁巴雅爾認為,蒙古包除了裝備現代設施,還應兼具現代審美。為此,他設計出「望得見草原」的蒙古包——落地窗觀景包,「看得見星空」的蒙古包——穹頂玻璃星空包……

雖然功能多了,材質新了,但蒙古包的老構造、老手藝沒有變,布仁巴雅爾仍然用皮繩編織哈那,堅持給穹頂加上陶腦,沿用烏尼撐起包頂。「再怎麼創新發展、適應市場化,傳統文化也不能丟。」他說。

為《天驕·成吉思汗》大型演出定製蒙古包,為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還原當年蒙古包,為央視春晚內蒙古分會場搭建蒙古包演播大廳……布仁巴雅爾事業越做越大。他的蒙古包還遠銷北京、四川、遼寧等地,讓蒙古族傳統文化成功走出大草原。

作為共產黨員,布仁巴雅爾不忘帶動牧民增收。2018年,他手把手教會貧困戶特格實剪裁氈子,並收他為公司長期工。特格實家當年就脫了貧。而今,布仁巴雅爾的公司成為「蒙元文化黨員群眾教學體驗基地」。

「我願更多的人和我一樣,愛上潔白的蒙古包,愛上蒙古族傳統文化,愛上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布仁巴雅爾動情地說。

相關焦點

  • 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布仁巴雅爾與世長辭
    「呼倫貝爾•萬歲」是布仁巴雅爾發起的影像文化項目,以「拍攝百位百歲老人」為視角,旨在記錄那些正在消失的珍貴人文風情和民族記憶。布仁巴雅爾表示,這些老人們體現著民族、地區的符號,體現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特有的堅韌與樂觀精神。隨著拍攝的深入,與老人們的接觸和溝通越來越多,他深深地感受到緊迫感和使命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記錄下這些珍貴的畫面。
  • 用歌曲來表達:烏日娜和布仁巴雅爾的愛情故事
    這首歌的創作者是「吉祥三寶」裡的爸爸:布仁巴雅爾。在女兒諾爾曼三歲的時候,他們還住著筒子樓,樓梯特別長,在樓梯裡走動的時候那美妙的聲音,被布仁創作在這首歌裡。「吉祥三寶」裡的英格瑪(右二)烏日娜和布仁巴雅爾的緣分烏日娜其實是鄂溫克族人,她的家鄉在大興安嶺的深處,那裡叫敖魯古雅
  • 他有一個100多年歷史的蒙古包
    教室外,一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一頂教學蒙古包。搭建蒙古包,體驗古老的蒙古包營造技藝,是「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 近年,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搭建傳統蒙古包,學習這項古老的民族建築藝術,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蒙古包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班鳳斌等人精心設計、製作了 「傳統蒙古包」實物教材和教學蒙古包,並向蘇尼特右旗蒙古族小學捐贈了教學蒙古包,在多個幼兒園、小學、中學安裝了教學蒙古包。
  • 明清小說的蒙古演繹——論胡仁烏力格爾的創編
    本文以布仁巴雅爾和琶傑演唱的胡仁烏力格爾作品為個案,探討胡仁烏力格爾對明清小說的創編方式,闡述胡仁烏力格爾在對明清小說創編過程中彰顯的蒙古化特徵,繼而揭示蒙古族說唱文學對明清小說接受過程中體現的民族性與地域性特徵及其內在規律。
  • 中國十大著名蒙古族歌手排行
    作為專業的民族歌手,烏蘭託婭有著深厚的演唱功底和獨特的聲線,讓人過耳不忘。烏蘭託婭的唱腔,可以用俏、美、脆、甜四個字來概括,她的演唱,也改變了草原歌曲只有粗獷缺少細膩的現狀!」(被譽為「草原天籟」的蒙古族歌手)
  • 姑蘇豪華的蒙古包市場價格
    除此外以位於天窗的東西走向的橫木為界線,火撐南面為神聖場所,置放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工具器物,北方則為神聖場所,專門用來供佛拜祖,年長者應在正北神位區或西方,年幼者則必須位於年長者的下方(南方),兩隻之間界線分明。北方喚作金地,為一家之主的座位,也是他的專利,是一種家族權利的象徵,即使自己的子弟,也不能坐於正北。
  • 寬城酒店蒙古包廠家價格
    除此外以位於天窗的東西走向的橫木為界線,火撐南面為神聖場所,置放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工具器物,北方則為神聖場所,專門用來供佛拜祖,年長者應在正北神位區或西方,年幼者則必須位於年長者的下方(南方),兩隻之間界線分明。北方喚作金地,為一家之主的座位,也是他的專利,是一種家族權利的象徵,即使自己的子弟,也不能坐於正北。
  • 蒙古包來了「烏蘭牧騎+」
    額爾敦格日樂家是這個嘎查的黨員中心戶。今天,在蒙古包裡,農牧局的同志講草原鼠害防治;政法委的同志講「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司法局的同志講民間非法借貸的危害;扶貧辦的同志講精準扶貧識別;婦幼保健院的大夫講健康衛生知識;疾控中心的醫生還給農牧民帶來了健康腰圍尺。不大的蒙古包裡,擠滿了牧民,他們不時還提問幾句,有些回答又會引來一陣笑聲。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安排在講座之後。
  • 桂林全州安和:傳情蒙古包
    在全州縣安和小九寨龍井景區入口的馬路左邊,不知什麼時候就悄悄建起了幾頂蒙古包,傳情蒙古包之所以傳情,它來自老闆用龍井水煮的自己養的土雞、土鴨及禾花魚的味道。讓你禁不住想要早點分享、告訴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 海門彩色蒙古包廠家銷量有目共睹
    海門彩色蒙古包廠家銷量有目共睹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製作不用泥水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謂建築史上的奇觀,遊牧民族的一大貢獻。蒙古包是完全生態和環保的居室蒙古包的***優點是易拆易裝,便於搬遷,符合遊牧經濟生活。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 不一樣的設計—草原上的蒙古包
    向歷史學習草原上的蒙古包的形制發展至今日,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它是中國古代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生產與生活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的傑出創造。蒙古包早期形制簡陋,先民只是就地取材,搭建上尖下圓的窩棚。伴隨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的居室從支架式的圓錐體過渡到圓形拱頂的帳幕,這是蒙古包演變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頂開天窗的創造,又極好的解決了採光和通風的問題,最終定型為木構架並外覆毛氈的蒙古包,且組成構架的各部分規格基本確定,使其結構更加完善,功能性更強,適應遊牧生活的需求。
  • 曲阜農家樂蒙古包價格【質保8年】
    曲阜農家樂蒙古包價格【質保8年】鄭州正弘蒙古包廠,「一套也是批發價」,「好的產品從來不缺銷路」。 我廠生產的蒙古包採用新工藝 抗7-8級大風 使用6-8年,質保6年,結實耐用,適合餐飲、住宿、景區。
  • 藏於蒙古包的傳承與變遷:當傳統民族文化遭遇現代生活
    圖為一座已有百年歷史的錫林郭勒蒙古包,收藏於滿其爾的蒙古包展廳中。 奧藍 攝蒙古包曾有「草原上會移動的房子」之稱,是悠久歷史長河中遊牧民族的日常居住地,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和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2008年,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正在貼地暖貼片的蒙古包。
  • 辛集蒙古包房子訂購電話熱線好的廠家
    辛集蒙古包房子訂購電話熱線好的廠家 大型蒙古包幫助很多餐飲經營者渡過難關,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整治國內環境保護問題,大型蒙古包的應用也尤為廣泛。在餐飲經營裡擔任多重「角色」,不僅僅要抗寒保暖,更要肩負綠色環保問題,眼下冬季已經來了,也正是考驗大慶大型蒙古包真正實力的時刻。
  • 於都羅江空降「蒙古包&藏包」!
    還有老少皆宜的娛樂設施,嗨唱盡歡的農家KTV,充滿歡聲笑語的兒童樂園,吃喝玩樂,一應齊全,給你意想不到的莊園體驗。身處藏包、蒙古包中,怎麼能不親自領會一番大口吃肉的快感呢?泉林山莊帶你遨遊藏蒙,品嘗遊牧民族的絕美菜品!(溫馨提醒:點單烤全羊需提前一天電話預約哦~)
  • 《內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鐵面孔目-協助拍攝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
  • 格根塔拉的蒙古包有點不一樣!
    格根塔拉的蒙古包有點不一樣! 天蒼蒼 野茫茫 草原上長調悠揚 一望無際的綠色上 佇立著一座又一座潔白的氈房 蒙古包於內蒙古
  • 史蒂文·西格爾與他的蒙古妻子
  • 揚州飯店蒙古包價格-「送龍旗」
    揚州飯店蒙古包價格-「送龍旗」鄭州正弘蒙古包廠,「一套也是批發價」,「好的產品從來不缺銷路」。 我廠生產的蒙古包採用新工藝 抗7-8級大風 使用6-8年,質保6年,結實耐用,適合餐飲、住宿、景區。
  • 12個盟市蒙古包集體亮相,你喜歡哪個?
    飽含著草原人民尊重自然、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和創造。包內正中安放火撐,固定物品有柜子、桌子、箱子、鍋、火盆、水桶、條盤、碗、勺、茶壺、酸奶桶等。敕勒川土默特人家蒙古包,真實還原土默川草原人民的生活場景,讓您近距離感觸其歷史印記和文化魅力。解放前,達茂旗牧民多為水草而居,蒙古包址不固定。蒙古包主要以「哈那」「陶腦」「烏尼」門、包氈、毛鬃繩等組成,達爾罕旗的蒙古包內還配有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