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秋季,是採摘馬齒莧的最佳時期,這裡很有必要提醒大家,這麼好的菜,很有必要吃一吃!或許還有人不知道馬齒莧是什麼,小編這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卻不多。它既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腸熱,解毒,調理便秘,驅除宿便,是五行俱全的「長壽菜」。
馬齒莧性寒涼,能夠清除心、肝、肺和大腸之熱。馬齒莧可明目、降血脂。馬齒莧入肝經,可以涼血、降肝火。
對,就是它了!
是不是很熟悉?
它就是馬齒莧
新鮮馬齒莧的口感脆嫩,吃起來象莧菜一樣滑滑的,略有些酸。作為蔬菜來說,馬齒莧的味道不算特別好,但是它的保健價值卻相當的高。
馬齒莧性寒涼,能夠清除心、肝、肺和大腸之熱。
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
馬齒莧可明目、降血脂、使白髮轉青。
有些年紀輕輕就長白頭髮的人,不要懷疑自己腎虛或是未老先衰,這種白髮是血熱,是由於你的肝火太盛,上衝頭頂引起的。對付少白頭,你吃補腎藥的療效還不如多吃馬齒莧來得直接。
馬齒莧入肝經,可以涼血、降肝火。
馬齒莧又有別名叫長壽菜,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保肝作用。前些年美國人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在所有的植物中,馬齒莧的歐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與海魚相媲美。歐米茄3脂肪酸是對於人體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作用實際上就是促進肝臟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謝。
解毒、消炎、祛熱、治皮膚病
原來你是這樣的馬齒莧
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幹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藥。馬齒莧最大的功效,是治療大腸經的疾病。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鍋中水燒開,把新鮮的馬齒莧入鍋焯兩分鐘,撈出來過一下涼水,拌一點蒜泥和香油當涼菜吃。然後把焯過的水加適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要注意一點: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紅糖。
在這個食療方中,馬齒莧的作用是殺菌,促進腸道蠕動,把毒排出來。因此吃過後拉肚子的症狀會暫時加重,不用擔心。注意:如果是單純受涼造成的一般性腹瀉不要誤食。
為什麼放白糖呢?因為白糖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同時中醫講究「酸甘化陰」,酸味的馬齒莧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體液的作用,可以緩解拉肚子造成的脫水症狀。
為什麼不用紅糖?因為紅糖是溫性的,與治療的方向背道而馳。
二、孕婦。馬齒莧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三、如果你在吃中藥,藥方裡有鱉甲,要注意馬齒莧與鱉甲相剋,不要同服馬齒莧食療治血熱防手足口病。
1、熬夜吃點馬齒莧
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
2、防治心血管疾病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保肝作用。前些年美國人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在所有的植物中,馬齒莧的歐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與海魚相媲美。
歐米茄3脂肪酸是對於人體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作用實際上就是促進肝臟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謝。
3、防治皮膚病
馬齒莧既清心火,又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幹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4、清理腸道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藥是馬齒莧最大的功效,大腸經的熱病基本上可以通治,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這些都是。
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除外。馬齒莧對於急性的腸道病效果更是顯著,尤其是調理細菌性腸炎和細菌性痢疾(拉血泡的那種)的效果非常好。
保亭野菜還有哪些?您能說全嗎?
海南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最適宜各種野菜的生長。在田間地頭,在河畔,甚至在深山老林裡,都能看到一叢叢碧綠的野菜。都說時尚是循環的,美食也一樣,在舊時代顯示艱苦的野菜卻成了現在餐桌上的貴族,和平時代,吃野菜又成了新風潮。
1、革命菜
革命菜因在革命戰爭年代,戰士們曾用它來充飢,故起名「革命菜「。其可以高到150公分,適應力強,繁殖快,除了溼冷陰暗的地方以外,只要有新的空地,如荒地、火燒地或乾燥的河床,它總是第一個到達,很快就能把地面布置成一片翠綠。
革命菜性味辛平,具有健脾消腫、清熱解毒、行氣、利尿的功效。治感冒發熱、痢疾、腸炎、尿路感染、營養不良性水腫、乳腺炎等。革命菜可生吃,可涼拌,可炒食,可煮湯。
2、雷公筍
雷公筍,學名閉鞘姜,是海南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為姜科多年宿根直立草木,通常1.2米,頂部常分枝,莖圓有節,稍帶紫紅色。雷公筍遍布瓊南山區的溪溝旁、田坎上、山灣裡、嶺腳下。每逢四五月春風化雨時破土而出。莖筍約食指般粗細、筷子般長短。
雷公筍含有豐富的皂甙、總黃酮,對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常年食用有特別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其肉質厚、質鮮嫩脆、清香可口,雷公筍可鮮食或將莖製成酸筍,可煲湯,可製成保鮮筍、清水罐頭、醃製品、幹製品和飲料。
3、雷公根
雷公根,是一種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因其葉子酷似馬蹄狀或半個銅錢,又稱「馬蹄草」、「連錢草」。生於陰溼荒地、村旁、路邊、水溝邊。莖伏地,節上生根。葉互生,葉柄長;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2至4釐米。
雷公根在中醫裡使用已逾千年,主要用於治療關節毛病,強化血管,增加血液循環,消除麻痺等,同時具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將雷公根與河裡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餚。
4、白花菜
白花菜,別名羊角菜、屢析草、臭花菜、臭豆角、豬屎草、五梅草、白花仔草。白花菜株高100釐米左右,葉片呈掌狀,邊緣有很淺的鋸齒,開小白花或略帶紅暈。常見於河岸邊、溝邊、田角等溼潤的地方。
白花菜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莖、葉和根都是較好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降溼、開胃健脾、增強食慾、防病治病等多重功效。以白花菜為原料可製作出多種菜餚及佐料,如白花菜炒肉絲、白花菜炒雞蛋、白花菜燉魚頭、白花菜炒飯等,用白花菜配成各式的火鍋,更加爽口,別有一番風味。
5、野莧菜(旱菜)
野莧菜又叫假莧菜、土莧菜、刺刺菜、野莧菜、野勒莧。莖直立或伏臥,葉互生,全緣,有柄。前者莖直立,稍分枝,果皮皺縮。生長在丘陵、平原地區的路邊、河堤、溝岸、田間、地埂等處。
野莧菜莧菜葉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內痙攣。野莧菜可涼拌,可清炒,比如大蒜清炒野莧菜。
6、山撈葉
7、地瓜葉
地瓜葉也稱紅薯葉,即紅薯地上秧莖頂端或兩側的嫩葉,在海南四季可採收。地瓜葉常見的葉子有雞爪形的,五爪形的,心形的等,葉柄顏色有青的,綠的,也有紫的。據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稱其為「蔬菜皇后」。近年在歐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紅薯葉熱」。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本草求原》亦有記載,認為紅薯:「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
可藥用,根治風溼骨痛、跌打損傷、風寒咳嗽、妊娠和產後水腫
食用方法:煎蛋,炒肉,煮湯
野菜品種實在是太多了
想品嘗更多野菜
請到保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