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池州神山骨料項目大熱,到2016年該項目最終花落中電建,安徽省著實在砂石行業刷足了存在感。此後,該省在出讓一輪礦權、誕生了雷鳴礦業等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後,砂石礦山板塊卻陷入了長達2年多的沉寂。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安徽省屬於露天開採的砂石礦山出讓、手續審批均陷入停滯。
這一情況在進入2020年後有所鬆動。2020年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門和單位印發《關於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投放大型砂石採礦權。
2020年4月,安徽省自然資源廳請示自然資源部同意後,開始部署各市梳理備選大型砂石保供礦山項目。
省級層面迅速推進
從2020年5月起,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開始推動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經與安徽省發改委、財政廳、經信廳進行會商,7月10日就梳理了12個項目並報安徽省政府審定;同樣是7月底,安徽省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十分給力的支持政策:
各地新建100萬噸以上優質機制砂石項目,視同省重點項目予以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其中年產量達到500萬噸以上的優質機制砂石生產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計劃,從省級層面加強協調服務。
此外,安徽省推動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的進度與相關政策也能從該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的相關文件窺得一斑:
《關於開展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和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實地調研座談的通知》——2020年5月9日印發《關於開展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實地踏勘調研的通知》——2020年5月19日印發《關於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工作有關情況的報告》——2020年9月4日印發《關於徵求擬投放大型砂石採礦權有關項目意見的函》——2020年10月18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大型砂石採礦權投放有關事項的通知》——2020年10月27日印發《關於開展大型砂石礦投放等事項調研督導的函》——2020年11月30日印發
大礦投放初現端倪
政策有導向,市場均有所反映。據砂石骨料網了解,2020年以來,安徽省砂石項目籤約、礦權勘察、礦權出讓信息不絕於耳,臨近年底期間更是開始有大型砂石礦權擴儲、出讓,該省大礦投放浪潮初現端倪。
2020年7月,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1地質隊承擔的《安徽省銅陵市施灣建築石料用石英正長巖礦勘查》項目通過評審,提交了建築石料用石英正長巖礦資源儲量5.7億立方米(14.6億噸)。
2020年9月,安徽地質調查院承擔的《安徽省蕭縣大山建築石料用灰巖礦勘查》項目通過評審,提交了建築石料用灰巖礦資源量5.2千萬立方米(合1.39億噸)。
2020年11月,安徽勘查技術院承擔的「六安市裕安區石婆店鎮三岔石料廠資源勘查」項目通過六安市裕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組野外驗收。
同時,
2020年11月,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高樓山礦區建築石料用灰巖礦採礦權出讓公告發布,資源儲量6141.58萬方,擬出讓年限19.7年。
同月,安徽省霍山縣聖人山礦區建築石料用凝灰巖礦採礦權出讓公告發布,資源儲量5045.45萬方,出讓年限21.5年(該礦權在12月初中止出讓)。
民企、國企、上市企業集體圍觀
在政策春風勁吹的同時,包括大型民營集團、省屬國有企業、上市企業等在內的市場參與者也已經嗅到了砂石商機。
2020年3月7日,宿松縣人民政府與江蘇新世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關於機制砂石骨料建設項目籤約儀式舉行。據了解,該籤約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在安徽宿松經濟開發區臨江園區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機制砂等2000萬噸生產線,二期擴建1500萬噸機制砂石骨料線。
2020年6月,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公告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安徽省高路建設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擬共同出資成立「安徽交控資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的方向主要是砂石骨料的開發。
2020年11月,南京雲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南京雲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金屬有限公司與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人民政府擬投資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高性能鎂基輕合金、15萬噸鎂合金深加工產品、100萬噸熔劑、2500萬噸骨料及機制砂項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為104億元人民幣。
本文發稿日已是12月份,安徽省今年擬出讓的大型砂石採礦權實際投放量並未達到預期。在高位推動下,該省仍正在加快準備砂石礦權出讓,而這也吸引了來自全國潛在投資者的目光,長江流域砂石礦權投放的下一個引爆點也許就在安徽地區。
而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的不完全統計,2019年安徽沿江大中型骨料線總設計產能已達到14282.8萬噸,截止2020年11月底,長江中遊湖北、江西、安徽沿江骨料設計產能或已突破5億噸大關,安徽省再迎一波礦權投放後,長江流域砂石供需走勢將如何?歡迎留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