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7月3日,國有企業單位——珠海市沙石土公司以28.6億人民幣競得珠海市鬥門區鬥門鎮竹仔嶺建築用花崗巖礦採礦權!此次成交價刷新了廣東省開年以來砂石礦權成交價最高紀錄以及單位最高資源成本記錄。
此次公開拍賣礦權礦區位於礦區位於珠海市鬥門區,設置利用資源儲量為6330.54萬m(即1.64億噸),其中可採花崗巖儲量3520.01萬m,出讓年限20年(含基建期),年設計開採量314萬m,估算資源成本高達53元每噸,加上22-30元每噸生產加工成本,綜合成本在80元每噸左右。
01 資源價款過高削弱企業市場競爭力
為緩解砂石供應緊張局勢,2020年以來,廣東省陸續投放了幾宗大型砂石採礦權。
此次公開拍賣礦權礦區位於礦區位於珠海市鬥門區,設置利用資源儲量為6330.54萬m(即1.64億噸),其中可採花崗巖儲量3520.01萬m,出讓年限20年(含基建期),年設計開採量314萬m,估算資源成本高達53元每噸,加上22-30元每噸生產加工成本,綜合成本在80元每噸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賣的內容僅為砂石採礦權,土地使用與礦山建設成本並不包含在內,這也意味著競得人需要在拍下礦權後追加更多資金用於礦山建設,包括綠色礦山建設以及後期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2017年以來,廣東省社會經濟活躍,砂石需求旺,廣東省砂石價格一路攀升。相對應的,受資源價款等影響,砂石生產成本也不斷上漲,當前,廣東省砂石市場價格在100元每噸左右。
以珠海市此次成交的礦權為例,如此高昂的資源成本,直接導致礦山企業綜合成本上升,在價格上失去與其他礦山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02 資源價款過高抑制行業發展
雖然珠海市鬥門區鬥門鎮竹仔嶺建築用花崗巖礦採礦權天價成交款僅是個例,對廣東省內其他企業生產經營並未構成實質影響。但傳遞出一個信號:廣東省砂石資源價格款可能在未來被提高到這一水平甚至更高。
2020年成交的幾宗大型礦權資源儲量都在億噸以上,幾宗採礦權拍賣價格也都達到了數億元。如此龐大的規模,在廣東省近幾年實屬罕見,砂石行業整體都在為保障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建設服務,維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若砂石資源價款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狀態,但是砂石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話,易導致企業缺少投資生產、改進工藝、技術升級所必需的資金,砂石行業整體發展速度放緩,不利於砂石行業長期健康、高質量發展。
03 資源價款過高影響重點工程建設供應
2020年5月1日《自然資源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的若事項意見(試行)》正式實施,文件中進一步優化了礦權轉讓流程,積極推行砂石土礦「淨礦出讓」,並要求逐步推廣到其他礦種。
砂石價格上漲是近些年來出現的現象,「砂石熱」也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的進入。市場雖然能夠有效促進資源利用,但在保供保價的前提下,高資源價款可能會導致利潤下降、投資人預期降低、社會資源流出。在缺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砂石生產將受一定製約,因此影響重點工程建設原料的部分供應。
高資源價款不僅挫傷了投資者的熱情,更導致資源流動性變差,不利於更好為經濟建設服務。
均衡好政府和企業間的利益,合理配置資源價款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才能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進行砂石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推動管砂石產業健康發展。
聲明:本訂閱號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部分文字內容或圖片如涉及侵權,請版權持有者聯繫我們,我們會補上相關作者及出處,感謝您的辛勤創作。
來源:廣東省砂石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