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龍是中國最著名的兩位武俠小說家,一金一古,交相輝映,兩人的武俠小說多數都被奉為經典,廣為流傳。
金庸古龍風格迥異,卻殊途同歸,聯手開創了中國武俠小說盛世,成為兩代「武林盟主」。
如果說金庸是杜甫,古龍就是李白,一個厚重沉穩,一個瀟灑不羈,各有千秋,互領風騷。
金庸在1955年與梁羽生、百劍堂主一起在《大公報》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開始在《新晚報》連載武俠小說《書劍江山》。
《書劍江山》就是《書劍恩仇錄》,相比於《書劍恩仇錄》,筆者更喜歡原名《書劍江山》,因為小說故事寫的就是陳家洛率領紅花會一眾英豪為了恢復漢室衣冠而鬥爭。
當時和金庸一起在《大公報》工作的梁羽生在報社領導的安排下執筆寫出《龍虎鬥京華》,一炮而紅,給報社帶來很大的效益,報社領導見有利可圖,就慫恿查良鏞也去寫武俠小說。
查良鏞就是金庸,金庸心想,梁羽生可以寫出精彩的武俠小說,我也可以,便開始在《新晚報》連載《書劍江山》,署名「金庸」。
金庸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書劍江山》從一開始連載就引起極大轟動,「金庸」這個名字開始在香港廣為流傳,這是「金庸」成為「武林盟主」的開始。
《書劍江山》是金庸武俠小說的處女作,和金庸的其他武俠小說比起來,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是對金庸來說卻有很重大的意義,這是金庸成為「武林盟主」的第一步。
《書劍江山》這部小說將歷史演義和武俠江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基調:家國情懷。
小說以浙江海寧地區流傳的民間傳說為素材,圍繞清代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為背景,以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和乾隆皇帝的「兄弟」關係為矛盾展開糾葛和鬥爭,兩人既是骨肉相親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金庸在這部小說中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陳家洛、霍青桐、喀絲麗、乾隆、文泰來、駱冰、餘魚同等,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書劍江山》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有很大的關係,有人評價《書劍江山》:
「小說照著《水滸傳》的態勢展開,章節向《紅樓夢》看齊,場面照著《三國演義》鋪展」。
的確,小說不但和《水滸傳》的故事情節和思想有些許相似,小說中很多人物都有《水滸傳》的影子,比方說陳家洛有宋江的影子,章進有李逵的影子,還有「金笛秀才」餘魚同,「武諸葛」徐天弘等。紅花會群雄有明確的交椅制,以「當家」來排名輪位,我們熟悉的「二當家」追風劍無塵道長,「三當家」千臂如來趙半山,「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等,是不是很熟悉?除了「座次」之外還有綽號,頗有《水滸傳》中「豹子頭」林衝,「花和尚」魯智深的味道?
小說章節也有濃濃的古典氣息,是典型的古典舊氏小說的章回體:「琴音朗朗聞雁落,劍氣沉沉作龍吟」、「千軍嶽峙圍千頃 萬馬潮洶動萬乘」。
小說場面也是相當宏大,動輒千軍萬馬,智謀百出,奇謀妙計,和《三國演義》頗有相似之處。
可以看出金庸深諳古代名著,博覽群書,也可以看出金庸此時還沒有脫離古代小說的俗套,摸著石頭過河的新人姿態可見一斑,饒是如此,依然嶄露頭角,成為「武林盟主」的有力競爭者。
《書劍江山》後來在金庸修訂的時候更名為《書劍恩仇錄》,後來多次改編為影視劇,我們熟悉的1976年香港無線拍攝的《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一人分飾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角,聲名大噪,奠定了鄭少秋香港首席武俠小生的地位。
1976年主演《書劍恩仇錄》之後,鄭少秋又在1978年主演了《倚天屠龍記》,1975年鄭少秋主演了第一部古龍的作品《香帥傳奇》,《香帥傳奇》改編自古龍的武俠小說《楚留香傳奇》,鄭少秋在劇中扮演能文能武、足智多謀、風流倜儻、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盜帥」楚留香。
楚留香是古龍花了重大筆墨塑造的一個主角,可以說是古龍筆下最著名的武俠人物之一,他就像古龍本身,是個瀟灑不羈的浪子。
古龍是個浪子,所以他筆下的主角多是浪子,像陸小鳳,李尋歡,阿飛,葉開,傅紅雪,沈浪等,都是浪子。
據說古龍平生創作了七十多部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武林外史》、《絕代雙驕》、《天涯明月刀》、《大旗英雄傳》等都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代表作。
古龍創作了這麼多武俠小說,第一部是什麼?你知道嗎?
古龍第一部武俠小說是《蒼穹神劍》,這是古龍武俠小說的處女作。
1959年古龍開始執筆創作《蒼穹神劍》,近一年的時候完成全本小說,1960年出版,小說內容感情深厚,情節曲折。小說以清朝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為背景。皇太子胤礽為了鞏固儲君之位,搜羅了大批武林高手,其中包「星月雙劍」戴夢堯、陸飛白這樣的名滿江湖的大俠。
後來皇太子傾覆,被削去太子之位,「星月雙劍」攜恩人之子熊倜逃出,經過一番波折,「星月雙劍」相繼喪生,只有熊倜僥倖保住性命。
熊倜就是《蒼穹神劍》的男主角,古龍本名熊耀華,第一部武俠小說的男主角也姓熊,不知是偶然還是有意為之。熊倜,有人理解為風流倜儻的古龍,不管事實是否如此,總之是古龍塑造的第一個男主角。
熊倜為報血海深仇,苦練劍法「蒼穹十三式」,並有所成就,後來偶遇「毒心神魔」,「毒心神魔」為熊倜打通任督二脈,熊倜武功更進一步,加上「毒心神魔」所贈寶劍「倚天劍」,讓熊倜在江湖上罕逢敵手。後來熊倜和仇家決一死戰,卻誤殺紅顏知己夏芸,熊倜報仇之後,傷心不能自已,自盡於夏芸身旁。
熊倜是古龍筆下的一個男主角,就像金庸筆下的第一個男主角陳家洛一樣,性格不夠突出,形象也不夠飽滿,和各自筆下的其他男主角比起來,光彩確實暗淡。
這限於當時古龍生活閱歷和文字經驗有限,下筆難免有生澀之感,情節也有不少疏漏之處,但是作為古龍的武俠處女之作,算是比較成功了,依然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古龍本人對處女作的評價是:「那是本破書,內容支離破碎,寫得殘缺不全,因為那時候我並沒有把這件事當作一件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