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火炬高新區基本實現AI產業鏈全覆蓋,在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均有相關企業布局,其中包括以美亞柏科、瑞為、羅普特、狄耐克、匯醫慧影、商集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圖像處理技術及應用企業;以觸控未來科技、攸信智能智造為代表的新型人機互動技術研發企業等。火炬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已初具規模
形成良好的相關產業生態圈
在火炬高新區細分領域
湧現出一批「領頭羊」企業
重點項目施工人員正在作業中
自疫情發生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眾多企業積極響應號召,同心同向、共抗疫情,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向疫情地區捐贈防控物資,彰顯著「火炬力量」。承葛生物馳援各地100多萬元的防疫物資
微亞科技捐贈醫療物資
美柚向福建對口支援湖北宜昌的前方指揮部捐贈物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火炬高新區企業致善生物第一時間投入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中。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一次性使用病毒採樣管等相關產品,迅速獲得市場青睞。疫情期間,美亞智能安保機器人小安還化身「抗疫衛士」,新增人體體溫監測及口罩佩戴識別等防疫功能。唯你科技為財務人員帶來高科技防護——唯你智能報帳終端,全面開啟「智能+無接觸報帳」防疫模式,以「數字會計」代替人工作業,三重防護,有效降低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於危機中育新機,以數字經濟催生新動能,火炬高新區在疫情大考之中,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彰顯出強大的經濟韌性和發展潛力。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公告,認定廈門軟體園為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軟體園二期
作為火炬高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軟體園是我市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核心載體,引領全市軟體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質量評價結果,廈門火炬高新區電子信息(光電顯示)產業獲評最高等級的「五星級」。冠捷科技生產車間
如何可以讓企業享受「家門口」
的石墨烯檢測服務?
由火炬高新區
累計投資5000萬元分三期建設的
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已全面建成
該平臺位於廈門創新創業園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內,圍繞廈門市及高新區的主導產業打造公共材料製備和檢測實驗室、導熱和散熱材料實驗室、防腐塗料/環境檢測開發和應用實驗室及電子元器件開發和應用實驗室,擁有專業領域知名專家帶頭組建的技術服務團隊,並正式入選福廈泉國家自創區重點項目及火炬創新平臺。生活在廈門火炬高新區
到底有多幸福?
樂業,政策有支持
安家,企業員工有保障
「三高」企業骨幹員工保障性商品房切塊配售方案啟動後,廈門軟體園243家企業分配到797套房源。火炬高新區將以「三高」企業培育計劃為抓手,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遴選上千家「三高」企業,通過加大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供給,著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和實力強、技術新、市場佔有率高、成長性好的新經濟企業。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關於《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度評價結果的通知》,火炬高新區3家孵化器考評優秀(A類),分別是: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有限公司,廈門軟體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廈門海峽科技創業促進有限公司。孵化器是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平臺,多年來,眾多企業在火炬高新區孵化器的助力下,完成了從雛鳥到雄鷹的蛻變。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同翔高新城)
百億級項目入駐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作為廈門市跨島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火炬高新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並吸引天馬第6代AMOLED生產線、中航鋰電、海辰鋰電池等百億級項目入駐,提檔升級進入加速發展期。中航鋰電A6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天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
聚焦新能源產業領域,百億量級的中航鋰電「新型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從洽談到籤約落地僅用時2個月,從籤約到交地開工用時2個月,總包進場後4個月完成一期項目封頂,是同翔高新城項目建設中又一個令人矚目的「廈門速度」。2個重點教育項目在同翔高新城開工建設,有效緩解片區學位壓力,擴大片區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進一步改善同翔高新城投資環境,促進產城人有機融合。科技創新,產權保護重中之重
火炬高新區7家企業被授予「2019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3家企業被授予「2019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該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國家對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方面工作突出授予的最高榮譽,也是國家給予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工作的最高評價。一起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2020年
火炬高新區被央視點讚10次
搭建「雲端會客廳」
保重點項目落地
廈門火炬高新區的環創科技
向武漢、襄陽兩地的環衛部門
捐贈了洗掃車,以減輕人力清掃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廈門火炬高新區
發布多條暖企措施
全面助力中小企業復工穩崗
央視《晚間新聞》聚焦火炬高新區
一事一策,助力高新技術產業復產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第三屆「推進機制活、建設新福建」
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
《廈門火炬高新區首創
「免申報」政策兌現方式》
獲得二等獎
廈門火炬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推行「免申報」政策兌現方式,突破傳統的「企業申報-相關部門受理-予以兌現」的政策兌現方式,變成企業無需申報,即可獲得政策獎勵資金。變企業吃透讀懂政策為管委會主動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精準推送政策,直接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撥付政策獎勵資金;變「企業要我服務」為「主動為企業服務」,政策紅利主動為企業送上門,真正實現企業「一趟不用跑」,切實提升政策兌現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企業獲得感。福建省商務廳通報全省開發區2019年度綜合發展水平考核,廈門火炬高新區獲評綜合發展水平第一名、實際利用外資第一名。在全省開發區「大考」奪魁,反映了廈門火炬高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勁頭和勢頭。作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引擎,火炬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實招商工作。面對疫情影響,火炬高新區堅持抓好「六穩」「六保」不鬆勁,一方面打通產業鏈,加速全產業上下遊關聯企業整體復甦;另一方面通過「創新十九條」等政策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重點引育「三高」企業,同時安排專項資金引導大學生人才到園區重點企業實習就業,打造火炬金融服務平臺和智能製造服務平臺。軟體園三期
疫情防控期間,火炬高新區積極搭建「雲端會客廳」,招商團隊通過「不見面」交流方式對接洽談招商項目共130多個。燕之屋扶貧工廠是火炬高新區產業扶貧的一個典型例子。這個來自廈門火炬高新區的知名燕窩企業,因為把工廠辦在移民安置點小區樓下,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作「家門口的工廠」。
火炬高新區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人才有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大舞臺。火炬高新區推進產學研平臺發展,讓更多人才有立業之所。目前,火炬高新區已設立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半導體工研院、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等重點研發平臺近20個,以及院士工作站8個、博士後工作站10個。同時,火炬高新區聚焦人才需求完善服務。專門開發火炬人才政策智能匹配系統,方便人才通過手機按鍵,快速精準匹配國家、省、市及高新區近40項人才政策;定期組織人才政策宣傳小分隊將人才政策「一張圖」送到企業和人才手中。
火炬高新區「大學生儲備計劃」於不久前制發支持企業吸納大學生實習就業工作方案,給予大學生和企業一定的補貼,從實習、見習、就業多維度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人才儲備,力挺企業招才引智。從短期來看,這一舉措能幫助拓展就業面,力促穩就業;長期來說,則可以通過人才儲備,緩解疫情過後可能出現的人才短缺,同時更加精準高效地培養和留住人才。火炬高新區管委會以
「點亮文明火炬 共築愛心之城」為主題
開展系列活動:
開展了憲法進社區、進企業宣傳活動,
移風易俗倡議活動,
「文明餐桌」督導活動,
志願服務成果展示宣傳,
有志願者遊園活動……
開展「文明餐桌」督導
通過系列活動
進一步弘揚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讓志願服務蔚然成風
引領崇德向善文明風尚
開展文明交通督導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發布
《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名報告》
火炬高新區企業表現優異
4家企業入圍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
1家民企入圍民營外貿500強
火炬高新區的未來
充滿了無限可能
沒有人能預知
但前方定是充滿希望
我們也和ta一樣
都在為當下努力
不懼風雨 不畏艱難
廈門軟體園佔5位,他們分別是:隆領投資的周晨瑤、快快網絡的林思弘、趣動文化的梁晨曦、久凌科技的姚啟雄、奇蹟山的楊浩。我們蹄疾步穩 努力前行
在新的起點上
每一天都可以重新歸零
火炬高新區在冊企業數破萬家
成為我省首個企業數破萬家的開發區
企業數量作為經濟「晴雨表」
折射出疫情之下
火炬高新區經濟逆勢增長的旺盛態勢
也凸顯了這片創新創業熱土的產業吸附力
未來已來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
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
走過了萬水千山
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
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你好!
嶄新的2021
廈門火炬高新區新聞信息中心出品
編輯丨李舜
審核丨管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