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嘉善縣羅星街道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要求,堅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措施、更實的成效,通過對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管理,不斷提升村民的文明素養和農村的環境面貌。
一、營造濃厚氛圍,提升文明素養。一是廣泛宣傳促轉化。結合村民、黨員代表會、婦女聯絡會、民情納涼會等活動,並通過上門走訪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進一步增強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的主動意識。今年以來,共新增各類宣傳設施 80 餘處,開展各類宣傳活動 125 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 7000 餘份。二是鄰裡互助促「競賽」。以農村黨員、村民代表、婦女聯絡員等為重點,推行包片包戶的「1+x」示範戶帶頭工作模式,發揮好「鄉裡鄉親」潛移默化的傳幫帶作用,生活垃圾分類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並形成「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良好局面。三是志願服務促提升。配備街道、村兩級垃圾分類督導員、聯絡員,組建志願者隊伍,按照垃圾分類每月督查通報情況,對重點片區、重點戶進行上門指導分類工作,全面提升垃圾分類正確率。
二、完善工作機制,提升推進力度。一是專班抓落實。在街道辦事處主任和村書記為組長的街道、村兩級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召開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培訓會、現場會、座談會、戶長會等形式,步步為營並深入推進。今年以來,專班開展專項督查活動 42 次,督查 18 個小區、56 個自然村的垃圾分類情況。二是網格抓推進。根據網格分別建立相應專職垃圾分類督查網格員隊伍,對網格內垃圾分類質量進行每日巡查打分。對配合度低、分類不準確的農戶做好上門指導,並將每日網格內檢查情況上報至垃圾分類微信工作群審核後,下發至農戶微網格群或在智慧考核小程序中公示。三是分級抓考核。將垃圾分類納入街道對村(農村社區)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設置「正反」雙向考核指標,實行「周通報、月評比、季匯總、年考核」的督查制度。制定《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中心和混合垃圾分揀中心運維項目月度考核表》,由街道專班每月對第三方開展 2 次抽查打分,將月度考核成績、村(社區)反饋情況、上級督查情況與年度獎勵相掛鈎,強化第三方責任落實。
三、探索智慧管理,提升工作成效。一是創新分類模式。針對不同區塊村民的居住密度和生活習性差異,羅星街道堅持因村制宜,倡導鼓勵並形成了馬家橋村、鑫鋒村、亭橋村的「到戶收運+籌碼兌換」推進模式;城西社區、厙浜村的「到戶收運+積分+智能管理 app」升級模式。二是融合「三微」治理。將垃圾分類融入基層治理,層層推進責任落實,以「細分網格到單元,細化責任到成員,細劃任務到黨員」的模式,利用好「微嘉園」,全面推進街道 36 個網格的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分類「微治理」。三是推行積分獎勵。羅星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文明戶考核重要內容,體現於優美庭院、善美家庭、「德治」紅黑榜等各類評比獎勵,全面推行積分獎勵制度。按照分類正確與否,實行積分累計,每一積分抵 0.5-1 元,計入村民「積分兌換存摺」,充分調動農戶參與積極性。目前,街道已建立積分兌換超市 10家。
【來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