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在青島】于洋:創業是條不歸路 深度學習方能行遠

2021-01-08 魯網

  魯網1月7日訊(記者 劉亮亮 祁琳)創業,是一個人與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故事。創業過程中,也許會經歷孤獨、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終將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近期,魯網青島推出「創業在青島」專題新聞欄目,通過一個個初創者的故事,看這座青春之島如何培育和孵化這些新生力量,觀這座城市能否給這些創業者提供一個留下來紮根的理由。

  本期,我們走進青島柒貳法則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對話創始人于洋。

  四川路25號,曾經誕生了與共和國同齡的青島造船廠,多艘漁業、公務船從這裡揚帆;2013年,老船廠啟動搬遷,金茂灣拔地而起,國際灣居綜合體呼之欲出;2018年,青島柒貳法則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與大多數平臺公司不同,創始人于洋沒有選擇交通更加便利的東部,而是將創業孵化平臺落在了老城區靈魂與文化的交匯點——團島膠州灣畔。

  源起:一名建築設計師的本能和初心

  80後于洋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島小哥」。2004年,他從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然後進入一家國企設計院,主要負責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做城市規劃必然要了解城市的歷史,所以我系統研究了青島的城市發展脈絡和主要時間節點。

  2008年底,于洋入職青島一家房地產企業,從設計進入實操階段。「期間我深度參與了幾個項目從拿地、開建、落成、出售以及招商的全過程,基本了解了地產行業的運營模式,也引發了我對地產行業和城市發展之間關係的新一輪思考。」于洋表示,在地產企業工作的同時,他也經常回到設計院幫忙,「還是不想脫離這個行業,因為熱愛。」于洋說。

  因為設計院在城陽區,而城陽又是青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城,所以在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方面帶給他很多啟示。

  「2013年,我開始關注智慧社區,但是當時的政策沒有明確的指向,硬體和軟體也沒有行業參考,更別提行業標準化了,因此這個想法便擱置。」于洋表示,直到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迎來總體供求平衡的「長期拐點」,他覺得機會來了。

  「當我發現城市中心有眾多舊房閒置時,我覺得可以用此做點什麼。於是在北京和同行交流,大家普遍認同當下中國的城市到了新一輪升級改造的階段。也就是大家現在經常提到的『城市更新』理念。」于洋表示,他認為合理的模式應該是資方把閒置產業當作城市中心的不良資產,用資金解套,把產業樓宇重新裝修後,再注入資產。

  「我當時就覺得可以把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運營作為一項創業內容。」就這樣,于洋的創業之路開始萌芽。

  波折:生存和生命不同義 向心而行

  雖然有了創業思路,但通往成功的路上必然荊棘叢生。身體健康,首先給了于洋「當頭一棒」。

  2016年,處於人生事業的十字路口,于洋有些迷茫,便遠赴紐西蘭學習休養。 「這期間我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體重驟降70多斤,數次被醫生下達病危書,下床僅10米遠的路都走不了。那時,站在窗邊看著外面的世界,想到之前從事地產工作,賺的都是快錢,是為了活著與生存,並不是我內心真正喜歡的。」于洋表示,在那一刻,他在心裡暗暗決定:不能簡單的活著,要過與眾不同的人生,用一輩子去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

  回國後,他暫停了之前全部的業務。2017年,于洋開始前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考察了以車庫咖啡、36氪、3W咖啡、YOU+社區為代表的聯合運營辦公空間與載體,最終決定與國內知名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合作成立,並成立產業創新中心。

  憑藉多年跨行業的知識積累和深度思考,于洋創新性地把孵化器定義為包括辦公室、書店、咖啡廳、茶室、會議室在內的產品,讓企業朝著「小、輕」發展。「如果把產業地產比作樓盤,那孵化器就是樣板間,以樣板間實現整個樓盤的盤活。」 他說。

  落地:「7+2」是法則也是體系 擴大平臺邊際效應

  2018年,于洋組建頂級專家和運營團隊,正式成立柒貳法則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位於四川路25號金茂灣的產業創新中心也很快亮相。

  其中專家團隊包括中國大數據生態聯盟大數據百人專家組成員張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葛振豪、英國薩裡大學5G 中心創新中心博士後王桐、清華大學博士後胡斌、東華理工大學博士宋偉寧等眾多行業大咖。

  柒貳法則本身也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導向的科技公司,項目方向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及5G在工業中的應用、數據安全、網絡信息安全、工控信息安全、數位化工廠改造、工業機器人、雷達、區塊鏈、關鍵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智能製造的智慧園區平臺建設、產業園區平臺建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海洋科技、食品發酵、智慧醫療等。

  為什麼取名柒貳?很多人問過于洋這個問題。

  「首先是我們的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7+2』服務體系,其中包括辦公服務、金融服務、政策服務、市場服務、發展服務、社群服務、成長服務等7項創業全方位服務體驗,1V1專業創服夥伴和精準產業對接開放平臺2大特色服務體系。」于洋表示,柒貳法則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引入孵化企業之前,會進行精準產業對接,提前為企業找到訂單,讓企業帶著訂單入駐,顛覆原有的企業孵化器模式。

  目前落戶在柒貳法則空間的青島頤匯雲數字科技公司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頤匯雲主要從事智慧社區居家隔離解決方案等技術研發。當了解到企業在智慧醫療方面也有技術優勢時,于洋第一時間帶著團隊和所在的雲南路街道溝通對接合作機會。

  在街道的支持下,頤匯雲以最快速度開發出核酸檢測信息登記小程序。核酸檢測雖然用時很短,但信息登記環節耗時太長是最大「痛點」。頤匯雲開發的小程序正是基於這個痛點,極大提高了雲南路街道的核酸檢測效率。

  從事垃圾分類運營一體化建設的青島海滄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雲南路街道共同打造垃圾分類試點街道,轄區內建立多座笨鳥智能垃圾分類屋,配套建立零廢棄循環基地,多措並舉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為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做出了貢獻。

  另外還有致力於提供有視覺震撼力的高科技視覺解決方案的青島凌瞻視覺科技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全案影像服務的青島一五上傳媒有限公司;近日憑藉《基於應用性能監控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獲得「雲行齊魯」山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大賽二等獎的山東三城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優秀企業入駐柒貳法則空間。

  除了「7+2」服務體系,柒貳法則還是一個代表複利的理財術語,用於估算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某種程度上,這似乎也契合了柒貳法則所承擔的企業孵化使命,通過量化精準理性推動企業發展。

  截至目前,柒貳法則空間已經入駐企業26家,行業範圍覆蓋科技、文創、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數據安全等。

  未來:引入產業與青島這座城市無縫銜接

  雖然成立只有短短2年,但于洋的「雄心壯志」顯然不止於此。

  「除了孵化中小微企業,我們更願意配合政府承擔招商引資的使命。」于洋介紹,目前柒貳法則正在引進由國內行業頂級人才牽頭組建運營的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以及幾家央企和上市公司的分支機構,還在通過工信部和頭部高校建立行業的聯合實驗室,以配合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如何選擇引入的企業?于洋表示,柒貳法則引進的企業一定要能夠孵化當地的產業生態,比如青島是海洋城市就要引入與海洋相關的產業。「目前我們正在與中國太平洋學會等專業協會平臺對接,洽談海洋類企業引入方式等」于洋表示,他希望根據企業特性分門別類的打造產業園區,做到在生態內的連結上下遊企業,逐級達到輻射市、省、國的範圍。同時,柒貳法則正在與國內Top10地產企業合作產業地產規劃、產業導入及運營,力爭為青島精準打造符合當地特色的產業生態圈。」

  「我建議新時代年輕人深度學習,尤其是技術型專業要『學無止境』,經歷世事,跨足多行業了解環境變化。如果有創業想法的人應該提前兩三年做好人生規劃,在心態成熟、武裝思想後再開始創業,明白創業是條不歸路,失敗是必然的,貴在百折不撓,不忘初心,對自己和企業負責,解決社會『痛點』難題。」于洋說。

  往期回顧:

  第一期:【創業在青島】90後畢凱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創業很難

  http://qingdao.sdnews.com.cn/jzgc/202009/t20200915_2794574.htm

  第二期:【創業在青島】李建飛:畢業12年經歷了千萬富豪、破產、打工、再創業……

  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009/t20200926_2800116.htm

  第三期:【創業在青島】朱仲全:國企高管投身社區電商 網際網路商業唯快不破

  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010/t20201029_2814688.htm

  第四期:【創業在青島】宋志輝:青島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需要工程師的自我覺醒

  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011/t20201112_2821221.htm

  第五期:【創業在青島】「80後」新農人張業順:創業十年,在失敗中看見未來

  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011/t20201127_2828482.htm

  第六期:【創業在青島】劉達平:照亮的不僅是房屋,更是未來

  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012/t20201217_2838753.htm

相關焦點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 鬥門法院開展青年理論學習分享活動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 鬥門法院開展青年理論學習分享活動 2020-12-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創業之城迎來創新節
    本屆創新節雲集行業大咖、齊聚頭部企業,為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和人才搭建起展示交流的舞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園講座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表示,所有創新無論大小,無論是顛覆性的或者微小的,最初的形態都是一個「想法」,而所有「想法」都來自於「問題」,「問題意識」敏銳不敏銳,問題提得好不好,對創新創業影響重大。
  • 2020青島創新節:全城湧動「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的激情
    「最強大腦」登上「主舞臺」創新節是青島為八方來客搭建的創新創業「主舞臺」,登臺的是中國經濟領域「最強大腦」的代表。客人們不會「空著手來」。創新節為青島築起了連結全球頂級科技成果的通路,讓一流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斷在青島紮根。
  • 【司青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司青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2020-10-06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青島創業訓練營投融資對接會,6家投融資服務意向項目籤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9月23日,在首屆青島創業訓練營投融資對接大會暨閉營儀式上,200餘名優秀企業家齊聚一堂,垃圾分類無廢R-Home可持續生活交互平臺、鑑定產業網際網路等一批優質項目參與現場對接,海邦基金、深創投等6家知名投資機構以及青島銀行、青島農商銀行2家銀行代表全程參與,最終
  • 山東省數據應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作品路演活動圓滿舉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5月18日訊(記者 王熠)5月16日,由山東省大數據局主辦,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承辦的山東省數據應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作品線上路演活動圓滿舉行。青島市信息基礎設施完善,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市場廣闊,先後成為國家首批「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試點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國家首批政務信息資源目錄試點城市,建成的人口基礎資料庫包含56類主題4.1億條數據、法人基礎資料庫包含39類主題6000萬條數據、公共信用資料庫包含662類5.9億條數據;數據共享實現了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共享需求滿足率達98%;開放數據總量達2000萬餘條,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 螞上創業營「創業十誡」:2020,重新定義「創業」
    7個月的時間,21位明星導師,「戰略布局」、「組織、文化和人」、「經營決策與風險控制」、「企業經營與擴張」四大課程模塊,螞上創業營的學員們,不僅在課堂上完成了以「實幹、深度」為特色的系統性的課程學習,而且在課後與10多位來自網際網路大廠、一線投資機構、頭部創業公司的大咖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度交流。
  • 螞上創業營創業十誡:2020重新定義「創業」
    7個月的時間,21位明星導師,「戰略布局」、「組織、文化和人」、「經營決策與風險控制」、「企業經營與擴張」四大課程模塊,螞上創業營的學員們,不僅在課堂上完成了以「實幹、深度」為特色的系統性的課程學習,而且在課後與10多位來自網際網路大廠、一線投資機構、頭部創業公司的大咖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度交流。
  • 珠海橫琴:澳門青年創業可線上參與學習
    、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橫琴新區管委會澳門事務局舉辦了「澳門青年創業線上學習活動」,為澳門青年提供創業培訓。近400名澳門青年參加線上培訓,其中50名澳門青年代表參加了線下創業交流分享會,並走訪了橫琴的澳門青年創業企業。  「澳門青年創業線上學習活動」由能手職業教育(珠海)有限公司和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共同承辦,藉助能手公司的線上學習平臺,以線上學習為主,線下分享交流為輔,讓澳門青年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在兼顧工作的同時,自由安排學習時間,系統學習創業知識,為實現「創業夢」豐富理論基礎。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董事長致海蘭信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我們共同見證與經歷的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庚子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回顧19年的創業經歷,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感受頗多。這封信,我不講成績和套話,只講問題和對策。2001年,我和魏總與所有畢業生一樣,一無所有、只有夢想,希望通過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創立了海蘭信。
  • 政前方 | 最優營商環境的青島密碼:「4+1」生態,讓創業企業舒心...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開放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工作落實改革攻堅,學深圳趕深圳,學習上海服務,青島全面推進去年發起的「15個攻勢」,營造讓人舒服的營商環境。青島努力打造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4」就是「四鏈合一」,「1」就是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 青島農大完成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工作
    青島農大完成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工作 根據《關於開展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申報評選工作的通知》要求,青島農業大學組織了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立項評審工作。
  • 青島大學攜手泗水縣校地合作 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雅新 青島報導   7月13日,青島大學與濟寧市泗水縣校地合作座談會暨「青春助力·彩繪泗水」 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泗水縣聖源酒店西中會議室舉行
  • 創業乾貨 | 我從7次失敗的創業中總結出的8條經驗
    創業乾貨 | 我從7次失敗的創業中總結出的8條經驗創富港  2020-12-10 16:21:00  閱讀量:4.86萬 你們不會連創業乾貨都要審核不通過吧???這篇裡面可什麼企業都沒有提到啊)失敗的經歷和成功的經歷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墊腳石,經歷過的都是成長。本文譯自Medium,原標題為" 8 Lessons from My 7 Failed Startups",作者Tim Denning有過7次失敗的創業經歷,他從這些經歷中總結了8個值得學習的經驗教訓,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投資家Mark Cuban的十二條創業經
    今天,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和大家分享,他的十二條生意經。1、開公司這件事,要麼不做,要麼用心。畢竟在人力、物力各方面,這都是件大投資。2、可以策劃公司退路,但不能因此迷失進取之心,影響商業判斷。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會議現場之一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3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有感: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有感: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2020-09-18 10:55:46   來源:安青網
  • 賦能「創業城市」,青島「藍洽會」引進高層次人才近3000人
    劉傳華介紹,青島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聚焦「創業城市」建設,本屆「藍洽會」通過創業這個主題,把城市發展所需的人才等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來、循環起來。
  • 李開復青島「入夥」: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我們要了解這...
    前不久,創新工場孵化的創新奇智科技有限公司集團總部正式落戶青島。昨天下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博士,被聘請擔任青島市科技創新決策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並以「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的創新創業」為題,在青島進行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