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做好媽媽美夢中的袁詠儀,卻被孩子叫「壞媽媽」?哪出錯了

2020-12-23 JOJO育兒說

袁詠儀和老公的婚姻生活,是很多女人都羨慕的理想生活,然而她和兒子之間的關係,卻和大部分寶媽一樣。

在《魯豫有約》這檔談話節目中,袁詠儀就提到過,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警察,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指令大於溝通,家裡有很多的規矩,父親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她一直沒有感覺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問題,因此在有了兒子之後,自然的就對兒子要求更加嚴格,可是卻發現根本行不通。

對兒子的嚴厲管教,讓她成為兒子口中的壞媽媽,爸爸卻依然是好爸爸,這種落差感讓袁詠儀不能理解,甚至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想要找找其中的問題,卻發現原來最大的問題源於自己。

哪怕母親苦口婆心地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孩子依然不會領情,在孩子眼中自有好壞的標準,可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口中,都是壞父母。

1,滿心地付出,卻成了孩子口中的壞媽媽?

珍妮·艾裡姆說過,孩子存在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庭觀念和管教方法。很多父母的教育都是這樣,單方面為了孩子好,給予孩子各種管教,卻忽視了孩子的意願和態度。

父母過度負責任,幹預孩子的成長,過度控制孩子的行為,就是一種錯誤的教育。小王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對孩子的付出可謂是巨大的,放棄了自己研究生的學歷,在家一心育兒,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夫妻兩地分居,自己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在城市裡,每天為了孩子的學習操心,早上六點要叫孩子起床讀英語,中午要送孩子去輔導班,晚上要接孩子去私教老師家。

家長無微不至的陪伴,成為了孩子叛逆的理由,小王的照顧密不透風,讓孩子喘不過氣,甚至不想回家,開始逃課、厭學。

小王一昧地將自己以為的最好的,都捧在孩子眼前,卻忽視了孩子想要出去玩的眼神,聽不見孩子想要去遊樂園的提議,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會聽不見自己說話,他感受不到一點點的關愛,好像自己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工具人,只要任何一個人代替自己,成為了媽媽的孩子,都無所謂。

這讓孩子更加牴觸小王的關愛,甚至會產生厭惡的心理,滿心的付出卻不能被孩子看到,反而讓孩子糟蹋自己的關愛,對於任何一個媽媽來說,都是心痛的經歷。

2,媽媽自以為的好,和孩子眼中的壞,這矛盾如何阻礙孩子發展

媽媽總以為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總是想讓孩子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受到更高等級的教育,摒棄掉所有的壞習慣,因為害怕孩子學會抽菸,十幾年的老煙槍甚至開始戒菸。

一家人為了孩子開始拼搏,可孩子想要的卻只是陪伴,《以團之名》中的楊桐,作為富二代,經常十天半個月見不到爸媽,他最想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哪怕生活會不好。可陪伴和未來恰恰是父母不能同時給予的。

每當媽媽強制讓孩子改變想法或者行為時,孩子就會有種被束縛的感覺,時間長了看見媽媽就會感覺壓抑,這種壓抑和牴觸的情緒,讓媽媽在他們心中開始變成壞媽媽。如果問孩子是喜歡孩子媽媽還是爸爸,大多數孩子是喜歡爸爸,因為爸爸不太管教。

孩子和媽媽之間的矛盾,是需求和要求之間的矛盾,孩子需要媽媽的關愛,媽媽卻要求孩子有更好的習慣和未來,馬斯洛的基本層次需要論中,愛與歸屬的需要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成長陪伴的需要,可媽媽直接要求孩子要達到自我實現的需要,跳過了滿足關愛的需求,就是矛盾點。

對於自己的高要求是阻礙親子關係發展的原因,媽媽太想做一個好媽媽了,以至於對自己要求高,還對孩子要求更高,想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教育做出一個明顯的反饋,卻忘記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壓力教育。

高壓教育的弊端就是反彈,壓得越厲害,反彈越嚴重,一個好媽媽和壞媽媽之間,僅一念之差,就可以讓彼此的親子關係,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3,從壞媽媽到好媽媽,寶媽需要哪些發現和改變

孩子嚴重的壞媽媽不近人情,對自己要求嚴格,只要是出現在自己面前,總是伴隨著各種要求,好像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達不到媽媽滿意的程度,這種挫敗感讓孩子討厭自己,也討厭媽媽。

想要做一個好媽媽,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認知,一個好的媽媽需要做到的是什麼,就是放鬆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育兒壓力,非要孩子達到一種什麼成就,對於孩子來說,最珍貴的是快樂和想像,最難得的是完整健康。

心理上的健康更難,需要媽媽細心地發現孩子成長的問題,一個好的媽媽不僅僅會溝通,還會觀察,通過一些小舉動,觀察孩子的成長煩惱,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充當一個傾聽者,並且給予孩子鼓勵和安慰。

一個孩子最大的底氣源於父母,很多孩子都無所畏懼,對於很多事情都非常喜歡嘗試,好像不知道害怕,那是因為父母沒有教過孩子害怕。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就是他們面對世界的勇氣。

成為一個好的媽媽,自然也不能缺乏管教,一昧的放養反而是毀了孩子,但是管教的方式卻可以選擇,不那麼強勢,也不事無巨細的準備,處於一種抓大放小的態度,大事上嚴厲,小事上模糊,讓孩子知道對錯,情緒又不用一直緊繃。媽媽帶給孩子的感覺,更多的是包容,哪怕是媽媽更多的管教,在成年後依然會被理解,那麼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童年,也是媽媽們的心願。您對於母親強勢管教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袁詠儀自曝兒子叫她「壞媽媽」,令她心寒!孩子眼中的好媽媽是什麼...
    文/露西小姐 在前段時間播出的綜藝《成為媽媽後》中,袁詠儀作為嘉賓,在節目中自曝兒子曾經管她叫「壞媽媽」,比起她,兒子更加喜歡爸爸。
  • 袁詠儀自爆兒子曾想「換個媽媽」: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不得不感嘆,還是袁詠儀的基因好,14歲的張慕童長得又高又瘦,個頭已經快趕上爸爸張智霖啦!看著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樣子,怎麼也會想不到袁詠儀曾經也有過很多育兒的煩惱!我曾經在微博上刷到過一段袁詠儀的專訪。但心理醫生的話讓她很震驚,醫生告訴她,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她這個做媽媽的存在問題。原來,袁詠儀脾氣很暴躁,也非常強勢,是個很嚴厲的媽媽,很少關注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想法。她認為對的事,會逼著孩子去做;認為不好的事情,會不聽兒子辯解,直接拒絕;孩子做錯事,她會對兒子大吼大叫,不由分說懲罰兒子。
  • 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
    案例: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被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寶媽小月有一個4歲的兒子,平日裡一直都是由奶奶帶娃的,但是讓寶媽小月沒想到的是,由於老人的溺愛,4歲兒子有了很多壞習慣。在一個周末,寶媽小月帶著兒子去逛超市購物,就發生了一件讓寶媽小月非常頭疼的事情。
  • 袁詠儀自爆兒子想換媽媽:「為何我這麼愛孩子,他卻依然恨我?」
    但是媽媽卻說:「我知道你煩,可媽媽無非就是為你好。」 就在最近的綜藝上,袁詠儀也談到了自己教育兒子的問題,袁詠儀表示:「我覺得我對兒子有時仍太火爆,我不是罵,而是我有時仍有少許操控症,希望他是跟著我,聽我說的坐在這站在那。」
  • 張智霖袁詠儀兒子亮相 完美繼承了爸爸媽媽的優點
    原標題:袁詠儀張智霖兒子魔童首次出境,一家三口都是神仙顏值!《妻子的浪漫旅行》正在熱播,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哪對夫妻的相處模式呢?一開始小編就是衝著大仙和靚靚夫婦去的,沒想到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他倆的兒子魔童也驚喜亮相。
  • 扶貧路上的「壞媽媽」和「壞兒子」
    「叫你不用回來了嘛,你媽這有我呢,工作要緊。」父親一直在說,可他卻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只是默默地往父親碗裡夾了菜。鍾世軍心裡想,自己何嘗不是個「壞兒子」呢。她的名字叫李婷,今年女兒4歲了。每天晚上,在工作間隙,她總會騰出時間跟女兒視頻通話。在短短的幾分鐘裡,平時在工作中都緊鎖著眉頭她定會舒展開來,滿滿的幸福感洋溢在臉上。有段時間,由於工作任務繁重,隊友們都忙著加班,很多時候都會加班到凌晨。這期間,李婷沒有給孩子開過一次視頻,有時候孩子開來的視頻忙不上接,也只能狠狠心掛掉。
  • 孩子愛說壞媽媽該怎麼教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孩子愛說媽媽壞該怎麼教育? 孩子總愛說壞媽媽,無論給孩子強調多少遍,強調媽媽多麼愛你,都沒有用,還是依然改不了。 那麼這是孩子在進入語言暴力期,也就3~5歲的時候特有的現象。為此,大家不用過於介意,因為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
  • 媽媽越「壞」,孩子越優秀!現在看到太及時了
    媽媽越壞,孩子越優秀01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子心切的好媽媽,但是這種愛如果變成了溺愛,就會是一把摧毀孩子的利刃。前幾天朋友和我訴苦,說自己的兒子4歲了,她整天帶娃,生怕有個閃失。搞得她這些年,整天腰酸背痛,前幾天實在受不住了,去醫院檢查下,說是腰椎間盤突出。你能說她不是個好媽媽嗎?她整天勞心勞累24小時守著孩子。
  • 孩子拼音總出錯,佛系媽媽暴跳如雷,拼音卡秒變桌遊,玩著就搞定
    拼音成為許多低年級小朋友「永遠的痛」前兩天到朋友家串門,一進屋就聽到了晨晨的哭聲,一問才知道:晨晨暑假作業沒做好,很多拼音都錯了,晨晨媽媽正在大發雷霆。晨晨和我家Coco是好朋友,他們都是剛剛讀完小學一年級,這個暑假的作業包含了很多拼音的內容。
  •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天下父母都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養育孩子。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就沉醉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但是憂愁隨之而來,應該怎樣養育這個孩子成了父母心中最大的問題。
  • 旁人眼裡的三種「壞媽媽」,孩子長大會感激她,「壞得」恰到好處
    當媽是件苦差事,可偏偏有些媽媽能夠既輕鬆、又省力就把孩子帶大,而這種看似「吊兒郎當」的當媽行為,會換來別人的指責,可她們真的錯了嗎? 每當看到別的同齡人都有父母接送,這位網友小小的內心都無比羨慕,覺得自己的媽媽不愛自己;看到別的爸爸媽媽給自己的孩子送傘送飯,自己卻只能每天看天氣預報提前帶傘,去食堂打飯,網友說:自己當時真的是「委屈極了」。
  •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給娃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別人眼中的「壞媽媽」,是孩子的「福星」,原來「壞媽媽」也是寶一位飽讀詩書的母親,一定能培養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一個謙謙君子般的孩子,背後的母親定是通情達理之人;善良勇敢的孩子,他的母親一定積極樂觀,十分陽光。
  • 北大學生包麗去世,網友:鮑某叫媽媽,牟某叫媽媽,是罪人的套路
    網友在這兩件事情中發現了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叫受害者「媽媽」!4月11日,被男朋友要求割輸卵管的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其男友一直未出面道歉,一直保持沉默的方式,以為這件事就會這樣悄悄過去!包麗的母親聽到去世的消息後,啜泣不止,其稱「如果不是遇到牟林翰,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她將繼續進行維權!
  • 【巾幗在線】陳羽玲:孩子,「愛心媽媽」陪你長大
    A:在這次活動中,是小喜智選擇了我做她的媽媽。那天的情景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當時活動安排是我們愛心媽媽去和孩子結對,活動現場臨時改變讓孩子們自己找媽媽,小喜智是第一個跑出來拉住我的手叫我「媽媽」的。老師問她今天找到了媽媽,你有什麼話對媽媽說?小喜智大聲的說:「我想要媽媽多愛我一點!」
  • 婆婆一遍又一遍給寶寶說媽媽壞,我該怎麼辦?
    可是,媽媽真的壞嗎?媽媽做什麼了,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在孩子耳邊說媽媽壞?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為一個六七斤的大胖小子並不容易。長達十個月的時間裡,媽媽不僅要克服因為孩子身體發育導致的嘔吐、眩暈、腰痛、睡不著覺等身體上的壓力,還要及時調整因身體不適、家人不理解導致的不良情緒,以免影響孩子。
  • 有一種傷痛叫媽媽不在,有一種幸福叫媽媽還在
    有一種傷痛叫媽媽不在,因為父母一旦不在世了,我們就直面死亡,心裡的靠山就倒塌,不得不一夜長大;有一種幸福叫媽媽還在,因為父母在世時,我們就可以還是孩子,有可以任性的地方。我媽生病多年,幸得兄弟姐妹多,才敢遠嫁他鄉,但心裡依然非常害怕收到家裡不好的消息,工作再忙,孩子再小,每年保證至少回家一次。從那時起,我才真正感覺到,媽媽在一個家庭中無人可及的地位,有媽媽的嘮叨,有媽媽做的飯菜,有媽媽的愁眉苦臉或慈祥笑臉,是為人子女多大的幸運!
  • 袁詠儀一家被偶遇,張智霖絡腮鬍搶鏡,13歲兒子身高快趕上媽媽
    張智霖留起了醒目的絡腮鬍,袁詠儀身材纖細體型管理很到位,13歲兒子身高快趕上媽媽。常住香港的網友爆料時常偶遇這一家三口組隊逛街,袁詠儀又瘦又美,留了鬍子的張智霖比以往更有男人味。相比穿著黑衣服的低調父母,最搶鏡的還是張慕童(魔童)。13歲的他少年氣滿滿,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濃眉大眼高鼻梁,超像袁詠儀年輕時。
  • 當你聽到孩子說「壞媽媽,打死你」時,你會怎麼做?
    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這樣一幕:寶媽帶著孩子擠公交,牽著寶寶的手上車。誰料孩子嘴裡說:壞媽媽,我不想上車打你。一隻小手打在了寶媽媽的身上,但是媽媽的神態並沒有改變。我想這種現象應該很多發生在這位寶媽媽身上,我們總說孩子說話不過腦子,但還是要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
  • 《死亡派對》熱映 袁詠儀動情演繹雙面母親
    目前,懸疑電影《死亡派對》正在全國熱映,片中袁詠儀飾演一位單身媽媽
  • 孩子拽壞了進口紅提,被售貨員罵「沒家教」,媽媽的做法堪稱模範
    你兒子拽壞了我家紅提子!惹禍精!」 王大姐看著咄咄逼人的售貨員,這才發覺,這家水果專賣屬於私人承包。也難怪,對方的態度如此惡劣。 王大姐的兒子嚇哭了,紅著眼睛特委屈:「媽媽,我想吃那個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