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四大菩薩,你知道是哪幾位?別再弄錯了!

2020-12-22 水往雲來

眾所周知,佛教中有四大菩薩。一般說來,人們會習慣地以為在大雄寶殿中的四位菩薩,也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就是人們所說的四大菩薩,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真正指的就是這幾位。同時,她們是人世間四種寓意的代表。

第一位: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也叫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願力而著稱。並且,她以「觀世間聲音,救眾生於危難之中」,她還會因應不同眾生的身份,示現不同的身相進行救度。

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在人世間,許多人有諸多善良的品質。這些品質,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因時、因事而改變。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有一位觀世音菩薩,希望自己在困難的時候,有這樣一位「觀世音菩薩」前來救度自己於危難之中。並且,希望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垂憐。

第二位: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也叫文殊師利菩薩,也叫曼殊室利菩薩。在佛教中,她是「七佛之師」、「諸佛母」。她有無量的智慧,能度任何人。只要有人對文殊菩薩生出信心,她就能以無量智慧,將你度脫苦海。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一個人想要擁有無量智慧,就需要有一位智慧充滿的導師,而文殊菩薩,就是其中的不二選擇。在每個時期,人世間都會出現各種智慧充滿的人物。每個人都希望,那個擁有無量智慧的人,就是自己。也就是說,人們信奉文殊菩薩的真正原因,是希望自己也像文殊菩薩那樣,智慧無量。

第三位: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也叫地藏王。在佛教中,他是願力的代表。特別是他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他為了度化眾生,寧願自己永不成佛,永不入涅槃,永遠做著度化眾生的事情。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他的思想,值得每個人深思。

地藏菩薩,是孝順的代表。在我們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有生就有死,有少就會老。到了老時,到了死時,就希望有人能孝順自己,供養自己。甚至不受任何苦,不受任何折磨。而這一點,正是地藏王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說,眾生信地藏菩薩的真正原因,就是希望即使遇不到真正的地藏菩薩,也能有那麼一天,有人像地藏菩薩一樣的來度化自己,照顧自己。

第四位: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也叫彌勒佛,也叫未來佛、一生補處。在佛教中,他是繼承釋迦牟尼佛成佛度人之後,在未來成佛度人的菩薩。佛教中將他擺在入山門的第一大殿,意思不僅是一見歡喜,還有讓眾生與彌勒佛結緣,以期在未來彌勒佛度人時,能進入他的門下修行。

彌勒菩薩,是正能量的代表,也是希望的代表。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都留有一線希望,希望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能遇見佛。甚至希望自己在將來,能遇值佛世,能親耳聆聽佛祖講法。而彌勒佛帶給人們的,正是這一點。這也是人們信奉彌勒佛的原因。

也有人說,普賢菩薩才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其實也不算錯。因為普賢菩薩,代表的是行,也就是實踐。但是真正的四大菩薩,就是以上的四位。他們本身的寓意也代表著慈悲、智慧、孝順、希望幾種美德。如果有人能將這四種美德集於一身,就是一位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如來!

相關焦點

  •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你了解多少?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很清楚,佛教裡有許多尊佛,上過佛教晚課的人也肯定念過《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佛名號眾多,比如我們常說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笑口常開彌勒佛、阿彌陀佛等等,但是我們今天不是來介紹佛教裡的諸多大佛的,而是和大家普及一下佛教裡有名的「四大菩薩」。
  • 佛教的四大菩薩,你知道都是誰嗎?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智、道的意思;薩埵,眾生、有情的意思。菩薩,翻譯過來,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大乘佛教中有四大菩薩,與我們中國非常有緣。我們的「心地」,就如大地一樣,本具佛性,本自圓滿,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所以叫地藏菩薩,這名字也是表法用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主要就是孝道,這是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孝親尊師。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怎麼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怎麼會聽師長的話?老師再有能力,再有學問,也沒法教你。
  • 你聽過四大天王,你聽過四大菩薩嗎?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封神演義》中的四大天王,就是都姓魔的那四個兄弟,之前還聽說四大天王其實是有五個人,但是我今天看了一下,其實只有四個人,並沒有那第五個天王。好像是後來才搞出來的。額,不過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四大天王呀,今天的主角是佛教的四大菩薩,我想大家可能有點不知道這四大菩薩是哪幾位,其實他們都是非常的有名,我想我一說出來大家就知道他們是誰,只是沒想到是他們組成的四大菩薩,他們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
  • 佛教中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看了你就知道了!
    在佛教中,有四位大菩薩非常有名,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這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大智、大行、大悲、大願。這四位菩薩,每一位菩薩都有一個坐騎,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許能回憶起,唐僧幾人經過獅駝嶺時,遇到了三個神通廣大的妖怪,這三個妖怪,要比一路上遇到的很多妖怪本領都大,這其實是因為這三個妖怪背後的主人,都不是一般的菩薩。這三個妖怪之中,有兩個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他們分別是:青獅和白象。
  • 佛教四大菩薩,都代表什麼,你知道嗎?
    佛教的四大菩薩所代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四位菩薩在佛教中有著很高的名望,而且還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敬仰。不過很大一部分人只是看著別人都禮拜他們,自己也跟著拜,卻不了解這四位菩薩所代表的真正含義是什麼。1、地臧菩薩:孝道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聖山,常年香火旺盛,分別供奉哪座菩薩?
    中國的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在人們出門旅遊時往往也會去一些佛教寺廟或景區看一看,感受佛教文化。在我們國內有四大佛教聖山,大家知道是哪嗎?在這四大佛教聖山當中,供奉的分別都是什麼菩薩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
  • 佛教四大菩薩保佑眾生
    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 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你去過哪幾個?
    不二姑娘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中歷史最悠久,底蘊最深厚的佛教,早已在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印記。在歷史的演變中,它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世界。佛教自東漢以來一直在我國盛行,諸多寺廟,名山,宗教應運而生。那麼,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哪幾個?在哪裡?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以及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五臺山:文殊菩薩五臺山,位於山西境內的五臺縣內。
  • 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指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 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供奉四大菩薩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先說普陀山。這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浙江舟山。既是佛教聖地,又是海島景區。在中國很少見。站在山上,從任何角度看海都很美。在古代,這裡的寺廟數量達到近百座。除了一些佛教文化雕塑,這裡還能看到一些僧人。山上主要有三座寺廟,分別是法雨、惠濟和普濟。此外,還有一些洞穴景觀。
  • 四大佛教名山的四大菩薩的手持法器
    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一般來說是有約定俗成的先後的說法的。即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金五臺指的是位於山西的五臺山。銀普陀指的是位於浙江的普陀山。銅峨眉指的是位於四川的峨眉山。鐵九華指的是位於安徽的九華山。
  • 佛教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告訴你何為真正的文殊菩薩
    ,人們可能對於所有的佛的名字無法說的完全,但是對於佛教中的四大菩薩的名字,人們卻是如數家珍,這個是因為四大菩薩的慈悲已經深入人們的內心。實際上佛教的四大菩薩也不是我們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就比如文殊菩薩,他的真實身份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他的真實身份。
  • 佛教「四大天王」是哪四個:他們的名字和法器象徵你知道嗎
    一般我們走進佛教寺廟,都會看到一個叫做天王殿的的建築。裡面供奉的就是佛教四大天王和彌勒菩薩。其作用就是保護這個道場。那麼你知道佛教四大天王是哪四個嗎?四大天王有各自有什麼樣的職責?佛教四大天王簡介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著名護法神,此四尊與佛教四大金剛是不同的神,很多人常將此四尊與四大金剛混淆。
  • 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 道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 五嶽是指哪五座山
    我國的山有很多,其中比較知名的山有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五嶽等等,下面就和小編具體來了解一下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順便來說說道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以及五嶽是指哪五座山,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一、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以下是詳細介紹。
  • 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王、觀世音,分別代表了什麼?
    佛教當中有著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四位菩薩,而這四位菩薩又分別代表了什麼?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被譯為: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佛教裡的四大菩薩,象徵著人們理想的四種人格,即:願、行、智、悲。
  • 在印度佛教中頗為寂寞的地藏菩薩,一到中國就位列「四大菩薩」
    在那些離開此世、卻仍舊心有牽戀的靈魂就要回家探親之際,讓我們來談談與幽冥世界關係甚深的地藏菩薩。《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名地藏。盛唐時,新羅王子金喬覺在安徽九華山顯了靈跡,讓在印度佛教中頗為寂寞的地藏菩薩正式成了中土「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之一。
  • 中國最大地藏菩薩佛像—九華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就成了世界佛教的巨大支持者,從中國境內無數的佛教建築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影響之深遠。很多佛教寺院已經成為著名的景點,每年都要接受無數的佛教信徒的禮拜。正如我們今天所介紹的九華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來就對傳承佛教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文殊菩薩生日 · 聽菩薩講菩薩
    索達吉堪布:「菩薩在試探自己」從前,有一位明勖法師,想到五臺山拜見文殊菩薩。他到了五臺山以後,遇到一個長相奇特的僧人,認為應該是文殊菩薩,就向他禮拜;那人也以為他是文殊菩薩,也向他禮拜。兩個人拜來拜去,結果才發現弄錯了。後來他們結伴同行,一連三天形影不離。
  • 佛教:「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別再被妄語所欺騙了!
    佛教:「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別再被妄語所欺騙了!「照見五蘊皆空」。當觀自在菩薩行持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用般若智光照見五蘊悉皆空幻,無有實際。「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佛法中的「色法」,指物質現象。「蘊」是聚集之義,因緣和合是就會聚集起某種暫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