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鼓勵快充 看充電樁快慢之爭

2020-12-12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從10月9日正式宣布通過到本報發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的正式版本還未發布,但權威方透露的內容已經引起了業內外的熱議,尤其是與此前徵求意見稿相比變化較大的關於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

  《規劃》明確,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有專家表示,《規劃》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國家鼓勵布局快充樁,慢充樁有可能被邊緣化。

  事實上,《中國汽車報》記者在採訪電動汽車、充電行業以及電池領域的專家時發現,他們普遍認為,快充和慢充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私人充電樁應當以慢充為主,過分頻繁地快充確實會對電動汽車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某些特定領域和場景布局快充樁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在公共充電樁中應當布局一定比例的快充設施。

  ■超級充電樁是銷售的核心?

  在這個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解決「用戶痛點」已經成為了汽車企業的頭等大事,對於電動汽車用戶來說,最大的痛點之一莫過於充電不便利。基於此,快充樁不僅能提高用戶充電體驗,而且還能通過大大縮短充電時間來提高充電樁利用率。除了大力推崇超級充電樁的特斯拉以外,就連走增程式路線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也對其予以了肯定,他認為:「大部分同行都嚴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級充電樁和蔚來自建換電站及充電體系對銷售的促進作用」,在他看來,超級充電樁和換電模式能夠穩定地提升最基本的充電體驗,這是銷售的核心基礎。

  但隨著對快充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過多使用快充會對動力電池產生一定的影響。「頻繁地快速充電相對於慢充來說確實會對電池造成傷害。」一位整車企業的電動汽車高壓電安全技術負責人解釋道,頻繁快充會加速電池電芯極化,造成電池壽命的縮短,而可能產生的電芯析晶還會影響電池的安全性。該負責人還指出,由於電池電芯密度、材料、環境溫度以及電池管理系統的差異,電池在快充過程中的受傷害程度不盡相同,而且目前大多數電池也會針對剩餘電量、電池性能等因素設計合理的充電策略,通過調節充電功率,儘量減小快充對電池的傷害。

  「目前的動力電池還不能承受過多次快充。」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建議用戶經常使用快充電樁,偶爾使用可以。在他看來,快充對動力電池的要求較高,因為快充會在鋰離子電池內部產生大量熱量,過高的溫度會破壞負極材料的粘接性能,從而導致負極活性物質脫離,使電池可逆容量快速衰降、電池性能劣化,嚴重影響使用壽命。

  大幅提升充電功率,同時保證動力電池全生命使用周期的衰減符合有關要求,並將極大保障充電安全,這是目前動力電池企業和汽車企業都在開展技術研發和攻關的重要課題,但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鍇坦言,這種高性能電池產品距離量產落地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私人樁應以慢充為主

  基於此,對於更在乎電池壽命和性能的私人用戶來說,快充樁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事實上,無論擁有充電樁與否,私人用戶對於快充樁的需求並不大。對於有條件在家安裝充電樁的私人用戶來說,由於新一代電動汽車的續駛裡程大幅提升,他們只需要在夜間充電就能夠滿足一天的通勤需求,因此夜間充電需要10分鐘還是10個小時就顯得無關緊要,快充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而對於另外一部分沒有停車位或即便有停車位也沒法安裝充電樁的私人用戶來說,他們通常會選擇在辦公場所充電,對快充需求也不大,只有遇到充電樁不足或周末無法充電的情況時,他們才會選擇快速充電站。至於那些居住和辦公場所都沒有條件進行充電的私人消費者,他們購買電動汽車的可能性相當小。

  劉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提出,在居住地和工作地等駐留時間較長的地方,從電池安全、衰減、停車費用和充電費用的角度來看,還是應該以交流慢充樁為主。據他了解,如果車主在家用慢充樁進行充電,民用電的價格為每度電0.5元,每公裡行駛成本不足1角。

  在與《中國汽車報》記者交流的過程中,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王秉剛還提到了電網友好的問題。隨著電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充電行為對電網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如果大量私人用戶都採用快充模式,這無疑將會給電網帶來巨大負擔,而慢充不僅不會給電網帶來較大的衝擊,而且還能起到「削峰填谷」調節電網的作用。

  此外,表面看來,快充是目前能夠解決用戶充電不便和裡程焦慮的「捷徑」之一,但正如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聯合會主席趙福全所言,電動汽車想要走進千家萬戶,還是得依靠增加設立在住宅小區的慢充樁數量。隨著私人慢充樁的不斷增多,王秉剛指出,充電不便和裡程焦慮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自然無需布局大量快充樁。

  ■營運車輛更適合快充

  在劉鍇看來,《規劃》明確提出加快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快充網絡的建設,這對於擴大私家車輛出行範圍,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程度有重要促進作用,在高速公路、城鄉公共充電場站的充電場景中應以快充為主,但充電功率應結合車輛的實際應用需求設置,不要盲目貪多求快。

  劉鍇指出,公共快充樁的定位是應急補電,滿足「來了就能充,充電速度快,充完就得走」的需求,而這就對充電車位的專用化和充電速度的高功率化提出要求。從目前情況來看,這樣的模式有三大應用場景,首先,北上廣深等城市車位和電力容量都不足,且不具備改造條件的老舊小區,為滿足車主的充電需求,可布局一定數量的快充樁;其次,公交車、計程車等對充電效率要求較高,也適合使用快充樁;第三,高速公路等無法讓車輛長時間排隊等待的地方,也適合建設快充樁。

  一位電池行業專家在談到不同應用場景採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車交通解決方案時建議,對於固定線路的城市公交,應採用少帶電池、快充補電的雙源技術,在起終點和大站甚至特定路段行駛時快速充電,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滿足低地板和大載人空間的要求;而對於城市內高密度運行的計程車,採用在集中站點快速換電的方式為主,快速充電為輔的技術路線較為合適。

  當然,該專家提到的換電模式確實也是營運車輛的另一個選擇,但綜合比較後發現,即便是在計程車這樣的特殊場景,快充也比換電更具優勢。首先,產業鏈整合難度大、收益極微,換電站建設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快充站更大,福特汽車(中國)電動車事業部營運長、蔚來汽車前副總裁朱江就曾坦言,換電會讓蔚來汽車每天增加大概5萬元的運營成本,這還不包括建站費用;其次,隨著電動汽車產品的不斷豐富,換電站如果需要增加電池數量或者增加車位,就得重新裝修或擴建,相較之下,快充樁小巧靈活,拓展靈活性更優;第三,只有在日均運營裡程和載客次數多的城市,計程車才願意選擇換電,其他條件下快充甚至慢充就能夠滿足運營需求。

  對此,劉鍇告訴記者,換電模式雖然提升了車輛的能量補給效率,但其本質還是充電模式的再應用,長遠來看充、換電模式會在不同的充電需求下互為補充發展。

  ■快充其實也不「快」

  在理想的應用場景中,快充可以讓電動汽車具備傳統燃油車的便利性,車主可以毫無負擔地駕駛一輛電動汽車,當快沒電時只需找到快充樁花費幾分鐘充滿電,立刻又可以使用。但現實是,一輛普通的汽油車加滿油大約需要4~10分鐘,且大部分時間花在進入加油站或者排隊上。相較之下,目前的快充並不能達到同樣的速度,大部分支持快充電動汽車的數據顯示,要充電達到80%,大約需要30~45分鐘,有一些則需要1個小時左右。「10分鐘是一個分界點。」上述業內專家指出,這對於使用者來說有點尷尬,單純等待的話時間有點長,但利用這個時間去吃個飯又顯得捉襟見肘。

  值得一提的是,在低溫環境中,快充的速度會進一步放慢。家住北京市的翟女士分享了一次快充的經歷,在電池溫度為10℃~12℃時,平均充電功率僅為20kW,而在電池溫度達到30℃時,能達到35~40kW。也就是說,在環境溫度較低時,使用快充前還需提升電池溫度,例如啟用運動模式、把空調溫度調高等,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動車快充的使用體驗。

  ■慢充為主、快充為輔、兼具換電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補電方式已形成「慢充為主,快充為輔,兼具換電」的市場格局,不過考慮到動力電池標準難以統一、換電模式盈利模式匱乏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可以說,國內汽車市場的補能方式仍舊以快充和慢充為主,且這一比例不大會隨著充電樁數量的增多而改變。

  當然,具體到不同場景,快、慢充電樁比例並不相同。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目前在公共場站,交、直流充電樁佔比約為1.4:1,其中,公交車等專用車輛的充電場站幾乎全部為直流快充樁,在居住小區中分布的主要是隨車配建的私人充電樁,幾乎全部為低功率交流慢充樁,在高速公路上的充電場站絕大部分由電網投建,全部為60kW以上的直流快充樁。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從有利於電動汽車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同時還需要考慮電網的負荷能力。」王秉剛認為,綜合來看,出於長途旅行和運營車輛的考慮,應當在公共充電樁中布局一定數量的快充樁來滿足相應需求,但比例應當符合實際市場需求,數量不應太多。

  在談到快充樁的前景時,劉鍇指出,目前充電服務面臨的盈利問題的核心是車位資源、電力資源的成本和車輛規模不匹配的問題,而快充可以有效提升車位和電力容量的使用效率,當充電功率逐步提高,所需要的充電樁數量也會相應減少。

  編輯:陳偉

相關焦點

  • 南寧鼓勵老舊小區增設充電樁和專屬停車位
    8月6日,南寧市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通報稱,目前,南寧市已建成充電樁5060個,充電插座5235個;下一步,將加快公共機構、居民小區和城市專用停車場、商圈、加油站等區域的充電設施建設,在主城區合理規劃建設快慢充互補的公共充電站。
  • 天津:公共充電樁「充」進咱社區
    「目前,考慮到電力負荷,我們在小區內建設的都是慢充樁,在公共區域建設的主要是快充樁,友誼公寓安裝的是7千瓦充電樁,充滿一輛車需要七八個小時。」負責友誼公寓充電樁建設的國網天津城南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班班長薛春光說。  在充電樁旁,立有一塊醒目的指示牌,公示收費標準。
  • 充電樁直流快充與交流慢充有哪些優缺點?
    充電樁是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提供直流/交流電的充電裝置。充電樁功能類似於加油站裡面的加油機,其輸入端與交流電網相連接,輸出端通過充電插頭為電動汽車電池充電。充電樁安裝於公共建築(公共樓宇、商場、公共停車場等)和居民小區停車場,可以固定於地面或牆壁。
  • 慢充經濟,快充應急,快慢搭配才是完整的電動汽車歐拉黑貓_易車網
    現在很多車不配備快充(比如寶駿就不配備快充),我認為廠家這是不負責任的。車是一個活動的物件,超出一定的裡程必須要充電的,慢充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如果要遠行必須要配備快充。買車的時候廠家附送了一套隨車充電器,贈送了一套慢充充電樁。隨車功率在3300KW,慢充充電樁功率在3500KW,用起來著不多。家裡安裝上慢充充電樁後,一直使用充電樁的來充電。
  • 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徐洪林一行蒞臨雲快充指導調研
    5月18日下午,江蘇省財政廳徐洪林副廳長、工貿發展處蔣雲濤處長,江蘇省工信廳產業政策處(省汽車工業辦公室)盧載貴處長一行蒞臨雲快充總部指導調研,建鄴區副區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波全程陪同調研。雲快充創始人、CEO田波詳細匯報了雲快充的發展歷程與經營成果。他表示,雲快充作為國內服務運營商最多、接入充電樁品牌最多、最具開放兼容能力的第三方充電SaaS平臺,目前正基於「新基建」機遇和前期數據沉澱全力建設數據中心,未來將充分助力充電樁產業生態的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幫助運營商降本增項、促進全民綠色出行、助力城市智慧交通、輔助國家能源調度。
  • 城市新基建之爭,快電為什麼選擇廈門?
    據了解,這已經是能鏈(車主邦/團油/快電)與思明區的第二次合作。去年能鏈與廈門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預在廈門市思明區建立團油華南區域結算中心。能鏈創始人戴震表示,廈門是快電推動未來發展的必選之地。此次三方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快電業務在廈門的落地,從而完善廈門的能源數字基礎設施,帶動廈門城市新基礎設施升級。
  • 充電樁,又一個不賺錢的朝陽行業?
    在政策和補貼刺激下,大批玩家紛紛入場進行跑馬圈地,以拿補貼為目的盲目地進行擴張。這樣的惡性競爭下行業很快迎來洗牌,充電樁企業暴雷不斷,倒閉的充電樁公司數量超過了行業峰值的60%,像極了當時五彩斑斕的共享單車之爭,喧囂過後,留下的只是一地雞毛。時間來到2020年,僅僅兩年的時間,風口的聚光燈再次打向了充電樁。
  • 親歷分享,上海購買新能源汽車政策流程及裝充電樁攻略
    現在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低碳環保,節能減排,電動汽車已是必然趨勢,上海更是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符合政策的可以直接免費上牌,還有一兩萬元的購車補貼。大方最近入手了一輛上汽榮威的新能源汽車,現在就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說說在上海購買新能源汽車有哪些政策,需要什麼條件和注意事項。
  • 全國共有多少充電樁?哪些省份佔比最多?最新統計數據看這個
    截止2020年11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69.5萬臺。其中,11月比10月公共充電樁增加2.9萬臺。如果算上私人充電樁數量,截止今年11月份,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公共+私人)累計數量為153.9萬臺,同比增加31.1%。
  • 思極星能項目獲得關鍵進展,惠程科技以「商業高速快充」賦能新能源...
    思極星能作為行業高新企業,將著力發展綠色、智慧的物流生態,建設新能源運營服務中心、線上服務平臺、充換電綜合服務場站,圍繞「人、車、樁、貨、站」打造現代智慧物流服務體系。  惠程科技作為股東之一,將為思極星能引入國內頂級物流服務企業的戰略合作,提供融資和上市的諮詢服務,並在電動汽車、物流自動化等項目相關領域與合資公司進行技術和市場方面的深度合作;提供「智慧商業高速快充解決方案」,實現充電樁關鍵技術研發和相關生產能力建設。
  • 巨頭加持充電樁:四大陣營競逐賽道
    其中,融合基礎設施所包括的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正是指已被納入新基建行列的新能源充電樁。新基建浪潮下,充電樁行業不斷迎來巨頭布局。有消息稱,華為將發布直流快充模塊新品,進軍充電樁領域。據了解,直流快充模塊是充電樁核心部件,也是充電樁穩定可靠的關鍵。國家隊也在攜資金入場充電樁。
  • 安裝價1.68萬起,蔚來20kW家用充電樁值得安裝嗎?
    因此,快充樁在純電動汽車市場很受歡迎,但是由於純電動車的逐漸增多,公共直流快充樁的使用也慢慢變得飽和,形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 為此,有一些品牌選擇了自建快充站的戰略,如小鵬汽車的超級快充電站、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等,不僅解決了用戶找充電樁難的問題,也提升了車主的用車體驗。
  • iFaster亮相蘇州城:超快充電動自行車大行其道
    智行物聯董事長陳可先生出席iFaster蘇為何iFaster有別其他能做快充?多元複合鋰電池+快充電樁的強勢產品組合,讓iFaster迅速佔據電動自行車快充行業的制高點。iFaster電動自行車所搭載的多元複合鋰電池,不僅可實現3500次充放電循環(這個數據是普通鋰電池500次充放電循環的7倍),還支持超快充電,只需充電5分鐘,就可騎行15公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即充即走的出行訴求;而55公裡的長續航,則有效破解裡程焦慮,可輕鬆滿足上班通勤、外賣送餐、購物逛街以及外出郊遊等出行需求。
  • 走訪度普新能源:揭開「靈活儲能快充樁」的神秘面紗
    上海度普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康永靈活儲能快充樁盤活電動汽車市場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將與之相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推向浪潮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充電樁可以分為快充和慢充兩種形式。快充和慢充是相對概念,一般快充為大功率直流充電,半小時可以充滿電池80%容量,慢充採用交流充電,充電過程往往需要8-10小時。
  • 建自有充電樁物業咋能一家說了算?
    「沒有自有充電樁,充電就像打遊擊,去哪兒心裡都揣著充電這個事兒。」冬季來臨,市民張先生的新能源汽車耗電增加,充電更頻繁了。苦於沒有自有充電樁,到哪兒先看能不能順便充電讓張先生大呼「心累」。張先生很無奈:「家裡有三個固定車位,都落不下一個自有充電樁。」張先生的情況並非個例。家住通州區復興南裡233號院的吳女士也為無法安裝自有充電樁苦惱。「物業給我的答覆是線路老化、電容不夠,但我發現,就跟我家一街之隔的小區就能安裝。」更讓吳女士感到質疑的是,小區裡不時有居住在低層的居民私自接線給新能源車充電,物業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ABB:長期看車網協同技術是充電樁必須具備的功能
    記者 | 彭強1「從長遠看,具備有序充電和雙向充電的車網協同技術(V2G),是充電樁必須具備的功能。」日前,瑞士工業電氣巨頭ABB在廈門舉辦了電氣創新周活動。趙永佔表示,未來V2G技術一定會發展起來,但電網、充電樁和電動車等整個行業生態體系在何時形成共識、制定出相應的國家標準,最終建立相關的商業規則,仍需要一個解決的過程。在中國市場,充電樁已經開始發揮其在電網中的調峰輔助服務作用。
  • 「電易充」上充完值充電樁卻撤了,剩餘費用退款無門 物業稱相關...
    為幫親戚電車充電,他根據小區地下室充電樁上的提示下載了「電易充」App,之後充值50元。但充完一次電後,還有很多餘款,因他們家人平時不騎電動車,他就想著把餘款退了。但退款時,卻發現退款無門。一則小區那個充電樁已經撤掉,二是打「電易充」所屬公司全國客服電話也一直無法接通,三是該充電樁所屬公司也無法取得聯繫。「這餘款找誰退是個難題。難道我被騙了?」
  • 誰讓充電樁變成了「殭屍」樁?
    早期公共充電樁大規模上量的時候,很多樁企建的都是這種充電樁。另一方面,目前電動車的行駛裡程大幅提高,原有交流充電樁動輒8到10小時的充電速度難以滿足車主需要,很多也就廢棄了。」一位新興充電樁運營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共的充換電必須快,不能慢。公共充電場站要麼就是快充補電,要麼是快換,這樣運營商也能掙到錢。否則一個充電樁一天充幾輛車,第一賺不到錢,第二客戶不願意來。」
  • 南京力爭每年新增超3000根充電樁
    據最新數據顯示,南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已建成22706根,居全省第一,樁車比為1:2.2。而隨著南京「新基建」行動計劃的實施,南京將加快在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進程,同時積極鼓勵社會資本結合全市智能停車場建設,加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設施建設力度,力爭每年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超過3000根,車樁比指標水平保持全國前列。
  • 全國各地屢屢驚現「殭屍」充電樁 業內人士呼籲:警惕部分充電樁...
    找到充電樁卻充不了電。」安徽省淮南市新能源車主張強說,因為在充電站沒法充電,他只好打電話求援拖車。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發現,很多充電站的充電樁無法充電,有的無電源接入,有的甚至根本沒安裝配置充電模塊,大量充電樁成「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