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
在文科生中,有這樣一句話,即「得數學者得天下」。
作為許多考生的「短板」,數學雖然難但也是一門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科目。12月16日,四川省招生考試指導中心發布三個技巧,助力學生在高考數學中取得好成績,趕緊來看看!!
技巧一:足夠的訓練量
計算能力是高考數學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建議同學們以每天定時訓練的方式提升計算能力。比如每天用十分鐘完成十道四位數除四位數至小數點後三位數的計算,如果擔心無法完成,可以限時稍長,只要堅持不懈,你的計算時間就會減少。計算完畢後用計算器檢驗答案,以了解自己的訓練情況。除此之外,模擬題與高考真題也必不可少。通過接近實戰的訓練,反饋自己的計算能力。
技巧二:注重平時積累
文科數學對數學思維的要求相對較低,正因如此,同學們更需要積累解題方法或出題「套路」。
首先,對歷年高考真題了如指掌。在有時間、精力的情況下,務必保證至少做一遍近5年的全部高考真題。不少同學在做題時可能會有點「懵」,這就需要輔導書來解答疑惑。建議購買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出版的「高考試題分析」系列,這套書對答案生成的過程、命題的意圖、高考題命制的趨勢等都有詳細的解讀,可以幫助大家完整、清晰地把握高考題的方向。
其次,及時對自己學過的知識、做過的題目進行總結。第一,整理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與題型,如向量夾角的範圍、直線傾斜角的範圍以及某些經常設「陷阱」的題目;第二,公式、定理與二級結論的整理歸納,對於快速解答選擇題和填空題很有幫助;第三,專題整理。可以按高考數學的不同板塊,如圓錐曲線等,也可以在大的板塊下分題型整理,如函數中的雙變量問題等。整理的同時不忘進行比較,如同樣是幾何體外接球問題,「牆角模型」和「對稜相等」模型有何相同點和相異處?可以有效提高對於同類問題的理解。
最後,進行錯題整理,找準錯因,及時反思與歸納。
技巧三:掌握一定的應試策略
在高考數學考場上,最需要的是細心與專注。以我個人經驗而言,首先不要在考試過程中頻繁看時間,避免緊張焦慮,但也不意味著不需要把握時間。建議針對試卷的不同板塊,設置「最短時間」和「最長時間」,比如對於選擇題,最短不少於30分鐘,最長不超過50分鐘。
其次,注意答題步驟的完整性與嚴謹性。也就是避免「跳步」,按照線性思維將每一步的計算與推導都完整地展現在答題卡上。另外注意避免堆砌繁複的運算過程,這一部分應當在草稿紙上完成。
再者,注意答題卡的書寫與排版。建議在作答前用直尺在答題卡方框中畫一條分界線,再從上往下、從左至右書寫。既能節省空間,又保持了步驟的清晰和條理。
最後,對於答題卡上自己認為「錯誤」的答,不要急於抹去或修改。很多時候由於思路不清晰,匆匆抹去原有答案後,卻又發現原答案比現答案更準確,匆忙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