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系列:說墨,《方氏墨譜》第二卷承載的文化傳承和藝術

2020-12-26 藝術泛舟

《方氏墨譜》是中國四大墨譜之一,是明代徽州制墨大師方於魯編著,集中了方於魯制墨所用圖集。《方氏墨譜》我也發布一篇文章《中國墨譜欣賞:明代四大墨譜《方氏墨譜》,文房四寶之墨藝術欣賞》

《方氏墨譜》的譜系更傾向於立體感和仿真感。不同於由另一制墨大師程君房編著的墨譜《程氏墨苑》,程氏的是更傾向於文化層面,分玄工、輿地、人官、物華、儒藏、錙黃六類首創用五色,賦彩印刷,繪刻俱精,是徽派版畫中的代表作。關於四大墨譜和制墨的發展史請參閱我百家號另一篇文章《文房四寶中的墨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墨從實用品發展到藝術品之簡史》雖然墨的存放時間不如其它古代文房四寶,但是方和程兩位制墨大師在故宮博物院都有藏品傳世,幾百年時間過去了,在今天看上去仍然是保存完好,嘆為觀止。

【程君房蟠螭紋圓墨】
淵鑑齋法墨
程君房癸卯解元墨
乾隆款御題畫詩墨-題吳歷山水墨

本文主要是通過《方氏墨譜》中的圖片,來一一解析每個墨譜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內涵。

《方氏墨譜》是集方於魯所造名墨圖案和造型385式,分國寶、國華、博古、法寶、洪寶、博物六類。雕刻精美,線條細如毫髮,纖麗逼真。

國寶已經發過,今天主要是發的第二卷《國華》。國華的含義從墨譜的圖片內容來看,個人分析是代表兩個意思,出處為:

國家的傑出人才。個人傾向這卷墨譜是這個含義。《後漢書·方術傳論》:「至乃誚譟遠術,賤斥國華。」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地官之職,邦教是先,必選國華,以從人望。」喻指國中珍品。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蓋聞蘭為國香,服媚彌芬;書亦國華,翫澤方美。」 明 方孝孺 《上蜀府啟》:「 謝公墨竹暨詩風度英妙,足為國華。」方於魯的制墨細節更清晰,製作工藝從現存藏品來看,刻畫清晰,很注重細節,墨譜因為是平面化,很難形象的理解纖毫畢現,結合下面的照片來感覺會更直觀,《方氏墨譜》這樣的細緻入微的墨譜很多,這張照片結合類似的墨譜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感受到制墨大師的高超技藝。

【方於魯文犀照水墨】正面
【方於魯文犀照水墨】背面

《方氏墨譜》第二卷國華墨譜典故出處解析:

1.龍鳳呈祥:

龍鳳呈祥紋理中龍和鳳線條很豐富,追求形象真實感,雖然平面化我們也許感覺不出來,但是我們通過「方於魯方犀照水墨」正面感覺出,上面的祥雲應該跟上圖照片一樣的有浮雕效果,龍鱗和鳳紋也會採取立體雕刻效果實現的。

龍鳳呈祥

2.乾之同人和調羹。

乾之同人出自易經第13卦,意思是應當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見,重視大同,不計較小異,本著大公無私的精神,以道義為基礎,於異中求同,積極的廣泛與人和同,才能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類似於現代「和諧」的意思。同人卦:上乾下離,乾一般用龍來解說。所以墨之正面為龍。

調羹語出古文尚書《說命》有"若作酒醴,汝為曲櫱;若作和羹,汝為鹽梅」。鹽味鹹,梅味酸,調羹之所需。「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的意思是「國家極需之人才」。

乾之同人 調羹

3.補袞(bǔ ɡǔn)和百穀王:

補袞:出自《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意思是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時的賢臣。後因用以代稱賢臣。這上面很形象,女子補衣來形象借代,也可能是描繪的是某明的賢后補皇帝之遺漏。百穀王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所以墨後寫為:「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也可以推測這個可能是進貢給皇帝的貢墨。

補袞 百穀王

4.眾星拱極和角之宿:

眾星拱極:百川赴巨海,眾星環北辰。語出:南朝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詩》。北辰是指北鬥星。巨海和北辰原指曹操父子,這兒應該是指君王。「百川」和「眾星」則是指當時的文壇精英們。寓意天下的文人百姓大臣歸心忠君。用現代的話意思就是:團結就是力量。角之宿:角之宿主天下和平,賢人進用。最下用一張圖說明角宿代表的意思。

眾星拱極 角之宿
中國星宿學上角宿寓意

5.四嶽和為龍為光:

四嶽在這兒的含義應該是指有四方賢臣輔佐,四嶽相傳為唐堯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諸侯,所以叫四嶽。為龍為光語出《詩經·小雅·蓼蕭》:「既見君子,為龍為光。」,直譯是:既已見到周天子,感到恩寵又榮光。真正的含義是一種君臣之誼,臣下敬重天子,天子和樂安詳的聖容及與臣下如兄弟般的深情。

四嶽和為龍為光

6.八柱承天和世掌絲綸:

八柱承天: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楚辭·天問》:「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王逸 註:「言天有八山為柱。」比喻能為國家扶顛持危的棟梁之才世掌絲綸,中書省代皇帝草擬詔旨,稱為掌絲綸。父子或祖孫相繼在中書省任職的稱為世掌絲綸。出自《禮記·緇衣》。

八柱承天
世掌絲綸

7.虞廷九章和紫觹[xī]:

虞廷:亦作"虞庭"。指虞舜的朝廷。相傳虞舜為古代的聖明之主,故亦以"虞廷"為"聖朝"的代稱。九章: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種圖案紫觹:《史記》云:「參為白虎、天大將。罰,亦作伐,為斬刈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古同觹),為虎首,主葆旅事。參下有三星,銳,曰伐。」

虞廷九章 紫觹

8.元戎和雲臺:

元戎:在這兒的意思是主將統帥大將軍。雲臺:結合這卷墨譜是國華,是指國家的傑出人才。所以個人認為是指雲臺二十八將。雲臺二十八將,是指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二十八員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雲臺閣命人畫了28位大將的畫像,稱為雲臺二十八將。對應二十八星宿。

元戎 雲臺

9.五色鳳池雲、凌煙閣、五雉

五色鳳池雲我沒有查到出處,應該是寓意一種吉祥吧。凌煙閣:同雲臺類似,也是寓意國家有賢臣的意思。是唐朝李世民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唐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題字,時常前往懷舊。後又有四位皇帝在凌煙閣圖像功臣。現在能看到的總共132副畫像,除去重複畫像,總共100人左右。畫像全部面向北方,閣中有中隔,隔內北面寫「功高宰輔」,南面寫「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五雉:相傳少昊時掌工務的五個官名的合稱。少昊族有」以鳥名官」的傳說。《左傳·昭公十七年》:「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杜預 註:「五雉,雉有五種。」 孔穎達 疏:「雉聲近夷,雉訓夷,夷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為五種雉鳥各表示某一工種。 孔穎達 疏引 賈逵 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東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 伊洛而南曰翬雉,設五色之工也。」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司正五雉,歌庸九川。」這兒應該是寓意國家有建設及工程人才吧。

五色鳳池雲 凌煙閣
凌煙閣 五雉

通過上述逐一分析,墨上的畫譜承載了很多文化內涵和典故。這一卷還需要再寫一到二篇,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文房四寶——宣硯文化
    2018年1月20日,由北京紫禁城弘華文化有限公司舉辦的主題為:「一硯齋」 做中國硯文化的「推動者」的「一硯齋 『黃石硯』發布會」,在北京達美藝術中心盛裝舉行。知名書畫藝術家吳歡、北美崔哥、齊白石孫女齊惠娟、徐悲鴻長孫徐小陽、許麟廬之子許化遲、中國古硯研究會會長金彤、著名書畫家彭書民、中國硯文化聯合會代表、世界桌球冠軍譚瑞午以及眾多收藏家近一百多人參加了發布會。發布會由吳歡先生弟子、黃石硯傳承人一峰先生主持。提到硯文化,不得不提安徽宣硯!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前言:筆、墨、紙、硯,是書法書寫的基本工具,也稱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地位,只講喜好和熱愛,我們書寫文字都會使用到筆墨紙硯,用它們傳遞情感,傳承文化。
  • 文化潤疆系列之7坊街「皮雕藝術傳承」
    7坊街創意產業集聚區為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要深入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潤疆活動,7坊街入駐藝術家孟璐璐老師,配合水磨溝區教育局,對水磨溝區美術教師骨幹,開展《皮雕藝術的課堂應用及普及》技能培訓活動。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 傳承書畫文化|第二屆「草聖杯」全省少兒書畫大賽在浦口草聖書鄉拉...
    同時,通過深耕「書畫」藝術傳承、發揚書畫文化,今年「草聖書鄉」先後獲評「新階層實踐創新基地」、「南京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研究基地」,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立足弘揚當代傳統書畫文化,提供專業展示平臺依託「草聖書鄉」美麗鄉村人文底蘊和豐富的資源配套,國資集團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牽頭組織「草聖杯」全省少兒書畫大賽,以進一步傳承林散之先生的藝術精神,為少年兒童提供高品質的省級藝術展示平臺,激發少年兒童書畫研習熱情,發掘、培養少年兒童書畫人才。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耕育匠藝」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工匠精神」,把工匠藝術、民族技藝與古今中外文化和藝術融合,發揚提升到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耕」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所有匠藝和文化都來自於農耕和土地。「育」是傳承和保育,以及美育、勞育和育人。
  • 「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舉辦
    大家對劉碩識、章群、李鐵民三位工藝大師的藝術成就和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並對其藝術風格語言和創作手法等藝術特色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探討。在細微的感觸裡探尋古典詩意,尋找東方文化的源泉,將文人雅趣交融於當代紫檀藝術空間之中,以當代鮮活的藝術視角,破壁古今。
  • 「追逐潘鶴的足跡」——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珠海漁女》珠海市為紀念潘鶴教授,推動城市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由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廣州廣電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廣州雕塑公園、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聯合承辦的「追逐潘鶴的足跡」——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交流會於
  • 周大福「韓美林藝術傳承」系列發布會在北京韓美林藝術館舉行
    古今藝術,一脈相承。周大福傳承攜手韓美林先生,推出周大福「韓美林藝術傳承」系列作品,為譜寫中華傳統文化新輝煌揮下濃墨一筆。2020年1月8日,周大福「韓美林藝術傳承」系列發布會在北京韓美林藝術館舉行,周大福珠寶集團執行董事陳世昌先生、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和廣大媒體以及熱衷於周大福傳承珠寶的各界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盛典。
  • 全國最大文房四寶展,周五登鷺!超多好物,書畫愛好者必看~
    11月27日—30日由廈門日報社參與主辦的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百年「老字號」、千年「非遺」技藝匯聚一堂、盡顯精彩大牌筆墨紙硯、文房雅器廠商親臨展示、廠價直銷
  • 【安徽非遺文化·傳統工藝】筆墨紙硯冠絕天下 詩意安徽華彩風流
    安徽作為傳統工藝大省,傳統工藝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與地方特色,不僅有聞名遐邇的文房四寶,也有代代相傳的茶藝製作,有古法釀造的傳統酒窖,也有經久不衰的彩陶燒紙.安徽傳統技藝種類紛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工藝價值和科學價值。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雲」展-第二屆東莞·中國泥塑藝術聯展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雲」展-第二屆東莞·中國泥塑藝術聯展⑦ 2020-04-26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聯風採】三郎羅爾伍:傳承傳統藝術文化是最大心願
    正當而立之年的他,已取得不少成就和榮譽——阿壩州青聯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四川省SYE創業導師、四川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阿壩州工藝美術師、國際藝術教育ACG客座教授、馬爾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阿壩州第十四屆政協委員、馬爾康唐卡協會秘書長、阿壩州馬爾康師範學校唐卡導師、馬爾康市市二中唐卡指導師、馬爾康市第二小唐卡導師、馬爾康市卓克基鎮唐卡導師、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項目體驗基地負責人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疫情之下傳統文化和電商流量擦出的火花
    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你能想到什麼?戲曲,民歌,刺繡還是文房四寶?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種群體、團體、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載體和技能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定的認同感和歷史感,它們或許是用聲音和動作在表達表演藝術,是繁雜的手工技能,有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屬性。2020年6月13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開展此次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 衡水文化產品和非遺技藝在廈門大放異彩
    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開幕,衡水市委宣傳部作為特邀主辦方應邀參加衡水文化產品和非遺技藝在廈門大放異彩11月27日上午,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在廈門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家庭藝術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不僅僅是學習非洲鼓,大寶和許多其他同行交流過,現在熱門的吉他、架子鼓、古箏等老師都常聽到這句話。每當聽到這句話的大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作為家長什麼都不懂的話,你的孩子只不過是從事藝術文化的第一代人,那麼他該如何成為藝術家?或者他有什麼資格成為藝術家?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俄羅斯信奉東正教聖尼古拉大教堂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當年的沙俄是作為侵略者存在,雖然侵略總歸不是一件光榮的侍寢,被侵略更是一段痛苦的記憶,但侵略總是文化傳遞的最快途徑。
  • 攜點點墨香 品淡淡詩意,第五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總決賽圓滿收官
    書畫大會進宣城,翰墨丹青品詩意頒獎典禮現場,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孔曉宏致辭,他表示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總決賽連續兩屆落戶宣城,源自於宣城獨特的文化底蘊。宣城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文房四寶之城,以宣紙宣筆為代表的文房四寶,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並續寫著中華民族的不朽文明。
  • 東陽中國木雕城在文化傳承下實現轉型升級
    承載傳承傳統文化重任  東陽木雕作為中國四大木雕之一,在東陽有上千年的傳承歷史,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東陽木雕申請註冊證明商標成功,成為地理標誌著名品牌。如在商品準入上,選擇藝術性強的工藝品、旅遊紀念品、工藝禮品,從而強化市場文化特徵和藝術市場內涵,達到了很好的招商效果。如在市場推廣上,著重塑造市場的文化品牌,讓受眾感知市場的文化藝術特質。一段視頻,一句廣告語,一個標誌,無不透露出東陽中國木雕城的文化魅力。於是東陽中國木雕城與文化、藝術連在了一起,深入人心。
  • 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脫貧攻堅——拉薩非遺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中煥發...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不斷深入挖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藏文化資源,使古老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木雕」「藏香」「藏戲」等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和智慧的非遺傳統項目,如今正以年輕人易於接受、樂於參與的方式,藉助日益完善的保護發展政策,逐夢前行,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