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健康丨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2020-12-17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 重醫附二院供圖

耳鳴的經歷對大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不少人卻不以為意。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

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頭部CT、MRI、聽力檢測等相關檢查,醫生判斷,楊丁的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

經常耳鳴、聽力下降

為啥耳朵卻沒有問題?

「一開始,我只是發現右耳聽力比以前下降了。」據楊丁所述,他平時有戴著耳機聽歌、接打電話的習慣,每天使用耳機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但不知什麼時候起,楊丁的右耳常出現「嗡嗡聲」。甚至,他後知後覺地發現,哪怕自己聽同一首歌,右側耳朵的聲音總是會比左邊小一些。

從懷疑耳機有問題到懷疑自己的耳朵有問題,中間間隔了1年時間。眼看右耳的情況愈發不容樂觀,楊丁來到重慶某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聽力檢測提示,他的右耳聽力下降。但醫生一番檢查後卻發現,其右耳沒有任何問題。

查不出聽力減退和耳鳴的病因,治療更是無從談起。轉機的來到,是因為一次持續性頭痛。

來到附二院就診後,神經外科主任謝宗義詳細地了解了楊丁的病情和既往病史。在向患者解釋聽力下降除了考慮耳部的病變外,還需排查聽力傳導通路(位聽神經)相關的顱內病變。

▲楊丁術前的影像學檢查

27歲確診顱內腫瘤

腫瘤已有雞蛋大小

在完善了頭部CT、MRI等相關檢查後, MRI可見楊丁右側橋小腦角區佔位,與聽神經關係密切,並且腫瘤體積巨大,生命中樞(腦幹)受到嚴重擠壓。CT提示,右側內聽道明顯擴大,高度懷疑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是啥?謝宗義介紹,聽神經瘤是主要起源於內聽道前庭神經鞘膜施旺細胞的良性腫瘤,又稱「前庭神經鞘瘤」。

「這種腫瘤比較常見,它佔顱內腫瘤的 6%~9%,佔橋小腦角腫瘤的 80% ~90% 。」謝宗義告訴記者,聽神經瘤雖然是常見、良性的腫瘤,但它所在的位置非常具有威脅性。「像楊先生這樣單側的聽神經瘤比較多,雙側較少,但不管是長在哪邊,腫瘤都位於內聽道及橋小腦角區域。」謝宗義介紹,隨著腫瘤生長,它會逐漸壓迫周圍重要組織,包括小腦、腦幹、面聽神經、三叉神經、後組顱神經,並可能導致嚴重症狀。如面癱、聽力喪失,甚至威脅生命。

一聽顱內長了腫瘤,還長到雞蛋大小,楊丁悔不當初。「醫生告訴我,我的腫瘤血供極其豐富,並且嚴重壓迫腦幹,還與腦幹粘連緊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非常高。」 儘管手術的難度大、風險高,但病情已經到了非做手術不可的地步。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評估,楊丁的手術由神經外科程遠教授和謝宗義主任主刀。通過採取經乙狀竇後入路,進行了聽神經瘤切除術。所幸,全切腫瘤手術十分成功,未留下後遺症。

▲術後成功全切腫瘤

醫生提醒

若聽力下降伴有耳鳴需及時就診

謝宗義介紹,當聽神經腫瘤體積較小時,臨床最普遍的表現是早期耳部症狀。

「最常見的是進行性聽力下降,約佔95%;70%的患者會出現耳鳴,其他症狀包括,反覆發作眩暈,面部疼痛或感覺減退,步態不穩,共濟失調等。」謝宗義說,不過,一旦腫瘤長到中晚期時,腫瘤會壓迫腦幹、小腦及後組顱神經。這不僅可能導致聽力喪失,或還會引起交叉性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

謝宗義提醒,如果患者出現聽力下降並伴有耳鳴,除了考慮耳朵的問題外,還需及時到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加以輔助檢查。「比如聽力學檢查、面神經功能檢查、前庭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這些都可判斷是否為聽神經瘤,如果患者一旦確診,建議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焦點

  • 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當心失聰!
    原標題: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當心失聰!   「這兩天沒有休息好,半夜翻身的時候感覺眼前天旋地轉。」   「耳朵嗡嗡響,接電話的時候聽不清聲音。」   「一開始出現耳鳴沒在意,後來竟然開始影響聽力了。」   遇到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都覺得就是近期太累了,多休息就會好。
  • 聽力下降怎麼辦?提醒:5種情況或是耳聾的前兆,早發現
    耳朵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聽力,也會給生活帶來很多的困擾。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年人的聽力不好,實際上,現在年輕人因為工作生活環境也會影響聽力,給自己的耳朵帶來更多的損傷,在這一點上就需要多多注意。
  • 眩暈、耳悶塞、耳鳴、聽力下降警惕突發性耳聾
    「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悶塞感、眩暈,都要檢查聽力。」清遠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翠芳提醒,突發性耳聾,及時治療很重要。以為是耳朵進了水,結果查出突發性耳聾「以前沒試過,以為是很小的事情,慢慢就會恢復,哪裡想到那麼嚴重!」躺在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病床上,王小姐還很後怕。之前,她感覺到耳悶塞感,好像一直有水泡音,還以為是遊泳時水進了耳朵。
  • 反覆頭暈眩暈?腦科醫生:不一定是腦子有問題,病根有可能在耳朵
    2.人類的耳朵不僅僅是用來聽聲音的,還是重要的平衡器官。很多眩暈疾病就是因為耳朵裡的前庭器官出了問題。至於頭暈和眩暈有什麼具體的區別,眩暈和耳朵有什麼關係,為什麼眩暈時會感覺天旋地轉,為什麼眩暈時不敢睜眼……等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下方連結,作者以往的科普均有介紹。
  • 警惕娛樂噪音致聽力下降
    據統計,我國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伴隨著電子產品... 本報記者 陳豔春今天是全國愛耳日,主題為「安全用耳、保護聽力」。據統計,我國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
  • 為什麼會耳鳴?耳鳴和腦鳴有什麼不同?人到中年,應該了解了
    有時候很多人會感受到耳朵裡有一些噪聲,例如蟲鳴聲、電流聲、嗡嗡聲等,大部分人不重視或者以為是普通的耳鳴,其實這正是你身體給你發出的信號。耳鳴和腦鳴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這兩種健康問題還是很普遍的,輕度耳鳴或者腦鳴不會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重度的就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危害。為什麼會耳鳴?
  • 全國愛耳日:經常頭暈耳鳴?別讓這個病毀了你的聽力!
    再形象一點,患者就像是看到這個圖的感覺,而且會持續15-20分鐘,但並沒有喪失意識。2、波動性聽力下降。聽力下降隨著眩暈的發作而加重,在眩暈好轉之後,聽力還有所回升。早期患者對低沉聲音的聽力會下降,比如敲大鼓、風聲。晚期則對高而尖聲音的聽力會下降,比如蟬鳴音、警報音。3、耳鳴。
  • 貴陽耳朵裡總有嗡嗡聲是怎麼回事
    貴陽耳朵裡總有嗡嗡聲是怎麼回事 時間:2020-09-21 17:50 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耳朵裡總有嗡嗡聲是怎麼回事?耳朵嗡嗡作響是一種常見現象。叫耳鳴,是醫學名詞。耳鳴(耳鳴)的原因很多,嚴重程度也不一樣。偶爾耳鳴也會很快恢復,不用太擔心。
  • 科普| 突發性聽力下降,診療秘訣貴在「早」
    愛耳日科普晨鐘暮鼓,鳥叫蟬鳴,泉水叮咚,且聽風吟……好的聽力是我們享受有聲世界的前提,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聽力下降
  • 耳朵裡好像有一千隻蚊子 她讓患者與耳鳴和平共處
    據統計,我國至少有1億耳鳴患者,並且呈年輕化趨勢,耳鳴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的健康問題。如果耳鳴頻繁出現,容易使人們產生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影響晚上睡眠和日常生活。耳鳴病因是世界之謎,耳鳴治療是世界難題。優秀的醫生要指導患者對耳鳴的忽略、習慣、遺忘和適應,爭取與耳鳴和平共處。
  • 北京友誼醫院專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要保護好耳朵和聽力
    這段時間,看病也不如以前方便,出現耳科方面的問題。應該怎麼辦呢?「前段時間,我們通過網上義診,發現大量患者反映出現了耳鳴、耳痛、眩暈等問題。」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說。看病不如平時方便的情況下,如何及時甄別相關問題,保護好聽力?龔樹生為大家介紹了在家保護耳朵、保護聽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 聯防聯控發布 都是有關耳鳴耳痛眩暈等問題的
    聚焦健康中國順風耳(第一健康報導北京 記者康梅)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大流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工作、學習模式,在家裡學習,在家裡辦公。如果時間長了,有些人可能出現一些耳科方面的問題。
  • 當眩暈遇上耳鳴,需要小心自己的耳朵了
    (圖片來自網絡,與正文無關)據介紹,前幾日,因氣溫變化受涼感冒,加上疫情緩解以後前期延誤的工作需要加班加點完成,夜間還得照顧二胎,睡眠不足,譚女士早上起床後突然感覺眩暈,時有天旋地轉的感受,動一動腦袋眩暈感就更加強烈,有時候胃裡還有翻江倒海的感受,吃的東西全吐了出來,休息後眩暈感反而還加重了
  • 長期戴耳機聽歌最傷聽力 突發性耳聾怎麼辦
    核心提示:單側或雙側耳朵聽力突然出現明顯的下降(很多人發病在一覺醒來、外出著涼、情緒波動或大量菸酒刺激後),表現為突發打電話一側耳朵聽不清楚、耳悶、耳朵內有聲音(耳鳴)、甚至嚴重頭暈、噁心、嘔吐。
  • 【聽力小講堂】科學認識耳聾和耳鳴
    聽力下降的患者常伴發耳鳴,耳鳴往往是聽力系統出現障礙或者紊亂的一種症狀表現。 02耳鳴:耳朵裡的聲響 耳鳴常始於30-40歲,部分老年性聾患者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以後漸變為持續性,白天也可以聽見。 耳鳴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狀。
  • 腦袋裡的嗡嗡聲響個不停? 神秘莫測的耳鳴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7號消息,大多數人對於耳鳴可能都並不陌生,當你看完一場演唱會,或者是過年放鞭炮之後,回到安靜的地方就可能會聽到耳朵裡傳來嗡嗡的聲音——這就是傳說中的耳鳴了。「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心理學治療手段,國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顯著緩解耳鳴患者的抑鬱焦慮情緒,從而在整體上改善患者的軀體症狀,因此這也是一種有益的耳鳴治療方式。「助聽器評估」僅針對伴有聽力下降的耳鳴患者,原理是通過助聽器放大背景噪音來削弱患者對耳鳴的感知,研究表明這種治療手段的總有效率在 55.6-90.9%。
  • 聽力下降,「元兇」竟然是鼻咽腫瘤?不僅如此,這些表現也要警惕
    1、鼻塞可能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有鼻塞的現象,尤其是得了感冒或者有鼻炎的患者,鼻塞是很常見的症狀。但是在鼻咽腫瘤早期會有鼻塞的表現,鼻塞的特點是,在疾病早期通常是單側鼻孔鼻塞,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瘤體的不斷擴大,就會出現雙側鼻孔鼻塞。並且隨著腫瘤對鼻腔的不斷壓迫,會導致鼻塞越來越嚴重。
  • 結伴「採耳」,朋友耳朵裡竟然發黴了
    當初同行的兩個朋友,前後間隔不到1周給我打電話,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耳朵感覺堵著,腦袋發蒙,聽力下降,洗澡後感覺腦子進了水,症狀還越來越重……」聽到這些,我馬上想到了兩個月前的採耳經歷。沒錯,它十有八九就是罪魁禍首。果不出所料,第二天,我陪他倆去做了耳鏡檢查,診斷為:真菌性外耳道炎。
  • 特色專科丨耳內鏡微創術——小傷口解決大問題
    耳膜穿孔、慢性中耳炎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患者由於鼓膜有穿孔,所以在炎炎夏日都不能下水遊泳,不然耳朵裡面進了髒水就要受到耳朵感染反覆流膿的困擾
  • 長期出現耳鳴,可能是這些常見疾病引起!四個策略幫你輕鬆緩解!
    耳鳴是一個非常困擾人的問題,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耳朵開始出現嗡嗡聲,或者刺耳的尖叫聲,也或者是火車的隆隆聲等等,聲音各不相同,但會讓人感到難以忍受,影響睡眠質量。耳鳴可能是耳朵損傷導致的,也可能是老年人耳朵衰老,耳鳴導致的結果可大可小,小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會形成習慣,逐漸適應,但大的問題可能造成聽力受影響,甚至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