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留下14字遺言,諸葛亮卻當作耳旁風

2021-01-19 郭延濤說歷史

劉備信仰諸葛亮,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皇帝和他的官員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他是明朝皇帝及其官員忠心耿耿的罕見典範,劉備無論什麼時候下臺,什麼時候成為蜀漢皇帝,幾乎都會不假思索地聽從諸葛亮的勸告,他會照他說的做,他的兄弟關羽和張飛非常沮喪,有時嫉妒,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對孔明這麼好。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也不例外,他善於接受勸告,他一生很少拒絕諸葛亮的建議和意見,然而,當劉備得知關羽死於東吳將領呂蒙之手時,他勃然大怒,想起他們在桃園許下的誓言,他忍不住哭了起來,過去的情景和昨天一樣,他不想接受二弟不在的事實,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坐在冰冷的宮殿中,劉備非常孤獨,他的思緒回到了20多年前,呂布趁劉備與袁書交火之機,向徐州城發起猛烈進攻,因為張飛喝了太多的酒,醉得不省人事,不僅失去了城市,還導致哥哥一家落入呂布手中,好在張飛很會打仗,即使他喝醉了,也沒人能阻止他,他盡力把失去大本營的事告訴劉備。

張飛為哥哥和嫂子的信任感到慚愧,他想拔劍自殺,劉備抓住三哥的手,說了一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衣服破了,可以縫;手腳破了,可以繼續縫嗎?「聽了劉備的話,不僅張飛哭了,關羽也哭了,能遇到這樣一位重情重義的大哥,我深感榮幸。

劉備就是這麼說的,這麼做的,他向兄弟倆傾訴心聲,共同承擔困難和挫折,共同享受光榮和財富,現在他的二弟被殺了,如果我們不消滅東吳,為他報仇,不會讓人笑話他,然而,劉備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了,他不再是受別人影響的小羅羅了,相反,他是一個與曹操不相上下的小熊,為了蜀漢人民,他決定暫時容忍他們,當他的力量足夠的時候,他就會消滅東吳,為關羽報仇。

張飛不想天天喝酒,對劉備說:「哥哥,你不想當二哥嗎?你忘了我們許願時向天所起的誓嗎?「劉備再也坐不住了,即使他為家人打完仗,也要讓東吳付出代價,他集結了蜀漢人民的大部分兵力,與東吳進行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戰鬥,劉備不知道如何安排部隊,東吳名將魯迅見蜀軍之死,命人放火燒劉備家。

關羽的復仇沒有得到回報,還奪走了數萬士兵的生命,自責和內疚充滿了劉備的心,很快就病倒了,他趕緊叫人把總理和他的兒子劉禪帶走,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劉備對兒子的要求並不高,畢竟,他知道劉禪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要他不玩太多,聽總理的話,劉禪就不能做任何關於開放領土的事情,保住他現有的地盤是件好事。

之後,劉備讓兒子下臺,傳諸葛亮的話,那兩個人的目光截然相反,一切都靜了下來,沒有必要說太多,只是為了突出重點,最後,劉備留下了14個字:「馬蘇的誇大其詞不應該用到很大程度,你應該觀察它!」然後他完全閉上眼睛,再也沒有醒來,按照常理,諸葛亮肯定會記住劉備的遺言,但這次他沒有,反而對劉備充耳不聞,甚至覺得老大劉備看走了眼了。

如果他不聽劉備的話,他遲早會吃虧的,馬蘇丟了街亭後,諸葛亮後悔不已,大喊:「如果他聽了已故皇帝的遺言,決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我為已故的皇帝感到難過!」諸葛亮進行了五次北伐,從各方面來看,只有第一個才有最大的成功機會,然而,由於誤用了只會吹牛的馬蘇,他失去的不僅是街邊亭,更是稱霸全國的最佳機會,如果街亭不失,即使不能一舉摧毀曹魏,至少也能牢牢控制住手中的龍遊、西梁之地,魏強蜀弱的局面也會改變,三國史可能會被改寫。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但姜維卻沒記住,否則蜀漢不會滅亡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這句話流傳甚廣,在初中教材《出師表》的拓展中,就出現了這句話。諸葛亮為蜀漢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此時無聲勝有聲,《出師表》最後一句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 龐統臨終前大喊8個字,不料劉備沒聽懂,諸葛亮卻想解甲歸田!
    文/鏡子 標題:龐統臨終前大喊8個字,不料劉備沒聽懂,諸葛亮卻想解甲歸田! 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離析,群雄紛爭。在這個險惡的時代,處處都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 劉備臨終前讓諸葛亮取而代之,諸葛亮如果答應會怎樣?
    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嘆息。其實,在當初劉備駕崩前,他曾讓諸葛亮取而代之。書中劉備是這麼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
  • 在劉備心目中,諸葛亮到底是何地位?臨終託孤,一語道破真相
    而從赤壁之戰結束,至劉備亡故這一段時間內,諸葛亮的「存在感」和「成就感」非常之低。這一段時間,諸葛亮曾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幹過「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後勤保障的活兒,輔助關羽鎮守過一段荊州,還與張飛趙雲等一道幫助劉備「共圍成都」。拿下成都後,諸葛亮曾代劉備鎮守成都,主要負責「足食足兵」,還是主抓後勤。
  • 劉封死前留下了八字遺言,令劉備悲痛欲絕,劉禪卻心中竊喜
    諸葛亮也在一旁煽風點火,說劉封此人性情剛烈,而劉禪相對性情溫和,日後怕生禍端,袁紹、劉表等都是前車之鑑啊。 於是,劉備狠下心來,下令賜死義子劉封,而劉封在死之前,說出了八個字的遺言,劉備聽後流下了眼淚,而猜測約13歲的劉禪應該是開心的吧,畢竟他之後可以享福好久好久哈。
  • 劉備處處防備趙雲不肯重用,趙雲臨死大喊4個字,諸葛亮羞愧痛哭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主要是擔當劉備的保鏢,沒有得到真正重用,但他顧全大局,從未表達過不滿,只有臨終前才留下一句遺言,這句話只有四個字,卻令諸葛亮羞愧不已,為之不平。
  • 曹操劉備孫權的遺言
    也有人說:人死前固有遺言。或烈烈風情,令人肅然起敬;或拳拳赤子,凸顯質樸本性;或冥頑不顧,留下千古笑話。比如,像太史慈,臨終之前說:「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頗有一番壯志未酬的英雄悲語;比如姜維,將死之前說:「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 龐統臨死前喊了8個字,劉備聽後很納悶,諸葛亮卻想隱退
    三國時期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不是很陌生,特別有名的人物,比如說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等等。,但是諸葛亮等人卻勸誡劉備留下此人,此人可重用。  劉備正在按照龐統的計劃進行,準備翁中捉鱉,龐統也親自領兵殺盡敵軍,可是沒想到龐統卻中了劉璋手下士兵的弓箭,臨死前,龐統看到一個石頭上寫著三個字,\\\\\'\\\\\'落鳳坡\\\\\'\\\\\',便朝著空中大喊了八個子
  • 名將趙雲一生受盡委屈,臨死前喊了四個字,諸葛亮聽後悲痛欲絕
    在鄴城見到劉備後,生死存亡。據史料記載,「先主與雲同寢」,意思是說劉備和趙雲的關係非常好,甚至睡在一張床上。在人們的印象中,趙云為蜀漢而死,為恢復漢朝而努力,但劉備始終沒有把趙雲當作心腹。長坂坡一戰,劉備倉皇出逃,連妻子兒子都顧不上。千鈞一髮之際,趙雲獨殺曹營,上演七進七出的壯舉,終於將劉禪安全帶回。
  • 司馬懿臨終前,留下17字遺言,揭開空城計的真相!
    司馬懿的遺言自司馬懿發動政變之後,大將軍曹爽明明有抵抗的實力,卻被司馬懿一句空口承諾忽悠,願意把兵權交給司馬懿,等待司馬懿給他無數金錢美女,讓他安享晚年。沒想到司馬懿翻臉不認人,先把曹爽軟禁半年時間,趁著這段時間曹爽勢力群龍無首,逐個打擊、剪除、招降曹爽的黨羽,逼他們供出曹爽想要奪權的舉動。
  • 劉備仁義世人稱讚,臨終前卻用毒計暗害諸葛亮,諸葛亮臨死才明白
    導語:劉備仁義世人稱讚,臨終前卻用毒計暗害諸葛亮,諸葛亮臨死才明白 劉備出生跟朱元璋一樣慘,能在三國亂世中打下一片基業,讓如此多的人才跟隨他,當然有他過人之處,因為劉備打出的招牌就是仁義,當時被世人所稱讚,很多人也因此投奔了劉備。
  • 劉備臨終前交代:此人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全當耳邊風
    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作為諸葛亮的學生,諸葛亮又為何要斬殺他呢?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的時候,本來已經攻陷北方三郡,直逼魏國首府,後來魏國讓遠在東吳戰場上的前線部隊緊急回援,而街亭這個重要的戰略地點當時在蜀漢手上。
  • 趙雲去世,託夢給諸葛亮,諸葛亮卻號啕大哭,只因說了這九字
    所以在民間大家所了解的三國歷史中有一些玄幻、巧合的情節,其實是歷史中根本不存在的,比如空城計和諸葛亮借東風這兩件事情。有稱三國的衍生系列野史中曾有一個情節,那就是趙雲去世之後託夢給諸葛亮說了9個字,而諸葛亮聽了之後號啕大哭。那麼趙雲給諸葛亮說了什麼話呢,竟然讓諸葛亮如此失控?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雖然趙雲不能再重用,但有一點堪比諸葛亮,就是他也做到了極致,比如兩救幼主,比如慷慨勸諫勸諫劉備徵伐東吳,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天神一般地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歷史給了趙雲一次機會,卻在《三國演義》的傳奇世界裡,幾乎得到了一切的榮耀與榮耀!再者,趙雲其實在劉備的心目中,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即使是臨終前,也只有他這句遺言。
  • 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劉備遺言真意
    --《蜀書五》蜀先主白帝託孤,諸葛亮鞠躬盡瘁。百世流芳,千古佳話。只要是在中國文化浸淫下長大的人,無論是否對三國史感興趣、都聽過「白帝託孤」的故事。千百年來,劉備的遺言,一直被認為是「讓諸葛亮取代劉禪」的最高指示。
  •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12字預言,千年後一一應驗,難道真是巧合?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自小就才學出眾,當年劉備屯兵於新野,司馬徽就為他推薦的兩個賢能,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就讓徐庶帶諸葛亮來面見,諸葛亮不願,這才有三顧茅廬和《隆中對》。
  • 三國這八位英雄的遺言,句句經典諸葛亮眼光最遠,司馬懿最為心酸
    司馬懿的遺言透出心酸,曹操說他有鷹視狼顧之相,夢見三馬同槽,一直懷疑他有叛逆之心,但是司馬懿至死沒有反叛,高平陵政變只是自保而已。在遺言最後兩個詞,慎之!慎之!可以看出司馬懿深知兩位兒子的野心,也在暗示後期如果叛逆,一定要謹慎行事。諸葛亮諸葛亮的遺言最多,體現出孔明為了興復漢室,殫精竭慮,哪怕病逝在即也要安排妥當。
  • 諸葛亮死前留下遺言,要求抬棺南行繩斷下葬,其玄機至今無人能解
    在古代有許多能人,如魯班、鬼谷子、袁天罡等都名留青史,可若是提到用兵如神,那就只有諸葛亮了,當初劉備請他出山,都要「三顧茅廬」,並且他還是政治家、書法家、發明家,他發明的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都為劉備省去不少麻煩。
  • 趙雲死前大呼四個字,諸葛亮聽到臉色大變,劉禪無地自容
    而劉備也親切地稱趙雲是忠肝義膽的最佳代表。 趙雲死前大呼四個字 作為五虎將的最後一位,趙雲他也是最後離世的將領,常勝將軍的趙雲,在離世前呼出的四個字令諸葛亮臉色大變,讓劉禪無地自容。那麼,趙雲在臨終前到底說了什麼呢?
  • 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臨死前吼出四個字,讓諸葛亮羞愧無比!
    趙雲,字子龍,他早些年間是跟在公孫瓚身後混的,後來在遇到劉備之後,就覺得劉備此人有大作為,後來他就跟在劉備後面混了。趙雲在劉備生前時一直都擔任劉備最貼身的護衛和保鏢,謹言慎行,心思縝密,次次能護得劉備周全,而且趙雲對劉備來說又有救子之情,深得劉備的信任。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臨死前吼出四個字,讓諸葛亮羞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