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幾元至幾十元能買到一斤,現在精品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元一克……電影《瘋狂的石頭》再次照進現實,但這一次不是翡翠、和田玉,而是南紅瑪瑙(簡稱南紅)。南國早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從2009年開始,邕城市場上的南紅原石和成品價格開始一路瘋漲,短短五六年下來,竟然上漲了逾百倍。業內人士指出,南紅走「紅」與其本身的收藏價值有關,但人為炒作出來的「虛火」也值得警惕
1
市場
瘋狂南紅到底有多紅
9月20日,記者在南寧金匯如意坊一家經營古代串珠的店鋪看到,不少顧客在挑選店老闆朱先生最近進貨回來的南紅珠,儘管價格在200~400元/克,但還是頗受歡迎。朱老闆說:「前幾年南寧市場上幾乎很少見南紅,西瑪(西周瑪瑙)倒是比較流行。」
朱老闆介紹,南紅並非投資收藏市場的新品種,它屬於瑪瑙科,質地溫潤,裡面有赤鐵礦小點,膠質感強,主要產自雲南、四川等地。五六年前,一顆直徑1.5~2釐米左右的圓形南紅珠子,價格不過百元左右,如今至少要上千甚至數千元,「今年以來,我到雲南、北京、廣州等地進貨,發現專營南紅的商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有跟翡翠、和田玉三足鼎立的態勢」。
廣西珠寶協會的一位專家人士向記者介紹,2010年以前,南紅原石都是按斤定價,四川涼山南紅原石價格每500克在幾元至幾十元。2013年起,精品南紅原石就按克計算了,「在短短幾年時間上漲了超過100倍,遠超其他收藏品種」。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南紅勢頭正旺,無論是古玩店還是珠寶玉器店,南紅原石、首飾、雕件已經成為「標配」之一。
玩南紅珠子,還可「巧搭」。
2
探究
所謂「赤玉」是何來頭
說起南紅收藏,市場上還有不少「講究」。比如「一個人命中注定有一塊玉,錯過了羊脂白(和田玉),錯過了帝王綠(翡翠),難道還要錯過柿子紅(南紅瑪瑙)?」、「南紅也是一種玉石,叫做赤玉」等等。那麼,這匹收藏界新黑馬到底是什麼來頭?
在南寧盤龍路上經營玉器會所的程先生,最近收藏了幾串價值10萬~30萬元不等的南紅項鍊。對於自己的「大手筆」,他很是自信:「南紅瑪瑙在古代稱為赤玉,早在戰國就是貴族們的寵兒,此外還是佛教七寶之一。南紅並不缺少文化底蘊,只是過去沒有被充分發掘而已。」
程先生說,南紅資源歷來稀缺,清末之後,隨著市面上的南紅藝術品越來越少,南紅資源一度被認為已開採殆盡,隨後南紅進入了上百年的沉寂期。上世紀80年代,雲南保山少量南紅被開採上市,但幾乎沒有市場熱度。直到2009年,南紅才重新闖入大眾視野,並在商家的推波助瀾下強勢回歸。
南寧資深玉器藏家黃雪梅則認為,紅色代表著喜慶、富貴,向來就是國人喜歡的顏色。而南紅豔而不妖,奪目又不誇張,又是天然形成,所以被市場接受。
這串精品南紅珠鏈身價幾十萬元。
3
分析
存在一定的炒作虛火
從無人問津到價格高漲,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由於南紅「走紅」太快,如今不少市場人士也開始思索這個問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翡翠、和田玉的價格實在太高,很多人買不起。漂亮又便宜的南紅出現,自然成為市場炒作的新熱點。
「近年來,不少原先做翡翠生意的人都轉做南紅了。」在南寧唐人文化經營翡翠生意的宋先生說,南紅的走紅與翡翠有著相似的炒作路線,通過炒作將市場做熱,市場一熱,商家們自然會順應走勢蜂擁而上。宋先生認為,不少新入市的資金見貨就收,價格已經漲到了瓶頸。
上述廣西珠寶協會的專家人士則認為,南紅價格短時間內過快的上漲,確實不能排除有虛高的部分,但相比起翡翠、和田玉的價格,以及鑑定難度,南紅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加上南紅收藏方興未艾,熱度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多位收藏人士指出,實際上,今年南紅的價格已經進入一個「平臺」階段,「普漲」的最佳行情已經結束,現在是精品類的南紅還表現出強勢,收藏人士需要注意。
南紅豔而不妖,受女性藏家追捧。
4提醒
仿品漸多注意鑑別
南寧的劉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他將自己高價購買的一串南紅手串拿到一家鑑定機構做鑑定,得出的結論是「瑪瑙」,而非所謂的「南紅瑪瑙」。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南紅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等級劃分標準,並且存在不少市場亂象。
記者了解到,商家叫法混亂,比如「南紅」、「涼山南紅」、「保山料」等等,在介紹時也說不清楚,讓人聽得一頭霧水。此外,各地的瑪瑙也混著賣,只要是顏色稍微紅一點的,就當成南紅來銷售,一般消費者很難分得清。
據市場人士介紹,南紅的產地主要有甘肅的迭部縣,又俗稱為「甘南紅」,其色通常在橘紅色和大紅色之間,也有少量偏深紅的顏色,質地具有厚重感;還有就是雲南保山產的「滇南紅」,色彩豔麗,原料以塊大多裂為特點;最後是產自四川涼山地區的「川南紅」,目前市面上不少南紅雕件是涼山南紅。
此外,市場人士還提醒,最近市場上出現了用紅碧玉來仿冒南紅瑪瑙的現象。簡單來說,紅碧玉沒有南紅瑪瑙結構細膩,和南紅瑪瑙的光澤及質感明顯有差別,缺少溫潤感和膠質感,值得廣大收藏人士注意。
閱讀更多內容,記得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