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10月25日)與參議院共和黨人共進午餐,據出席午餐會的兩位參議員透露,川普藉此機會機會徵詢了他們對下任美聯儲(FED)主席人選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上的表決人選僅有美聯儲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和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John Taylor),而後者似乎更受共和黨人的青睞。
川普上周日(10月22日)在福克斯商業電視網播出的專訪中表示,他正在考慮提名鮑威爾和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擔任美聯儲的兩個最高職位,但並稱他也中意現任主席耶倫(Janet Yelln)。
獲得前民主黨總統歐巴馬提名為美聯儲主席的耶倫自2014年初開始領導美聯儲。她的任期將於明年2月結束,但川普可能會決定再次提名她為主席。
川普本周一(10月23日)曾表示,他已經「非常接近」宣布提名人選的階段。該提名人選還需獲得參議院確認。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周二在每日例行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總統川普正在就選擇誰出任下一屆美聯儲主席的問題與許多相關人士對話。
她重申決定很快會做出,並稱,「總統對這一決定很慎重,正在進行深思熟慮和全面考察,希望做出『正確』而不僅僅是『快速』的決定。」
來自德州的共和黨參議員John Cornyn周二拒絕透露川普在會上列舉的名字,以及誰獲得最多舉手支持。但參議員Tim Scott表示,川普特意問到了泰勒和鮑威爾,並且還提到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
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提議的參議員「試探性」舉手表決人選僅有泰勒和鮑威爾,耶倫的名字只是「被提及」。
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Scott表示,「川普沒有宣布贏家,但我認為泰勒贏了。」這一說法推動美債收益率周二走高,同時令美股承壓。
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立場略偏向鴿派,與耶倫類似,如果他當選美聯儲主席,預計會延續漸進退出的政策。然而,泰勒被視為貨幣政策鷹派人士,他主張根據規則來制訂貨幣政策。根據他的公式,即「泰勒規則」,當聯邦基金利率應當已經被上調至3.75%,遠高於目前1.0-1.25%的目標區間。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以Michael Zezas牽頭的市政債策略團隊認為,如果泰勒這位鷹派人物領導美聯儲,可能帶來波動性、更高的利率,但更平坦的曲線。國債收益率將「偏向上行」,市場會預計更多加息或更積極的縮表。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表示,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立場偏鴿派,至少對一個共和黨人來說是如此。如果鮑威爾當選,預計在其領導下的美聯儲將不會較現在有較大改變,因此對市場來說,如果他當選,則意味著美聯儲政策的連續性得以實現。
此外,摩根史坦利強調,「無論是誰當選美聯儲主席,都將重申繼續加息和緊縮貨幣政策的道路,因為美聯儲似乎認為更寬鬆的金融狀況看起來將會推動通貨膨脹回到2%的目標。」
不一樣的聲音!泰勒當美聯儲主席 可能比耶倫更加鴿派?
談到美國總統川普減稅計劃的影響,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周二表示,由於史丹福大學教授泰勒支持減稅,如果由他出任美聯儲主席,則其對於通脹的看法最終可能比現任主席耶倫更松。
泰勒認為,川普政府可以通過放鬆管制和稅改來大幅提高經濟增長,且沒有通脹壓力,而耶倫對此態度更為審慎。由此可見,與民主黨的耶倫相比,共和黨的泰勒比較不傾向用升息手段來回應政策驅動的經濟增長。
(John Taylor 圖片來源:FX168財經網)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全球經濟顧問Joachim Fels在10月22日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就明年大幅減稅來說,由泰勒帶領美聯儲有可能反而會比耶倫更鴿派。」
投資人的傳統觀點認為,一般來說,泰勒比耶倫更傾向升息。據高盛10月13日調查338位客戶的看法,與金融市場定價相比時,有五成的受訪者把泰勒歸為鷹派,大多數認為耶倫屬於中立。泰勒的貨幣政策多次主張利率應該大幅高於目前水平。
不過,如果談到川普的減稅計劃,這個假設可能不正確。對於共和黨將經濟增長年率從最近的2%左右大幅提高到3%、且不導致經濟過熱的可能性,泰勒似乎比耶倫更看好。
泰勒曾在今年7月18日合寫的一篇報告中寫道:「國會和政府提出的那種政策變化,如果通過的話,將會大幅改善經濟增長展望。」這份報告由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出版。
這份報告的作者包括前美聯儲理事沃什(Kevin Warsh),他們並沒有說明央行該如何應對這種增長的提速,不過他們卻批評當前的決策官員欠缺「明確的貨幣策略」。沃什也在美聯儲下任主席的候選名單內。
前美聯儲官員、現供職於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David Stockton認為,「如果川普任命的主席認同經濟可以3%的速度擴張的想法,那會促使政策決定傾向讓經濟增長更可持久,讓失業率下降。我們會看到貨幣政策導向寬鬆,而非緊縮的方向。」
Evercore ISI副董事長Krishna Guha表示,泰勒能帶領美聯儲走多遠是有侷限的。隨著減稅措施導致失業率下降,通脹率上升,他對一項貨幣政策規則的堅持最終還是要讓央行必須要有回應。
校對:Sa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