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捷徑,慢慢來,反而比較快。——秦陽
奮鬥中辭別舊歲,憧憬中迎來新年。2022年已經開啟新篇章,你是否已經規劃新一年的年度目標和計劃呢?
《禮記》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你還沒有規劃,今天剛剛是1月6日,還來得及呢。
如果您已經制定,都有哪些目標呢?比如要讀多少本書,寫多少篇論文?比如如何為健康投資,為學習投資?比如要get哪項新技能,比如攝影、視頻號製作、瑜伽,朗誦等等?
我也大致規劃了全年的年度目標,從健康、陪娃、讀書、寫作、視頻製作等幾方面,再大致劃分到月,周及天等,當然還有放鬆休閒的時間。
在學習班裡,聆聽秦陽老師的課程「如何制定年度目標」,顛覆認知,醍醐灌頂,獲益匪淺,想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秦陽老師,出版十餘本暢銷書籍,運營多個自媒體平臺,全網粉絲幾百萬。秦陽老師講課,1個小時的授課時間全程乾貨,語言簡練,思路清晰。
「這口才和思維絕不是一日之功!」我邊聽邊想。請恕我愚鈍,秦陽老師的課,我反覆聽了三遍。
「8小時內求生存,8小時外求發展,發展一項興趣愛好,讓它在時間的深度和長度中生長,可能會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和驚喜。當愛好遇見堅持,就是才華。」拜讀秦陽老師的成長曆程,更加欽佩堅持不懈學習並善於思考的他。
秦陽老師分享的「如何規劃自己的年度目標」,顛覆了我對制定年度規劃的認知。
首先,要為自己的年度目標賦予意義,這個目標要深刻並能打動你自己。定目標,一定要找出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那樣才不容易懈怠,而是堅持下去。比如讀書、比如攝影、比如瑜伽,如果沒有賦予意義,那只會憑一時興趣和衝動,則難以堅持長久。
比如讀書,要學會一魚多吃,要產生更多多元化的複利,如打破新知;寫書評;發微博;發文章等。讀書時,就要想到傳播,為目標賦予意義。拿起一本書時,就想到去分享思想,獲得複利效果。
讀書,要多層維度,打開視角,不是單純的讀書,而是同一份時間輻射很多種結果。想到一件事,能否賦予多層意義,
其次,要定核心。定年度計劃,要圍繞一個核心來定。把時間花在最核心的目標上以一頂十,以核心目標推動其他目標。
制定年度目標,要花60%-80%的時間做核心目標,然後推動其他目標。梳理自己的目標,梳理背後的邏輯,要排序。
要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做事,不擰巴。如果為了完成目標,捨棄健康、家庭等,則也是得不償失。
第三,找標準
比如讀書,最終交付的是什麼?是泛讀還是精讀?以什麼標準作為讀書了?只是發個朋友圈告訴別人你讀書了,還是真的有所領悟,進行了知識的輸入與輸出,自己獲得新知,或者讓別人也從你的讀書中學習知識?
制定目標後,要進行拆解,根據拆解的目標制定行動。如同孩子參加高考,制定目標分數,再具體劃分到各科,進行相應的努力。
不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標準,所以是盲目在做。要清晰的知道,針對誰,方向和目標是什麼。
許多人看似很努力,但是因為沒有目標和方向,沒有踩到點上,一年很辛苦也沒有得到什麼。我們必須清晰知道自己 的目標和標準。
第四,做計劃
目標靠行動來實現。
要制定有效的計劃,要盯進度、(拆分到可感知的時間顆粒度,具體到周、天;責任到人;可明確的階段性目標)要定標準、要做調整(年度計劃最好不要動)
遇到問題要想到解決問題,咬緊牙關完成任務。
完成目標就萬事大吉了?險勝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再複製一次。最後,是評結果。
從業績情況、亮點經驗、問題分析、明年規劃等幾方面分析,復盤自己的得失,為新的規劃指路。
年度目標要有意義,有邏輯,有行動,有復盤,而不是低效的努力。
秦陽老師的座右銘:一口真氣不散,方能逆風翻盤。
分享下我的行動:
一、重新梳理自己的年度目標,自己的使命和終極目標是科普中醫藥,科普身邊的藥用植物,讓本草走進生活;選定目標,原來制定有寫科普文章、發布科普視頻,做公益講座,社群分享等;
二、根據目標制定最終的核心目標是出版科普書籍。目前想做的是科普身邊的藥用植物的書籍,已經寫了部分中醫藥科普文章,要堅持讀書寫作分享。
三、制定後就是具體行動。每月寫一篇藥用植物科普的文章(原來想兩周寫一篇,還是留出讀書學習、打磨思考和放鬆的時間)。多讀書,包括專業書籍和其他書籍,有的精讀,有的泛讀,要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學會分享。
四、根據行動要復盤總結。要帶著思考做事,要有目標和行動標準,而不是低效努力,重複工作。
苟日新,日日新。共勉!
歡迎添加個人微信bencaodejiankang,互相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