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診斷室|教育培訓行業如何制定年度規劃?

2020-12-15 教育家頭條

*以下內容為教育家聯合創始人李楠老師於2020年12月1日在教育家社區開講的【教培行業如何做年度規劃】學習筆記,並非逐字實錄,實際內容請以課程為準。

*文末贈送資料《教培行業各部門全年作戰計劃》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為什麼要做年度規劃,從我的角度上來說,最關鍵的作用就是讓業績更具有邏輯性和可行性,如果一個校區連年度規劃都沒有,業績目標都沒有制定、分解,那麼很難把業績做好。

第二,年度規劃是對團隊的工作方向和目標的長線指導,不僅僅是當年,甚至是未來3~5年。這考察了學校創始人對學校的戰略定位能力。

第三,不管是年度規劃、季度規劃還是月度規劃,都能夠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無用功,能夠讓部門和部門之間銜接起來高速運轉。

接下來講如何制定年度規劃,制定年度規劃主要分三步走:定戰略——定指導思想——定規劃

定戰略

在定戰略之前,我們先看一下2020年整個教培行業的現狀,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7點。

1、監管和整治力度沒有減少

2、80、90後家長教育理念提升

3、消費者升級

4、培訓需求不斷升級

5、跨行攪局資本增多

6、網際網路線上教育衝擊

7、傳統巨頭機構下沉

比如說第一個監管和整治力度沒有減少,在優勝教育暴雷之後大家也能看到監管越來越嚴格,第二個就是80後和90後的家長教育理念的提升,現在家長的需求不復往日,需要課程體系與教學理念做相應的調整。比如第四個和第五個,培訓的需求不斷升級、跨行攪局的資本增多,這個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尤其是在19年過後,整個在線教育對線下培訓的衝擊特別大,雖然截止到目前,在線教育的市場量不足線下機構的20%,但是不容小噓,因為勢頭會越來越大,各位校長一定 要去思考OMO模式轉型.....

面臨目前的現狀,也就是挑戰,校長們需要根據現在市場與政策的整體變化,做出校區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不要被時代所淘汰。

我們說到戰略的時候,一定會對應到一個詞「戰術」,那個戰略和戰術是什麼呢?戰略是指全局的規劃和方略,戰術是指指導和進行的方法,說簡單一點就是用戰術來完成戰略。

定戰略一定是跟機構所在地區的整體發展狀況聯繫到一起的,當地的政策形勢,市場的變化只有各位校長自己最清楚,從我的角度來說的話,可以從規範辦學、擁抱變革、產品多元化、標準化、差異化、特色經營幾個維度去考慮,但是在這裡不是說讓大家把全部能做的東西都寫完,抓住三至五個重點即可,太多了反而不太容易實現。

給來年定一個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不是一個可行性的、可看到的東西,但是它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東西。思想是用來幹什麼的?思想是用來統一的。它不是使命和願景,而是階段性的目標或指導綱領,主要是為全年定基調,為全員定思想,為學校定角色。

首先,為全年定基調。這一年我們是攻還是守?其實疫情之後有80%-90%的校長告訴我,我要守,因為要先把現金都弄過來。但是如果在你現金流足夠充沛的情況之下,現在就是跑馬圈地最好的時代。那你選擇攻守,必須根據自己在當地的市場和規模進行考慮。比如說是擴張還是收縮?比如是修煉內功還是修煉外功?是主打銷售還是要把教學做好?這些就是你要定的全年的基調,基調出來之後,你才能夠貫徹給你的小夥伴,然後所有的小夥伴兒一條心去做這件事情。

其次,為全員定思想。思想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態度。舉個例子,減速加檔。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其實我也是來了朗培才知道的。2019年郎培有一個目標叫減速加檔,意思就是老是特別快的話需要適當減速進行調整,因為就算一部汽車,開著它一直往前跑,總是需要讓他休息一下吧?除此之外,包括你是以學員為中心,用愛心做服務,還是質量為本,全面營銷,利潤倍增等等。

最後,為學校定角色。有些老師會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太大了,但我沒有覺得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永遠不是好士兵,這是我一貫的管理風格,如果你自己連這個欲望都沒有的話,那你們做下去的意義是什麼呢?比方說做成區域唯一,或者說我做3.5km內的第一。保證在3.5km之內讓所有的人知道我是誰,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還有比如說做細分領域的第一,把我們的人效提到最高,這些我覺得都是可以考慮的。

如何定年度規劃?

定年度規劃分四步,第一步,目標制定;第二步,市場分析;第三步,推進計劃;第四步,架構編制。

第一步:目標制定

業績目標:

定業績目標的時候我建議大家用smart原則。

具體的(specific):業績很明確,獎勵很模糊,一定要不得;數字是明確的,工作流程也要是明確的,責權利要明確。

可量化(measurable):指標可量化,任務可量化,數據化的思維。比如說市場推廣的成本佔營收的多少,人力成本控制在多少,不可量化的任務和指標很難有效果。

可實現(attainable):別大放衛星,讓員工一定蹦一蹦就能夠的到

現實性(realistic):指標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也就是戰略和項目得靠譜

有時限(time bound):每個項目和階段都要有時效

1、校長負責大方向和戰略部署,主管負責執行,指標和目標一定要兩者明確溝通並認可,不能校長獨自拍板;主管找到完成業績的路徑和方案,與員工一起完成,「人人頭上有指標」

在制定業績指標上,一般參考該分校兩年的業績增長情況,同期對比年份更久的校區增長情況,主要是招生人次(續費率,招新率,滿班率,退費率)其次就是活動的質量(參與人數多少?有效人數多少?也就是線索有多少)。綜合這些數據制定來年的增長目標。

最後,一定要和員工籤訂年度績效考核表(含高標、中標、底標),涉及業績、獎金,讓大家明確自己的目標和獎勵。

2、主管與校長確認可執行方案

確認好業績目標,進行方案設計,講座,體驗課,低價班,短期班,重點活動等安排,拆分業績目標,確定所需的預算以及資源,進行方案匯報,與校長探討可行性,確定所有的方案。

3、發布年度規劃

在確定好全年指標後,校長可以倒逼自己,在校區召開年度大會,把定下來的指標一條一條的告知所有員工,形成相互監督,甚至可以做對家長展示,倒逼校區實現目標。

4、對項目進行拆分,細分到天

誰做什麼事要明確,大方向不能偏,細分到每個人,細分到每一天,做出規劃圖和進程表

5、階段性述職及表彰

負責人按照月份或項目進行匯報,校長及時給與意見和建議,互相督促落實,確保工作有效落實

階段性工作又明顯得進步或業績,即使給鼓勵和表彰,爭取提前完成任務或超額完成任務

6、季度業績,月度會議確認及方案調整

每個月階段性監督和復盤,有問題需要及時調整。

職責目標:

職責目標指的是責權利的再次確認、劃分、界定、優化。把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責權利進行再次的確認、劃分、界定、優化,最後籤字畫押。很多時候我們說所有的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所有溝通的問題都是責權利不明確的問題,教研部門不知道他的界限在哪裡,市場部門也不知道他們的界限在哪裡。那工作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

另外,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工具,叫做「Q12調查」。大家在每一個季度都可以把以下12個問題發給所有的員工進行一個調查。

比方說第一個,我知道我的工作要求。你讓你的員工去明確他自己是否知道他的工作要求,這裡邊兒能夠反映出員工的工作是不是有目標和方向,也就是你作為一個管理者,你有沒有告訴過你的員工,他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如果員工都不知道,那就證明他的主管就沒有給他講清楚。

再比如第二個,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如果他連這個都沒有的話,證明就是他的領導沒有給他提供支持資源和幫助,那你這個主管一定有問題......

12個問題一定要認真研究,研究完之後每個季度都去跟員工做一次,不要把它做成一個形式,真正的能Q12調查一定是能夠反映出來管理當中所存在問題的。

第二步:市場分析

告訴大家一個市場分析的工具,叫做SWOT分析。SWOT的分析就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分析。優勢,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地方,比如你有好的渠道,你有辦學資格證,你的師資好,你的知名度,這都是你的優勢。劣勢,就是你的缺點和缺陷,你的教材老套,團隊鬥志不強,老師不服管等等,這都是你的劣勢。機會,就現在對於自己有利的機會是什麼?威脅,就是對我們不利的機會是什麼。

把SWOT分析好之後,我們還必須明確四種戰略優先級:so>wt>wo>st。只有做好這樣一系列的SWOT分析,我們才能一目了然的知道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我們的劣勢是什麼,我們的威脅是什麼,我們的機會是什麼。這樣才能夠定好你的方向。我們下面以某區域新東方小學的SWOT分析進行舉例,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如圖所示,這個機會就是全科市場不飽和,客戶需求量較大。那在下一年度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在全科這個方向專門找一個團隊來負責。我的劣勢裡邊有產品老化及體系陳舊,無出口。那這個可能也是明年重點攻關的一件事情。

第三步:推進計劃

前面兩步都做好之後,我們一定要按照時間軸來制定校區的行事曆。每個月做什麼,每個星期做什麼都要做出來,真的能做出來,這個是非常強的。

把這個東西做好之後,如何激勵也一定要跟著做出來。從榮譽激勵,授權激勵,晉升激勵,獎勵激勵,目標激勵,願景激勵,pk激勵都要有。

比如說榮譽,就有務實的和務虛的兩種。務虛就是根據他的崗位職務來的,比如鳳凰戰隊隊長之類的,務實的最簡單的就是獎金。再比如說你要有P線和M線之分,管理位置只有一個,不可能所有人都安上職位,以老師為例,老師只有一個叫教學主管,但是你做成老教師,優秀教師,骨幹老師,做成最牛的那個老師,你拿到的錢比教學主管還要高。這樣的話他們的晉升通道才能打通。還有包括獎勵激勵、目標激勵、願景激勵等,個人的願景和學校的願景一定是要同步的。

第四步:架構編制

咱們所有校長都特別糾結一個問題,這麼大的一個校區,我得配置多少員工?給大家算一個特別簡單的東西,其實就是做一個人效和坪效的一個標準,這個我都給大家寫出來。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方說有個校長在成都開了一家350㎡的機構,按照成都的坪效大概是在12000左右,大概是420萬,也就是你開一個350㎡的機構,你每年的收入按道理來說的話是在400萬左右。400萬再除以你的人效,像成都這種新一線城市拿25萬,大概就是17個人,所以就是一個350㎡的機構裡邊大概需要17個人,這17個人怎麼分配?你可以根據校區的發展,逐漸的完善這個架構。

因為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課題,我在後面用一整期的時間給大家把這個東西講清楚。預約架構編制這期直播請在評論區留言。

私信小編領取本期直播課程資料《教培行業各部門全年作戰計劃》

相關焦點

  • 教培診斷室|構建年度培訓體系: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
    *以下內容為朗培標杆研究院院長楊帆於2020年12月8日在教育家社區開講的【年度盤點規劃正當時 如何構建年度培訓體系】學習筆記,並非逐字實錄,實際內容請以課程為準。*文末贈送培訓體系資料全套。2020即將過去,各位校長將如何盤點自己的機構在今年的經營情況呢?
  • 教培機構攻略二:教培行業究竟是教育行業,還是服務行業?
    一位從事教培行業多年的楊老師和其妹妹聊天時,他妹妹說:「你也算半個教育行業的人了,對疫情的影響有什麼看法?」,當時,這位楊老師就蒙了,半個?楊老師做教培機構比他妹妹當老師時間都要久,為何在其妹妹眼裡只算半個教育人?
  • 冰火兩重天的教培行業,應該如何重啟信心?
    為助力教培企業、推動行業變革,由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和校長邦共同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作為媒體支持的「重啟行業信心」教培行業思享會於7月1日在北京舉辦。與會的教育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資深媒體人、知名律師等,共同探討教培企業的發展之道,助力行業重啟信心。
  • 教培行業今年還適合做嗎?疫情洗禮後,未來出路在哪裡?
    在這種大背景下,教培行業也迎來了春天,大部分校外教培機構已經複課了,並且多地政府部門提供幫扶政策,讓受疫情影響的教培行業儘快恢復正常。可以說,現在這個階段,教培機構們已經走出了「黑暗時刻」,充滿了奮鬥的動力!那麼,教培行業今年還適合做嗎?
  • 角逐大灣區K12教培市場,卓越教育比思考樂卓越嗎
    那麼,在民辦教育行業的產業化和資產證券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遇冷的K12課後培訓行業卻成為不了資本追逐的對象嗎?該行業到底是不是一個好賽道?K12教培的「危」與「機」在近兩年資本的寒冬下,教育行業(包括K12領域)依然受資本青睞,那是因為從生意特質來說,整個教育行業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行業。
  • 教培行業發展趨勢:小步智學,穿透教培行業本質!
    2020年,教育行業出現多重變量,廣大教培機構面臨著生死考驗。擁擠的賽道是每個機構組織運營能力和流動資金之間血與火的廝殺。回望1999年的「擴招」政策,開啟了中等程度的學生通過努力也能考上大學的魔法石,課外輔導的的市場瞬間被打開。「培優」——成了所有學生和家長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 2020教培行業即將變天?在線教育持續挖人,線下將退出歷史?
    因為現在在線教育持續挖人,80%線下教培機構已經頻繁陷入師資緊缺、核心人才力量流失、老師辭職單幹、教學口碑低迷等困境之中,且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一時間,令人目瞪口呆! 難道說,2020教培行業即將變天?在線教育持續挖人,線下將退出歷史? 首先,在線教育百萬年薪招人!
  • 教培行業蓬勃發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教培行業始終是消費領域不變的剛需,仍然是前景可期、前途無量的藍海市場! 有調查發現,2020年花錢排行榜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訓、住房和保健養生!排名第一的教培行業仍然有著巨大的市場,主要還是因為與上輩相比,作為70後、80後的父母更願意對下一輩投入更大的金錢和精力。
  • 狼性競爭衝擊教培行業迎來大洗牌,90%的機構校長慌了
    整個教培行業隨著巨頭下沉、在線教育衝擊、以及招人力成本持續增加,咬牙堅持到現在的機構們已經快麻木了! 疫情期間,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線上教育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增長!教育類APP日活量從8700萬升至1.27億,升幅達46%。K12線上教育規模環比增幅達52%!
  • 中青國培王鴻達:學業規劃是社會剛需
    12月10日,由環球網主辦、維思傳媒承辦的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隆重舉行。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頭人、專業研究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並深度研究教育與公益如何實現更深融合,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
  • 校管家伍星:科技賦予教培行業更多可能性
    今年的教培行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機構暫時陷入了發展困境。雖然隨著復學潮的到來,機構壓力得到了緩解,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機構想要更健康長遠的發展,就不得不思考重塑教育培訓機構的形態,找到更適合的業務增長路徑。
  • 2020教培行業城市回憶錄|南京教培機構都遭遇了什麼?
    編者按:2020年是教培行業歷史上特殊的一年,從年初開始,整個行業從疫情重擊、突然停擺,到漫長極夜、祈求曙光,再到逐漸回暖、行業復甦。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年末階段,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2020年就要過去了。站立在年末,回首這一整年教培行業的奮鬥歷程,實在有太多經歷想要去講述。通過訪談與整理,我們收集著不同城市、不同機構、不同從業者們的故事。
  • 本以為是曙光,教培行業得來的卻是極夜
    這之中,K12機構一邊自救,一邊保持著與用戶群體的緊密聯繫,還尚有一絲希望可言,那些徹底愁白了頭的,無疑是大量的非剛需教培機構。比如素質教育及其他需要大型場地才能進行教學的行業領域來說,線下的閉停無疑是致命的打擊。近期被各大媒體瘋轉的那篇《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校長的心聲:「我,快撐不住了!」》
  • 在線教育創業還有機會嗎?天眼查教培行業白皮書給你答案
    截至10月,全國淨增教培企業約34萬家,同比上漲達22.5%,全國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山東、北京、江蘇、四川,其中最多的廣東達到38萬餘家。 (圖示:《2020教育培訓機構行業發展白皮書》節選) 根據天眼查數據和調查結果分析,投入少、門檻低成為很多創業者選擇教培行業的主要原因。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教培行業風險多,監管帳戶來維護
    教育行業的頻頻「暴雷」,廣大家長的退費難題,一直是整個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是大眾視線的聚焦點。而河南省教育培訓行業近期面臨的一個大事就是全省開展的「五查五看」校外培訓機構排查整治活動,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了解到這次活動旨在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的發展,也對省內教培行業進行深度的了解。
  • 教培機構攻略一:80%從業人員都誤解的教培行業,其本質是什麼?
    教培行業,又稱教育培訓,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將知識教育資源信息化的機構或在線學習系統。一般來說,這種機構或網站會包含從幼教到大學,甚至博士或者出國等各個階層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對現任職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崗人員等類別的技能培訓,是以提供教育資源和培訓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專門性網站或培訓機構,其產生的最大原因是,國家提供的教育產品不能滿足人民對教育產品消費升級的需求!
  • 教培機構攻略十九:行業競爭已白熱化階段,校長如何盈利升級?
    教培行業發展到2020年下半年,相信大部分校長都已經深深被以下問題所困擾: 1、老生留不住,新生招不來,招生問題嚴峻。 2、教培師資人才持續匱乏,加上教師資格證,稀缺無人選。 3、核心競爭力不足,無法持續盈利。
  • 惠州教培行業報告:鵝城,外來巨頭的「噩夢」
    惠州是我們區域深耕小組的第四站,這裡有一半的人口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流動性強;本地機構並不把新東方、學而思當作競爭對手;惠州的參培率較高,但整體的教培發展較緩慢。未來,惠州的教培市場如何?各機構的擴張趨勢怎樣?通過調研,我們輸出了這份12561字的行業報告。
  • 2020年在線教育高速發展,滲透率飆升,教培行業將呈現什麼趨勢?
    隨著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教培機構、教育企業看到了線上領域的發展前景,紛紛轉型線上服務。教培機構、教育企業轉型線上教育,選擇擁有標準化、專業化、體系化的平臺工具,是教培機構、教育企業更好地轉型線上的首要條件。通過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以K12、素質教育和語言培訓類型機構為主,佔比近7成,其中K12 類型的教育機構數量最多,佔比25.8%。
  • 愛學習加入教培行業技術專業委員會 致力於優質教育普惠
    教育肩負著立德樹人、啟迪智慧的重要使命,必須儘快讓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和5G等技術為行業賦能、為學習者賦能、為教師賦能,將日常教學和管理的過程變得更加高效、科學與智慧。2020年,教育行業遭遇黑天鵝,國民在線教育需求逐步覺醒,OMO概念深入人心,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全體教培人的共識,以科技賦能教育產業,重構教育生態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