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為教育家聯合創始人李楠老師於2020年12月1日在教育家社區開講的【教培行業如何做年度規劃】學習筆記,並非逐字實錄,實際內容請以課程為準。
*文末贈送資料《教培行業各部門全年作戰計劃》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為什麼要做年度規劃,從我的角度上來說,最關鍵的作用就是讓業績更具有邏輯性和可行性,如果一個校區連年度規劃都沒有,業績目標都沒有制定、分解,那麼很難把業績做好。
第二,年度規劃是對團隊的工作方向和目標的長線指導,不僅僅是當年,甚至是未來3~5年。這考察了學校創始人對學校的戰略定位能力。
第三,不管是年度規劃、季度規劃還是月度規劃,都能夠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無用功,能夠讓部門和部門之間銜接起來高速運轉。
接下來講如何制定年度規劃,制定年度規劃主要分三步走:定戰略——定指導思想——定規劃
定戰略
在定戰略之前,我們先看一下2020年整個教培行業的現狀,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7點。
1、監管和整治力度沒有減少
2、80、90後家長教育理念提升
3、消費者升級
4、培訓需求不斷升級
5、跨行攪局資本增多
6、網際網路線上教育衝擊
7、傳統巨頭機構下沉
比如說第一個監管和整治力度沒有減少,在優勝教育暴雷之後大家也能看到監管越來越嚴格,第二個就是80後和90後的家長教育理念的提升,現在家長的需求不復往日,需要課程體系與教學理念做相應的調整。比如第四個和第五個,培訓的需求不斷升級、跨行攪局的資本增多,這個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尤其是在19年過後,整個在線教育對線下培訓的衝擊特別大,雖然截止到目前,在線教育的市場量不足線下機構的20%,但是不容小噓,因為勢頭會越來越大,各位校長一定 要去思考OMO模式轉型.....
面臨目前的現狀,也就是挑戰,校長們需要根據現在市場與政策的整體變化,做出校區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不要被時代所淘汰。
我們說到戰略的時候,一定會對應到一個詞「戰術」,那個戰略和戰術是什麼呢?戰略是指全局的規劃和方略,戰術是指指導和進行的方法,說簡單一點就是用戰術來完成戰略。
定戰略一定是跟機構所在地區的整體發展狀況聯繫到一起的,當地的政策形勢,市場的變化只有各位校長自己最清楚,從我的角度來說的話,可以從規範辦學、擁抱變革、產品多元化、標準化、差異化、特色經營幾個維度去考慮,但是在這裡不是說讓大家把全部能做的東西都寫完,抓住三至五個重點即可,太多了反而不太容易實現。
給來年定一個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不是一個可行性的、可看到的東西,但是它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東西。思想是用來幹什麼的?思想是用來統一的。它不是使命和願景,而是階段性的目標或指導綱領,主要是為全年定基調,為全員定思想,為學校定角色。
首先,為全年定基調。這一年我們是攻還是守?其實疫情之後有80%-90%的校長告訴我,我要守,因為要先把現金都弄過來。但是如果在你現金流足夠充沛的情況之下,現在就是跑馬圈地最好的時代。那你選擇攻守,必須根據自己在當地的市場和規模進行考慮。比如說是擴張還是收縮?比如是修煉內功還是修煉外功?是主打銷售還是要把教學做好?這些就是你要定的全年的基調,基調出來之後,你才能夠貫徹給你的小夥伴,然後所有的小夥伴兒一條心去做這件事情。
其次,為全員定思想。思想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態度。舉個例子,減速加檔。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其實我也是來了朗培才知道的。2019年郎培有一個目標叫減速加檔,意思就是老是特別快的話需要適當減速進行調整,因為就算一部汽車,開著它一直往前跑,總是需要讓他休息一下吧?除此之外,包括你是以學員為中心,用愛心做服務,還是質量為本,全面營銷,利潤倍增等等。
最後,為學校定角色。有些老師會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太大了,但我沒有覺得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永遠不是好士兵,這是我一貫的管理風格,如果你自己連這個欲望都沒有的話,那你們做下去的意義是什麼呢?比方說做成區域唯一,或者說我做3.5km內的第一。保證在3.5km之內讓所有的人知道我是誰,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還有比如說做細分領域的第一,把我們的人效提到最高,這些我覺得都是可以考慮的。
如何定年度規劃?
定年度規劃分四步,第一步,目標制定;第二步,市場分析;第三步,推進計劃;第四步,架構編制。
第一步:目標制定
業績目標:
定業績目標的時候我建議大家用smart原則。
具體的(specific):業績很明確,獎勵很模糊,一定要不得;數字是明確的,工作流程也要是明確的,責權利要明確。
可量化(measurable):指標可量化,任務可量化,數據化的思維。比如說市場推廣的成本佔營收的多少,人力成本控制在多少,不可量化的任務和指標很難有效果。
可實現(attainable):別大放衛星,讓員工一定蹦一蹦就能夠的到
現實性(realistic):指標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也就是戰略和項目得靠譜
有時限(time bound):每個項目和階段都要有時效
1、校長負責大方向和戰略部署,主管負責執行,指標和目標一定要兩者明確溝通並認可,不能校長獨自拍板;主管找到完成業績的路徑和方案,與員工一起完成,「人人頭上有指標」
在制定業績指標上,一般參考該分校兩年的業績增長情況,同期對比年份更久的校區增長情況,主要是招生人次(續費率,招新率,滿班率,退費率)其次就是活動的質量(參與人數多少?有效人數多少?也就是線索有多少)。綜合這些數據制定來年的增長目標。
最後,一定要和員工籤訂年度績效考核表(含高標、中標、底標),涉及業績、獎金,讓大家明確自己的目標和獎勵。
2、主管與校長確認可執行方案
確認好業績目標,進行方案設計,講座,體驗課,低價班,短期班,重點活動等安排,拆分業績目標,確定所需的預算以及資源,進行方案匯報,與校長探討可行性,確定所有的方案。
3、發布年度規劃
在確定好全年指標後,校長可以倒逼自己,在校區召開年度大會,把定下來的指標一條一條的告知所有員工,形成相互監督,甚至可以做對家長展示,倒逼校區實現目標。
4、對項目進行拆分,細分到天
誰做什麼事要明確,大方向不能偏,細分到每個人,細分到每一天,做出規劃圖和進程表
5、階段性述職及表彰
負責人按照月份或項目進行匯報,校長及時給與意見和建議,互相督促落實,確保工作有效落實
階段性工作又明顯得進步或業績,即使給鼓勵和表彰,爭取提前完成任務或超額完成任務
6、季度業績,月度會議確認及方案調整
每個月階段性監督和復盤,有問題需要及時調整。
職責目標:
職責目標指的是責權利的再次確認、劃分、界定、優化。把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責權利進行再次的確認、劃分、界定、優化,最後籤字畫押。很多時候我們說所有的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所有溝通的問題都是責權利不明確的問題,教研部門不知道他的界限在哪裡,市場部門也不知道他們的界限在哪裡。那工作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
另外,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工具,叫做「Q12調查」。大家在每一個季度都可以把以下12個問題發給所有的員工進行一個調查。
比方說第一個,我知道我的工作要求。你讓你的員工去明確他自己是否知道他的工作要求,這裡邊兒能夠反映出員工的工作是不是有目標和方向,也就是你作為一個管理者,你有沒有告訴過你的員工,他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如果員工都不知道,那就證明他的主管就沒有給他講清楚。
再比如第二個,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如果他連這個都沒有的話,證明就是他的領導沒有給他提供支持資源和幫助,那你這個主管一定有問題......
12個問題一定要認真研究,研究完之後每個季度都去跟員工做一次,不要把它做成一個形式,真正的能Q12調查一定是能夠反映出來管理當中所存在問題的。
第二步:市場分析
告訴大家一個市場分析的工具,叫做SWOT分析。SWOT的分析就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分析。優勢,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地方,比如你有好的渠道,你有辦學資格證,你的師資好,你的知名度,這都是你的優勢。劣勢,就是你的缺點和缺陷,你的教材老套,團隊鬥志不強,老師不服管等等,這都是你的劣勢。機會,就現在對於自己有利的機會是什麼?威脅,就是對我們不利的機會是什麼。
把SWOT分析好之後,我們還必須明確四種戰略優先級:so>wt>wo>st。只有做好這樣一系列的SWOT分析,我們才能一目了然的知道我們的優勢是什麼,我們的劣勢是什麼,我們的威脅是什麼,我們的機會是什麼。這樣才能夠定好你的方向。我們下面以某區域新東方小學的SWOT分析進行舉例,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如圖所示,這個機會就是全科市場不飽和,客戶需求量較大。那在下一年度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在全科這個方向專門找一個團隊來負責。我的劣勢裡邊有產品老化及體系陳舊,無出口。那這個可能也是明年重點攻關的一件事情。
第三步:推進計劃
前面兩步都做好之後,我們一定要按照時間軸來制定校區的行事曆。每個月做什麼,每個星期做什麼都要做出來,真的能做出來,這個是非常強的。
把這個東西做好之後,如何激勵也一定要跟著做出來。從榮譽激勵,授權激勵,晉升激勵,獎勵激勵,目標激勵,願景激勵,pk激勵都要有。
比如說榮譽,就有務實的和務虛的兩種。務虛就是根據他的崗位職務來的,比如鳳凰戰隊隊長之類的,務實的最簡單的就是獎金。再比如說你要有P線和M線之分,管理位置只有一個,不可能所有人都安上職位,以老師為例,老師只有一個叫教學主管,但是你做成老教師,優秀教師,骨幹老師,做成最牛的那個老師,你拿到的錢比教學主管還要高。這樣的話他們的晉升通道才能打通。還有包括獎勵激勵、目標激勵、願景激勵等,個人的願景和學校的願景一定是要同步的。
第四步:架構編制
咱們所有校長都特別糾結一個問題,這麼大的一個校區,我得配置多少員工?給大家算一個特別簡單的東西,其實就是做一個人效和坪效的一個標準,這個我都給大家寫出來。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方說有個校長在成都開了一家350㎡的機構,按照成都的坪效大概是在12000左右,大概是420萬,也就是你開一個350㎡的機構,你每年的收入按道理來說的話是在400萬左右。400萬再除以你的人效,像成都這種新一線城市拿25萬,大概就是17個人,所以就是一個350㎡的機構裡邊大概需要17個人,這17個人怎麼分配?你可以根據校區的發展,逐漸的完善這個架構。
因為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課題,我在後面用一整期的時間給大家把這個東西講清楚。預約架構編制這期直播請在評論區留言。
私信小編領取本期直播課程資料《教培行業各部門全年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