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話證明司馬家皇帝只有一個「白痴」算好人 但不知是真痴假痴

2021-01-10 半壺老酒半支煙

提起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可能大家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就是一窩子有本事的混蛋,要說晉朝皇帝就是「洪洞縣裡沒好人」,似乎也並不為過。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晉朝就有一個皇帝,如果不是一個白痴的話,那麼司馬家的皇帝中就只有這一個好人,而且他到底是真白痴還是假白痴,筆者也傻傻地搞不清楚。他別是這個「白痴皇帝」說過三句話,一句成為千古笑談,一句大有深意,還有一句被文天祥寫進正氣歌。

被傳為千古笑談的那句話自然就是「何不食肉糜」。但是看了兒子養的兩隻寵物貓,筆者發現,說沒飯吃可以吃肉糜,還真不能證明晉惠帝司馬衷就是個傻子。因為我兒子那兩隻寵物貓,除了貓糧之外什麼都不吃,什麼小魚乾大魚頭,只是好奇地聞聞而已,讓它們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哪天沒了貓糧讓它們吃小魚,估計也就是司馬衷沒了米飯吃肉糜一樣,認為那是實在餓的沒辦法了才「退而求其次」。這樣看來,司馬衷就是被司馬家養在封閉空間的一隻寵物貓,什麼草根樹皮觀音土,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肉糜在他眼裡已經是比較難吃的食物了。

司馬衷的第二句話就是「此鳴者為官乎,私乎?」原文是這樣的:帝文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這蛤蟆到底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呢?晉惠帝司馬衷這話問得大有深意,因為當時和後來的晉朝已經爛到根兒了,不但公私不分,而且君臣不分,姓王的、姓石的不但富可敵國,而且權勢燻天,這些人當官都是為了撈更多的錢,把更多的公家東西變成私人的。比如後來那個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傳,給車騎將軍桓衝當騎兵參軍,桓衝問他:「你當的是什麼官?」王徽之撓撓腦袋:「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出門總有幾個人牽馬跟著我,我可能是個管馬的吧。」」桓衝又問:「那你管了多殺馬呀?」王徽之還是一臉懵懂:「我連馬都不知道,哪裡知道管了幾匹?」雖然王徽之生在晉惠帝之後,但是「魏晉風度」一脈相承,這樣的人都是當時的「精英」,可見晉朝已經混蛋到了什麼程度。至於建康令王復未曾騎過馬,見馬嘶鳴跳躍,大驚失色,對人道:「這分明是老虎,你們怎麼能虧心說它是馬呢?」比司馬衷不知道蛤蟆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還要荒唐。記得晉朝還有個名人,為了喝到某個官府窖藏的美酒,就鑽營到了主管官職,喝光了那裡的酒之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有人總結晉朝是「行政官員以不過問行政實務為榮,地方官員以不過問人民疾苦為榮,法官以不過問訴訟為榮,將領以不過問軍事為榮。把處理公務當成庸俗,把恪守法律當成苛刻,把待人有禮當成諂諛,把遊手好閒當成高妙,把放蕩無行當成通達,把傲慢無禮當成風雅。」這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因為晉朝太過混蛋,所以鬧出了八王之亂,似乎叫王八之亂也行,反正是八個姓司馬的打成了一窩豬。打著打著就打到了晉惠帝司馬衷身邊,一刀一個砍光了朝廷大臣,這時候只有嵇康的兒子嵇紹站出來拼死保衛司馬衷,最後當然是被一刀砍死,鮮血濺了司馬衷一身。

司馬衷在叛亂評定後,一直不肯換下那件染血的衣服,別人讓他換衣服,就哭著說:這上面有嵇侍中血呀!這個故事被文天祥寫進了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當蠢牛和駿馬的待遇一樣,老母雞吃尚鳳凰食的時候,就是有多少嵇侍中血也是白流,怎麼都洗不清晉朝的黑暗,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已經徹底中了毒。

相關焦點

  • 論地獄三條根,貪嗔痴的可怕
    對生命能產生業力來源於三個方面,身口與意。身業有殺盜淫妄酒;口業有四:兩舌,惡口,妄語,綺語;意業就是貪嗔痴的習氣。其實身如果沒有意識參與,也不成為業,口業也是如此,必先有一意念起,而轉為語言和行動發生。所以意業最厲害,他是頭,也即我們的第六意識心。
  • 史上最傻皇帝不是阿鬥,而是司馬衷,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若是在大街上隨便找個路人詢問他歷史上最傻的皇帝是哪個,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大名劉嬋,小名阿鬥的蜀漢懷帝,但是這種想法真的是冤枉阿鬥了,阿鬥雖然真的「扶不起」,但是智商起碼是沒有問題的,怎麼也不該得到一個痴傻的形容。實際上,歷史上真的有一位皇帝被稱為「白痴皇帝」,還是幾乎被當世和後世所有人都蓋棺定論了的,甚至是他老爹,這人就是晉惠帝司馬衷。
  • 樂亭「痴」人董壯壯,讓傳統手藝煥發「青春」
    我的陶藝師傅,一個年輕的大男孩,儘管已經為人父,卻仍舊有著一顆樸素的童心。用師母的話來說,他不擅迎來送往、與人交際,更願意守著那一堆陶泥,慢慢拉坯、細細打磨、廢寢忘食的燒制、充滿希冀的上釉、再次入窯,在火光中守候,等到開窯那一刻一窯萬彩的驚喜。守候一天、忙到半夜,這樣的時候比比皆是。師傅學畫出身,做陶算是半路出家,但藝術是相通的,同樣,那份匠心也是一致的。
  • 唐僧收的三個徒弟與佛教「貪嗔痴」的關係
    《漫談品讀經典名著》系列第3回,《漫談品禪》系列第4回在《西遊記》中唐僧分別收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為徒,和佛教中「貪嗔痴」有什麼關係呢?師徒四人西行遇到很多磨難,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的誘惑,只有堅持著自己的佛心,這些誘惑就可以全部法界,心靈清淨,最後唐僧、孫悟空因為放下了「貪嗔痴」,見性成佛,而沙悟淨因和唐僧經常默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種下福田,被分為金身羅漢。在佛教佛法中貪嗔痴處於佛教三毒,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 《如懿傳》金玉妍:一個女人的世界變小,是從她的痴愛開始的
    這句話用在金玉妍身上再為之貼切不過。因為痴愛王爺,金玉妍心甘情願被其利用。我甚至都懷疑金玉妍愛王爺愛的超過了自己的兒子,這是一種怎樣的痴愛呀?日日夜夜想著念著,把他看得比自己還重要,比兒子還重要,他就是自己的一切。
  • 《將夜》三痴大比拼,莫山山穩居第一 她才是最不起眼的!
    《將夜2》角色真的是大換了,男主角寧缺換了,唐國皇帝和皇后公主李漁也換了,今天主演說說這三位角色,她們是《將夜》中的三痴,第一、書痴莫山山。山主還是一如既往地美麗動人。山主還是一如既往地美麗動人。山主還是一如既往地美麗動人。
  • 貪瞋痴的根本原因!你可知道?
    釋迦牟尼佛前世也有女身,從女身轉男身,這行菩薩道,積一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勤修,才把女身轉過來,轉女為男。「實非輕易」,這是真事,不是一樁容易事情。這說出一個道理,就是情執非常難斷,不是真實智慧,斷不了情執。真實智慧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
  • 音痴秒變中國好聲音?田燚在線拯救音痴!
    來源:北國網原標題:音痴秒變中國好聲音?《虎牙練歌房》田燚在線拯救全網音痴!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一顆熱愛音樂的心,但通常嗓子都不夠給力。你一定不知道的是五音不在線是完全可以拯救的!9月9日晚7點《虎牙練歌房》再度重磅來襲,攜手明日之子最強廠牌田燚四火老師拯救知名音痴抖音紅人等大咖陶媽媽,更有王者榮耀人氣主播上好佳體驗練歌房。音痴們的音樂夢這次能實現了!
  • 畫堂春·痴念(竹榭)
    等著上面的答案/懸而未決的果實有了著落風壓住的腳步阻住嚴霜的侵襲生活或者不用說話/大大小小的泥濘到底有多少/可以被陽光收拾乾淨如果真情開花/就可以確定喜悅的來源一個利索的起步/或許可以獲得/事物的真相一次努力的更新/或許可以成就/秋意最貼切的比喻【竹榭幽齋臨屏】畫堂春·痴念——步韻夢竹雨荷綠漪一泓清水碧無塵。
  • 狼人殺攻略:不會這幾招的白痴是真白痴!
    白痴,狼人殺眾多神牌中的一種,獲勝條件與好人一樣,需要將狼人全部驅逐。白痴相對於其它強神來說屬於一個偏弱的神,沒有很強的攻擊力,好多人甚至把他比喻成高級平民,但他本身具有超強的自證身份的能力,也就讓他具備一定的坦度。
  •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
    貪瞋痴根子在哪裡?根子在心裡有種子。拿痴呆來說,痴呆也滅不了貪瞋痴,如果這個人痴呆看好了,仍然有貪瞋痴。所以貪瞋痴不在痴呆裡邊,也不在痴呆外邊,在你心裡。一般說來,不是痴呆的人,有能力的聰明人,更容易發展貪瞋痴。所以我們還應該明白,貪瞋痴也不在聰明裡,也不聰明外,而在你心裡。咱們這顆心並不是今世才有的,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有這顆心,否則怎麼會無始以來做老眾生呢?即使你人的身體毀滅了,下一世變成狗的身體了,貪瞋痴還在狗的心裡,所以貪瞋痴不根據你形象的變化而變化,哪怕同樣是人,也不根據你男的變女的,女的變男的,貪瞋痴總是存在。
  • 將夜葉紅魚小說結局是什麼 將夜「天下三痴」分別是誰
    在《將夜》的世界中,有三位聞名天下的奇女子被並稱為「天下三痴」,其中,「一心向道,紅顏傲骨,愛恨灑脫」的「道痴」葉紅魚頗受網友喜愛,也是成為小說中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將夜誰最厲害人物順序排名 將夜最強武力值實力排名榜
  • 五蘊皆空紅塵事,六塵不染貪與痴;古風數字詩三首,盡訴禪意辭
    五蘊皆空紅塵事,六塵不染貪與痴。古典君分享三首古風數字詩,歡迎您多多指教!——皛玊題記悠悠往事誰問,字字情深。生活總是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給我們重擊,令我們成長。很多人事變遷,無法左右,只能隨緣。隨緣不是認命,而是對於無法改變的事實,懂得放下,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有緣來,好自珍惜;無緣去,安然隨它。
  • 有名的白痴皇帝,曾說「何不食肉糜」,卻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大臣們在大殿上討論解決這場天災的方法,身居高位的晉惠帝也想參加,他認真地思考了很長時間,想到了一個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辦法,興致勃勃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那一句「何不食肉糜?」因為這句話,晉惠帝被嘲笑了幾千年,後世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嘲諷不知民間疾苦,高高在上,完全不了解現實情況的言論。晉惠帝也因此成為公認的傻子皇帝。
  • 只有通過打坐禪修 才能去除你內心痛苦的原因貪嗔痴慢疑
    我們經常聽說貪嗔痴三毒,很少聽說貪嗔痴慢疑五毒。不管是貪噌痴,還是貪噌痴慢疑,在佛教佛法裡面都稱為毒。是我們內心的毒瘤,是我們內心的毒素。必須把它們徹底去除。貪嗔痴慢疑五毒,不是某些人才有,而是所有人都有,所有人都有貪嗔痴慢疑。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以後,得到的又一個真理。
  • 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二)
    保護三年之後,馬祖要試試大梅是否真的明白了,派一個侍者去說:「師兄啊,大師近日佛法又別。」大梅說:「作麼生?」侍者說:「又道:非心非佛。」大梅說:「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知後說:「梅子熟也!」真悟道人,就是立穩腳跟,不被他人言語所左右。禪宗如此直指,大圓滿也是這樣。
  • 貪瞋痴障礙修道(宣化上人)
    貪瞋痴障礙修道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宣化上人我們人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因為不認識貪瞋痴是三毒。這三毒比毒藥還要毒十分。毒藥只能毒其身,而不能毒其心;三毒不但毒身,而又毒心,令人發狂。小者毀家,大者毀國,甚至毀滅世界,所以三毒是人類的公敵。
  • 玉痴皇帝你知道是誰嗎?為玉作詩近800首
    清朝玉器文化是巔峰時期,大家都知道這源於一位「玉痴皇帝」,也就是中國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他對玉器的熱愛幾近痴狂,為了把玩玉器甚至建造了一個玉庫,裡面放滿了玉器,他還時常一個人跑到裡面把玩,還尾玉器作了不少的詩詞近800首!
  • 陳王朝皇帝陳頊,他並不因為戰爭,但他在「龍種」方面卻一舉奪魁
    中國歷史上皇帝也罷,臣民也罷,睡過蜂蠟棺材的,唯陳王朝的皇帝,又創一個第一。第三個皇帝是陳霸先的侄孫,這時候陳頊登場了,他是陳霸先的親生兒子,純「龍種」,他靠陰謀手段篡奪了陳廢帝的帝位,這就是陳王朝的第四個皇帝陳宣帝。他創造了陳王朝的第三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生「龍種」第一。
  • 歷史上有四個智商低下的皇帝
    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皇帝傳位要傳嫡,傳長,不傳賢。就是說如果你是嫡子又是長子,就算是白痴也會讓你即位。沒有嫡子就立長子,如果你皇子排在後邊,即使很賢能也不會讓你繼位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歷史上留下了幾位智商低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