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白痴皇帝,曾說「何不食肉糜」,卻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2020-12-18 眼史

讀歷史的時候一定讀過這個故事,晉朝有個傻子皇帝晉惠帝,完全不理朝政,將政務全部交給大臣楊駿處理。有一年,晉朝發生了大旱災,田地顆粒無收,百姓們苦不堪言。大臣就向晉惠帝報告,百姓們已經淪落到開始搶著吃樹皮草根,有的甚至去挖「觀音土」來吃。大臣們在大殿上討論解決這場天災的方法,身居高位的晉惠帝也想參加,他認真地思考了很長時間,想到了一個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辦法,興致勃勃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那一句「何不食肉糜?」

因為這句話,晉惠帝被嘲笑了幾千年,後世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嘲諷不知民間疾苦,高高在上,完全不了解現實情況的言論。晉惠帝也因此成為公認的傻子皇帝。其實叫晉惠帝傻子皇帝一點都沒有冤枉了他,不管是登基前還是在登基後,他的所作所為確實如同後世對他的評價一般無用。這樣一個人,上任皇帝為什麼會選擇他作為繼承人,畢竟他的愚蠢是在被立為太子前就被世人熟知了。

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但從他往上數三代,他的父親、爺爺、曾爺爺個個都是排得上號的政治家。曾爺爺司馬懿和爺爺司馬昭父子二人一起結束了三國後期三足鼎立的局面,以他們所在的魏國為大。他的父親司馬炎直接逼皇帝魏元帝禪位,尊自己為皇帝,改國號為晉。他的祖輩能人輩出,他卻一點英勇機智都沒有。父親晉武帝能創立新朝,做了爺爺他們想做卻一輩子都沒有敢做的事,足可以看出晉武帝的雄才大略。但晉武帝卻把皇位傳給了自己最不中用的兒子,這又是為了什麼?

晉武帝有好幾個兒子,晉惠帝司馬衷只是他的二兒子,而且是最愚笨的那一個,無論是立長還是立賢似乎都輪不到司馬衷做皇帝。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運氣,司馬衷的運氣就好得驚人。首先是原定的繼承人,司馬衷的大哥司馬軌,在兩歲的時候就夭折了,司馬衷就成了最大的皇子。但是晉武帝並不喜歡司馬衷,他當然知道司馬衷是最不適合做皇帝的那一個。司馬衷不討晉惠帝喜歡不要緊,他有一個最大的助攻,就是自己的兒子司馬遹。我們都知道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格外喜歡太孫朱允炆,甚至直接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惹來了兒子朱棣的不滿,發動了靖難之役。但是輪到朱棣選拔繼承人的時候,他也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看中了太孫朱瞻基,因此堅定地立了長子朱高熾,就是為了朱瞻基能當皇帝。

司馬衷也有這樣好的運道,自己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卻生了一個晉武帝最寵愛的兒子。司馬遹從小在晉武帝身邊長大,晉武帝覺得司馬遹是最適合做皇帝的人選,因此不情不願地立了晉惠帝做皇帝。

晉惠帝繼位以後,將朝政大權交給大臣楊駿,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尤其是在有了皇后賈南風之後,他放任賈南風專權,替自己處理政務,最終使得賈南風權利越來越大。賈南風攝政後廢掉了太子司馬遹,第二天就找了個由頭殺掉了司馬遹,也是因為這樣,引起了「八王之亂」。兒子被殺,妻子禍亂朝綱,兄弟們起兵造反,晉惠帝一點都沒放在心上,該吃吃該喝喝,誰打贏了他就給誰做傀儡皇帝,繼續吃喝忘玩樂。

這樣的晉惠帝簡直是皇帝中最失敗的,但拋去他是皇帝這個身份,將他看作一個普通人,他一直生活得自得其樂,容易滿足。「何不食肉糜」雖然被嘲笑了幾千年,但仔細想想,晉惠帝智商有限,所以他完全不知道什麼才是處理這件事最好的辦法。他也沒有用事不關己的態度,不去考慮民眾的苦楚。他知道他的百姓正在受苦,他很想幫助他們,他只是以他的生活經驗提出了解決辦法。

關於晉惠帝,還有一個大多數人沒有聽說過的故事。晉惠帝被自己的皇弟追殺,大臣隨從侍衛都四下逃散,沒有人管他的死活。除了他的侍從嵇紹,惠帝被箭射中,眼看大軍就要把他們包圍,嵇紹用身體擋住了晉惠帝,用生命保護著晉惠帝。晉惠帝雖然愚蠢,卻很講情義。他請求官兵們不要傷害嵇紹,一個曾經尊貴無比的皇帝,為了一個卑微的侍從,去求敵人的士兵們。這是非常讓人感動的,因為自古以來,臣為君死似乎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是很光榮的一件事。很少有君王會為了一個奴婢的生命向敵人示弱求饒。但這正是晉惠帝不同尋常的一點,這時的他將嵇紹看作自己的救命恩人,他為自己死是不應該的。

士兵們當然不會理會這個傻子皇帝,毫不猶豫地在惠帝面前殺死了嵇紹。嵇紹的血濺到了晉惠帝的衣服上,追兵們抓住了晉惠帝,但是他還有用處,因此他們並沒有難為晉惠帝,還有給他換一身乾淨的衣服。晉惠帝拒絕了追兵幫他換衣服,哪怕他自己也忍受不了,但他對追兵說這衣服上有嵇紹的血,自己應該穿著這身衣服,永遠的記住嵇紹。這是很難得的,一個帝王用這樣的方式去記住一個保護了自己的無名小卒。晉惠帝就是這樣的思考方式,嵇紹為自己獻出了生命,自己應當記住他。

晉惠帝的悲劇在於他坐了自己不應該坐的位置,晉武帝希望孫子司馬遹能有一番作為,卻不想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倘若晉惠帝做了一個閒散王爺,也許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捲入任何糾紛。世人對他的評價,總逃不開誤國、愚蠢,但這都是把他當作皇帝來評論,但作為一個普通人,他算得上一個好人。只是好人不一定能做個好皇帝,好皇帝也不一定會是個好人。

相關焦點

  •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晉惠帝司馬衷(259—306)字正度,西晉第二代皇帝,290—306年在位。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武帝第二子。泰始三年(267)立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即位,改元永熙。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
  • 白痴皇帝司馬衷:為何說出何不食肉糜的人,先皇還是讓他登基了?
    中國古代最有權利的人當然是皇帝了,秦以來2000多年的歷史,我們有400多個皇帝,但是說實話,真的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很美滿的人生的。比如說有一位很知名的皇帝——晉惠帝司馬衷,他留給歷史一句話——何不食肉糜?幾乎人人皆知。在我們每個人的認知中,司馬衷就是一個白痴,什麼都不懂,要不然也不能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的胡話。
  •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為何能當上皇帝?後來他又是怎麼死的?
    對於西晉,我們都知道司馬炎是其開國皇帝,而西晉的第二個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大家又認識多少呢?晉惠帝司馬衷是誰?縱觀中國歷史,有著許許多多的皇帝,而晉惠帝作為其中的一員,相比於秦皇漢武,他無疑是遜色的,是毫不起眼的,但是作為歷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他又是出名的,尤其是他的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更是讓後世人印象深刻。
  • 何不食肉糜
    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也指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或行為妄加評論或建議。《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 晉惠帝司馬衷:何不食肉糜?
    晉惠帝司馬衷(259~307年),西晉王朝第二位皇帝(290~307年在位),晉武帝司馬炎次子,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母為武元皇后楊豔。泰始三年(267年),冊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正式即位。隨從就說:「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何不食肉糜?       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
  • 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晉惠帝司馬衷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有一年國家鬧饑荒,大臣把災情報告給晉惠帝。晉惠帝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饑荒。他只是對大臣說:「沒有飯吃,為何百姓不吃肉粥呢?」這句話讓前來匯報的大臣目瞪口呆,三觀盡碎。
  • 「何不食肉糜」的三重境界
    01何不食肉糜是一個流傳很廣的典故,它的主人公是晉惠帝司馬衷,一個據說有點痴呆的人。
  • 章子怡力勸盛一倫不要接爛片,被批「何不食肉糜」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摘要:章子怡作為「謀女郎」,事業還是非常成功的,憑藉張藝謀的幾部電影奠定了自己在娛樂圈的地位,近日,章子怡擔任了《我就是演員》的導師,力勸盛一倫不要接爛片,被吐槽是「何不食肉糜
  • 史上最傻皇帝不是阿鬥,而是司馬衷,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若是在大街上隨便找個路人詢問他歷史上最傻的皇帝是哪個,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大名劉嬋,小名阿鬥的蜀漢懷帝,但是這種想法真的是冤枉阿鬥了,阿鬥雖然真的「扶不起」,但是智商起碼是沒有問題的,怎麼也不該得到一個痴傻的形容。實際上,歷史上真的有一位皇帝被稱為「白痴皇帝」,還是幾乎被當世和後世所有人都蓋棺定論了的,甚至是他老爹,這人就是晉惠帝司馬衷。
  • 三句話證明司馬家皇帝只有一個「白痴」算好人 但不知是真痴假痴
    提起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可能大家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就是一窩子有本事的混蛋,要說晉朝皇帝就是「洪洞縣裡沒好人」,似乎也並不為過。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晉朝就有一個皇帝,如果不是一個白痴的話,那麼司馬家的皇帝中就只有這一個好人,而且他到底是真白痴還是假白痴,筆者也傻傻地搞不清楚。
  • 《知否》齊衡:何不食肉糜般的想當然的愛情,終究害了人也害了己
    貴公子總會給人一種何不食肉糜地想當然。齊小二出生高門,但小說與電視劇中的背景並不同,齊小二年少的時候絕對不可能有小公爺這個身份。小說中,齊小二初遇明蘭之時,他的祖父正是現任的齊國公,父親是齊國公府的嫡次子,現任鹽使司轉運使,官至從三品,且鹽使司轉運使是一等一的肥差,非聖上信臣權貴不得擔任。
  • 司馬衷的智商究竟有多低?別被史書蒙蔽了雙眼
    他初在位時,有一天大臣向他報告,天下鬧饑荒,百姓餓死很多,無糧可吃,司馬衷聽到後,說:「何不食肉糜?」意思是沒有糧食,就不能吃肉粥嗎?連一粒糧食都沒有了,哪來的肉粥?這句話弄得大臣哭笑不得。還有一天,這位皇帝在華林園聽到蛤蟆叫,就問左右:「這些蛤蟆是官家的呢,還是私家的?」隨從蒙圈了半天,回答說:「在官家田裡的,就是官家的,在私人田裡的,就是私人的。」
  • 晉武帝司馬炎為何立白痴當太子 ?
    晉武帝立了白痴太子後,「朝臣鹹謂純質,不能親政事」,於是上書勸諫的不少。尚書令衛瓘一次參加完皇家宴會,假借著酒勁跪在龍椅下面,「欲有所啟」,武帝笑著問他:「愛卿有什麼事情啊?」老年人通常比較狡猾,衛瓘欲言又止,也不明說,只是撫摸著龍椅喃喃自語:「此座可惜!」武帝知道他的意思,於是順勢說道:「愛卿,你可真喝醉了。」於是叫人把衛瓘扶下去了。
  • 「王鳳雅小天使事件」的背後是「何不食肉糜」思想的盛行
    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得了麼?」「得了。」……「小栓進來罷!」
  • 陳王朝皇帝陳頊,他並不因為戰爭,但他在「龍種」方面卻一舉奪魁
    陳霸先自幼就有一股霸氣,從軍後帶兵打仗,算得上有勇有謀,亂世之英雄。陳霸先也可謂「氣吞萬裡如虎」,敢率精兵三千人衝入敵軍十萬陣營中殺個幾進幾出。陳霸先掌握大權以後,自然把眼光盯在皇帝的位上。梁王朝末代皇帝梁敬帝真拿陳霸先當祖宗敬著。梁太平二年(557)九月梁王朝封陳霸先為相國,原來封的是丞相,現在晉封為相國,又加封太傅。
  • |城市戰爭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 城市戰爭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一種觀點認為,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大部分人力都要被淘汰,製造業容納了大量低端勞動力,沒有前途。自動化生產仍然是製造業,而不是只有密集型的人工作業才是製造業。質疑蘇州為何不發展網際網路金融,這更像是高階城市對低階城市「何不食肉糜」的赤裸裸追問,製造業才是蘇州的根本。
  • 不務正業的皇帝:有的開商場當小販,有的手藝讓京城工匠都折服!
    這位晉惠帝還是歷史上出名的白痴皇帝,有一次大臣向他匯報民間譏荒,他聽後竟說:「百姓餓死,何不食肉糜?」而這位醉心當小販的白痴皇帝也在宮廷鬥爭中被人毒殺。
  • 歷史上最白痴的一個皇帝,他的經歷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起看看吧
    因為他的性格特點在古代的皇帝當中可以說是特別少見的了,那麼這個司馬衷,他的性格特點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其實他就是歷史當中非常有名的一個白痴皇帝。作為一個白痴皇帝為什麼能夠繼承皇位,而他最後的結局又是怎麼樣的呢?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個白痴皇帝的經歷。
  • 《琅琊榜》裡有情有義但是沒腦子的靖王,憑什麼讓那麼多人追隨?
    《琅琊榜》裡靖王猶如寒霜傲雪自帶風骨,讓不少觀眾紛紛喊話要做靖王妃,但是他和梅長蘇雪中對罵的那一場戲,卻讓他扣上了「有情有義但是沒腦子」的標籤。那麼「有情有義但是沒腦子」的靖王憑什麼讓那麼多人追隨呢?靖王因赤焰一案被放逐了十幾年,在尋常人看來他做事莽撞,不懂得討好皇帝,但只有梅長蘇這種親近的人才清楚,這正是他性格中難能可貴的一面。靖王是一員武將,常年奔波在外戰功赫赫,但是到了三十幾歲還沒被封親王,都是因為他的「倔脾氣」。不懂得看人臉上,不會賣乖討好梁帝,對太子和譽王的行為嗤之以鼻。
  • 有情有義的星座,我的朋友也在內
    有情有義的星座,我的朋友也在內白羊座白羊座的男人待人熱情,個性率真,他從來都是有一說一,喜怒哀樂時刻呈現在臉上,在他的世界裡沒有爾虞我詐這個說話。他驕傲,豪放,崇尚權利,自身也具有英雄主義情節,他自信,勇敢,不畏艱辛,是個戰鬥力很強的行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