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是晉惠帝執政時期的一個名詞。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也指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或行為妄加評論或建議。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今年春天,流行過一句特別扎心的話「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卻連車釐子都吃不起。」
不僅如此,還有榴槤自由、香椿自由、牛肉自由、哈根達斯自由、大閘蟹自由、鱈魚自由、三文魚自由、旅遊自由?財務自由……
來對照一下,你達到哪一檔了?
曾經,我是多麼喜歡榴槤和哈根達斯,商場售賣的新鮮榴槤,單個價格在120-300元之間。胸無大志,我覺得我只達到了喝水的自由、米飯自由、體重自由……
半年不知肉味。當前立秋已過,天氣轉涼,遵循「貼秋膘」的傳統,早上去超市採購,看了超市裡的菜價全身都疼 ,原來十幾元一斤豬肉,已經漲到五花肉單價36元,排骨單價58元。
▼▼
我說呢
我家的飯桌上怎麼吃的是這個
▼▼
對此
我只想默默地蹲在牆角「修仙」
房價飈,肉價飛,油價升,現在真的是窮的揭不開鍋了,物價越來越高,什麼都漲,就工資不漲。
就目前的形式來看,隨著消費旺季的來臨,豬肉消費會逐步恢復。而生豬存欄的持續下降,將會為後期的生豬供應帶來巨大的挑戰。怕了怕了,颱風利奇馬來了,豬都飛了,豬價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連肉都吃不起了。
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風停了摔死的都是豬。若問豬能飛多久?
無產階級潘總,捐款只能捐十元的王總,百年一遇的人精李首富,都是玩歷史大波段的人。
香港兩個字在很多人心裡等於「繁榮富強」,可是人們不知道在這繁華的背後,隱藏了房價高漲,導致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種各樣為了滿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
這些年香港人的住房慘烈狀況,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沒有窗戶,沒有陽光,沒有自己的隱私,只有堆滿了雜物的空間,他們稱之為「家」。
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個獎項的電影《一念無明》,曾志偉扮演的父親和他患有躁鬱症的兒子便住在劏房裡。在劏房拍了十幾天的戲曾志偉對媒體說「住在劏房裡怎樣豁達的人,慢慢都會受不了。(戲裡)我已經很幸運,房間有窗很多房間連窗都沒有」。
原來「籠中之鳥」只是一個比喻,可是在香港,它卻變成了現實。
而這樣的故事,還在別的地方發生。
當年海清主演的電視劇《蝸居》火了,同時也讓蝸居一族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摺疊城市,哪座城市不是寸土寸金?上海楊浦區有「豬籠城寨」;北京有地下空間;廣州有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但是隨著著城市化的過程,不少城中村被拆除,迫使蟻族們不斷的向外尋找前途。在一些非正式的語境裡,住在這裡的人被稱為「鼠族」、」蟻族」。
這次李首富比喻香港為「黃臺之瓜」,而港人「何堪再摘」。實際並不是這麼回事!直到香港傳媒反覆追問:誰是摘瓜人?李首富卻說「我都想知」。曖昧之義,不言而喻。而以大陸和香港的關係,誰是母后?誰又是兒子?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這個典故,意味深長。
象打啞謎一樣的,還有李首富的傳說。幾乎每個港大的新生,都會被學長學姐告知一段神秘的傳言——學校有座外觀看著像棺材的樓。
這棟棺材樓是由首富李嘉誠出資建造,以已故夫人莊月明女士的名字命名的。莊月明文娛中心和旁邊的莊月明物理樓、莊月明化學樓,合稱為「莊月明樓群」。
右邊有上行電梯,但下樓卻要走左邊的樓梯
坊間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莊女士是含怨自殺,李家為了鎮住她的魂魄而設置了棺材風水局。莊女士晚年腿腳不便,有上樓電梯沒有下樓電梯,寓意上的去下不來。
李家對以上說法,沒有公開回應過。
這些似真似假的傳言,為百年校園蒙上神秘色彩的同時,也讓人們對港大多了一份敬畏之心。不管別人信不信。嵐同學覺得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花骨朵的你們,肯定是不相信封建迷信。
當然,你們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潮汕土生土長的李首富信不信。
莊月明去世不足兩年,李首富認識了他後來公開的第二個伴侶,小30多歲的紅顏知己周凱旋。在之前,李首富和李嘉欣、利智都傳過緋聞。後來,李嘉欣又有了劉鑾雄和許晉亨的故事。利智則是經歷過和賭王緋聞後,嫁給了李連杰。
利智和李連杰在上海浦東御翠園那有個地皮蓋了三棟連體大別墅,傳言說這塊地皮原來是李嘉誠的。
當年晉惠帝曾說,沒有飯吃,何不食肉糜?今天的李首富說,黃臺之瓜,何堪再摘?在貧富差距懸殊的世界,這是什麼邏輯?
你習以為常的境遇,可能別人窮盡一生都難以達到;
你隨意用掉的零花錢,可能等同於別人的全部身家。
這個星球上,你在天上飛,我在溝裡爬,你出門有車回家有僕,我生活全靠雙手雙腿。你我就像生活在兩個平行宇宙,從來沒有交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應該關心和幫助別人,而不是鄙夷和無視蒼生的疾苦。否則,當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走上了國家政策制定者的崗位,將會怎麼樣?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一個被蒙蔽的君王尚且知道憐惜自己的子民。還有「易子而食」典故,又有多少人看到了那段歷史的無奈與辛酸?
每當我們嘲笑晉惠帝司馬衷的「何不食肉糜」時,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何不食肉糜」一樣片面的看待一個君王。
唯有真正和一草一木共同呼吸過的人,才能讀懂酸甜苦辣人生百態。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應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了解世間百態,否則,還真不知道誰比誰更「何不食肉糜」。那些絕望的香港年輕人,被外國人當槍使,拼錯了地方。暴力革命早過時了,這就是世界上缺乏視野的傻(省略一萬字)。請在文章下方留言
文化學者張嵐下部散文集,新書預定,正文鳴謝,書中有你名字值得珍藏。答謝支持,免費植入廣告,刊發原創文章,高端人物訪談,微信309204866
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