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各地都在嚴查在職教師開設補課班的問題,該查辦的查辦,該整改的整改。所以,最近老師可是在網絡上小小的火了一把,原因就是因為在職老師課後有償給學生補課,結果被舉報了。
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合同行為,化解校外培訓合同糾紛,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教育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印發了《關於對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的通知》。
《通知》部署了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工作,重點針對各類中小學校外培訓服務機構利用合同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要求各地教育、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於培訓機構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12月4日,據省教育廳獲悉,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從12月1日起至月底,全省範圍內將集中開展排查整治活動,重點排查校外培訓機構是否存在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超綱教學」「強化應試」、與中小學招生掛鈎等行為。
據了解,此次排查整治活動重點關注五個方面,包括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資質、教學計劃、辦學行為、從教人員和收費情況。例如,排查是否存在「提前教學」「強化應試」「非零起點教學」等不良行為;是否存在虛假廣告、誇大欺騙宣傳、與中小學招生掛鈎等行為;是否存在在職教師授課、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從教人員線上線下授課內容是否存在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損害國家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散布不良信息等。
據悉,從12月1日起至月底,我省開展「五查五看」校外培訓機構排查整治活動,通過執法檢查、暗訪等方式,確保培訓機構規範運營。
「五查五看」包括:對辦學資質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校外培訓機構、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是否依法依規辦理相關證照;對教學計劃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對辦學行為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虛假廣告、誇大欺騙宣傳、搞競賽評比、與中小學招生掛鈎的行為;對從教人員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在職教師授課、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從教人員線上線下授課內容是否存在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損害國家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散布不良信息等行為;對收費情況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一次性收費超過3個月、是否公示收費標準等。
省教育廳要求,對排查出的無證無照,存在虛假廣告、誇大欺騙宣傳的加大查處力度;對造成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較重、人民群眾反映特別強烈的堅決查處,嚴肅問責;堅決查處在職中小學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根據部署,各地將健全政府領導下的教育、市場監管、人社、公安、民政、應急管理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聯合執法隊伍,通過執法檢查、暗訪等方式,對存在問題的培訓機構實行重點監測、加大監管力度。
各地還要主動公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舉報電話和信箱、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方便群眾監督、查詢。
關於老師給孩子補課這件事,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老師不應該給學生有償補課,有的人認為老師也是希望孩子能夠提高學生成績……
又有人會說,要求嚴厲打擊校外補課班,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麼沒有營業執照,沒有辦學資質,藏在民宅裡面的黑補課班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繼續打擊,把這些黑補課班也打擊了,那麼上門一對一服務的私教就成了賣方市場,到時候吃虧的還是家長,還是學生。只要學生還有競爭,還要參加高考,補課班這種事情就不可避免,
總之是說什麼的都有,有站在家長家度反對有償補課的,有贊成補課的,還有保持中立的,不管持什麼意見,個人想說的是教育局明令禁止在職老師有償補課,違者直接開除。
近些年來,每年的寒暑假,教育主管部門都會發布緊急通知,嚴禁在校教師開辦輔導班,同時,也禁止老師去校外輔導機構任教,禁止教師給校外輔導機構介紹學生。雖然說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有償補課,但是,一直以來,還有有人願意以身試法。去年,南陽市九中和南陽市四小的領導教師,在校外開辦培訓班,拉攏本班學生前往上課,這些事件被曝光以後,相關教育部門最這些涉事領導和教師進行了嚴肅處理,同時,再次向全市學校發出通知,再次聲明在職教師嚴禁有償補課。
轟轟烈烈的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運動不斷,似乎每次都是嚴打的時候,這些培訓機構老實一段時間,運動一過就又恢復原來的樣子,同時,就目前校外培訓市場而言,除了社會培訓機構外,個別教師也辦起來了培訓機構,之前的事情好像就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們走在街頭,路過一所所的學校,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招牌,格外醒目,在學生放學的時候,各種培訓班的宣傳紙滿天飛。培訓市場猶如野草一樣的野蠻生長,牽動著家家戶戶。
在各種政令之下,處理違規教師的案例中,為什麼校外培訓機構不減少,從某種程度上看,反而增多,只不過從地面轉移到了地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難道我們的學校不行嗎?還是我們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餵不飽現在的孩子?如果將時間退回20年前,那個時候,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輔導班,更沒有人上過校外輔導班,大街上也看不到校外培訓的相關廣告。
對於此種現象,首先,學生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過去大多數家庭孩子比較多,父母每天忙著賺錢,除了賺錢就是照顧這一群孩子,至於成才與否,根本沒有這種觀念,那時的孩子都是放養著長大的。這種環境下,培訓班當然沒有了市場。現在的社會,人們有一種攀比心理,看見誰家的孩子上了輔導班,不管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也一定要去,生怕自己孩子攆不上人家。
同時,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各行業的競爭加劇,人們其實深層次的缺乏一種安全感,唯有不斷地的學習,才能不被別人甩得太遠。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供應,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逐步激發了校外培訓市場的興起。
再次,在市場環境下,長久以來形成的教師清貧形象,教師的工資其實現在只能算是中等,面對高物價,教師們也迫於生活壓力,開始放下面子,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切向前看了。所以,現在有人評價教師見錢眼開,我們再也看不到,那種像朱自清一樣的知識分子了。看到很多老師鋌而走險搞校外輔導,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值比較高,願意花高價送孩子上輔導班,也是催生校外輔導的直接原因。孩子上校外輔導班,他們才安心。正是現在這種環境下,校外輔導發展迅速,催生出了諸多的花樣,同樣,這個市場裡面也是魚龍混雜,至於效果如何,見仁見智,花高價進輔導班依然考低分的人,也大把大把的,從來不上輔導班,考上清華北大的,也大有人在。因材施教喊了那麼多年,希望每一個成年人都好好研究。
會有那麼多老師開設補習班,也是如今的市場需求。俗話說得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需求又哪來的有償補課呢?說到底還是家長有需求,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有一個好的前程,這些離不開好成績,想要有好成績,光靠學校裡老師講的那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各種原因都有,其實老師也很難,收費吧,國家規定不允許,不收費吧,自己又沒有那麼偉大,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總的來說,補課還是有巨大的需求。
儘管現在老師的收入很不錯,但是不排除有個別的老師收入達不到生活水平,為了生活,也為了增加收入,選擇鋌而走險。老師補課,要麼是自己偷偷的在校外辦補課班,要麼是到校外的補課機構上課,不管哪種方式,收入都是很高的,甚至更高。
據個人了解,一線城市老師的補課費,初中的學生一個小時至少100以上,沒有低於100的,高中的課程會更多,如果是優秀的老師甚至上千,這樣的高收入,別說老師動心了,就是普通人也會動心。
正是由於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導致很多人都看中了教育這塊大餅,因此校外出現了很多補課機構,各式各樣的,有正規的,也有五證不全的。
教育部門為了維護學生的利益,也在加大的對校外的非正式機構進行查處。而對於正規的教育機構,每年招收大量的學生,他們的輔導老師大多是機構的固定員工,但是到了寒暑假學生上課增多,老師就變得異常緊缺。
因此也會聘請在校老師臨時上一段時間課程。家長們希望孩子提高成績,在哪兒都是學習,學校老師上課更好,因此也就不會過於擔心。
但至於在職老師違規有償補課的處理辦法也有很多。
重申紀律要求。教育部嚴禁中小學教師違規補課,在寒暑假之前面向全體教師重申嚴禁要求,並將此納入師德培訓的內容,引起廣大教師注意,不組織或者參與違規補課,不能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上課。
及時查處。舉報渠道要通順,一旦接到舉報立即開展調查,儘快核實,從快處置。其實遼寧的那位中學老師有償補課事件之所以鬧得這麼大,一方面是處罰的力度過輕,一方面是沒有引起重視,試想一下,如果一開始相關負責人就引起重視,這件事不至於會鬧成現在的局面。
嚴肅處理,追究違規責任。對於老師也好,學校的管理人員也好,都要落實好自己的責任,從嚴處理,對查實違規的教師決不能姑息,必須從嚴處理,教育部主張減負,老師違規補課明顯是與教育部的初衷背道而馳。
並且老師號召補課,家長即使不願意也得去,這樣違背家長的意願,也給孩子增加負擔。一切從嚴處理,相信以後這類事情會有所減少。而這次老師打人事件也就不會連帶處罰了這麼多人。
不管是老師主張補課還是家長要求補課,相信初衷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提高成績。那麼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在認真的多講一些,孩子在用心一些,或許就不用課外在補課了,即使有個別同學需要補課,在校外找個合適的輔導機構補習也就可以了。
通知強調要嚴防培訓機構卷錢跑路問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市場監管、金融、公安等部門,加強對培訓機構預收費的管理。同時,加強對培訓機構資金使用情況的管控,提前制定工作預案,如發現培訓機構資金流異常,要果斷採取措施,防止機構突然跑路,傷害群眾利益。
通知提出要強化政策宣傳引導,讓學生家長充分了解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政策,切實提高家長的防範意識和鑑別能力,防止陷入一些違法違規培訓機構套路騙局。要引導家長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增加體驗傳統節日的活動,理性選擇參加校外培訓,讓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
通知明確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嚴肅查處群眾投訴並及時反饋通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培訓機構規範發展的合力。
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大力規範民辦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強化日常監管,加強學科類培訓內容備案、教師資格證公示、規範收費等關鍵環節的管理,從源頭上防止違規行為。同時,定期進行巡查,實施黑白名單制度,方便群眾選擇合規機構。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檢查組要求相關培訓機構立即進行整改,並提出了整改要求:一是要明確單位安全責任人,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二是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和疏散逃生演練,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三是要不斷完善消防安全措施,確保消防安全萬無一失。
通過本次專項檢查整治行動,引起了培訓機構負責人對安全工作的重視,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排查整治,進一步落實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及消防安全工作,進一步規範了校外培訓機構的安全意識。
綜合來源:新華網 河南日報 中國新聞網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