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
金融界網1月14日消息,隨著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等大型投行在本周五公布四季度的財報(標普500指數中的大部分成分股也將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陸續公布財報),美股新一年的第一個財報季又將拉開帷幕,但交易員對企業公布第四季度業績的興趣將遠遠低於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指引。
但問題是,目前尚不清楚公司的執行長們是否會合作。
銀行表現強勁
由於近期銀行表現強勁,摩根大通等大銀行將在周五以一個好兆頭拉開本次財報季的序幕。
Tactical Alpha的亞歷克·楊(Alec Young)表示:「這是近年來人們記憶中『銀行股將成為財報季領頭羊』的第一個財報季。」
事實上,追蹤銀行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S&P Bank ETF自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以來上漲了30%,表現遠遠好於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
而且與市場上的許多股票不同的是,銀行股的價格並沒有過高。
「他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銀行股的股價並不貴。」楊說道。
為什麼我們現在需要業績指引?
奧本海默資產管理公司(Oppenheimer Asset Management)的約翰·斯託爾茨福斯(John Stoltzfus)在一份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隨著財報季開始並積聚動力,第四季度財報季的一個關鍵因素將不僅僅是(企業在)該季度的預期目標是否達到或超過預期,而是報告中企業管理層對於未來幾個季度的規劃情況。」
企業公布的強勁2021年業績指引對於確認本輪美股反彈的基礎至關重要,其背後邏輯是:大規模刺激措施加上有效的疫苗,將導致企業盈利從第一季度開始,尤其是第二、三、四季度迎來大幅增長。
「標普500指數不是基於第四季度的數據交易,而是基於對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作出的預期。」DataTrek的尼古拉斯·科拉斯(Nicholas Cola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總體而言,目前華爾街達成的共識是預計企業2021年收益將增長25%,另外一部人給出的估計還要高得多。
事實上,美股市場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些預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從3月23日的低點到11月2日大選前夕反彈了近50%,主要得益於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自大選以來,該股指又上漲了10%,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相信「更多的刺激措施將會到來,以及對清潔能源投資的更多激勵因素所致」。
摩根史坦利的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在最近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由於運營槓桿好於預期,市場將看到盈利增長大幅加速。」所謂「經營槓桿」是一個會計術語,用來衡量一家公司如何通過增加營收來增加利潤。
簡而言之,威爾遜和其他策略師預計,2020年美國企業界的成本削減努力——包括降低租金、裁員和減少差旅,將極大地改善企業業績,並在預計會在2021年收入增加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快企業利潤的增長。
行業性恢復
分析師特別預計,在被認為對疫苗推出最敏感的行業,包括航空公司、銀行和能源,這些企業的年中收益將顯著加速。瑞銀策略師基思·帕克(Keith Parker)指出,從2020年2月到1月初,這些(對疫情)特別敏感行業企業的預期收益下降了約36%,但(今年)預計將有所回升。
帕克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隨著人們接種疫苗,他們很可能很快就會在受疫情影響的領域展開『正常化』支出。」
但現在的問題是——尚不清楚企業執行長們是否願意從第二季度開始提供盈利預期。
「旅遊業或酒店業的任何人怎麼才能提供靠譜的業績指引,而不是純粹的猜測呢?一段時間以來,企業一直拒絕提供指引。過去,最糟糕的一次業績指引是去年第二季度。(當時)顯示出企業業績正在改善,但速度很慢。」券商Earnings Scout的尼克·雷奇(Nick Raich)說道。
分析師仍過於悲觀
另一個問題是:分析師是否會像第三季度那樣,再次大幅低估第四季度的收益?分析師在第三季度有些被打的措手不及,因為在刺激政策的推動下,企業收益遠遠好於分析師的預期。當時企業平均收益比預期高出約19%,遠高於通常報告的3%。
那麼,這次分析師是否會再次低估美國企業界在第四季度的實力?
包括瑞銀的帕克在內的一些人認為「這是有可能的」,理由是美元疲軟(對那些在海外有利潤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GDP環比增長,以及第四季度收益修正緩慢向上攀升。
另一部分人則指出,第四季度刺激措施的減弱,加上就業增長疲軟,表明企業盈利增長可能會「溫和得多」。
不過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消息還都還算令人鼓舞,少數幾家已經公布了收益的公司(大多都是當季度在11月結束的企業)業績平均超出預期達到13%。
但一個問題在於,美股市場可能已經計入了企業重大的收益波動。
尼克·雷奇指出,在外界預期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推高股價並不罕見。他說:「我們正處於FOMO(害怕錯過)的階段,人們仍然對進入市場感興趣,而不太在意收益。」
但如果我們沒有開始看到強有力的業績指引和盈利的向上修正,這種情況可能會很快會迎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