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
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血型系統,即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根據國際輸血協會(ISBT)的認定,目前共發現30種主要的血型系統,人們所熟知的是ABO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是1900年由Landsteiner發現的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與臨床關係最為密切。
ABO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而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
紅細胞上僅有抗原A為A型,只有抗原B為B型,若同時存在A和B抗原則為AB型,這兩種抗原俱無的為O型。我國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佔約30%,AB型僅佔10%左右。
父母雙親的血型可以遺傳給子女,並且是按照一定的遺傳原則進行的。
決定子女ABO血型的關鍵則在於父母雙方血型所攜帶的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
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樣本量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
此外,還有研究結果表明A血型女性更易患癌。
具體而言,與非A血型人群相比,A血型人群患癌風險的增加體現在:
O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O血型的0.84倍,即前者患癌風險降低16%。
具體而言,與非O血型人群相比,O血型人群患癌風險的降低體現在:
一般而言,AB血型的男性患癌風險較高。
中國人群AB血型與肝癌風險增加有關,AB血型與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的風險無關,但AB血型的人群患表皮樣癌和腺癌的風險較低。
消化道腫瘤方面,AB血型與胃癌風險的研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但AB血型患結腸癌的風險明顯減低。
整體而言,與A血型相比,中國B血型人群發生絕大多數癌症的風險較低,尤其是胃癌、結直腸癌。
與AB血型一致的結論是,B血型人群患表皮樣癌的風險較低,但在結腸癌患者中,與AB血型相比,B血型患者的整體生存率似乎較低。B血型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樣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