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中的「火鍋控」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1-01-20 火鍋店經營與管理


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小編也是。

川渝的麻辣火鍋、廣東的打邊爐、

北京的涮羊肉,

走遍大江南北,發現各地都有火鍋。

小編從小就浸泡在吃火鍋的氛圍。

在我們那裡,

吃火鍋是僅次於打麻將的重要事。

夏天流著汗也要吃火鍋,

沒有火鍋和啤酒還好意思叫夏天?

朋友來了,走走走,

搓一頓火鍋去。

底料一炒電磁爐一放,

樣樣菜品盤子裡碼好,

家裡人圍一桌就吃起火鍋來。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很多人,不單單是喜歡煮食的食物,

更喜歡這種圍坐的親密又活潑的氛圍,

這就是吃火鍋的氣氛。

試想,如果歷史的中名人也是火鍋控

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劉非

我是一位火鍋愛好者,為了「吃」也是修煉到極致了,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美其名曰「鴛鴦火鍋」。

曹丕

聽說以前的江都王劉非發明了「鴛鴦火鍋」。作為三國的太子,怎能示弱,終於閉關三日,打造了「五熟釜」。O(∩_∩)O~

宋朝時,火鍋已經很平民化了。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

「十月朔,有司進暖爐炭,民間皆置酒作暖爐會。」

宋朝的林洪寫了一本《山家清供》,

專門寫山野的果蔬、動物如何烹飪。

裡面寫道,

他去武夷山拜訪隱士時下起大雪,

抓到一隻滾落山巖的野兔,

於是想烤來吃。

隱士卻教他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

架上湯鍋,

把兔肉切成薄片涮著吃。

蘸料用酒、醬、椒、桂調製,

林洪吃了誇讚甚為鮮美。

當時,屋外大雪紛飛,

三五好友在圍聚一堂,

熱氣騰騰,談笑風生,實在快活。

取當時「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

的美麗光景,

為這種吃法取了個「撥霞供」這麼文藝的名字。

——其實就是火鍋啦!

元世祖忽必烈一生戎馬,開疆拓土,

卻也是一個吃貨。

相傳徵戰途中,思鄉情切,

為鼓舞士氣命廚子準備羊肉,

但遇上部隊突然要開拔,

但此時都飢腸轆轆,所以暴脾氣上來了。

廚子為了趕緊上菜,

把羊肉切成薄片,在鍋中涮,

肉色變白就撒上細鹽盛出。

忽必烈連連說好,

吃完翻身上馬大勝一場。

慶功宴上,再讓廚子依法炮製,

還配上可口醬料與將帥們分享。

廚子趁機請他命名,

於是涮羊肉成為宮廷佳餚。

在所有朝代中,

最喜歡吃火鍋的應該是清朝。

無論宮廷還是民間,皆盛行。

乾隆帝是最喜歡吃火鍋的皇帝。

他下江南遊山玩水,

各地「招待部門」都知道他的嗜好,

會提前準備好火鍋。

他不僅自己吃,

還開大party來請人一起吃。

乾隆效仿康熙開

「關愛離退休老幹部聯歡會」。

清乾隆御用銀帶蓋火鍋

為慶賀自己年過七旬喜得元孫,

又表示四海承平,皇恩浩蕩,

於是邀請了全國各地三千位老人進京赴宴,

聲勢浩大,

被稱為「萬古未有之舉」。

而其中,

一等宴席頭道菜便是火鍋二個。

上千人一起吃火鍋的場面,

想想也是醉了!

重慶火鍋出現較晚,

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

重慶江邊縴夫為果脯配以花椒、辣椒等煮食,

後又發現這樣吃能夠驅寒、祛溼、補中益氣、解毒、善脾胃,

於是越發用心研究配料與燙食方法,幾經流傳竟成巴蜀一絕。

抗戰時期,

重慶火鍋特別興旺,

很多人都愛吃,

甚至軍政要人宴客都多以火鍋為席上珍餚。

當時的軍統頭目戴笠,

還曾擺過五百人的火鍋宴以示闊綽。

自古以來、全國各地都有,

也許食材味道、叫法不一樣,

但那種熱騰騰的感覺,是一致的。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也許這也是人們對生活的願望,

熱鬧、豐富、充實。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這些名人,居然都是「火鍋控」!~
    火鍋歷史悠久,從古代到現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愛它,變著花樣去吃它。那讓我們來圍觀一下,歷史上的名人為什麼會對火鍋情有獨鍾吧!
  • 火鍋只是四川人的專屬?看看中國歷史名人中都有哪些「火鍋控」
    中國人吃火鍋的歷史久遠,得從戰國時說起,當時的人們吃火鍋是用陶罐來做火鍋的;一直到宋代時,吃火鍋已經非常常見了,成為了大眾的普通美食;而在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就有介紹到同友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蒙古一帶地區流行吃火鍋是在元代時才出現的,當地居民主要是用牛肉或者羊肉為主料來煮火鍋。
  • 大寒節氣吃火鍋,這些歷史名人居然也是火鍋控
    提起火鍋,那可是現在很多人的最愛,火鍋控們,幾天不吃火鍋,就會覺得生活不完整。在大寒來臨之際,吃一頓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火鍋,豈不美哉,快哉!其實,不止是現代人,古代很多名人都是火鍋的簇擁者。據《三都賦》記載,火鍋有1700年以上的歷史,只是那時候的「火鍋」還不叫火鍋,叫做「古董羹」。也就是那個時候,毛肚也與古董羹一起被收錄進《三都賦》中,更是有「日暮漢宮吃火鍋,家家扶得醉人歸」的名句傳承。由此可見,魏晉風流人物左思是偏愛火鍋的,名人與火鍋的淵源,自此開始。那麼,今天就隨小編一起看看,還有哪些歷史名人也喜歡火鍋吧!
  • 美國名人賽那些事兒
    或許它真的看起來比你祖父的運動外套還普通,又或許它遠遠比不上奢侈大牌,但是它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卻已經遠遠超出了昂貴的層面。當然對於冠軍而言,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曾經多少次加冕此項榮譽,在名人賽周末結束後你只能乖乖的將綠夾克放回會所保管。想帶走?門兒都沒有!南非高爾夫名宿加裡.普萊爾(Gary Player)曾經在奪冠後把綠夾克帶回了自己的祖國,事後遭到了球會主席嚴厲的批評,最終歸還。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慈氏塔
    說到嶽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嶽陽樓今天小編來說點不一樣的嶽陽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巴陵八景」之一慈氏塔Part.01嶽陽古城保持最完好的古街為修塔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此取名慈氏塔來紀念她那是由於世俗之人不知佛學幻想出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小編來告訴你吧
  • 歷史名人與火鍋,也有著不解淵源
    據《三都賦》記載,火鍋有1700年以上的歷史,只是那時候的「火鍋」還不叫火鍋,叫做「古董羹」。陶淵明·菊花火鍋始創人眾所周知,陶淵明獨愛菊。那究竟偏愛到何種地步呢?據說,陶淵明不但發明了菊花酒還創出了菊花火鍋。一日靖節先生突發奇想:若將菊瓣灑入火鍋,會是怎樣滋味?於是他將庭院中盛開的白菊花剪下來,掰瓣洗淨,投入火鍋中。之後,每逢菊花盛開的時節,陶淵明都以菊花火鍋招待他的好友了。
  • 【節日速遞】教師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節日速遞】教師節: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0-09-10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帶你走進建國前後的歷史
    國漫的崛起讓我們發現了很多優秀動畫作品,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部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位網友創作的愛國主義題材的漫畫,後來被製作為愛國系列的動畫作品,漫畫內容是中國建國前後的重大軍事或外交事件。
  • 那些歷史名人們與早餐的故事
    早餐的魅力在於,在忙碌的24小時裡,除了沉睡的時間,早餐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無論是在家同家人一起,還是在街邊露天的早餐攤位,又或者是高端的早餐店,這段同食物共處的時間是只屬於你的。在歷史的長河裡,那些名人們,都怎麼安排自己的早餐呢。
  • 火鍋的歷史,你知道嗎?
    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四川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吃火鍋的情景。
  • 【你不知道的森林火災現場那些事兒】(六)被「冤枉」的雷擊木
    【你不知道的森林火災現場那些事兒】(六)被「冤枉」的雷擊木 2020-07-29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妒英才,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他們要是長壽不敢想像!
    天妒英才,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名人,他們要是長壽不敢想像!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英年早逝的人物,所以才流傳出來了一句「天妒英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在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人物都有哪些吧!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初唐四傑之首,可惜只活到了26歲。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和歷史的結合,那些血與淚
    追夢赤子心王子銘,秦志強 ,龐新力,夏雲松,鄭澤霖《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不知不覺已經更新到第五季了。那兔從第一季到第五季,主題從來沒有改變過;那就是「要穿造一個,吃得飽穿得暖,不被人看不起的,種花家~!」都說國漫不如從前了,可那兔有幾個人知曉?把我華夏的近代屈辱史都融入到了一部十多集的動畫之中,每一集,都有我中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膝骨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中國目前約有 1.5 億人患病,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和肥胖人群的增多,患病人群將進一步增長。這類人群中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 火鍋那些事兒(2)——千奇百怪的各種火鍋
    菌類火鍋由野生菌類當主菜的火鍋,採用老雞、老鴨、海鮮、甲魚等任意一種作為火鍋底料,然後在20餘種菌類中,挑選如牛肝菌、竹蓀、猴頭菇等一種或幾種,放在鍋內熬好鮮湯,不加味精也鮮美清香野生的菌類食品,入鍋後久煮不爛,食後齒頰留香,口感清爽柔滑。山珍野生菌,產於不同山區,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沒有受到人為汙染而生長成的一種綠色食品。與傳統火鍋相比,菌類食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質、不肥不膩的特點。菌類食品養胃生津,補益提氣,平衡陰陽,利肝明目,藥療作用顯著。
  • 他們和火鍋的那些事,火鍋歷史(二)
    上期我們了解了我國火鍋的起源發展,本期我們分享一些古代帝王,文人墨客與火鍋的淵源,以及火鍋的人文歷史。 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定要吃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並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讚不絕口。 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為"涮羊肉".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隨其父楊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
  • 「商業折扣」vs 「現金折扣」你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商業折扣」vs 「現金折扣」你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聊的清朝公主,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這一說起清朝的公主,相信大家腦海中第一想起的,一定是前些年熱播的《還珠格格》。不管是裡面的小燕子格格還是紫薇格格,都是塑造了非常受觀眾歡迎的清朝公主的形象。但是歷史上每每一提到公主,我們就認為一定是長得怎麼怎麼的美若天仙,沉魚落雁啦,閉月羞花什麼的。
  • 古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火鍋的,火鍋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我們現代人都非常愛吃,尤其是火鍋。因為火鍋的方便快捷、可吃種類齊全,又非常的具有氛圍,以至於火鍋快速地在全國得到普及。無論是大江南北還是長城內外,只要有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會存在火鍋這種食物。根據地域以及種類,現在的火鍋可大致分為三大門派。
  • 歷史上那些你不知道的「渾事兒」
    好久沒講騷歷史了,今兒龍大姐撿回老本行,給大家做個合輯,聊聊歷史上那些你不知道的「渾」事~~~                                         1.商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