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言佳句總是勸人要讀書,讀了這四句,勝讀十年書

2020-12-23 悟思必得

從古到今,勸告人們讀書的名言警句有許多,讀書自古以來在偉人和名人眼中被稱之為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古人云:古今世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人品還是讀書。為善最樂,讀書最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知識改變人生命運,讀書改變你的人生。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只有讀書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最持久的事情。古人有這樣勸告人們讀書的四句話,讀了你不得不去讀書。

0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鳥兒需要飛翔靠的翅膀,只有展翅才能夠高飛,這是很普通也很明白的道理。哪麼人呢?人生活在現實中要前行靠的是什麼?不僅僅只靠兩條腿,靠的是人生志向和勇氣,靠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強大,靠的是知識的智慧和力量。人沒有知識,沒有學問,沒有智慧,四肢再發達也只能是一個弱者。

我們時常看到有的人四肢發達,可是他不讀書、不學習,不努力進取,只是貪圖安逸享受,最終乃是一事無成。而有的殘疾人卻能夠頑強地生活,能夠勤奮讀書學習,能夠用知識改變人生命運,人生靠的是進取的精神,人要上進就要先去讀書,用書籍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讀書才能給人自信、給人自強,給人智慧。

02、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人的強大來源於自身強大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來源於立學,立學就是發奮,立學就是自強,立學靠的讀書和悟道,做人要做有志氣的人,有骨氣的人,志氣和骨氣一是來源於身邊的表率作用,二是來源於讀書之中,做人只有讀書,只有學習才能鼓勵自己、激勵自己,使自己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人只有讀書才能自信自強,只有與書籍為伴,才能向著人生目標去不懈地努力奮進。

0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隨著年齡的增大,才真正知道人生的責任和義務,做人要解決二個問題,一是謀生,解決人的物質生活問題;二是享受人生的精神生活的豐富,人是高級動物,不只是為了吃喝而活著,無論是解決物質生活還是解決人的精神生活,都需要讀書學習。一個無知無識的人總會處處碰壁,寸不難行。讀書很苦,不讀書的更苦,只有讀書的人才不苦。人活著確實就是這個道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文章是如此,幹其他任何事情也是如此,知識就是力量,讀書就是智慧,人生只有多讀書,多學習才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才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使自己活得輕鬆,活著幸福快樂。

0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人需要讀書,還要會善讀書,這就是要讀好書,只有讀好書才能使人積極向上,勇往直前。臧克家曾說:「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人生最好的朋友是書籍,讀好書使人變好,讀壞人使人變壞,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讀書要讀好書,讀有用之書,不讀無聊無用之書。人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靠的都是讀書,讀書可以增長知識,讀書可以提高人的綜合能力,讀書才能使你適應社會發展,不會被時代所淘汰,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和飯碗,讀書可以醫愚,讀書使人少犯錯誤,少走人生彎路,這就是讀書的妙處。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做人需要讀書,只有讀書,家中才有書香味,墨香味,這是人生財富的好香味,家中有了書香味,自己的人生不會輸;家中有了書香味,不愁自己的孩子不成才。既然讀書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何不去讀書呢?「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了古人讀書這四名名言佳句,更是勝讀百年書了。

相關焦點

  •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中的「一席話」是什麼話?為何這麼牛
    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個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諺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10個字如今應該算是家喻戶曉了。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有過這些疑問:我國古代一向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古代紙張和書本得來不易,所以在他們眼裡書籍上的知識是很寶貴的,而讀書人也是很有面子的。那麼為何還有人表示聽了對方一席話,就勝過讀十年書呢?這「一席話」到底是什麼話?為何這麼牛?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些由智者總結出來的經驗和道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人與人的不同往往就是認知不同導致的層次的不同,認知水平越高的人,看事情越客觀越正確,也就能掌握事發展的規律獲得成功。
  • 錢穆:自己讀《論語》與勸人讀《論語》乃中國讀書人兩大責任
    因此,要學習、認識孔子的思想,最佳途徑毋庸是細讀《論語》。如果說對《論語》的研讀貫穿了錢穆的一生,絕不為過。錢穆晚年不遺餘力地宣揚孔子思想,給人的感覺是恨不得「把孔子的旗幟插遍全世界」(李零語),為此他十分賣力地勸讀《論語》:「我認為,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
  •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少有人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聽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通常是用來開導別人或者在與別人的溝通時不經意間被點播而有所頓悟時的一種感慨。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傳說,話說在一個深山古寺之中,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了清脆的笛聲,幾隻小鳥拍著翅膀飛走了,深山顯得更加幽靜。不遠處有一點點亮光,在月下燭光的寺廟內,一個僧人和一個書生伴著孤燈開始的一段談話。這個書生本來是進京趕考的,由於一心顧著趕路,眼看天黑了又沒有客棧,只能留宿在寺廟之中。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就以這個例子為例,說到底,《紅樓夢》就是一切有關它的書的基礎,離了本書,其他書就無所依附,因為書籍和文化一樣總是積累起來的。因此,有些不依附其他而為其他所依附的書應當是少不了的必讀書或者說必備的知識基礎。又比如文學作品,它同樣不適於被拆分開來,非讀原書不可,譯本也行,決不要滿足於故事提要和評論。
  •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的有那麼大的作用嗎?
    那麼,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的有那麼大的作用,有那麼厲害嗎?其實「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只是一種非常誇張的說法。試想,再厲害的「聖賢君子」,只說了一席話,怎麼也不可能勝過讀10年的書啊。但是,此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 《楚辭》最經典的20個名言佳句,此生一定要讀一讀!
    詩人南徵途中想朋友,看到滿山梅花,隨口吟出一首詩,溫暖了時光對於「楚辭」,你可以不讀它,但不能不了解它,這20句來自「楚辭」中的名言佳句你此生一定要讀一讀。1.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楚辭·九章·涉江》【譯文】登上崑崙山吸取玉的精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
  • 曹文軒:讀不夠書,就寫不出話!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要讀經典書
    很多孩子都有過這樣的抱怨,他們說閱讀讀不下去,作文沒什麼可寫,對寫作萬分抗拒。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說:「閱讀是張弓,寫作是把箭。寫作靈感往往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發。」
  • 讀完李昌鈺的語錄,讓人如夢初醒,勝讀十年書
    大家在沒有讀李昌鈺的語錄前,會怎麼回答?相信很多人會這麼說,要想成功,首先方向要對,只要方向對了,就一直堅持到底。說白了就是一個人一輩子只要堅持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不成功都難。現實中很多人都沒有想過成功,包括李昌鈺在內,只是在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開心的事,做久了,十幾年了,在這件事上小有名氣,最後再堅持,自然就成功了。
  • 書應該這樣讀?這些讀書印上刻下的名句給你答案
    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了一個「怪問題」,書法家要不要讀書?聽起來頗像回事。其實是一個偽命題。讀書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書法家文化修養缺失,寫白字,錯別字扎堆,看來真的如讀書印所刻:常欠讀書債。古人說「欠債」,是因為好書太多而時間不夠,現在則是真的沒有時間。歸結到一句話,對於書家來說,必須從「要讀書」到「要書讀」的轉變。
  • 你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愛上讀書,能夠讀更多的書?
    如何才能讓自己愛上讀書,能夠讀更多的書。理想的狀態是,隨時隨地能夠拿起合適的書來讀,還能夠在讀書時沉浸其中。這樣,我們就不僅能夠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充分地利用起來,讓自己讀得更多、吸收得更好,還能運用到工作生活中。要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能找到願意讀的內容,首先要保證手邊的圖書種類足夠豐富。
  • 這些書一定要多讀
    「多看書,多讀書。」這是老師家長們一致認同的觀點。可是,應該讀什麼書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作文書,童話故事等等,可是他們的作文水平還是沒有很好的提升。這些書可以讀,但對於提高寫作水平不是最好的選擇。冰心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我們想要寫好作文,必然要讀一些好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必讀書目吧。這些書不分年齡,老少皆宜。
  • 讀經少年:背了十年書,識字卻成了問題
    如今,最早的一批讀經孩子已經成人,他們也成為了這場體制外「教育」的實驗品。  那麼,近十年的「讀經教育」成效如何?最早的這批讀經孩子又有什麼樣的心路歷程?新京報記者關注讀經現象,勾勒出一條以王財貴為主導的讀經教育產業鏈條。  很少有人的求學經歷,比濟南少年鄭惟生更曲折。  小學四年級時他離開體制教育,此後九年,輾轉八省,先後在十個讀經學堂求學。
  • 精選《增廣賢文》十句經典,道破人性現實,勝讀十年書
    為的就是想用自己畢生經驗和教訓,來警示後人應該如何在這複雜的世道中能夠活得更加通透。《增廣賢文》系民間創作結晶,略成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後,風靡全國。其以處世之道為中心,展現古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名言摘抄大全:關於讀書學習的名言與英語勵志名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與英文勵志名言,希望大家喜歡!名言摘抄匯總讀書學習名言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美國)2、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3、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4、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 勸學名言100則 讀一讀 澡雪精神 催人奮進
    簡析:這是中國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句。出自唐代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後來, 被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收錄。意思是: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必須勤奮為學。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讀書者說】  作者:王蒙(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一、書海弄潮  毛澤東愛讀書,讀了很多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讀了陳晉主編的《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還是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
  • 楊紅櫻:要讓孩子讀喜歡的書
    楊紅櫻:要讓孩子讀喜歡的書     □本報記者 張良娟兒童閱讀究竟該誰做主?孩子們怎樣才能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日前,大型公益活動「為鄉村孩子定製『精神營養餐』」愛心大使、兒童作家楊紅櫻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農村俗話說:「讀書讀書讀老鼠」,「讀老鼠」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讀書讀書讀老鼠」是很有趣的一句話,主要是「老鼠」這種人們非常熟悉的動物,讓人聯想頗多。也因為如此,我國農村就有很多種說法,都是各人站在各人的角度來解釋,各地又有各地的說法,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文就這句俗語在我國民間的不同說法例舉如下。
  • 情商高:聽庫裡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近日,庫裡在接受庫裡採訪,他表示:「我不喜歡做預測,尤其是在現在這情況下,不管你怎樣預測,總有人會覺得受到冒犯。和你們一樣,我現在是一個普通的球迷。」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還記得當年,在16-17賽季一個記者問庫裡,看好誰拿MVP,庫裡說哈登吧,結果記者轉頭就問威少怎麼看庫裡的言論,威少脾氣上來了直接說:who is he?那年威少真拿了MVP。所以不預測,既不得罪人,也不用擔心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