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兒媳真孝順,給婆婆買金項鍊」「因為人家婆婆好」

2020-12-14 領略天下奇聞事

李雲和老公趙勝結婚已經6年了,有個4歲的兒子,雖說當初兩人是通過相親認識的,但是也屬於一見鍾情鯉魚,第一眼就看中了趙勝老師穩重的一面,他覺得這個人就是自己要找的男人,於是很快兩人就進入了,歡迎其實一開始李芸的父母比較反對這個婚事,倒不是因為趙勝不好,而且因為趙勝的母親是遠近聞名的「事兒精」。

婚前李雲還很年輕,覺得自己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況且她跟趙勝說好了,婚後不跟公婆一起住,大家不見面就不至於會產生矛盾和摩擦了。但是婚後才發現自己的婆婆到底有多麼的「事兒精」。雖然平時不住在一起,但是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是要回家看望公婆的,每當這個時候,婆婆當著所有親朋好友的面就開始誇誇其談了,最重要的是還會拉上李雲。

這天吃飯的時候,愛攀比的婆婆把自己所有的首飾都帶出來,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暴發戶。嬸嬸顯然也是一個愛比較的人,在桌上直接亮出自己的大項鍊,說這是兒媳給她買的,當時婆婆一聽就覺得心裡很不舒服,「哎呀,還是你有福氣啊,你兒媳這麼孝順,可惜我就沒你這個福分了!」聽到她這麼說,在一旁的李雲覺得如芒在背,指桑罵槐的感覺。

李雲忍不住跟趙勝抱怨,說婆婆在公開場面說的那句話未免也太諷刺了,趙勝卻說她多心了,那明明是一句場面話而已。但是憑李雲對婆婆的了解,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果不其然,過了幾天之後,婆婆還主動到他們家來,美其名曰是來給他們送點特產,然而就提了一點蘋果。飯桌上,婆婆就又說起了項鍊的事情,說自己也看上了一個項鍊,不捨得。

李雲笑了笑,不接話茬,婆婆看她不說話,於是又進一步說:「你嬸嬸那個項鍊就是她兒媳婦買的,你看他家的兒媳婦多懂事啊,還給婆婆買項鍊。」李雲終於明白了婆婆的來意,於是也直接了當的說:「是啊,人家兒媳婦孝順,是因為人家婆婆做的好。從媳婦懷孕到生下來,全程伺候,全心全意的幫兒媳婦帶孩子,一分錢不讓兒媳婦出。比起婆婆的付出,買個項鍊怎麼了?」

聽到這,婆婆啞口無言了,知道李雲這是在公然的數落她,李雲從懷孕到生孩子,她從未過問,就連坐月子她都沒有參與,反而是李雲的娘家媽全程管的。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讚哦,謝謝您的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別人家兒媳多懂事,給婆婆買金項鍊,我:你看別人家婆婆咋做的?
    其實我爸媽一開始有點不同意,不是因為我老公,而是我未來婆婆。我準婆婆這個人,比較喜歡「攀比」,就屬於別人有的,她也想擁有。幸好她也沒和條件很優越人家去比,我倒是覺得還好,不過婚後,我其實有點理解父母的不同意了。能接受不代表日子能過舒服,婆婆因為這個心態,時不時給我們婚姻生活添堵。因為不是我倆感情問題,所以不管再怎麼糾結,最後還是結婚了。
  • 婆婆斥責兒媳不孝順,懷孕兒媳委屈大哭,兒子一席話後婆婆醒悟
    在封建社會,兒媳婦孝順婆婆是應該應分的,不敢有半點違逆,所以現代社會仍然有很多婆婆,倚仗自己是長輩,倚老賣老,以為自己一點兒不為兒媳和兒子付出,不管兒子兒媳的事情,兒媳婦孝順自己是應該應份的。面對這樣的婆婆,要不然就是兒媳婦兒豁出臉皮去跟婆婆大幹一場。要不然就是有些人為了顧及面子而忍氣吞聲,可是有些婆婆卻覺得自己很威風,變本加厲,最終攪和散了兒子的家庭。
  • 婆婆55歲生日,我花600給她買禮物,婆婆:這個兒媳很摳門
    但有時,面對這樣的事情,有些人也會遇到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別人過生日,自己該花多少錢,買什麼樣的禮物?他們糾結的往往是花錢少了,怕面子上不好看,花錢多了,自己的條件又不允許,這似乎成了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有人會說,給別人送生日禮物盡力就行,沒必要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禮輕情意重,只要心意到了,人家是不會在意的。
  • 婆婆進城兒媳煮白粥招待,丈夫不滿指責,婆婆:兒媳比你孝順
    只要兩個人真誠相待,感情自然水到渠成親近,成為一對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好婆媳,感情程度甚至不亞於母女。02徐慧珠剛嫁進婆家時,因為性格孤僻喜歡獨處,和婆家人顯得很生分。小姑子生怕嫂子和她爭寵,總在婆婆面前挑唆,說嫂子種種不好,婆婆聽多了,自然對兒媳不待見。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文丨木棉媽媽這幾年兒媳有沒有義務孝順婆婆的話題一直在網絡上升級發酵。快到年底了,婆婆給舍友老公打過來電話要買金鐲子,舍友一聽就不樂意了,自己親爸親媽幫著看了兩年的孩子,都沒給親媽買金鐲子,連自己都沒戴上金鐲子呢,婆婆張口就要金鐲子,理由是:她們那幫老姐妹好幾個都戴金鐲子了!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遇到強勢的婆婆,兒媳怎麼做才能讓家庭更和睦?
    有很多強勢兒媳對於強勢婆婆的做法也給予回擊,我們一起看看:01@欣蘭:我婆婆強勢,所以嫁過去四年一直努力當好媳婦,結果發現好媳婦沒用,人家隨便拿捏你,逼得我變成潑婦,發現這樣的日子過的舒心多了,人就不能太善良。
  • 婆婆過壽,兒媳送的金鐲子出現在大姑姐手上,理由氣人
    小玥的婆婆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太太,她偏心自己的大女兒便順帶著也偏心女婿,反倒是對自己兒子還不如女婿好,更別提對兒媳的態度了。即便如此小玥和老公依舊沒有任何怨言,畢竟老一輩人所謂的偏心也不過是口頭上說說,做子女的若在言語上太過計較只會引發家庭關係不和。
  • 那些被兒媳看不起的婆婆,往往都有這幾個特點,讓年輕人很無奈
    生活中不乏這樣一群老人,她們在兒子成家後,就拿兒媳當親生女兒看,可奈何兒媳太難伺候,對老人的好不僅不感激,反而還處處給老人臉色看。 同時,生活中也不乏這樣一些婆婆,她們從兒媳進家門那一刻開始,就先入為主地以為自己永遠都是兒子小家的主人,兒媳就是來搶自己地位搶自己兒子的「小偷」。
  • 婆媳關係中,婆婆和兒媳該誰先示好?聽聽這個明事理的婆婆怎麼說
    每當說到婆媳關係,婆婆和兒媳就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很多婆婆認為,兒媳婦是晚輩,首先得兒媳婦敬重婆婆,對婆婆好,才能換回婆婆對兒媳婦的好,所以婆媳不和主要是兒媳的問題;也有很多兒媳認為,婆婆是長輩,應該以身作則,先表現出對兒媳的接納和關心才能換回兒媳的好,所以婆媳矛盾主要是婆婆的責任。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當兒媳叫婆婆「媽」的時候,似乎和買東西的時候叫人一些「美女」差不多。賣東西的不見的是真的美女,那個被稱為「媽」的人也不是真的媽。塗磊老師曾說過,「對於中國大多數的婆婆,你帶回家的媳婦就是一個幫你繁衍後代洗衣做飯的外人而已。」
  • 《紅樓夢》鳳姐的說話方式,使我看清婆婆真面目,人家咋說都有理
    不過,這聲「婆婆」是血緣關係上的稱呼,其實她是誰的婆婆,我也不知道。結婚前老公刻意隱瞞父母關係,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離異」。他的媽媽另嫁有錢人家,跟他保持著若有若無的母子關係。戀愛期間,我只見過她一面,是在老公的提前安排下。婆婆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全從老公口中得知,而老公全從她口中得知。為什麼這麼說呢?
  • 80後遇上90後婆婆,思想前衛的婆婆,讓兒媳大跌眼鏡
    婆婆好心帶孫子出去玩,結果媳婦氣的要回娘家,眾人都指責婆婆做的不對,兒媳婦爆出婚內醜聞,真是大跌眼鏡!吳磊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媳婦黃玉精明能幹,兒子五歲,家裡有保姆照顧,結婚七年,夫妻和睦,但前幾天媳婦因為婆媳關係相處不洽,回了娘家不肯回來。
  • 不是好老婆卻是好兒媳|年輕時背棄老公,晚年時照顧婆婆無微不至
    現在她人老了,也收心了,還特別孝順,照顧婆婆無微不至,比親生兒子都強,醫院裡的病友都以為她是婆婆的親閨女呢。當年小芸離婚以後,就去城裡再嫁了,雖然找的人賺錢也不多,還租房住,但錢咋花由著她,人家還很會說話哄人,只是這個男人六十來歲就得病去世了。
  • 「兒媳,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女人把10年前婆婆說的一句話奉還回去
    好在他們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雖然不高,但是養家餬口沒有問題。後來和婆婆一個小區的人家換了大房子,把原來的房子打算賣掉,知道這個消息後,林霞就跟丈夫商量把那套房子買下來,主要是便宜,說不定過幾年還能增值。
  • 婆婆對2個兒媳厚此薄彼,一場變故後,婆婆決定彌補過錯
    老話常說「愛屋及烏」,嫁進來的兒媳,雖說也屬於家庭當中的一員,但是她們在公婆心裡的位置,大多根據丈夫在家庭裡的地位早已定性。不受待見的兒子,所娶的妻子往往也難討公婆歡心。婆婆對兒媳厚此薄彼,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兒媳不像兒子是自己所生,她們沒有義務聽從婆婆說教,之所以對婆婆恭敬,完全是顧及夫妻之情。倘若婆婆一再不知收斂,那麼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 《大江大河》雷母:誰當兒媳都不滿意,挑剔的婆婆最後傷的是兒子
    一如既往地孝順婆婆。可是這麼好的兒媳婦,卻因為懷孕身子不便,在為村裡收鋼筋驗貨時出了意外,她和未出世的孩子一起離開了。婆婆在宋運萍去世之後,也後悔錯待了兒媳,可是已經晚了。5年後雷東寶和飯店老闆娘韋春紅走到一起。雷母是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她嫌棄韋春紅是個寡婦,可是她挑剔韋春紅的同時,有沒有感同身受,她自己不也是寡母帶大兒子的嗎?
  • 55歲婆婆寫給兒媳:我一定做到這五點,請你好好愛我的兒子!
    閨蜜打電話來氣呼呼地吐槽自己的婆婆:給孩子餵飯完全不按照她制定的食譜來,還當著她老公的面說她亂花錢,不會過日子。明明她花的是自己的錢,自己逛街也不忘給她買禮物,為什麼婆婆還是這麼難相處?天底下的婆婆是不是都這樣? 閨蜜的婆婆我見過,要說特別差,也不至於,只是缺少一些做婆婆的大智慧。
  • 一個明事理婆婆的真心話:「先對兒媳付出愛,她必能看到我的好」
    每當說到婆媳關係,婆婆和兒媳就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 很多婆婆認為,兒媳婦是晚輩,首先得兒媳婦敬重婆婆,對婆婆好,才能換回婆婆對兒媳婦的好,所以婆媳不和主要是兒媳的問題;也有很多兒媳認為,婆婆是長輩,應該以身作則,先表現出對兒媳的接納和關心才能換回兒媳的好,所以婆媳矛盾主要是婆婆的責任。
  • 婆婆生病兒媳盡心盡力,兒媳坐月子婆婆百般推辭,最終變成陌生人
    孫椛現在跟自己的婆婆關係非常僵硬,差不多就是陌生人的程度了,家裡的孩子也跟自己的奶奶關係不好,因為他們能感覺到奶奶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孫椛的丈夫也沒有說什麼,他有心想要改善妻子和母親的關係,但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他也放棄了,其實兩人的關係惡化本來就不是一件事情造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失望